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蘇氏看著這個還是隨國公府的嫡女,還不是一樣沒有自我選擇的權利,心里月復議,古代,女子的命運先是掌握在娘家,後面掌握在夫家,也只有當老封君時,才能活的肆意些。也就三姑女乃女乃活的肆無忌憚的張揚,要不這里的人都是無法接受她。

關宋氏接著道︰「我看我那弟媳婦,也只顧著和我兄弟斗氣,我佷女過了年就十六了,京里哪家小娘子不是十三四就開始相看,你看,我弟媳操心過十三娘子的婚事嗎,有次我問她,她還不樂意的說先讓我大嫂張羅去,這是當娘說的嗎?我就想不明白了,她除了我兄弟和那些妾室,都操心些啥?當初十三娘子她姐也是我大嫂二嫂們給相看的,靠她親娘,估計要拖到現在還嫁不出去哪」

蘇氏心里暗道︰我是知道這類女子的心態,情愛是她們一生最重要的,有的女子沒了情愛,自傷自身,不是心傷的香消玉損,要不就是不斷鬧事折騰,如果她們有了情愛,有了男人的疼惜,那麼,她們會活的滋潤萬分,光彩照人的,心里得到了滿足,才有精力操心別的事。三姑女乃女乃也是這類人。

關宋氏嘆氣道︰「這人也是命,別看有的女子在娘家風光無限,嫁了人不是看相公就是看夫家,當年我那庶姐,一門心思想高嫁,說動我爹,給她拉煤牽線的,嫁到安陽候府,現在看怎麼樣,安陽候奪爵了,只留了幾個嫡子在京,其余都打發回老家去了,早知如此,還不如低嫁哪,靠著我們隨國公府,哪個敢把她怎麼樣?還不能在夫家作威作福?」

關宋氏估計也說累了,像蘇氏一樣歪著躺下,沒等蘇氏接話,就又道︰「我另一個庶姐,現在想想就聰明,不吭不哈的,只知道巴結我娘,從不在姐妹中冒頭,後來怎麼樣,嫁給外省一個縣丞的嫡子,還是嫡長子,當時我還給我娘說,干嘛把她嫁給那麼個人家,讓外人怎麼說娘,把個庶女低嫁也嫁個差不多的呀。我娘說幾個提親的人選,是庶姐自己挑的那人。你說人家嫡長子干嘛娶你個庶出的,不就是想以後能有個京里的靠山嗎,這幾十年過來,那縣丞成知府了,要是沒有隨國公頂著,誰理他一個破縣丞,隨國公都不用出面,只要他說他是隨國公的親家,哪個還不給他面子?這次我爹大壽,知府不能離開職務之地,但我庶姐和姐夫來了,就今兒笑的最開心的那個,圓胖圓胖的那個,看不出來吧,這日子過得多順心,才能吃那麼胖」

說完,關宋氏還比劃了下,笑道︰「都頂我兩個了」

蘇氏掩嘴樂,就听她絮絮叨叨的說些她家里的八卦。

蘇氏一直樂,心道︰我不僅是個精神垃圾桶,更是個好聆听者呀。

前世曾听一友人說過︰他大學時,曾和幾個同學去一個本市的同學家玩,正好同學父親在家,他一個人听他父親說話,其他同學都在另一屋子里玩去了,過了幾個月,那個同學問他,你那天和我父親聊了什麼,我父親問了你好幾次,說我咋不帶你回家玩,還直夸你,我就奇怪了,我父親是個寡言嚴肅的人,就很少人和他能聊的到一塊的。友人听了也很奇怪,心里想了半天那天聊啥了,哦,想起來了,他就幾乎沒怎麼說話,當時是不好意思都跟同學去屋里玩,把個長輩扔在客廳,後來是同學父親說他是做建築的,友人就好奇的問了個建築的問題,後面就幾乎是听同學父親在講,他听了半天根本听不懂,但還是禮貌的點頭微笑。

友人說,這以後他就明白再是個高冷的人,也需要傾訴,需要個聆听者,以後,特別是對長輩師長家人,他懂得了聆听,當個好的聆听者也是給別人一份尊重。

友人說蘇氏,可你哪,你總是慌的把你的話說完,總是不听別人要說什麼,別人說了什麼你也都不往心里去,你總抱怨丈夫孩子不注重你,可你注重他們了嗎?注重不僅僅是給他們吃好了穿好了,注重不是你搶著把家事都干完了,讓他們都享福了,注重不是你省下錢給他們用才算,注重更是心理上的,是你把他們所想的所喜的放在心上,不是什麼都要按照你的意思來。

那時蘇氏已到中年,听了那話真的是汗顏。也就是中年後,蘇氏才慢慢明白過來,她認為她的功勞,只不過是加重了別人對她的厭煩。

所以蘇氏在這一世,就很好的當了個聆听者,這也是有的婦人和她認識後都和她交心的原因,因為她不愛串門交際,听了也不會到處八卦。

想到這,蘇氏笑了,大兒的岳母就是這麼聆听來的。

兩人歪著絮絮叨叨的,蘇氏都困得要睜不開眼了,有個丫鬟進來說侯府太夫人準備回去了。蘇氏激靈,精神了,真好,終于可以回去了,平時听听了罷了,現在的身子和精神,實在無法打起精神來听八卦了。

走出門,春草和秋藤就等著哪,看見蘇氏出來,都上前攙著,關宋氏這才不好意思的說道︰「本來還讓弟妹到我那歇會哪,可盡听我叨叨了」

蘇氏笑道︰「不妨事,在家成天都是歇著,今兒總算出門了,再說,我也喜歡听表姐說話,我覺得我倆挺投緣的」

關宋氏喜道︰「可不是,我這次回來,也就覺得能和你聊到一起,就覺得和你投脾氣,只可惜年後就要回去,不然以後見天的見個面聊聊,多好」

蘇氏連連稱是,心里月復議︰饒了我吧,我如今可沒精神來聆听任何人了,這以後有了小家伙,就更沒那個精力了。

蘇氏到了正院門口,見丫鬟掀簾讓太夫人出來,大嫂和七娘子忙上前扶著,二太太帶著六娘子正要往大門口走去,見了蘇氏過來,夏青去攙著太夫人,七娘子就趕緊來扶著嫡母,秋藤退後一步,侯夫人看了看站在二嫂背後的六娘子,蘇氏一樂,暗笑二嫂,老的沒個眼力價,還指望教會小的?這個時候,正是小娘子表現的時候,不去攙著太夫人,站那當石膏像呀。

辭了世子夫人她們,一行人來到大門,侯爺和二老爺、三老爺帶著幾位爺和兒郎正等著哪,大家都上了馬車,太夫人也疲倦了,大家也趕緊坐著馬車回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