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44.第一百四十四章

如果看不到最新內容, 證明你訂閱比例太低(不到40%)~ 等吧

別看大將軍何進的舊部,是被袁家收編去了,可其實就有過半,落在時任奉車都尉的董卓弟弟、董旻手中。

在袁家眼里,都是被太傅袁隗一派的人所得, 似乎沒什麼區別。

可在燕清和董卓眼里,這區別可就海了去了。

何太後並非不清楚事態嚴峻,而從她垂簾听政的做派來看,就能看出她不是個甘心就此退去後宮, 做個雙耳不聞窗外事的尊貴寡婦。

她不甘心叫外戚一派就此頹淪,也召舞陽君等,在何姓族人里,挑選些芝蘭玉樹來, 補充新鮮血脈。

然而屠沽出身、靠裙帶關系一步登天的暴發戶, 連書都沒讀過幾本,多是糊不上牆、好大喜功的爛泥, 又怎麼當得起大任?

饒是何太後急得心急如焚, 也沒幾個像樣的何家人,能同太傅袁隗一派抗衡了。

而在這節骨眼上, 將西涼大軍「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京城的董卓,就顯得至關緊要。

袁家對他的自作主張自是不滿得很,又驚又怒, 可也不敢撕破臉皮, 同其開戰。

並不純然是懼西涼兵悍勇的緣故, 而是在這爭奪政.權的關鍵時刻,太傅袁隗一派不能被自己這一方的人從身後捅刀子,導致整個政.治.布局被破壞。

屆時疲于內斗,反讓奄奄一息的外戚喘過一口氣來了,豈不叫人捶胸頓足?

董卓對這點也心知肚明,再加上他非常狡猾,仗著自己曾為袁家故吏這點,又不到勝券在握、成竹在胸的那刻,一直對他明面上所依附掛靠的袁家,表現得俯首帖耳,惟命是從。

就順利麻痹了一向自大的袁家的警惕心。

哪怕董卓這會兒抗旨不歸,而是強硬地展現出一副要將大軍進駐京城的姿態,袁家也只是不滿為主,始終認為自己足以控制這桀驁的西涼將領,而沒往野心膨脹、要反客為主那方面想。

在袁家人看來,董卓這人再粗鄙野蠻,在于他有提拔之恩的袁家面前,還是稱得上乖順听話的。

無論如何,也比是為死敵的外戚要來得親近可信。

燕清卻明白——就因袁家這點痴心妄想,才給了對方步步縱容,叫這老奸巨猾的董老賊瞞天過海一計得逞,震懾的圖謀達到,那就將在這兩派里,再硬添個最可怖的第三派了。

燕清不是什麼大公無私的護漢保皇派,可作為一個知曉歷史進程的人,他就不可能任由董卓這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的混世魔王得以胡作非為,魚肉眾生。

皇帝給了他司空的高位,燕清既是作為回報,也是為了自己的算盤,就干脆扮演一個年輕氣盛、傲骨錚錚的純臣罷。

正所謂柿子要找軟又貴的捏,作為被袁家指定的下一任家主,名氣夠響亮,資歷歲數又尚淺,看著寬容其實心胸狹窄的袁紹,就是燕清挑好發難的目標。

燕清唇角揚起,露出個美而挑釁的笑來,微眯著眼,直看向袁紹,氣勢十足地連發三問。

「一問!董卓此人,是誰家門生故吏?」

袁紹臉色不虞,卻也不認為這有什麼嚴重的,沉著臉答了︰「是我袁家。」

「二問!董卓此人,是蒙何人召進京師?」

袁紹微微一頓,干脆將責任推到何進頭上︰「是何大將軍主張召外將進京,好平宦官之禍。」

「三問,」燕清也不忙拆穿他,只挑眉一笑,繼續道︰「當日宮中大火起,禁軍如虎入,濫開殺戒,人人自危。害陛下同陳留王受奸賊脅迫,流至宮外,置身險境,太後受驚,玉璽失竊……敢問導致那日大亂的元凶,那場大火,究竟是誰家人放的?」

袁術冷哼一聲,挺身上前,冷笑道︰「是我袁公路!彼時逆賊逞凶,是為非常之時,為滅——」

不等插話的袁術說完,燕清就大笑三聲,旋即小提口氣,大罵道︰「非常之人,遇非常之機,才可行非常之事!宮中禁地,是陛下深居之所,何輪得到你個立功心切的區區虎賁中郎將四處放火,帶一群莽夫焚毀宮所,結果本末倒置,使京中大亂,險損陛下萬金之軀?!」

「那奸賊禍亂朝綱,卻多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羸弱,擇一獄卒既可除盡,何需先勞動數萬禁軍,後火燒宮闈?你若不是信口開河,巧言令色,就是軟弱無能,身為習武之人,竟連手刃閹黨都得借火之威!還敢振振有詞,果真厚顏無恥!」

袁術這時官不過是個虎賁中郎將,而他生性高傲,自命不凡,被燕清這個他打心底瞧不起的村夫蔑視,直氣得渾身哆嗦,臉上通紅,一時間沒說出話來。

「而你袁紹,」所謂三問不過是開場白,小小開胃菜罷了,點清董卓這人從頭到腳、禍事則從頭到尾都跟袁家有關後,燕清就毫不客氣地將送上門來的袁術給秒了,然後氣勢暴漲,怒氣騰騰地逼向袁紹道︰「何大將軍信重于你,听你讒言,召三方外軍進京,彼時功歸了你,使你一躍成司隸校尉,現竟敢將過錯一推干淨,全歸于大將軍頭上?」

「彼時禁軍皆在你們掌握之中,閹黨更曾跪于大將軍府前搖尾乞憐、苦苦求饒,任人刀俎,有何必要召外官進城?若為恫嚇,嚇的是誰?究竟是宦官,還是宮中太後?」

「虧你出身名門望族,飽讀詩書,卻只是個外頭錦繡,內里草包的玩意兒!竟不懂連幼童都知曉的狗急跳牆的道理!當日大將軍尚未發號施令,你就自作主張,大肆搜捕宦官家屬,才迫其孤注一擲,鋌而走險,害了大將軍性命!你非但不知悔改,殺進宮後,縱兵亂行,後還喪心病狂,將宦官屠殺殆盡且不足平憤,連街上無須幼童亦無辜遭害!」

袁紹惱怒欲辯,燕清卻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了。

燕清心里透亮,朝中是袁系官員最多,觀望派次之,他這話說出口後,縱使再有道理,也不可能得到政敵的認同,觀望派都是沉得住氣的老油條,這下就當看好戲,也不會被他虎軀一震、王八之氣一抖就跪下受降、輕易站隊。

燕清這番演繹,主要是為了叫外戚派和皇帝看的(太後正在垂簾听政)。

而無論是何太後還是劉辯,知識素養都非常有限,要引經據典,拽文曳字,燕清不是不會,卻不適合這兩听眾。

就得罵得淋灕盡致,細中帶粗,淺白易懂,讓他們听得明白,才會感到痛快。

尤其燕清這髒水一盆接著一盆,九分真帶一分最要命的假,任誰听著都有理有據。

劉辯一開始還擔心朝臣吵架,他這個做皇帝的為難呢,這時早將勸架和稀泥的事兒拋在了腦後,听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

貌若天仙的美人,哪怕是咄咄逼人的姿態,也不會顯得丑陋可憎,反倒更襯得眼底靈動的黠光難能可貴,神色煥發的美好難尋了。

而劉辯的想法,是絕不可能得到正被燕清活生生地架在火上烤的袁紹的認同的。

只恨他反應原本就慢得很(史上赫赫有名的慢),加上生平頭次被人痛罵的氣怒,腦子轉得就愈發慢了,當下就被燕清扣得死死的,被罵得狗血淋頭︰「……所謂司隸校尉,應當無所不糾,舉足輕重,是為雄職,方可于三公無敬!汝現空有不敬,而不行督查之舉,縱那豺狼虎豹入城,直將雄職作雌職,不若直接辭了罷了!」

袁紹暴怒,這下連想也不想了,立馬回罵道︰「此為一派胡言!紹一心為國為民,兢兢業業,不曾有半點怠慢,從未有不察之舉。董卓有惡兵之眾,若將他徹底激怒,才是後患無窮……」

燕清听他辯解半天,也沒辯解要點上,心里一哂,面上卻只冷冷,直接給他兩頭堵死,扣上罪名,給他定性︰「董卓進京禍害百姓,已成現實,你卻還妄想他底下兵馬越多,就越有心向善?你為司隸校尉,既不探底細——一問三不知,又不曾驅趕——他有恃無恐。無半分實質作為,只知在強者跟前唯唯諾諾,弱者跟前耀武揚威,欺軟怕硬,貪生怕死,毫無氣節血性,怎配為大漢棟梁!到這真難當前的時刻,你就拿不出當時殺閹黨宦臣、殺無辜百姓的魄力了!」

「而且事到如今,你還膽敢任由其弟董旻共掌禁軍!待董卓站穩腳跟,同其弟里應外合,于陛下不利,大禍將至時,你又能如何應對?!若不是你有包庇之心,暗行勾結篡政之實,就是有眼無珠,負不察之罪!」

「董卓不臣不遜,先帝早有所見,屢屢下詔斥其不釋兵上任,你是瞎了還是聾了,才對著一無所知,當他是溫馴羔羊,將他又帶進來?」

「簡直荒唐可笑!董卓這人裝得面善,身有反骨,也不想想他連皇帝陛下的詔令都不曾听,死握兵權不放,若非另有求索圖謀,又怎會對你袁家誠心誠服!虧你們一無所知地做著冤大頭,放心將虎做犬養,早晚得遭反噬,也是罪有應得!但你袁家自作自受,又豈敢拖累陛下,拖累天下蒼生!」

眼見著袁紹袁術是敵不過了,袁隗礙著仗著和太傅之尊,也不好親自上陣同個年輕後輩當庭吵鬧,袁家一派的從者唯有硬著頭皮上前,對上這披著謫仙皮子、瞧著斯文漂亮的惡棍,文縐縐地詰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