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康熙對底下的大臣私底下怎樣揣測沒有上心,他關心的是大阿哥和太子。

明珠和索額圖是大阿哥/黨和太子/黨的兩員大將,他拿掉了這兩人的官職,無疑是去掉了自己兩個兒子的左膀右臂,難免讓他們心生不滿。

可是,明珠和索額圖越發的自大,行事也不知檢點。古話說的好「尾大不掉」,康熙考慮再三後,還是決定給他們一個教訓,好讓他們長長記性。像這次京城里的謠言,要不是他回來的早,還不知道傳成什麼樣!

因此,康熙這次收拾起明珠和索額圖一點都沒手軟。不過,為了防止大阿哥和太子胡思亂想,康熙還是特地讓人傳他們倆到乾清宮來,借此好好敲打、安撫一番。

面對康熙的處置和安撫,胤礽十分平靜地接受了。低頭時他微微彎起了嘴角,索額圖被罷免官職,表面上是康熙對他的不滿。可是,從長遠眼光來看,這對他,對索額圖都是好事。

索額圖心太大,想要太多,在朝堂上樹敵也頗多。皇阿瑪身強力壯,不需要一個結黨營私、野心勃勃的大臣。他也不需要一個,掌控欲太強的幫手,如今,局面正合他意,也不枉費他白白被潑了一身髒水。

胤禔同樣低下了頭,雙手則是慢慢地纂起來,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他不知道該是責備自己手下人的胡鬧,還是該埋怨康熙對胤礽隱隱的偏心。

在大阿哥和太子的雙腿站麻之前,他們總算從乾清宮走了出來。外面的太陽還沒有落下,來往的太監和宮女見到他們,紛紛行禮,然後退到一邊。

站在台階上,胤禔目光復雜,輕笑一聲,略帶譏諷說道︰「皇阿瑪果然還是信任太子,太子還是深得皇阿瑪歡心。」

就算他手下的人不長腦袋,想出什麼蠢招,可康熙還是寧願站在太子這邊,實在是讓他羨慕嫉妒。他是長子,就算生母出身不高,可讓他眼睜睜看著皇位與自己失之交臂,實在是不甘。

最了解自己的永遠都是對手,胤禔不僅是胤礽上上輩子的對手,還是這一生的敵人。若是原來胤礽看到胤禔如此表現,他一定會借此好好奚落一下從小與他不對眼的大哥。

然而,經歷了那麼多後,胤礽覺得他們兩個又有點說不出的可笑與悲哀,以前的斗來斗去都不是便宜別人吧!

「皇阿瑪一向處事公正,大哥難道認為不是嗎?」胤礽沒有接話,反問了一句後,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我是分割線————

胤礽回到毓慶宮時,布耶楚克正在欣賞一把匕首,見到他回來了,便讓人把弘晰抱過來。這些日子她和胤礽都很忙,連陪弘晰的時間都很少。

親子感情都是培養出來的,在皇家,兒子和父親不親近,那絕對是先悲劇了一半。康熙那麼疼胤礽,嫡子身份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胤礽是康熙一把手帶大的,父子兩個想不親近都難!

不想得寵的嫡子不是好嫡子,鑒于弘晰實在還小,這事還是她來辦吧!

胤礽坐在位子上,品了品今年的新茶,看著她手上的匕首,頗為好奇地問道︰「這把匕首做的倒是精巧,什麼人送的?」

布耶楚克出身滿洲貴族,如今貴為太子妃,又為皇家誕下嫡長孫。宮里宮外想要討好她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俗話說得好「投人所好」,女人天生愛美,喜歡的往往是珠寶首飾、胭脂水粉,再不濟就是書畫古玩,難道是誰送給他的東西?

看出他的疑惑後,布耶楚克將匕首合上,大大方方、笑著解釋道︰「這把匕首是蒙古科爾沁送給弘晰的,皇阿瑪回來後便讓人送了過來,說等弘晰長大後再拿給他用。」

嫡長孫什麼的,待遇絕對是好的沒話說。弘晰生下來後,伺候的人就已經配置齊全,每月還有月例銀子。每逢佳節、生辰,有心的人都不會忘了備份禮品。科爾沁王公那邊就早早準備好了禮物,一來是為討康熙歡心,二來是為了交好胤礽。

不得不說,這份禮物倒是真的用了心思,匕首是由精鐵打造而成,短小鋒利,輕巧方便。刀鞘則是由黃金打造而成,上面瓖嵌了各色寶石,寶石雖然沒有鵝蛋般大小,但是勝在色彩剔透,耀眼奪目。哪怕布耶楚克是女子,都對這把匕首有些愛不釋手。

她從乳母手中接過弘晰後,便將匕首遞給了胤礽。匕首什麼的,對于嬰兒版弘晰阿哥來說,是件遙遠的事情。

弘晰小阿哥該吃完女乃,乖巧的很,不哭不鬧,對于親額捏的懷抱一點都不抗拒。經過這幾個月,他的五官已經張開,隱隱約約可以看出胤礽的影子。

「弘晰吃的身子重又了一些。」布耶楚克明顯感覺胳膊一沉,不由得開口感慨道自己兒子好胃口。剛出生的時候,他就八斤重。生他的時候,布耶楚克就沒少遭罪。

當初弘晰生下來後,宮里的幾位御醫輪流為他診脈,查看身體,然後一致委婉地表示,小阿哥身子骨非常棒,絕對好養活。因此,她兒子直接獲得了他大伯和他爹都沒有的殊榮,直接被康熙賜了名字弘晰,正式編了排行,成了皇家公認的嫡長孫。

布耶楚克前段日子倒是曾戲稱弘晰為「八斤」,畢竟,他出生的時候便有八斤重。只是胤礽听過之後,便堅決反對這個叫法。他兒子的小名什麼的,必須要能陪的上他的身份,八斤實在是太拿不出手了。

可是,胤礽書都翻了好幾本,也沒有找到合他心意的名字,索性平日里還是叫弘晰。

「孤的兒子就是比其他人好」胤礽倒是不這樣認為,他把玩了一下匕首,就把弘晰從他額捏懷中接了過來。不過,男人在抱孩子這一方面還真沒有女人善長,哪怕貴為一國儲君的胤礽也是如此。

弘晰明顯感覺到不舒服,不由得在胤礽的懷里亂動了一會,好尋找舒服的位置。胤礽只能嘗試著換了一下姿勢,直到弘晰感到舒服了為止。

胤礽活了幾乎三輩子,孩子加起來有二十幾個,卻沒有一個是從小養在他身邊,哪怕是他第一世和李佳氏生的弘皙也是如此,其他的孩子則是對他,敬畏有余、親近不足。抱著懷里軟軟的兒子,胤礽只覺得心里有一些地方被填的滿滿的,先前有些傷感的心情也一掃而空。

布耶楚克在一旁樂呵呵地看著,沒有阻止胤礽的嘗試。可是,一旁的乳母汗都快要冒出來了,生怕兩位主子再干出其他什麼事情來。

可是,太子夫婦想要逗孩子,培養感情,誰都說聲不對?哪怕她是弘晰阿哥的乳母,也要乖乖听話。剛到毓慶宮時,太子、太子妃說的那些敲打的話,她一點都不敢忘。

親子時間結束的很快,弘晰睡著了之後,便讓乳母抱了回去。用完膳之後,胤礽也沒有去別處,直接歇在了毓慶宮。

月黑風高夜,柔情似水時。這兩人好一陣折騰,一番**後,才停了下來,喘喘氣恢復一□□力。

胤礽一只手摟著布耶楚克的腰,另一只手撫模著她的秀發,帶著微微喘息的聲音說道︰「回頭準備些禮品送往叔公的府上,要是佟佳氏進宮的話,你好好安撫一下她。」

索額圖在某種程度上是給他拖後腿的不假,可是豬隊友也是隊友啊!索額圖效忠他多年,又是母家的長輩,本就有些情誼。若是不管不顧,寒的可不止一個人的心。更別說,索額圖這些年跌跌撞撞,沒有讓他太多提醒,自己便已經悟出味了,不枉他廢了一番功夫。

布耶楚克雙眼朦朧,意識卻清醒的很,低聲回道︰「禮品已經準備好,備在哪里,挑個好日子就可以送過去。至于佟佳夫人,她是聰明人,一切好說,有她在索大人不至于太糊涂。」

夫妻一體,前朝的事她不能直接說,更是不能直接插手。布耶楚克到不是怕胤礽忌諱,「後宮不得干政」的約束力,在清朝初期和清朝末期本就幾乎等于零,朝廷上的一些大事,胤礽更是沒有瞞她,踫到一些事情,夫妻兩個配合的也是相當緊密。

只是,隔牆有耳,毓慶宮中他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可以瞞過後宮的妃子和太後,卻瞞不過康熙。畢竟,當初毓慶宮里的人手大多都是康熙指派的。這些人中,大部分人倒是衷心伺候太子,其他的卻是忠于康熙,向他報告毓慶宮的一舉一動。因而,有些事情她和胤礽也只能在床幃之內談論。更何況術業有專攻,她又自知幾斤幾兩,與其指手畫腳,私底下做些小動作,壞了大事,還不如在一旁仔細看著。

「你說的倒是沒錯,叔公倒是肯听佟佳氏的話。」胤礽認同的點了點頭,隨後語氣一轉,「我猜皇阿瑪最近有意讓額爾登額擔任御前三等侍衛,任正黃旗佐領。」

三等侍衛?正黃旗佐領?胤礽沒說錯吧!

布耶楚克听了之後,愣了一下。三等侍衛、佐領,按照額爾登額的資歷、年齡,這可真是有點高就了。八旗子弟入仕,起點本就比一般漢家子弟高很多,世家子弟更是如此,大多從筆帖士、旗下武官、內閣中書做起,也有一些是以蔭入朝。佐領那更是世襲的,分一個少一個!

可是,滿洲大族世家子弟眾多,彼此沾親帶故,若真仔細論起家世,比額爾登額牛的子弟還真不只一兩個。更何況他又不是嫡長子,因此在資源和家族支持上差了整整一截。

上次康熙征討準噶爾的時候,額爾登額被費揚古扔到做了旗下武官,正是為了他的前途著想,順便磨一磨他的性子,等過個幾年,再設法把他安排到御前侍衛中。

「額爾登額雖然年輕,但是他機智懂得變通,以後再御前行走,都不用人費心。更何況,他以後在宮里,有什麼事情,還可以托人向你捎個話,方便多了。」胤礽慢悠悠地說道,他對這個上上輩子並沒有出生的大舅子還是挺欣賞的。

畢竟,額爾登額心智手段都是上上等,又是自己這邊的人。有這麼好的幫手,自然要好好提拔起來。要不然有人才放著不用,那可真是浪費。

自從成親以來,布耶楚克對于胤礽的心思猜的秒準,都可以做到夫妻同步。正因為如此,她思索下次額捏進宮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囑咐她,讓額爾登額行事小心一點。

年少得志是好事、美談,可是年少輕狂、忘乎所以卻是可以要人性命。君不見古來今來,有多少人摔死在這上面,她一點都不想自家胞兄試一試第二種。

布耶楚克打定主意後,夫妻兩個小聊了一會,眼瞅著夜實在深了,兩人才入睡。第二日,胤礽起床後,用過早膳後,便匆匆上朝了。

這次北上回來,康熙帶回來了一大堆的土特產,賞給了毓慶宮一批,底下的人又送上來一些,毓慶宮都快堆了一堆。好感要低調的刷,能刷的話就別放過。布耶楚克用過膳,去慈寧宮請安後,便挑選一些合適的東西,派人分批送到了各宮和阿哥、格格們處,連宗室里的一些福晉都有份。

至于索額圖的夫人佟佳氏,她前些日子就往宮里遞了牌子,準允了之後,也不敢怠慢,急匆匆地進宮了。

「勞煩太子爺和您惦記,只要太子爺沒事,一切都好。這些日子,我家老爺還擺弄上了花花草草,妾身進宮前老爺還說若是太子和您不嫌棄,回頭便讓妾身帶幾盆進宮。」佟佳氏是個聰明的女人,縱橫貴婦圈多年,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時候該說什麼。

主子爺罰了她家老爺,雖然是表達不滿之意。可是,主子爺最善長權衡之道,這不一同被罰的還有明珠。官場上起起伏伏,最正常不過了。做官做到她家老爺這個地步,除非是謀反大罪,否則,一門榮耀絕對是保得住的。

以前,她老擔心她家老爺認死理,拼命和明珠斗,最後斗得兩敗俱傷,便宜了他人。畢竟,主子爺的兒子實在是不少,太子後面的幾位阿哥更是和太子相差沒有幾歲。

還好,這些年,她家老爺也是漸漸地明白過來。□□和大阿哥黨再斗起來,也只是舒展舒展身子,沒有傷筋動骨。

人要往長遠處看,她家老爺如今心里有個度,太子自己又穩得住。今天丟掉的東西,來日還怕加倍奉還不了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