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采雯呆愣片刻,望向明姝,狐疑沖蕭琰點頭道︰「是,我在內屋,只听得他們的說話聲,並沒有看見他們。」

蕭琰神色自若,走了兩步,高聲道︰「我听聞世上有人會刻意模仿他人說話的聲音,讓看不見的人難分真假,判若一人。采雯姑娘,你能分辨當時你听到的確實是你們小姐與下人說話的聲音?而不是他人故意冒充?」

采雯一時不知作何回答,張皇失措再次看向明姝,向她求救,但明姝卻視若未見,不理會她,蕭琰見她這般慌張,大聲斥道︰「小小丫鬟膽敢說謊,不怕本官要了你的腦袋?」

采雯被他這一聲叱喝,自言自語般提高了嗓子道︰「這怎麼可能?當時我就在內屋,親眼看見小姐起床走出去,天快亮時才進屋。與謙兒他們糊了許久窗子,我怎麼可能听錯?我很確認小姐當時與謙兒他們在一起,我並沒有說謊!」

院中數百人一陣唏噓,暗自交頭接耳道︰「誰會相信堂堂國公府的小姐會與下人糊半夜窗子,分明是這丫鬟在故意替她的主子遮掩。」

采雯耳尖,听得一清二楚,沖人群喊道︰「我沒有撒謊,沈姨娘死的那夜,小姐的確與謙兒還有兩個下人一起糊窗子。我听得很仔細,小姐當時還問我冷不冷,我怎麼可能記錯!」

蕭琰見她急了,低吼一聲︰「肅靜!」

轉臉沖明姝仰頭道︰「你的丫鬟當時並沒有親眼看見你與下人一起糊窗子,只是听見一個和你聲音極像的聲音,並不能證明你當時與下人在一起…糊窗子…你可還有別的人證?」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顯,他不信她們主僕兩人的話,錯漏太過明顯…

在場人也全都不信明姝會與下人一起半夜糊窗子,這麼荒唐之事誰會做?誰會信?

何況他這個審案的人又怎會當眾相信她?

否則就是有包庇之嫌。

當著這這麼多人的面,他當然要秉公審問,不得徇私。

明姝之前並沒有與他說過沈氏之死,他心底雖然也懷疑是明姝一手謀劃。

但皇上命他徹查此案,他絕不能露出破綻,讓人揪住他的小辮子。

他只能客觀的追查此案,盡量做到公正,不偏袒任何人,揪出真凶。

他心底已經打定主意,若凶手真是明姝,就讓他安在明府兩個暗人頂罪。

但表面上,他還得一絲不苟的將過程走一遍。

明姝處之泰然,毫不慌亂,她掩唇咳了一聲,似笑非笑道︰「蕭大人問話的側重點還真是奇怪,你否定采雯與我說的話,得出我主僕二人撒謊的結論。直指我不在當場的假設,真是讓人耳目一新。

沒想到皇上看重的蕭護衛竟是這般歪曲我們的意思,得出匪夷所思的結論。難不成蕭大人懷疑是我利用一個與我聲音接近的聲音充當我的不在場替身,然後分身去殺了沈氏?將她拋尸枯井?」

蕭琰眉目一挑,心底好笑,她倒是能言會道,慣會順著他的話往上爬。她曲解話意的本事才是真的高。

他笑里藏刀,咧嘴道︰「本官只是做一個合理的推測,明小姐不妨細細回想,你可是記錯了什麼?或者你可以再指出你的證人,證明當時你真的與下人一起半夜…糊窗子,並未離開你的院子半步…」

他刻意將半夜與糊窗子這句話分為兩段說出,讓人听起來意味深長,大有她半夜與人廝混的意思。卻說成是糊窗子…

底下的下人暗自發笑,有人小聲咬耳朵道︰「難不成小姐當夜在與下人幽會?否則她的丫鬟為何含糊其辭,說不明白呢?」

明姝心底悵然若失,都什麼時候了,蕭琰竟還這般打趣笑話她…

她眉開眼笑,不怒不惱道︰「蕭大人與其懷疑我說的話,不如去證明我說的是真是假,蕭大人連證據也不找不看,就這般大放厥詞定我的罪,與府衙的劉昌博那個受人賄賂,判錯案的貪官有何不同?」

眾人听她這麼當眾說京兆府衙的劉昌博受人賄賂,說得還這般理直氣壯,暗自咂舌。

這種沒有證據的話她也敢往外傳,可見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不顧死活之人。

對她的莽撞之言又欽佩,又好笑,她還真是什麼都敢說,敢做。

前幾日攔皇上的鑾駕,今日又數典劉昌博受人賄賂,罵他是貪官,還將皇上身旁的蕭護衛與劉昌博相提並論,的確有膽色,可惜就是直性子,不懂得婉轉。

蕭琰不禁被她的話逗得笑道︰「你言下之意是我本官昏庸,胡亂冤枉你?你怎劉昌博大人受人賄賂,這話你從哪听來的?你可知污蔑朝廷命官是何罪?」

明姝見他接話接得滴水不露,很是滿意,他們之間還真是默契。

她慷慨陳詞道︰「我早已向皇上舉報大理寺少卿明福向京兆府衙的府尹劉昌博賄賂,其目的就是將我安上弒母的罪名。

他們還將我在水牢里折磨了一天一夜,他們之間若是沒有交易,我怎可能不過刑部,直接由大理寺受理草率定罪?

我是被屈打成招,昏迷之時被人強制畫押認罪。蕭大人你這般不問是非黑白,不查證據,不信我說的話,與劉昌博等人無異。既然如此,我何必與你多費口舌?

皇上命你審查此案,你卻將矛頭無端指向我,你就不怕我向皇上告你一個辦案不利,顛倒黑白的罪名?」

蕭琰聞言一怔,他不由扶額,她是不是扮演不畏強權上癮了?

怎麼動不動就說話嚇人?

當然在別人听來明姝的這幾句話里有三個意思,一是明福與劉昌博一同陷害她,二是她被用刑屈打成招,三是她要告蕭琰辦案不利。

明姝如此說,就是要將這些事公開,產生輿論和流言,也將她偽裝成執拗,不懂變通,不畏生死的性格。

蕭琰收斂神色,昂首挺胸道︰「你要告本官盡管去告,至于明少卿與劉昌博之事不在官的審案範圍,本官不做追問。既然你口口聲聲說我不問證據,曲解你的話,那你說說你有什麼證據證明沈氏不是你當晚一怒之下所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