簡體版

139、高瞻遠矚姚仙師

——

138樓︰【樓主跟皇帝談完了,也不知道皇帝有沒有明白樓主的意圖,反正他就一副「朕明白了」的表情走了,螃蟹也沒吃。據說……這時節的螃蟹吃了不好,「不當時,不食」是他家吃飯的規矩。于是,螃蟹們又被放生了。

哦,樓主的危機暫時時解除了。因為,金羅這貨開始活動了,然後這一段時間以來,據說樓主「頗得仕林之望」,老先生們認為,樓主有想法有利于感化黑社會,認為樓主是個好人。然後,也不知道怎麼搞的,就有許多奇奇怪怪的人也跑來听樓主的課。好像似乎……有些長公主的親戚、駙馬的朋友、小將軍的同僚……之類的。

以及,樓主隔三岔五地收到黑社會人士來表忠心,真是夠了!

樓主決定,既然沒有生命危險了,就必須把跑歪了的劇情給扯回來,扯不到武俠風上,也要扯成篇種田文。樓主決定,做個望遠鏡啥的來試試。神馬?你說什麼焦點啥的……那就來個放大鏡先。樓主從來都相信古人智慧的,本地匠人必須比樓主懂得更多!給他們一點提示,絕逼比樓主強!Tobetinued……】

*****************

皇帝看了半晌,臉上顯出便秘的神色來,很是憂郁地望向姚妮︰「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

姚妮心說,我啥意思,你又明白啥了啊?自從老子穿越以來,就有許多人都覺得明白了老子的意思,最後腦補出來的結果全都跟月兌肛的野馬似的,都不知道奔到哪里去了呢!所以,姚妮說︰「我也沒有什麼意思,太復雜了的事情我想不來,不過——您听過一個納諫的故事嗎?」

皇帝打疊起了精神,問姚妮︰「什麼樣的故事?」他心里還有點小怕,猶記得他爹就是被「講故事」然後講成個神經病的。

姚妮道︰「從前,有個人叫鄒忌,生得十分好看……」沒錯,就是中學課本里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所以啊,大家都有求于王,為的是什麼呢?施展自己的報復,可王只有一個,那就只好,呵呵呵呵……」

皇帝把一顆心放回了肚子里,心說,這就是我想的啊!只是還有一樣可惱的,那就是朝廷大臣真的跟螃蟹似的,見不得旁人上前。

所謂「**決定腦袋」,這話真是一點也不錯。一個的立場,就決定了他的基本行為。做為一個皇帝,只要智商不是過于低下,他就該明白「四海之內,莫不有求于王」。哪怕皇帝都希望大家對他真心,還是明白,很多人的很多行為,不止是為了他好,他們也是為了施展自己的抱負。眼前這半桶螃蟹,真是道盡了幕後的種種。

皇帝看著桶里的螃蟹是那麼地奮勇爭先,卻每每被其他的螃蟹又給拽了下來,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當然啦,他也知道,眼前這位姚先生也不是沒有坑過他,比如那天送豬皮凍來吃的那位大叔,就正好是女婿差點被前刑部尚書給搶了,可巧就讓他給遇上了。只不過這點事情還在他的容忍範圍之內,除此而外,倒是不見姚先生算計他什麼。以皇帝這個人精兒來看,姚先生的智商,除了上課、當濫好人,也就是叫個豬皮凍外賣的水準了。所以他很看得開。

眼前這個螃蟹……還真是直白啊!

又听姚妮說︰「各有打算真沒什麼要緊的,人吶,都得活在人群里,哪怕是隱居的人,他穿的衣裳、吃的糧食、乃至于住的屋子等等等等,都不是他自己首創的不是?還是前人智慧。真有一條路,叫大家都好,就算有了私心,又有什麼關系呢?怕只怕不給旁人活路,這才是真的獨夫,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就很不好了。這樣的人,順心日子過久了,就以為自己是標準了,今天能排斥他人,明天便不知道要做什麼了呢——」

皇帝心頭一跳,暗想,這是實在話,點點頭,口里卻說︰「真是餓了,只是螃蟹性寒,此時不宜吃,先生這里可有肥雞?想喝雞湯了。」

金羅忍不住笑了,這皇帝真有趣,師傅拿螃蟹喻大臣,他就把自己當成公雞,那大臣是什麼?母雞嗎?金羅被自己的腦補給笑壞了。皇帝一抬眼就看到了金羅,這貨真個是靨如花,皇帝一看他那張臉,原本略有不快的,脾氣就瞬間消失了……

家里的孕婦,肥雞是必須有的,大肘子也是必須有的,閔行又有一個建議︰怕變笨就多吃核桃,補腦子,此外又有種種家常菜,固然不如宮中菜肴精致,卻是別有一番風味。

皇帝雖然被螃蟹弄得不大開心,卻又以有些感悟,頗有收獲,吃得也很香。吃完了一抹嘴,認真跟姚妮道別︰「若有不明白的地方,恐怕還要請教先生。」

姚妮︰「……咳咳,我也懂得不很多,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而已。在這些事情上頭,你是必比我強得多的呢。」

皇帝得此肯定,大為振奮。

————————————————

卻說皇帝回宮之後,又遇上了御史勸諫,認為他總這樣跑出去玩兒,一來是不完全,二來跟個來歷不明的女人混一塊兒容易受不好的思想的污染。

皇帝也不含糊,直接把「同窗」——數位老先生給宣到宮里來,讓老先生們與御史進行辯論。據長公主特意帶上兒子過來復述的情況來看,皇帝這回是動了真格的了。長公主特別開心︰「該,叫他們再作!」

長公主這麼快意,可不全是為了給仙師助威。她的丈夫鄭老將軍也是受害者,鄭家人丁不算特別旺,但是架不住代有才人出,就這樣,還要受人轄制。

如果是個比他水平更高,又或者是品德更好的人挑剔也就罷了,坑爹的是,每逢鄭老將軍出征,就特麼有幾個矬人出來嘰歪,輪到鄭琳了,也是這樣。不但自己要拼命,還得捎帶著一些地頭蛇的蠢親戚,分點功勞給他們,不然就又有說不清的麻煩。所以,不管是丈夫還是兒子,只要他們領兵出去拼命了,長公主就得在京里為他們周旋。長年積月的,這哪受得了啊?

難得的是當初的勛貴之後吧,多半是有軍功的,現在卻是拿不動槍、騎不了快馬,卻又擺出一副「咱是貴族」的死樣子來。哪怕是有些人家看鄭家興旺,有奉承之間,面上還是要把架子拿起來的。至于暗地里,也不是沒有人使過絆子。京城就這麼大的地方,朝廷就這麼多的官兒,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長公主家不是沒吃過虧。

皇帝打伴山居轉了一圈兒,回去就搞了御史,長公主是相當快意的。她家也算是有一點「新興集團」色彩的,只是這色彩並不如何濃。但是,與那些個「滿身老朽**的氣味」(鄭琳語)的家伙比起來,那是相當的新鮮的。哪怕不是新興勢力,也是開明集團的。

姚妮听了也是一笑,又把金羅之前教她的話給說了出來︰「本來就是閑著教幾個學生,混口飯吃,哪知道惹下這些大的事情來了呢?」

然後金羅就開始補充了,正色地「勸諫」他的師傅︰「師傅心中風光霽月,卻也須防著小人呢。若是有人拿師傅做引子,只怕……咱們這些人,都要有干系呢。便是殿下,恐也要得一個‘糊涂’,便是聖上,也要被說‘失察’,一旦有了這樣的考評,呵呵,以後兩位說什麼,都要打個折扣,都不大頂用啦。」

長公主將袖子一卷︰「我會怕了他們?哼!我看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壓低了聲音,問姚妮,「說真格的,出海淘金,真有大利?」

姚妮一抿嘴兒︰「反正,他們給我的謝師禮是真金白銀的。」

長公主嘆道︰「要真是這樣,那可就好啦!朝廷正缺著錢呢。」但凡一個封建王朝,建立之初,是缺錢的,後來休養生息,錢多了,就有了花項,過不百來年,那就又要缺錢,一直缺到滅亡。現在的朝廷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長公主說這個,卻不只是為了朝廷擔心,她自己,也想摻一腳。

姚妮眨眨眼︰「朝廷收稅就行了,只是別竭澤而漁,那就好。至于出海,風險也高,我是沒這個心的。您要想……呃,倒也可入一股……」

她就順便做了個中人,把長公主介紹給了南宮乾。南宮乾同學,跟他表弟朱輪躲災去了海外,剛一回來,就收到了老師的召喚,如今正在伴山居住著呢。得了長公主這一大靠山,還真是喜從天降,再不敢說他老師是個蠢貨了。

讓姚妮想不到的是,自打皇帝召了老先生們抽了御史等人之後,她的名聲也跟著響亮了起來。卻是因為廷辯,辯來辯去的,就辯到了兼並的問題上。在這個問題上,御史必須堅持著抑兼並,老先生們卻經姚妮這貨忽悠,把視線轉移到了其他方面,明顯的是技高一籌。

到了最後,既提出了不抑兼並又能不讓人造反的想法,真是……太合大家胃口了有木有?!誰不想萬代長存吶?一遇上個農民起義,就全泡湯了有木有?與姚妮忽悠皇帝時說的情況有所出入的是,農民起義這件事情,皇帝怕,地主們里的絕大多數,也是不願意見到的。但是,讓他們不「兼並」,還不如殺了他們算了!可每每這麼一群搞兼並的貨,還要在那兒人五人六地討論抑兼並,特麼痛苦死了有木有?哪怕有一二清正廉潔之輩,可旁听的絕大多數都是搞兼並的主兒啊!

如今听著原先主張「抑兼並」(不抑不行)的老先生們話鋒一轉,開始不提抑兼並了,反倒說起了另闢他途︰「抑兼並,為的不過是與失土之民尋一生計,勿使為亂而已。」都覺得真是頗有道理啊頗有道理。

另一方面,金羅也活動了起來,主要工作自然是做宣傳,並不是說他先生如何靈驗,卻說他師傅襟懷坦蕩,從容大氣之類。此舉甚得皇帝之歡心。作為一個年輕的皇帝,哪怕是個傀儡,也有夢想著翻身的一天。然而他頭上壓著他爹的老臣,還有些他二哥留下來的隱患,又承立朝百余年的弊病,日子過得委實有點艱難。他不蠢,想控制局勢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他的抱負不止于此。

想要說得算,一是熬,熬得大家都滾蛋了,就輪到他說話了,這個熬,不止是熬年頭,還有熬手段,弄得大家都怕了,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老年君主可以不按規章辦事的原因。二就得另尋他途,比如有什麼功績、有什麼靈異。皇帝想的,就是借著仙師的名頭,再有收攏江湖人為己用,形成自己的勢力。所以皇帝也對姚妮贊不絕口。

他一面神化著姚妮,一面也神化著自己。整件事情,妙就妙在她是個女的!她自己做不了什麼,她丈夫……她丈夫是個氣管炎。多好用的招牌啊!還不怕反水。而且皇帝比較信姚妮那一套,自然要把雙方捆得結實一點。

姚妮在仕林又有了聲望,又得皇帝推崇,旁听生越來越多,哪怕她現在一個月只講兩次課,仍然是听者如潮。

——————————————

姚妮雖然覺得听課的人多了一點,略覺不對勁,金羅把她給糊弄過去了︰「估模是老先生們給您印的語錄有許多人看了都覺得好。」

姚妮果斷地接受了他的解釋,那是《老子》啊!大智慧的結晶,雖然她是背書的,也再三說了這不是她的原創,卻遮不住作品本身的光彩。識貨的人自然是相當推崇的,哪怕理念不合,也必須得承認,這是相當有水平的一部作品。所以姚妮也紅著臉點了點頭,可惜她現在還在講馬哲,偶爾還要摻一點政經,真是相當地苦逼。

一個不小心,還要講一講「本土化」啥的,往往一次公開課講的內容,不止旁听生們要回去悟上半個月,連自己的「親傳弟子」們,也要在接下來的好幾天里認真發問。這發問的主要是金羅,香附和葉銘就起到一個背書的作用。其他如南宮乾等人,也許其旁听,只是都沒有金羅這樣的悟性了。不過現在他們倒不敢小瞧了姚妮,把她說的這些話當是沒用的大道理。

同時,南宮乾在姚妮老師的幫助下跟長公主接上了頭的消息飛快地傳回了南宮家,把他爹驚得歡喜得說不出話來了!不止是長公主的招牌,還有長公主的老公和兒子,那是真•實權派好嗎?就算是朱盟主,想跟鄭琳見一面,那也是千難萬難——除非他半夜翻牆又或者攔路打劫。好在南宮乾和朱盟主是親上做親的兒女親家,一家得了好處,另一家少不得也跟著沾了些光彩。

兩人一商議,火速派朱輪到了京城,跟過來蹭听了!朱輪同學吃過苦,看起來沉穩了許多,過來拜見姚先生的時候也是斯斯文文的,恭敬得像是在供祖宗!深深一地揖到底(沒跪,頭不是胡亂磕的,磕錯了還要招人厭呢)︰「晚輩奉家父之命,前來拜見先生,恭祝先生福壽安康。」送來的禮物里還包括了大量的藥材,想是因為姚妮懷孕的緣故。

不但是姚妮,連範姜柏都有一把寶劍當禮物,範姜爹與範姜娘那里是綢緞等物,老爺子也沒被拉下。姚妮也不好趕人,就留他旁听完了再吃個飯——南宮乾還在一邊呢,不好當面趕他表哥。吃完了飯,他表兄弟兩個又敘舊,一拖拖到晚上,朱輪就留在南宮乾房里住了一晚。

第二天,葉銘就神神秘秘地過來了︰「師傅,您知道嗎?朱輪他們家都給您供長生牌位啦,說您特別靈!」

香附直覺得要不好,連忙拉了拉葉銘的衣角。葉銘身為一位資深腦殘粉,在夸偶像的時候,只有偶像本尊能夠打斷她,她果斷忽略了香附。反而湊上去跟姚妮說了更多︰「真的哎,自從遇到了您,大家日子都好過了不少哩。天一宮本來都快要完了,這不,不但起死回生,還更上一層樓了呢。」

姚妮開始頭疼了,她不介意傳播新思想,卻不想被人當成神棍,這不合她的三觀。可要怎麼才能打破這樣的流言呢?姚妮陷入了沉思。葉銘說著說著,見姚妮皺起了眉頭,才慢慢收了聲兒,有點擔心有點「怯怯地」看向了姚妮︰「師傅,我哪里說錯了麼?我知道您不喜歡張揚,我不出去亂說,就擱咱家里說。」

姚妮含糊著點點頭︰「我想個事兒……」

她想的是,科學從來都是破除迷信的良方!她決定了,她要傳播科學!嗯,然後順便賺點女乃粉錢。

雖然是個數死早,但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好嗎?她就想起了穿越者常做、她之前也想過但是又放下來的技術——透鏡。這麼一想,她的學生里,旁听生有許多胡須花白的人,眼楮自然也不大好,呵呵……從這種實用的技術開始,科學的傳播才會被更廣泛地接受!

弄出凹凸鏡來,還能做望遠鏡呢。當然,作為一個看過許多小說的宅,她倒是知道望遠鏡或許會有非議,決定先做眼鏡!

啥,你說技術?親,這真的不成問題,記得初中物理課本有雲︰古羅馬的工匠用綠寶石為皇帝磨了個透鏡,給這位死了都要娛樂的皇帝用來看角斗表演。

作者有話要說︰咳咳,其實我想說的是,本文進入尾聲。那啥,番外會有的,沙發狂人點的女王番外,偶會努力寫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