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六章︰瞻仰國學

第276章︰瞻仰國學

這時自太學里面走出一個人,看見他們,迎面向他們走來。

來人年近三十,相貌清秀,身形頎長。此刻臉上隱隱帶著郁悶。

「大哥。」李弈對來人打了聲招呼。

顧傾城心道︰原來此人便是李弈的大哥太學博士李敷,怪不得眉宇之間與李弈有幾分相似。

李敷向李弈微微頷首,便向拓跋等人施禮︰「李敷見過高陽王,安平郡主。」

「李博士免禮。」拓跋伸手道,一臉莊重。

「原來是李博士,傾城久仰李博士大名,之前老祖宗壽宴,傾城還曾請李博士出手相助,卻是未得機緣拜謝。」顧傾城回禮道。

「安平郡主妙手回春,多才博學,慈悲為懷,早已名動天下。區區不才,還要甘拜下風呢。」李敷謙虛道,「所謂博士,讓安平郡主見笑了。」

顧傾城肅容︰「李博士如此謬贊,傾城愧不敢當。李博士明于古今,通達國體,乃一代鴻儒巨賢,傾城日後要多多請益。」

李弈見顧傾城如此敬重自己的兄長,剛才的不快,一掃而空,反倒露出欣慰笑容。

「你們兩個大才子大才女,就不必過謙了。」拓跋道。

而後瞥了一眼顧傾城手上的國史,再看著李敷道︰「李博士,想必已看過大司徒撰寫的國史了?」

李敷長嘆一口氣,苦笑道︰

「下官正為此事替大司徒憂戚呢,剛才在太學里面好一番勸。

可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人家大司徒三朝重臣,說是陛下授意,秉筆直書,根本覺得在下的擔心是杞人憂天。」

「李博士是宰相肚里能撐船,以德報怨,既已好言相勸,大司徒仍一意孤行,那旁人也愛莫能助了。」拓跋道。

他眼神閃過一抹冷厲。

稍頓又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就且看大司徒的造化了。」

顧傾城眉宇輕蹙,心道︰「以德報怨?難道李敷與崔浩還有什麼過節?難得他不計前嫌,還如此關心,還真不愧是博士之名。」

顧傾城淺聲道︰

「李博士,此書還未廣為流傳,只怕假以時日,大家知道國史內容,會引起軒然大波。

大司徒雖深謀遠慮,是大魏擎天柱石。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人總會有疏忽大意之時。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如果可能,李博士還是旁敲側擊,多提點大司徒,需謹言慎行,畢竟天威難測,皇帝的逆鱗,踫不得。」

「安平郡主,高陽王殿下,大司徒就在太學里面。你們可否一起進去勸幾句?」李敷道。

「我們?」拓跋和顧傾城不約而同道。

李敷點頭道︰「在下說話笨拙,且人微言輕,大司徒听不進去,安平郡主口齒伶俐,高陽王的話,又有分量,大司徒應能有所警惕。」

拓跋不以為然,略為蹙眉的搓搓耳朵︰「本王一向不愛管閑事。」

顧傾城也訕笑道︰「李博士德高望重,若連您的話,大司徒都置若罔聞。傾城區區女子,何德何能,大司徒更不會把傾城的淺薄之言,听進去的。」

拓跋又事不關己的表情︰「人各有志,也許我們,確實是杞人憂天了。」

「下官既已勸諫無效,再去,只怕被大司徒嫌嗦。」李敷道︰「殿下和郡主請便,下官先去看看里面那些學子了。」

李敷告辭,自回太學殿堂,與學子們探討事宜去。

顧傾城看了一眼拓跋,又帶著仰慕的眼神看著太學,便想進去瞻仰參觀。

拓跋雖不在乎崔浩是否惹禍上身,但也不至于落井下石。

「傾城應該還沒參觀過太學,既來之則安之,就順道進去瞻仰參觀?」拓跋微笑道。

「國子太學,是我自小就仰慕的殿堂。我一直羨慕太學的學子,能在這里聆听聖賢教導,應當受益匪淺。」顧傾城懷著敬仰之心道。

稍頓又道︰「反正儀式是在午間舉行,現在為時尚早,我們就進去參觀參觀?」

「安平郡主,您和高陽王殿下去參觀太學吧。」李弈識趣道︰「末將該回去守護在馮左昭儀娘娘身邊。」

拓跋終于對李弈有了一絲笑臉︰「這才是李副統領該盡的職責嘛!」

「有勞李將軍了。」顧傾城向李弈點頭。

顧傾城對李弈彬彬有禮,又引起拓跋的不滿。

好在李弈說完便轉身離去,否則拓跋又要出言無狀了。

剛才圍觀高陽王的美女,被護衛阻擋著,如今高陽王往太學走去,她們也怏怏不樂而散了。

拓跋與顧傾城慢步走在太學廣場。

拓跋真想肆無忌憚的拉著他的傾城,隨心所欲的行走。

但太學人來人往,顧傾城迅速閃開保持距離。

偷眼瞧見拓跋氣得擰在一起的眉宇,顧傾城低低的嗔道︰

「拓跋,在外人面前,你且安分守己。待三月後我和陛下賭約滿後,我們再正式公開。」

「若三月後,你贏不了皇爺爺,難道咱們永遠偷偷模模?」拓跋道,「我巴不得現在就與你手牽手,在平城繞上一圈,昭告天下!」

拓跋嘴里說得狠,終究還是規規矩矩的往前走。

「這才乖嘛。」顧傾城輕笑夸他一句,繼而道︰「哎,你剛才說李敷博士不計前嫌,難道李博士與大司徒,還有什麼過節不成?」

「其實,說起來,李敷李弈之父李濤之死,雖是李濤他咎由自取,卻是受崔浩所累。」

拓跋悠然的負手而行,外人也看不出他們倆有什麼端倪。

繼續道︰

「李濤曾官拜兵部尚書,加散騎常侍,晉爵高平公,進號安西將軍。

李濤曾出使涼州多達十余次,涼主蒙遜多次給他賄賂。故李濤回來後,有些緊要情形並未據實稟報。

此事被崔浩得知,密報皇爺爺。開始皇爺爺並未相信,後查證屬實,于是李濤被誅。

幸好並未累及妻兒,李敷李弈還是被皇爺爺重用。」

「原來如此。」顧傾城點頭道。

稍頓又道︰

「那李濤雖說是咎由自取,然畢竟是大司徒崔浩所舉報。作為李濤之子,對崔浩心存罅隙,無可厚非。

然而李敷博士不念舊惡,見大司徒招惹是非,仍然出言相勸,胸襟寬廣,誠心感人。」

「說真的,李濤確實咎由自取,但他也被誅,所幸他有那一文一武的兒子,也令他含笑九泉了。」拓跋點頭道。

說話間,他們走到太學里面。

太學殿堂宏偉明亮,左間殿堂是劉宋和大魏的棋手在博弈,堂上觀看者靜心觀棋。

拓跋用眼神問顧傾城是否想進去一睹,顧傾城默默搖頭。

「迄今為止,大魏還是沒人能勝劉宋的棋手嗎?」顧傾城一邊與拓跋走向其他殿宇,一邊問。

「沒有。」拓跋微微搖頭,語氣略顯沮喪,「你可知道,劉子業設這棋局,此志在你。」

「……我?」顧傾城驚愕的頓住腳步。

拓跋頷首。

「你想多了吧?」顧傾城淺笑。

心道這個醋壇子真是杯弓蛇影,以為人人都覬覦他的女人。

拓跋也不和她分辨,免得又說他愛吃醋。

他們走到另外的正堂。

大殿上,成千學子儒生博士,大家正你一言我一語,雄辯滔滔,分析探討此次大魏到底是與劉宋開戰或者和親停戰,即便大魏出征劉宋,結局又將如何。

顧傾城瞧見剛才的李敷也在其中。

說出征劉宋的佔一半,和親停戰的佔一半。

又有在猜測這次對弈擂台,到底是劉宋贏到最後,又或者大魏有能人出來,扭轉乾坤。

「依照這些時日的比賽,大魏屢戰屢敗,看來劉宋是穩操勝券啊!」

「還未到最後,切不可長他人志氣。說不定大魏高人,隱藏到最後,再殺劉宋一個措手不及呢!」

「說漂亮話沒用,如今我大魏節節敗退,哪來的高手!」

「罷了,不管此擂台輸贏,是劉宋太子最後娶咱們公主,還是咱們皇子娶劉宋公主,咱們大魏,要麼得到二十座城池,要麼有二十座銅鐵礦的豐厚嫁妝,咱們大魏,輸贏都沒有損失!」

而後,他們又討論不能和親停戰的結果,當然是要出征,每個人都道若南征,肯定是必勝無疑。

只是在猜測能攻陷多少座城池,是否能橫跨長江,一舉奪下劉宋都城建康。

「北邊各國,盡歸我大魏所有,統一南北,指日可待!我大魏兵力雄厚,肯定一舉滅了劉宋,天下一統!」

「南邊畢竟有長江天險據守,想渡江南下,談何容易!我大魏輕騎驍勇,擅長陸戰,于陸地所向披靡。卻多是不會鳧水的旱鴨子,不擅水戰,與南人水戰,勝負難料。」

「听說陛下已命大司馬打造戰船,陛下神武,高陽王飛鷹大將軍驍勇,豈有不勝之理!」

「照在下分析,能攻下劉宋周邊城池,已然不錯了。想一口吃成胖子,打下建康,不容易啊!」

「劉宋再不濟,卻勝在有長江天險,若能那麼容易就攻克,當今陛下,早就在多年前蕩平了。」

個個各抒己見,滔滔不絕,唾沫飛揚。

顧傾城見他們侃侃而談,互不相讓,覺得有趣,竟情不自禁的笑起來。

心道身為男子真是幸運,不僅可以在太學求學,還可立于廟堂,更可馳騁疆場,建功立業。

而女子,只能唯唯諾諾,做男人背後籍籍無名的女人。

一念及此,又自嘆為何女子不可如男子這般,揚眉吐氣?

驀然,整個殿堂鴉雀無聲,就連方才唾沫飛揚,口若懸河之人,也張著嘴。

所有人的目光皆注視著顧傾城!

顧傾城一怔,見眾人皆驚為天人的看著自己。

眾目睽睽之下,她的臉頰竟倏然就染紅了。

本來人聲鼎沸的殿堂,忽然就萬籟俱寂。

原來所有人皆被進來的顧傾城吸引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