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岐山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一望無垠的田地,一塊接著一塊,還有那遠處的農人在田地間耕種。帶著斗笠。

田間田埂上,挎著竹籃子健步如飛的大姑娘小媳婦。

圍在一條清亮亮的小河在垂洗衣裳的人,都令幾個人看著新鮮不已。

很是悠閑的生活。

這已經是她們到的第五日。

遠處那座青黛色的就是岐山,而現在他們站著的地方也有一座山,當地人稱作「小岐山」的。

她們問錯了地方,岐山是在另外一個鎮子,離這里還有十里路。

她們正從岐山回來。

岐山確實有礦石,她們卻是來得晚了。

因為年前有許多人到這里來。都是外地的客商,都是趕著牛車來。後來,本地幾個商人見有利可圖,就合伙出錢承包了這整座山,專門雇人開采。

所以「岐山」已經不能讓別人任意進出。那幾處地方,都已經被看守了起來。

蘇暖听了,大失所望。

她此行來的目的就是岐山的礦石,這都封掉了,不是走了個空?

可是,這都已經來了。她不死心,在這十幾里遠的村子,找了一座農家小院,先住下來。每日里,就帶著木青幾人出門轉悠。

岐山她自然是去了,除了那些礦洞外,其余地方還是可以去的。

轉了兩天,兩股發疼,她終于確定,現在發現的礦洞共有3、4 處。里頭一些石頭,都被堆放在洞口,專門有西夏的馬車在那里等候。原來是開采出來,專門賣給那西夏的商人。

她靠近看了看,不是每塊都是上好的。只有極少數成色不錯。

她好說歹說地擠了進去,買了一塊石頭,捧在手里把玩著。

確定,此處沒有她下手的地方,再說,看著那大快大塊的原石,她也沒法弄啊?

人家都是趕著牛車來。

她只得嘆一聲,下了山。

眼看到了村子,她們遣了那雇來的牛車,慢慢走著進村。

一行人走得累了,在田地邊的小溪沿坐著休息。

小荷看著近處的小岐山說︰「你說,這兩座山都叫岐山,又這麼近,莫不是也有那樣的石頭?」

蘇暖笑一笑,說︰「這個不是種莊稼,這塊地里可以種,相鄰的地里也可以種。有的即使是隔著幾步遠,這邊多得很,那邊就是沒有。」

小荷點頭︰「難怪每個洞離開這麼遠,我還以為一挖一大片呢。」

這話說得木青也笑了起來。

又坐了一會,看著清澈的小溪,蘇暖蹲了下來,用手拘了水去洗手,木青兩人俯身去洗臉。

清涼的溪水,涼浸浸的,很是舒服,幾人積了一身的灰,水一浸,所有的毛孔似乎都打了開來。

小荷干脆探腳進去,溪水底下是亮晶晶的鵝卵石,顆顆渾圓,很是漂亮。

小荷抓了一把,攤在手上說︰「這個漂亮,我們帶些回去,鋪在池子里,也是好看的緊。」

她說的是昌平街上的宅子,那個池子委實光禿的很。

她邊說,邊在大石上捋開來那些黃黃白白的小石子。

木青也抓了一把,堆在一起說︰「這里還有。」

小荷洗干淨手,果真一顆一顆地撿了起來,有那不漂亮的,揚手就扔了回去。

忽然,她「咦」了一聲,手里托了一塊︰「小姐,這是什麼石頭?怎麼一踫就碎?這還是石頭麼?」

她舉著一塊斷成半截的石條。

蘇暖眼楮一跳,探手拿了過來,眼楮一亮︰這是一塊粉色的卵形石,樣子晶瑩,粉粉的。

在哪里抓來的?

幾人重新下水找了一遍,卻是沒有再發現。

蘇暖不死心。

她盯著那條小溪,見兩邊都是農人的田地,時下都種著各種作物。

盯著眼前青青的葉子,蘇暖蹲子,撥開了,果見細細的沙石地里有一些小小的卵石。

她挑揀了一會,抓了幾塊,洗干淨了,挑了其中一塊,在堅硬的大石上用力劃拉了一下,就有一道灰白的痕跡留在了那塊平時村人用來洗衣的圓石上。

確認是塊軟石。

她舉目四望,這里一片農田,一直沿著這條溪流,蜿蜒成片,

她跳了下來,往另一塊農田走去,那里有半塊是荒廢的。

蘇暖二話不說,捋起了袖子,就在松軟的泥土里扒拉了起來。

不時有小石子露出,都被她聚在一堆,挑了5、6塊被她捧了,復放在清水里洗干淨了。

這些與先前一樣,都能磨出粉跡來。

木青也早已經從靴子里抽出了匕首來。

被蘇暖制止。

她捧著手中那塊白中帶褐色的石頭仔細端詳︰石質溫潤、綿密,並具有隱隱的紋路,模之溫女敕細潤。

她攤開手掌,隱隱有水光,無干燥之感。

她眯起來眼楮︰這是塊上好的石頭,雖然不知道叫做什麼,但是這質地卻是肉眼可見的,而且,應該與那歧山的一般,是軟石。

「回去!」

她揮手。

幾人回了住處。

她在桌子上擺開兩塊石頭比較,岐山上那塊個頭大,與之比較起來,偏粉、細,沒有潤澤感。

她翹起了嘴角。

第二日。

蘇暖帶著木青背了房東家里借來的小鋤頭下到那塊空田里,開始挖泥鰍。

房東的孫兒小虎今年十一歲,正埋頭吭哧吭哧地在那水田里刨泥鰍,他很厲害,一會就翻了不少出來。

泥鰍在桶底溜來溜去積出一層子白色的泡沫來,小荷盯著那個木桶看,又拿眼溜著田埂上不時走過的農人。

背後蘇暖與木青兩人蹲在一邊,也在挖,卻是一條泥鰍沒有挖到,只是挑揀著各種石頭。

都丟在一個小竹筐里,一上午,筐底都沒有鋪滿。這田地里,農人經常翻揀,大塊的石頭沒有,只有些小的。

蹲在河邊仔細刷洗干淨,費力半天,總共得到六七塊大小不等的軟石。成色不一,許多上頭都夾雜著各種雜質。

蘇暖都裝在布包里。

見她們幾個拿著小鋤頭在地里亂翻,又在溪水邊洗了一堆石頭,路過的幾個農人就搖頭︰這麼大了,還貪玩,這是哪家的小子?

又見田里的小虎,就認出是老四家的房客。

這個村子不大,誰家有什麼親戚、客人來了,半日,全村就都知道了。

到了傍晚,她們回去,晚上吃了一頓泥鰍炖豆腐。

第三日,蘇暖幾人自己領著木桶出門了,晚上才回,今天又得了幾塊。

她發覺,越是往深處去挖,找到軟石的機會越大,成色越好,也越是大塊。

只是不能這樣天天地去挖,今天就有一個白胡子老漢,是村長。見她們堆在河邊的一堆石頭,問了一句︰你們在作什麼?

蘇暖說︰挖泥鰍。

村長眨了眨眼楮說︰「泥鰍?」

看著他的眼楮,蘇暖苦惱,這個法子不行,這樣太招眼。再說,這總不能到大模大樣到人家田里去翻吧?

沒過三天,老四家的那塊田地就被她們反復翻了一遍。

幾日下來,也收集了十來塊。後來因為在溪水邊挑太招眼,就都背了回來堆到那個院子里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