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日剛用過早飯,簡勝匆匆來辭別。

眼下謝家正是用人之際,他著急趕回去。

蘇桐喚他進來,屏退其他侍候的人,才正色問道︰「董先生是何許人?」

簡勝不意她會問起這個,微一愣,實話回道︰「他是從前一直跟隨大郎的謀士,郎君費了些功夫才將他找回來。」不論郎君三娘子是否和離,他心里始終當三娘子是謝家主母待。

「嗯,」蘇桐猜到了大概,倒也不奇,轉而道︰「彈劾長兄的開封尹田大人莫非是當年與長兄同在並州任上的那位田大人?」

簡勝不由大吃一驚︰「三娘子如何知道?這位田大人可真是無恥至極,明知大郎已去無人和他對峙,他便給大郎扣了這麼個大逆不道的罪名。據董先生言,當年在任上時他與大郎私交尚可,甚至欲把女兒許給小郎君呢。」

官場上這樣卑鄙無恥的人還少嗎!

蘇桐情知憤怒無用,聞言只是點了點頭。

須臾又道︰「朝中現是何人領此差事?」

「京里傳來的消息,王尚書著刑部侍郎趙大人主審,後來不知誰又舉薦了大理寺少卿周大人……郎君近日怕是要啟程入京去了。」謝家的情形明擺著,唯有謝 能夠出面。

「周大人?哪位周大人?」蘇桐眉心一蹙。

刑部侍郎趙成她知道,依附著王家才一路提拔上來的,此番自不會輕易放過謝家。大理寺少卿隱約記得一姓廖一姓懷,這位周大人看來是新提上來的了?

听蘇桐問起周大人,簡勝的語氣立時充滿欽佩之情︰「就是英國公的長孫,少年天才周大人……」

論起周秦大人,全大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是個上百年難得一見的傳奇人物。

明明是勛貴子弟,武將世家,靠著朝廷恩蔭這輩子已是強于天下絕大部分人了。可人家偏偏天縱奇才,七歲能詩,十三歲中舉,十六歲中探花入選庶吉士。隨後短短四年時間里,從七品翰林院編修飛升至從四品大理寺少卿。

幾乎每半年時間就升一次官,這樣的速度實乃曠古絕今。

周秦……蘇桐當然听過他的大名。

她還有幸見過這位奇才呢,甚至……父親繼母曾想把自己許配于他。

若論家世,蘇桐是配不上他的。雖然祖父亦算個傳奇人物奈何早早過逝,而父親當時在京里只是個不起眼的五品小官而已。在權貴滿地的京城,當時的蘇家真算不上什麼。

任你是數百年的望族,奈何人丁凋零呢。

錢塘蘇氏,從前朝始興盛,出過狀元榜眼探花,出過數個太傅太師……然使蘇家盛名遠播的卻是起初一個不起眼的小小書院起點書院。

為了督促子弟進學,蘇家創辦了起點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西湖畔。數百年來,朝堂更迭頻繁,唯有起點書院之名日盛一日,已成江南第一書院。每年科考取中的進士,總有幾人出自起點書院。

或許是天妒蘇家,要他們連著數代單傳,而且每代活不過四十。

直到蘇桐祖父這一代才有所改觀,竟有三個兄弟,蘇桐祖父蘇琛排行第二。

長子蘇璞二十出頭即中狀元,卻不喜官場是非不願為官,只醉心于學問,現執掌起點書院,儼然是一代大儒。他有一子與他恰恰相反,連著兩次科考落第,直到三十歲第三次才考中二甲靠後幾名,然官運亨通升遷極快,現官拜兩廣巡撫。

正是之前杜氏想托蘇桐代為周旋一二的那位堂伯。

相較而言,次子蘇琛無論科考抑或為官,皆十分順遂,唯獨子嗣上甚是艱難。

蘇桐祖母出自烏程望族陸氏,嫁進蘇家不久即有喜,奈何三月上頭流產並大傷元氣。此後休養了整整五年,才再生一女,便是袁二娘之母。又過七年,終于誕下一子,自小聰慧伶俐不讓其父。誰知到了六歲那年,突然一病夭折。

蘇桐祖父受此沉重打擊,兼平日案牘勞形不知保養,身子一下子垮了。

四十一歲那年英年早逝,當時方升任二品吏部尚書不到兩月。

臨去前,他作主過繼三房次子蘇銘為子,即是蘇桐之父。蘇父過繼來的時候已經十二歲了,只因實在無其他合適子佷,好在他為人孝順知禮,又勤于學問,倒也不辱沒了蘇琛一世英名。

所以,若論祖上輝煌,蘇桐配英國公府長孫綽綽有余。單較父祖官職而言,略有點高攀,不過英國公府對此門親事似乎很是願意,曾托人來蘇家探過口風。

若不是蘇桐對謝 已情根深種,若不是老夫人一意促成,或許蘇桐和那位周大人……

簡勝自然不知內情,猶自滔滔不絕講述這位周大人近來的升遷軼事。

這倒也怨不得他,大江誰提起這位周大人,不是三天三夜講不完呢。

蘇桐低低嘆息,這位周大人的性子,怕是……上有王尚書施壓將此案辦成鐵案,下邊趙周二人之路又走不通,看來唯有一個人能扭轉此案了王太後。

王太後平生,只愛一樣東西。

一個人的畫。

無住散人崔佑的山水畫。

崔佑,是周秦之前另一個名滿天下的天才奇才全才,能詩善畫,精于棋道,長于兵法,而且劍術一流。奈何行蹤飄忽不定,見過他的人寥寥無幾,流傳在外的畫作不過數幅,均被人珍而藏之。

不過,蘇桐有他的畫,而且不止一幅。

只因崔佑是她的小舅舅,她母親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蘇母崔氏有三個兄弟,長兄次兄乃原配所出,而她自己和幼弟是繼妻生的,姊弟二人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蘇母去後,崔家人心疼蘇桐,常打發人接她去住,短則半旬長則數月,直到她後來隨父入京。

當然,這些蘇桐都是听祖母說的。

祖母還告訴她,崔家眾人待她自不必說,其中小舅舅崔佑看蘇桐與別個更加不同,竟拿她當親子教養。對,與男孩兒一般無二,平日里不論是四書五經還是野史雜書,無有不許她看的。

蘇桐但有不懂的地方,總是細心講解,似要將平生所學傳授給她……蘇桐出嫁時,他送了三幅自己的畫作和一箱子書。

希望小舅舅這幅畫能暫且扭轉謝家的危局吧。

這兩年,一直沒有小舅舅的消息,也不知他又去何處雲游了?

「這個你帶回去交給郎君,他知道作什麼用,路上務必當心些。」畫被細心包裹好裝在一個狹長的錦匣里。

簡勝領命而去。

莊上的日子平淡如水,仿佛世外桃源。可惜蘇桐無心靜享,她要擔心真定的戰局,操心謝家的前途……再安寧溫馨的日子亦如嚼蠟。

鄉下信息閉塞,她命信哥每數日入城去采買兼打探消息。

與此同時,謝 將家中事務一一安置妥當,啟程上京。

去汴京勢必經過大名,不過謝 未作任何停留,曉行夜宿,一路匆匆。

等他到達汴京才發現,京里已經吵翻天了……原來除了北狄入侵之外,西戎也趁機作亂興兵東進,而川中的起義軍聲勢浩大,連下數城。這般三線夾擊之下,大江形勢危急萬分。

朝中,以英國公、輔國大將軍為首的一派主戰,以兵部王尚書、禮部曹侍郎為首的一派主和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