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4.第四十二章 風起(五)

卻說姬凜這頭,他帶兵奪回昌平鎮後, 便命人往朝中報信, 一面又傳信給大同守將楊玄。

楊玄接信, 只帶著數十親衛便親往昌平鎮。二人于軍中一晤, 閑話幾句, 被他落下的張朗、朱源等人也趁勢追過來。

楊玄已是而立之年,是姬凜嫡系,早年跟著他一道深入北魏月復地。如今故友相見彼此都心中暢快,宴酣之時,提起當年差點兒攻下北魏王城的舊事, 楊玄不由拔劍而起、慷慨悲歌,在場諸人如朱源、張朗, 原本還沉浸在立功的欣喜之中, 听楊玄道起這些年來邊軍不易, 亦是鼻頭酸軟,幾近落淚。等酒醒之後見著戰後統計,他們四萬人馬折損了四百多人,還有八百多傷兵, 便是沒心沒肺如張朗, 亦是覺得難過,可隨之而來便是真正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扛著得沉甸甸的責任。

姬凜等了兩三日,見跳月兌如張朗身上浮躁的氣息都去了,才下令隨之分兵。

張朗、朱源他原本想著將二人帶在身邊,留俞景為將,又留下一萬兵馬,令他協助姬杉與趙瑞整頓休息,卻不想張朗自請想要留下。他出身張家亦是士族,家中富庶,日子自然也就過的悠悠哉哉,少年時候為呈義氣,顯英豪,他沒少做招貓逗狗的煩人事兒,還美其名曰是真郎君!可如今見著晉州的軍人,才曉得自己之前是怎樣淺薄之人,之前二十余年竟是白活了。如今朔雪關這邊敵寇打退,好歹有一段相對和平的時間,他準備跟著朔雪關守將好生練兵,甚至磨著姬凜想要轉軍籍。

姬凜並未答應他,只說等這回戰事平息再說。

而與張朗明顯想要做個先鋒不同,朱源心中想著的卻是立功!還有什麼比跟在姬凜身邊更容易獲得立功的機會?是以他決定听從姬凜安排跟在主將身邊。

至于魏雲,不比張朗想一出是一處,亦不比朱源一門心思想要升官!劫營那一夜,他站在姬凜身邊,看著這個寡言的男人毫無猶豫的下指令,連他這樣萬事不經心的人都經不住熱血沸騰,恨不能做其馬前卒!雖然最初不知道為什麼朝中重臣調他們跟隨姬州牧平叛,可朝中的大臣們顯然是忽略了姬州牧本人的能耐,這樣人的人天生就該是旁人追隨的對象,是以當張朗、朱源一走,他便一撩袍子朝著姬凜跪下,以「主公」呼之。

「當初北魏分四路南下,北魏太子一路已然拔除,永寧城某則帶人親往,還有一路卻是往定北鎮,不知逸之可敢為將?」姬凜眸色深沉,見魏雲下拜一把托起對方,而後沉聲道。

「末將領命!」魏雲沒想到對方竟是這樣器重自己,饒是他面上冷漠,一雙眸子湛湛,竟是說不出的精神。

姬凜見此微微一笑,他原本就打算交由魏雲為主將,如今對方投效面上更是露出幾分贊揚來,但他深知魏雲到底是只上過一回殺場的新丁,又點王秀為輔將,命二人率三千軍馬日夜兼程于十一月五日前抵達定北鎮,二人允諾。

臨出發前姬凜還留了一只隼給二人,只吩咐若是事有不決之處,盡可飛鷹傳書給平陵刺史,又囑咐二人若是平陵御信中有強調之處與他所言沖突者,需以平陵御的囑托為令,二人應諾。

姬凜這才領軍直奔永寧城。

與大秦其余州府不同,永寧城靠近邊防,距離月亮河不過六十里,再往西五百里便是西楚的地界,而往北隔著月亮河便是北魏錦州,自先秦時候築長城而抵御胡人開始,永寧城便是北面的第一道防線。

永寧城整體呈方形,東南西北各有三個城門,城門高六丈有余,內城與外城間隔八丈,引月亮河環繞其中,水深可至三丈,其上駕有浮橋共計二十座,承重可供數千斤的攻城器械出入,當中十二座平日里都是放下來的,其余八座唯有戰時才放下攻軍士登上外城垣殺敵。

永寧城監造之初便是為了北拒匈奴,是以城內排布與鄴城相同,皆是以軍中營坊為模劃分成棋盤狀,六條大道橫貫東西南北,而永寧城正中央則設有鐘鼓樓,樓高六丈三尺,見外城四角城垣烽火起,則鼓手擂鼓以示敵襲,鼓聲震耳,可傳數里。

自九月二十五鼓聲響起至今日三十余日,戚錚不敢有一日合上眼楮,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帶人從浮橋登上城垣與將士一道廝殺。

永寧城自大秦初年至今日,已有二十五萬戶,晉州民風彪悍,便是女郎換了釵裙亦可征戰沙場,整個晉州駐軍約有二十萬上下,永寧城守軍則獨佔其中四分之一,認真分辨,當中駐軍兩萬、邊防軍兩萬、姬家軍七千、民兵三千,雖然姬家軍人數最少,可永寧城諸軍卻以姬家軍為尊。

然而這一回北魏找的時節委實太巧,已逝的文襄公與夫人姬梁氏皆不在城中,至于奉詔討伐賊寇的姬小將軍更是有兩年都未回晉州,而晉州諸多將領與他平級的便不在少數,更何況大家都是實打實的靠著軍功拼上來的,委實說不好誰能服氣誰,便是以拳頭大小論英雄可並非所有武將都是武藝驚人,還有以智取勝的呢——一屋子軍中高層你吵一句我鬧一句,氣急了擼起袖子打一架,到底還是沒能分出勝負來。

後來還是文襄公手下第一謀士荀嘉出了個主意,老先生如今五十出頭的人了,只道一句如今永寧城四面圍城,駐軍、邊防軍各自分開,各領一萬人駐守一面城樓,只要北魏不是強攻一應挑釁皆盡不理睬,而七千姬家軍則由戚銳調度以備疏漏之處。

至于剩下三千民兵則與護城校衛一道維持城內秩序,每日坊市按時開閉,若是有超出時間在外游蕩者一應投入大牢。

此話一出,眾人皆盡沉默,不多時便各自領軍去了。只留下戚錚對著荀嘉苦笑,這個年逾花甲的老人卻笑著理了理下頜長須道︰「永寧城兵多將廣,既然各自不相和,便分開罷了,只是少不了請戚將軍每日多往各個城門打探,好在永寧城城門結實,存糧亦多,如今只要閉門堅守,再令人守好糧草,守上一月功夫倒也可以。」

「只此一來,難道就放任北魏兵馬奪取其他城鎮麼?」戚錚皺眉。

「將軍還記得昌平縣教人騙開城門一事,可見我晉州自有叛國之人,可如今戰時,人心惶惶,亦無法調查,只能堅守自己,不令我永寧城軍馬損失過多。」荀嘉抱手直身而立望著窗外飄飄灑灑的雪子,嘆息一聲道,「而如今將人分開,這人一少便是有勾結動作也看的清楚,又只是令人死守,一應挑釁皆不許理會,這般就是有人想要兩軍交兵之時佯敗獻城亦是無法,只是此番要辛苦將軍帶著姬家軍四城游走,起震懾作用了。」

「可若是北魏強攻永寧城呢?」戚錚沉默片刻,這個外粗內細的漢子只覺得心頭難過,他委實不願意懷疑身邊的袍澤,可如今听得荀老先生一席話,卻也知道永寧城看似安全實則危如累卵,雖不知老先生為何願意信任自己,但他自是不願辜負這一番心血。

「北魏分四路南下,每一路約莫也就兩三萬人,且領軍的是北魏四皇子拓跋斂,往日只听說這皇子為人嚴肅,長于內政,並未听說他擅長兵法,反倒是北魏大皇子聲名遠揚,如此若非他是天縱英才從不臨戰事便可御敵,要麼就是北魏所圖並非永寧城,他們不過是做牽制罷了。」荀嘉嘆息一聲,這個跟著自己的主公征戰半身,戍衛永寧城半生的老人,心中始終懷著深深的憂慮。

如此一守便是一個月。

從深秋到隆冬,看著窗外原本細細的雪子變成大如席的雪花,戚錚從來沒有覺得時間如此難熬,他們駐守永寧城,卻仿佛是湖中孤島,四面都是洶涌的湖水,等待著不知從何方過來的援軍,等待著不知是何人成為他們的上峰,更不知戰亂之後又將迎來怎樣的清洗……有太多的未知壓在心頭,可他看看身邊,被他敬重的荀老先生卻仍舊能在漫天大雪中沽酒賦詩,大醉一場。

戚錚因久候援軍不至,沉甸甸壓在心頭的怒火都因著老先生如此灑月兌的行為而化為唇邊的一抹哭笑,但他心中卻也舒緩了幾分,無論如何,他相信遠在長安的兄長,對方定然不會真的看他入得死地而置之不理。

十一月初一,雪後初晴,冬日的陽光從蒼穹灑下來,連同城牆上結起的厚厚的冰稜都被曬化了,這是難得一日的好天氣。

戍守北門的將領是駐軍是隸屬邊防軍,領軍的將領殷平與戚錚同級皆是從四品的將軍,他出身並州殷家,族中男丁多天生神力,投身軍中,殷家靠海,族人皆是天生的水上客,可偏生他是個例外,一上甲板就暈船,等他到了十六歲帶著小堂弟一道等潮汐落下拾撿海蟹,恰巧遇見被姜家人捉弄的姬凜,見對方突然被拋入水中竟也冷靜下來,還順勢學會了鳧水,心中訝異。

等姬凜從水中起來,二人便圍坐在海灘上,燃了篝火,姬凜月兌了外袍烤干,他則領著小堂弟抓螃蟹,幾個郎君湊在一堆就這螃蟹、蝦米、海魚,吃了個滿嘴。並州本身就跟晉州接壤,是以姬凜的威名最初便是先散到並州的,他自然也對這個跟小堂弟差不多大的少年將軍心生佩服,听對方說這一回是往姜家求親的,他心中自然對為這個兄弟不平。

姜家富甲天下不假,可姜家人良莠不齊也不假,他那是還是個愣頭青,一听得姬凜要娶姜家女郎便月兌口而出不行,卻從未想過交淺言深。

姬凜听了也不生氣,先謝他仗義執言,然後又說家中母親見過姜家娘子,女郎氣度非凡,性子果斷,可為良配。自此他便認下這個兄弟。

等對方要走,他令小堂弟幫著掩護,自己收拾了包裹提前打听了他們回晉州必經的驛站,先跑三日在驛站等著,等對方一路到了才笑著湊出頭說要跟著他投姬家軍去。

姬凜听了也不跟殷平爭辯,只說軍中辛苦,他跟著去也行,先訓練半年,若是能適應再轉軍籍,若是不能適應,再收拾包裹回家。殷平那會兒是個 驢,被姬凜這般順著毛捋過,也就服帖下來,認認真真修書一封給族中長輩道歉,姬凜則另起一封信交待事情緣由,才差人一道送信回去。

他第一回上戰場正是跟著姬凜與北魏打仗,那是他剛剛熬過訓練成了姬凜的親衛。對方一小股人不過兩三千,他們這邊卻是姬家軍的精銳,他還未回過神來,身邊說說笑笑的袍澤就化身為狼群朝著對方撲過去。

兵戈聲之後,是滿地狼藉,他從馬背上滾下來,吐了個天翻地覆。姬凜從馬背上躍下來,順手扯下掛在馬鞍旁邊的羊皮水袋遞給他,只問他一句話,可要轉軍籍?他灌下冰冷的白水,看著眼前比自己年紀還要小的郎君,狠狠咬牙說「轉!」,自那之後姬凜又帶了他半年,然後他轉入邊防軍,靠著每年北魏的小股軍隊的騷擾,竟是迅速的立功,如此轉眼便是七八年,他如今也是從四品的將軍了。

這一回永寧城內憂外患,文襄公又謝世,他心中倒沒有什麼旁的想法,姬家的根在晉州,姬凜總是要回來的,他便要替這個兄弟守好永寧城,姬凜一日不回,這永寧城便一日都不許出事,是以東西南北四道門,他請命守北門,哪怕城下數里便是北魏的兵馬,甚至對方將領穿著女子衣服嘲弄他,他都謹遵荀老先生的吩咐,縱然心頭有熊熊怒火在燃燒,他卻只當沒看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