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千零二章 好心提點

「行了,你朝我舞瓚瞪什麼眼!又不是我……」舞瓚頓了下,又道︰「許是四叔母事先已跟皇後姑母打過招呼,沒料到咱們昨日進京,一時間也不好唐突了皇後姑母,這才只令八妹跟著進宮。不過,想要進宮,總得請示了懿旨,方好讓咱們進宮面見。」

其實舞瓚說的沒錯,出入宮門哪是那麼容易之事?若都能輕易出入皇宮,那方才他們上書自薦,也不會叫小黃門暗示了孝敬,卻仍被好心地提點了一番。

舞威就有些不服,邊縱馬而行,邊嘟嘟囔囔︰「……到底是厚此薄彼,重女輕男……想是覺著咱們幾位郎君沒什麼出息,早一日晚一日相見,能有什麼關系!總歸與皇太子妃無關痛癢,哼,不見也罷!」

這便置上了氣!

宋珞見狀,打趣他道︰「怎麼,四表哥堂堂一介兒郎,還想與女子子看齊,與皇太子妃扯上瓜葛不成?」言罷,宋珞似想起了什麼,倏忽間便紅了紅臉。

舞瓚就看了一眼宋珞,回頭也朝舞威打趣道︰「誰說不是呢?四哥,你一個人高馬大的君子子,怎麼也跟女子子計較上了?還重女輕男呢,虧你能說的出口!」

又瞧了瞧舞威一刻也不離手的長槍,道︰「四哥也是,都說了只不過是遞個自薦書,用不上你那桿長槍。你倒好,偏要帶上不可!這回好了,倒由這桿長槍引來了覬覦的烏驕靡,之後又遇上了烏嬌虹,嘿嘿……還是個異域女子,事涉兩國和親,我看你舞威要如何了結?」

舞威就睜了睜鳳目,齜牙道︰「能如何了結!?只要我舞威看上了眼,烏嬌虹也願意,那我舞威就親自求娶,管他什麼事關兩國和親不和親的!總歸是我的女人,我舞威總不能讓她受了委屈!」

「嘖嘖!這還沒怎麼著呢,只不過只見過一面,就成了我的女人,嘖嘖……」舞瓚禁不住又是一聲譏刺。

龔卻不認同舞瓚的觀念。一見鐘情之事,世上時有發生。其實許多感情都是從一見之下,便開始深種情根的。如自己這般盲婚啞嫁,為舞氏一族長久富貴,身不由己地聯姻皇族,那還不如舞威這樣,自己看對了眼。

更何況,到了舞威這里,難說這和親聯姻,不是舞皇後所樂見其成的良緣美眷!說不定舞皇後意欲為皇上分憂,也正有此意呢……

便對舞瓚道︰「五哥,我四哥這叫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別瞧著烏嬌虹是烏孫國的皇族,看似我四哥高攀了她烏嬌虹,可我四哥也不差呀!堂堂的舞氏四郎君,名正言順地當朝皇後的嫡親佷兒!若從國力而論,我大漢朝的好兒郎求娶了她烏孫國的……便是烏孫國的公主,也是她高攀了我四哥!」

一番話,直听得舞威頻頻點頭,舞瓚還沒有說什麼,舞威卻搶著沖龔連連拱手︰「多謝八妹美言!還是八妹心疼四哥,曉得為四哥掙口袋。」

又扭頭沖舞瓚橫了眼,鼻孔中止不住恨恨哼了聲︰「哼!就知道諷刺挖苦我舞威,等到你瞧中了哪家小姑子,一見之下,也內心歡喜,看我舞威怎麼數落你舞氏五郎君不!」

舞瓚其實也不是有意要如此跟舞威對著干,只是見不得舞威那猴急的樣子。當下也鼻孔一哼,嗤鼻道︰「好男兒志在四方,豈可被兒女情長束縛住了手腳!放心,四哥,我舞瓚絕不會給你這個機會的!」

不過舞瓚到底是軒朗磊落兒郎,轉首又與龔道︰「八妹,若有機會,明日進宮見到皇後姑母,倒是可以給四哥遞個話。」

龔欣賞的就是舞瓚這個性子,當下痛快地應道︰「諾!五哥,我四哥之事,八妹定當義不容辭!」說著話,又朝舞威了美眸。

一行人說笑著,不知不覺間便來至了城外南郊的太學門口。

太學乃當今大漢朝最高學府,諸生頂峰時達到過三萬人次。由于生員數額龐大,太學內不僅建有「凡所構造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的生員宿舍,同時還開設可供諸生日常生活所需的市集。在市集里,可謂是應有盡有,酒肆、茶寮、布莊、米鋪、書肆,比比皆是,只要不出太學,總能找到所需物品。

龔只在太學大門口,便感受到泱泱三萬人之太學的人流。

因為出來進去的人實在太多了,用川流不息來形容也不為過。

端坐于馬背上,龔熱切地環顧著四周。

一時間,她仿佛又回到了青蔥大學時代……

幾人很快就下了馬,牽馬而行,但卻被大門兩側圍著碑刻形成的一圈圈諸生人群,吸引住了視線。

便不約而同湊了過去。

待到行至近前觀瞧,正是赫赫有名的熹平石經!

「熹平石經,乃前朝熹平年間,上詔蔡邕等人正定五經文字,刻石為定本,立于太學門前,全部經文之異同,以石經為準。石經碑石共計四十八塊,刻石皆作長方形,每面約有三十五行,每行約有七十五個字,歷時八年刊刻而成。此石經一出,前來摹寫之人,每日車乘千余輛,填塞街陌!」宋珞負手而立,娓娓道來。

「于是乎,諸博士試策甲乙科,作弊爭訟之事以絕矣!」宋珞接著又感慨道︰「熹平石經,可謂士林中的一件大事,為我萬千莘莘學子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提供了校對是正的範本!」

宋珞之所以如是說,是因為前朝時有「諸博士試策甲乙科,爭弟高下,更相告言,至有行賄定蘭台漆書經字以合其私文者」的事件發生。

此時太學的教學主要以經學為基本內容,而經學教授講究師法家法,在以口述和手抄為傳播途徑的條件下,傳授的經文及解釋必須恪守師傳家學,這樣便成就了極強的門戶之見以及眾多的學派。

鑒于經文輾轉抄錄錯漏百出,為統一經典文字,也為了防止作弊和爭訟之事時有發生,便有了這全部七種今文的隸書熹平石經。

其實這熹平石經的面世,也從另一側面反應出,隨著太學弟子員數的劇增和除吏名額的限制,除吏之艱難!

不過盡管如此,每年還是有成千上萬的學子,前赴後繼地趕奔太學,成為太學諸生,以便參加歲試一次的射策考課。因為,在士人眼中,經太學之門策試做官,是仕宦中最為榮耀之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