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63.第三十二章 兵臨城下(一)

就在長安城風雲突變的時刻,東秦最北邊的朔雪關,一場廝殺在黎明時候將將停歇。

清冷的雪花里夾雜著刺鼻的血腥味,讓朔風帶來的肅殺之中更多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壓抑。

朔雪關的雪一向下的很大,白茫茫的一片蓋下來,頃刻之間便遮住了同袍的尸體。守關的將領還很年輕,他是晉州姬家軍的嫡系之一,不僅是因為他是從姬家講武堂出來的士兵,他自己原本就出身姬家旁系,而他換防到朔雪關還不過數月,還沒有能夠讓他對自己所守衛的關隘有著清晰的認識。

朔雪關是個很小的地方,夾在兩邊山脊之間,一年超過四個月的時間都在落雪,關口正對的便是一片雪原,空蕩蕩看得見幾顆孤零零的冷杉。

關口雖小但戍守在此的軍士卻不少,有三千是晉州姬家軍嫡系,有五千則是晉州駐軍,從朔雪關往後近千里地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而北魏的騎兵凶悍,一旦朔雪關守不住意味著接下來將是一馬平川。

「今年北魏的蠻子莫不是瘋了?往年下來劫掠的可從來都不敢這麼拼命!」關內的軍營里,奮戰了一夜的兵士並未休息,他們需要出關打掃戰場將袍澤的身體搶回來,那些在冰天雪地里生活慣了蠻人在缺少柴火的時候會將尸體作為他們取暖的燃料直接燒掉。

「誰知道呢?好在咱們將軍不是孬種,拼死守了下來。」說話的郎君從帳子外鑽進來伸手呵了呵氣,嘴邊吐出一片白霧來。

「听說將軍已經發信回了永寧城給咱們刺史報信去了,可惜今年是聖人過壽刺史還在長安。」搭話的郎君則取旁放著的戈,用手整了整鋪在毛氈子上當枕頭的棉衣,嘿嘿一笑,「王大頭,你去過長安沒?听說那里的小娘子生的十分好看,一個個就像那畫中的仙女一樣,若是我以後能娶個長安城的小娘子,那才美呢!」

「你要娶,有什麼難的,流放的官眷也不少,只要多存幾貫錢還有什麼是尋不到的?」先說話的郎君打了個哈欠,「快睡吧,指不定那些個蠻子什麼時候又攻城了,我還想著等這一陣仗完了,便去關里樊屠夫那里割幾兩肉打打牙祭,旁的不說那小子今年才十八吧,那身段可真嚇人,快九尺了吧。」

「可惜那小子一心一意只想著當個屠夫,若是能從軍,就他那殺豬的本事砍起人來可不就是一茬一茬的麼?若是識字入了姬家講武堂,學了兵法,指不定日後還能當個將軍呢!」後頭的郎君仰面躺下,伸手拉著毯子裹在身上,不多時營帳里就傳來一陣陣起伏不停的打鼾聲。

而同一時間與北魏接壤的許多關隘如同同樣受到了北魏騎兵的攻擊,有的城鎮如同朔雪關一樣被守住,但有更多的城鎮仿佛對方已經提前洞悉了東秦布封,邊境線的防御線很快被撕扯開,北魏的騎兵仿若黑色的旋風繞開了一個個難啃的城鎮直奔長安!

而那些被繞開的城鎮卻成了一個個孤立的點,四下都是逃逸的災民,守城的郡尉和太守驚訝的發現他們仿佛四處都是逃難的災民,問及何處來的兵馬,竟然沒有人說得清。

在靠近大同的昌平鎮縣令被人騙開城門死于亂軍之中之時,晉州的形勢更是陷入僵局,誰都知道有內賊,可不知道內賊是誰,身邊每一個袍澤同儕都成了被懷疑的對象。

再加上晉州軍換防將將完一個月,兵將磨合不定,底層的士兵對不熟悉的上峰發布的指令並不能迅速領會,導致了眼中的損失,而這在前者開來恰恰是上峰無能的表現,再下一次沖鋒的時候他們不由自主對上峰的命令產生了質疑,就是那麼一瞬間的猶疑,致使了更為慘烈的失敗,幾乎是陷入了極其惡劣的循環中出不來。

留守晉州的高層無比絕望得期待著姬燦及時回來,互相之間原本細小的嫌隙也成了爭執不休的源頭,自第一次短兵相接以來數十日晉州高層的將領仍舊群龍無首,形不成有效的反擊。

而就在這個時候姬燦墜馬身亡的消息從長安傳來。

一時之間三軍縞素,原本僅在晉州高層將領之間的隔閡終究紙包不住火在軍營中散開,各種各樣的謠言撲朔迷離層出不覺,一時士氣低落,各城鎮的郡尉與駐軍將領不得不各自為政,只求保住自己所守城鎮的安寧。

而自邊關第一次交鋒以來便有信使傳信往長安,但令人驚異的是帝國的中樞仿佛陷入了沉睡之中,沒有給予晉州任何回應。

「將軍,援軍什麼時候來?」北魏在今日傍晚再次攻城,姬杉從未覺得這樣疲倦過,自他十七歲入軍營已來,十年光陰他第一次十幾日甲冑不離身,即使薄薄的玄甲之上早已布滿了泥土、汗水和鮮血,混合在一起發出一種令人暈眩的味道。

「永寧城恐怕出大事了。」姬杉看了看身邊疲倦的袍澤,後者姓趙單字名瑞,是他在講武堂時的同窗,而少年時候他曾經很不喜歡這個弓馬騎射樣樣稀疏的同伴,可沒想到最後入了軍營反倒成了最好的搭檔。

「沒有援軍星夜遲緩,固守朔雪關,便是死戰我等亦是守不住的。」趙瑞平靜得側頭看了看在一旁擦拭長刀的袍澤,語氣平靜。

「不試一試又如何知曉守得住守不住?」姬杉微微一笑,他今年二十七歲了,尚未娶妻生子,為此姬燦沒少為他著急,便是梁氏也曾數次與他相看,可是姬杉不願,一日未蕩平北魏王庭一日他就不願成親生子,他忘不了幼時北魏劫掠而下,阿爹戰死阿娘將他推入枯井自己將追兵引開,那一年他七歲,滿眼皆是塵土飛揚,入耳悉是嚎哭之聲,後來僥幸得救,一心一意便是誅殺北魏以慰爹娘在天之靈。

「姬杉,你就是個瘋子!」趙瑞忍不住拍案而起,下一刻伸手起開營帳中剩下的半壇米酒,「我趙叔齊今日便舍命陪君子,與你這瘋子一道死受朔雪關,只要有一人在便誓死不往後退。」

「報!」一時又有探子傳訊過來。

「啪!」姬杉接信一看,不由頹然坐在地上,眼中滾出兩行眼淚來。

「怎麼了?」趙瑞與他相識十年第一次見他如此不由上前一步搶過書信,發來的卻是一封卜文,正是姬燦身死被追封為文襄公的消息。

「來人,傳令下去,一刻鐘後在校場集合!」姬杉心中痛極,父母身死之後他回永寧城姬家受姬燦梁氏兩個恩惠頗多,姬燦視他若親子,他亦視姬燦如生父,而如今卻是天人永隔,教他如何不遺憾,如何不悲傷,「朝中不定何者掛帥,這一回當真是到了破釜沉舟的地步,唯有十死無生。」

「既如此不若實言相告軍中袍澤,赴死者自當赴死,然而家中有高堂奉養,子女撫育者,不若送之還鄉。」晉州軍營中少有不仰慕姬燦的軍士,趙瑞心中亦是覺得難過,可眼下北魏來勢洶洶,竟連傷心的時間也不留給他們,「再有可于關中張貼告示,若有想一並離去的百姓可于今日酉時之前出城。」

「叔齊此言甚善,可還有旁的囑咐?」姬杉到底是久經沙場的郎君了,一時間壓住心頭悲痛沉聲道。

「將軍新喪,主帥未決,還請將軍發信回長安,一明一暗盡敘如今晉州現狀,姬家軍駐守邊疆數百年,可不能因一時疏漏而致使我晉州盡入仇讎之手。」趙瑞想了想道,「這明面的信官還請從姬家軍出,而這暗中的信官非膽識過人者不可。」

「如此還請叔齊與我分道行事。」姬杉聞言點了點頭,「朔雪關中有一屠夫樊進,年十七,頗悍勇,且為人周密,可為暗使。我往校場,叔齊可尋樊進,事不宜遲,書信一事有勞叔齊。」

「你我同袍自當如此!」趙瑞聞言點了點頭,「待文遠校場點兵回來,你我再同飲一回。」

此二人計定自然分頭行事,姬杉一身戎裝便往校場,朔雪關原本有將士八千,可經過這十日的死受,死傷過半,能站在這校場之中的不過三四千人,且身上帶傷者不計其數。

「吾等袍澤生享國之供奉,亦當戍死衛國,且我三軍統帥不幸崩殂,今必以北魏仇讎之鮮血以告慰我大帥在天之靈!」姬杉擊鼓升帳,手下兵士次第排開,人人手中皆帶著一尺長寸許寬的素麻布,姬杉登台宣誓,又命兵士分發酥麻,一時听得姬燦身死的消息,校場之中登時哭聲震天。

「如今永寧城無消息,主帥未決,吾等當死守朔雪關,然糧草將盡,後無援兵,故擊鼓聚集眾袍澤于此。」姬杉朗聲道,「全體听令︰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者,歸養。」

姬杉令下,校場一陣空寂,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無人出列。

「我等必以死追隨將軍!」良久,有軍士大著膽子喊道。

「誓死戍邊!」眾人听了齊齊發聲。

「好!」姬杉見狀大喝一聲,親自走至軍鼓之下,以手擂鼓,放聲高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眾將士听了紛紛發聲齊唱,聲響穿破蒼穹,震得校場周圍堆積的白雪簌簌而落,只听見《無衣》的調子蒼茫而悲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