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貴妃娘娘也可以這麼說,不過,我多半是替貴妃和我自己著想。我听太醫院的人私下說太子的病情已經無藥可醫,皇上近幾個月的身子也不大好,听說咳血已經有半月多,雖不是急癥,但年歲已大,誰將來爭得太子之位,便是不久後的皇帝。

我看好唐王殿下,自然也看好貴妃娘娘,我把寶壓在你們母子身上,只求他日改朝換代,貴妃娘娘能記得我今日的忠誠,他日許我榮華富貴即可。

而且,我父親也十分欣賞唐王,我出嫁前,他不止一會贊賞唐王,可惜皇上偏偏將我賜給蘇澈,真是陰差陽錯,我也很後悔,當初不拖父親之口去與皇上求個情面。」

明姝不惜用自己喜歡蘇演的謊話騙她相信,也許這是唯一打消她顧慮的法子。

「唉,早前我也喜歡你,演兒也提過你的性情與他十分相投,可就是你們緣分未到,我們這邊晚了一步,加上那陣子皇上動氣,將演兒禁足,才錯失了這個機遇。如今你有心助我們母子,也算我沒看錯你。我今日才知道原來明丞相也看重我的演兒,我真是不甚歡喜。」

「是啊,的確陰差陽錯。這件事怨我,要是我當初臉皮厚一點,也許我與唐王便會開花結果,也不必在新婚當夜受蘇澈的氣,如今落了個這樣的名聲。

娘娘有所不知,如今宮里頭有不少人笑話說,說我們姐妹共侍一夫,我為了嫁給蘇澈,在蘇澈面前說我大姐明熹的壞話,才讓明熹被幽禁,說我是一個毒蠍女子,可是天地良心,我從未摻和過我大姐和蘇澈的事,這一切都是皇上的意思,我難道還能違抗不成?

我就是長十張嘴也說不清楚。如今我入宮,宮里頭又說我在蘇澈耳邊吹枕頭風,讓他不要放明熹出來。可是大婚後,他便被皇上派出去辦事,至今月余未歸,我還未見他的面,如何向他吹風?這宮里頭可真是個是非不分的地方。」

郭淑儀听著明姝滔滔不絕向她傾訴,心底不免嘲笑,到底是個年輕女子,心思都差不多。

她說的也是實話,郭淑儀的確也听到過這些傳言。

可今日親口听她說,卻另有滋味。

這宮里頭,到底沒有活得好的女子,她就算是郡主,是丞相的女兒又如何?

大家都沒她活得好,她才高興。

好歹現在她有身份和地位,蘇彰對她也不錯,從未冷落過她,也算一種勝利。

她比李婉有手段,至少能籠絡人心。

可李婉她除了是皇後之外,還有什麼?什麼都沒有,整日哭喪著臉,又老又丑,蘇彰也不去陪她。

比自己可憐多了。

放眼宮里,哪一個女人比得上她?

「你呀,到底太年輕,我在宮里二十年,早就波瀾不驚,都說深宮寂寞,以後你的日子還長,蘇澈又是個冰冷的性子,你遲早要受苦遭罪,不如早早跟他斷了,托你父親的依仗,出宮去才好。這宮里就是個烏煙瘴氣的地方,誰來誰遭難。」

「娘娘說的容易,這出宮豈是那麼容易的,我是被皇上指婚,出宮就是死罪,這一輩子,我只會被困在這高牆內,殘過余生。除非未來的皇上開恩,將我逐出宮去,或者讓蘇澈休了我。我這一生才算是個解月兌。」

「你這才進宮一個多月,就巴望出宮去,往後這幾十年你可怎麼過?」

明姝笑起來道︰「這不是有您和唐王嗎?我就指望哪天您和唐王得勢,將我放出宮去,才能與蘇澈那冷血之人了斷。老死不相往來。」

「原來你端的是這個打算?怎麼不早說?」

「我一直在說,不然我為何那麼積極給您出主意?其實我現在說的這個法子是最可行的,只要您說服楊希武大人,由他執筆,你的聲望和地位還能再上一個台階,與皇後比肩而論。貴妃娘娘多想想這事,要是一旦楊希武大人答應,那娘娘您離高位就近了。」

明姝端的是一副誘惑的語氣。

這天下哪個女人不奢望自己成為那天下間最尊貴的皇後?

天下男誰又不渴望成為天下間唯一的皇帝,坐擁天下江山和美女?

是個男人都無法拒絕。

更何況這些一直是郭淑儀和蘇演一直圖謀的。

明姝只是給她指了一條捷徑的明路,不用苦心等待,主動出手爭取,利用天下人的人心。

人心所致,誰能阻擋?

「你說的輕巧,我也不瞞你,我的確有那個心思,知道也瞞不過你,既然你肯這般為我母子打算,我也不是不識好歹之人,這事要成了,我一定嘉獎你,助你月兌離苦海!讓你與演兒再續前緣,但前提是,你得答應我,不再與蘇澈親近,不能懷有他的子嗣。

這樣我才能安心。這女人一旦當了母親,總會被孩兒左右和動搖,什麼都替孩子著想,你口口聲聲說你與蘇澈是被逼的,那麼就用實際行動向我證明,你與我一條船上的人。」

兩人的話說到這個地步,也沒遮掩裝暈的必要。

郭淑儀也就坦白了實話,是對彼此信任的開端。

這很重要。

「好,這有何難?我如今帶著三個丫鬟住在偏院,本就不打算與蘇澈再有牽扯瓜葛,娘娘的要求是多此一舉。」

「行,我們一言為定。我這就找人去疏通楊希武,讓他答應替我執筆寫新的《閨範圖說》,將我的排位排在第三位。我這回不僅要賢德的名聲,還要得天下人的人心,我要為演兒鋪路,讓他登上太子之位。」

郭淑儀忍不住幻想,在明姝面前卸下所有防備。

現在兩人坦誠相見,明姝也開口道︰「會的,會有那一日的。」

心底也是冷笑,你就等著罷!

這一場大夢,看你何時醒過來。

距離兩人談過這件事之後的兩個月,新的《閨範圖說》已經流落坊間,郭淑儀的確被編寫進前三位,並且親自作了一篇序文。

郭淑儀看後直夸楊希武文采了得,重重答謝他一些銀錢不說,還答應他,會在蘇彰的面前替他美言,扶他再上一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