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紙婚約

的確,青梅竹馬說到底也只是關系近一點朋友,不能逾禮,兩個人之間即便送彼此一件小禮物,都要有正經八百的名頭,否則就是私相授受。

然而,有了那一紙婚約卻不同,可以隨心所欲的送彼此小禮;可以經常約彼此來家里做客;甚至,得了長輩的準許還可以結伴一同出去游玩……怪不得人家素來說什麼青梅竹馬、金童玉女,自小玩在一處,彼此之間卻又有適當的疏離,相處時的確會比較契合。

「帆哥哥。」邵瑛笑著走上前挽住鄭少帆的胳膊,賣了個嬌,「這是誰惹了你,臉色的黑炭一樣,你去唱戲演包公都不必上妝了。」

鄭少帆原本還想黑著臉將邵瑛好生教訓一頓,今日家中有些事耽擱了,為了趕上邵瑛他只好急匆匆的來了這燈攤之前,卻不想燈魁之爭早就結束了,煩心之際偶一回頭,卻瞧見林二那廝竟敢扯著她的胳膊!

林家那老二是個什麼德性她不知道?這遼歌城里數一數二的公子!若是……若是那小子一時見色起意……其實鄭少帆心里也清楚,林二雖花了些,混了些,卻也沒那麼不靠譜,會臉邵瑛也敢動,可是,他這心里頭就是……沒法子不擔心!

鄭少帆本來是打算不給邵瑛好臉色的,然而,如今看她這般撒嬌賣乖,卻又是實在生不起那個氣來,畢竟是自己從小寵到大,著著實實要疼寵一輩子的女子,有任何舍得罵她?

鄭少帆盯著邵瑛看了半晌,最終也只能嘆了口氣,道︰「你以後離林家老二遠著些,省得叫那廝帶壞了你!」

邵瑛心虛了,果然是叫他看到了啊,林正青這個掃把星,得虧是帆哥哥相信她,沒有生氣,要不,她定要找到林家去將林正青那小子打出個好歹!

邵瑛自然應下的很爽快,林二身上整日粘著些脂粉氣,燻人的很!再說了,她還怕與那人接觸時日久了他來荼毒帆哥哥,帶壞了他呢!

「帆哥哥講話素來溫和,卻不想還有如此一面。」邵瑛打趣。

平日里若是見了面,帆哥哥定要十分謙和有禮地道上一句「林二少」或是「林二公子」,今日確實一口一個「林家老二」,一口一個「那廝」,可見對林二意見不小。如此看來倒是叫邵瑛安心不少,該是不會輕易叫林二那廝帶壞了去。

鄭少帆默然,只訕笑,不說話。說什麼?難道承認自己像個女兒家一般吃味了?

護城河畔,小亭側,七人輪番執筆,在半人高的天燈之上題下福願。然而,即便只是這樣一個小舉動,也引得幾人暗地里勾心斗角了一番,既不想叫人看出心內想法,卻又不能寫的太過超月兌實際,最後,這福願就完全變了味道。

為何?半人多高的一面素絹,每人每面只題一字,如何能不怪異?

起了這個頭的是趙巡,提筆便是一個「康」字,趙巡酷愛狂草,飽蘸濃墨,龍飛鳳舞一個字,很細很瘦,飄在素絹最左側,大片留白,倒很有意境。趙巡寫完,看了龔一眼。

接著是趙長垣,龔原以為他會用慣用的行楷,卻不想是先生的瘦金體,線條細細長長,筆力瘦勁,于轉折處藏鋒,瘦而不縴,題大字與素絹之上,尤可見其風姿綽約之處。題的是一個「樂」字,題後同是看了龔一眼。

再往後是王家表兄妹,龔郭準與趙長垣一般慣用行楷,最中央處規規整整一個「順」字,王鶯時則是一個「安」字,用是籀文,又稱大篆,擱筆後瞧了一眼趙長垣。

梁紫蘇立在一旁細心觀察著一個人的神情動作,隨後提起筆,默而不語,蠶頭燕尾,落下一個平緩低調的「和」字,習的是較之篆書更為簡約,更為古樸端莊的漢隸。

梁紫霄很早就看不慣這一群人寫一個字也要磨嘰半天,見梁紫蘇擱筆,提起來瀟瀟灑灑便寫了兩行詩︰美酒佳人,盡皆來哉;厄難苦楚,大可去也。

總算是見著人寫了句長的,龔也就沒心思抱怨這願望不著調,提筆將最後兩面補上,一面寫道︰富貴長寧,鵬程萬里。

另一面則寫道︰對月以燈祈願,望恕不恭。末了用小字寫上︰鄴文帝三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夜,趙長垣、趙巡、龔郭準、王鶯時、梁紫霄、梁紫蘇、龔等七子,于遼歌護城河畔,放之。

燈會通常不會鬧到太晚,一來,遼歌城中雖不實行宵禁,燈會也是開在鬧市街,然而畢竟夜深,夜里放煙花聲響不小,難免擾民;二來,人們參加燈會,家中無人看守,便會給某些宵小之輩以可乘之機。

更深露重,同行又有三個女兒家,實在不適宜長時間在夜間閑逛,都會還不曾結束,幾個人就已經準備往回走了。正逢此時,旁邊有人放煙花,一束束竄入夜空,煞是好看。那攤主見人群聚攏,很是得意。

幾人正準備上前看一看,卻忽地感到右側一片金黃燦爛,不等人側過眼去,便听不遠處一陣雷鳴贊嘆。幾人將目光向右側投去,只見漆黑夜空中一片金黃璀璨,朵朵金花迸濺而開,霎那間,叫人恍見仙境。

幾人不住走上前去,只見那城牆之側有一壯漢,頭戴草帽反披羊皮襖,手中握著白色勺子,正從旁邊的大熔爐中舀出一勺金燦燦的鐵水往城牆上潑。

灼熱融化的鐵水打在冰冷的城牆上,迸出簇簇火花,串成樹冠狀,最終又紛紛落下。一波未熄,一波又起,此起彼伏,錯落有致,恍若落下無數金色花雨

「這龔西……」

「打樹花。」龔遲疑了一下,便听見王鶯時從旁補充,眾人皆是將目光向其投去。

「這打樹花乃是尉縣暖泉鎮特有習俗,每逢年節之時,富人家放煙花,然而鐵匠們手頭拿不出閑錢,便依據平日打鐵時火花四濺琢磨出了今日你我看到的打樹花。此景甚美,漸漸招致百姓圍觀,積年成俗,當地便有了‘富人放煙花,窮人打樹花’的民俗。」只見王鶯時淺淺一笑,不驕不躁繼續道,「不想如此偏南之地也能見得如此奇景,當真可謂不枉此生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