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五十六章 踏雪尋梅

太子妃笑道︰「可別見外了。我們兩家可是通家之好,再推辭我可生氣了。」

在太子最困難的時候,武家擺明車馬地站在了太子身邊,破了那個與廢太子勢均力敵的局。兩家的交情,確實不一般。

再推辭,便顯得有些矯情,盧氏便笑著受了。

春紅規規矩矩的朝兩人見禮,隨後站到徐婉真的身後。因為懷著身孕,盧氏身後站著雪竹雪影兩人,春紅站到徐婉真那里也不顯得突兀。

前面又響起了唱名的聲音,太子妃歉意的對她們笑笑,道︰「兩位先坐著,若是覺得悶了便讓春紅帶你們去園子里散散心,各處走走。」

徐婉真點頭笑道︰「娘娘您先去忙,我們不會客氣的。」

待太子妃離開,徐婉真提議道︰「長嫂,不如我們換個地方小坐?」在這里待著,鑒于兩家的交情,太子妃始終要抽空過來跟她們說話。

盧氏也是這個心思,笑了笑便同意了。

春紅屈膝稟道︰「世子妃、二少夫人,後面搭了戲台子,在臨水閣有女先生說書。兩位要是不想吵鬧,還準備了靜室可以品茗對弈。湖邊的梅林都開了花,正是賞景的時候。」

盧氏懷著身子,並不想去那些人多的地方。這次的慶功宴將太子的嫡系人馬都請了來,人多眼雜,她來武超都沒帶來,生怕照顧不周。

听春紅稟完,盧氏道︰「不如,找一間靜室對弈,弟妹可有興致?」

致遠居的後湖邊就有一大片梅林,徐婉真對賞梅興致缺缺。只是心頭牽掛著石家姐妹和涂家姐妹。但她原本就欠盧氏一個人情,便點頭應了,道︰「只要長嫂不嫌棄我棋藝不精。」

看她神色,盧氏便知道她在慶功宴上有想見的人,對春紅道︰「找一間大一些的靜室。待安國公府上兩位小姐,和平國公世子妃到了,也請她們過來。」

徐婉真感激的笑笑,道︰「還是長嫂想得周到。」

「還叫我長嫂?」盧氏意味深長的笑了笑,問道︰「可以叫我大嫂了吧?」

經過了這麼些事,盧氏在心頭徹底熄了跟她互別苗頭的心思。如今又有了身孕,更想著要和她緩和關系。

「大嫂。」徐婉真從善如流,同住在一個府里,能和睦相處自然是最好不過。

春紅屈膝應了,叫來一個小丫頭,讓她留在這里傳話。

兩人由各自的丫鬟扶著從廳里出來,春紅在前面打頭帶著路。外面的空氣寒冷,前兩日下的雪還未化,妝點著亭台樓閣重重檐宇,也給院中樹木裹上一層銀裝。

這里離梅林不遠,空氣中隱隱約約的傳來一陣暗香,沁人心脾。

聞著這個香味,盧氏突然來了興致,提議道︰「不如,我們去梅林那邊轉一轉,再去靜室?」

對于去梅林,徐婉真無可無不可,左右都是陪著盧氏而已。便笑道︰「好啊,都說太子府上的梅林是難得的盛景,來了不去走走難免可惜。」

一行人往梅林而去,蝜uo謇甲 謐詈竺媯?岱雷趴贍芑岢魷值囊饌 榭觥 br />

踏雪尋梅,本就是雅事。

太子妃準備周全,為防女眷們的繡鞋被積雪浸濕,在雪地中鋪了一條寬約兩丈的紅毯以供行走。白雪紅毯,為這番景致更添了別樣的韻致。

在白雪皚皚中,觸目是一大片梅林凌寒怒放,競麗爭艷。冷冽寒風中透出的幽幽花香撲鼻而來,清新微甜。

走在紅毯之上,听見腳下傳來的輕微嘎吱聲,看著梅林與湖水的倒影交相輝映,兩人相視而笑,都覺得沒有白走了這一遭。

這片梅林的特點是品種繁多,有常見的紅梅、綠梅、雪梅等品種,還有珍稀的朱砂梅、宮粉梅、七星梅等等,春紅在前面帶著路,一邊介紹著這些品種。

徜徉在梅花林中,賞梅之千般風姿,品梅之萬種清韻,令人心神迷醉,流連忘返。

「這樹銀紅台閣,是一株幾百年的老梅。」春紅笑道︰「據說,在沒有這座宅子時,就有了這株梅樹。」

洛陽是座古城,歷經各朝,幸而從未並兵災破壞過。很多古跡都保存完好,經常在城中可以見到古樹古井,原來這株梅樹也不例外。

抬頭望去,只見積雪壓在枝條之上,開滿了白里透紅、潤澤得近似透明的五瓣小花,如同一顆顆價值不菲的水晶點綴在枝頭。艷而不妖、蒼古而清秀,頂著寒風吐芳展艷。

怪不得,令那麼多文人墨客為之著迷,寫下許多詩篇。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詠梅的詩何其多,徐婉真喜歡的獨獨只有這首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可惜如今沒了唐朝,也不知還會不會有宋,更不知道會不會有陸游。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徐婉真沉醉在這樹梅花之下,將這句詞低吟出聲。這其中蘊藏著孤傲的意境,和坦蕩的胸懷,是她最為欣賞的兩句。

她在自己的精神世界徜徉中,盧氏卻听得精神一震,贊道︰「好!好詩。」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盧氏將這兩句在唇邊反復咀嚼,越念越有味道,笑道︰「弟妹的詩才,我今日才算是見識了。」

徐婉真作風低調,只有在公主府上的牡丹花會時,才受激做了首詠牡丹的詩,拔得頭籌。後來,就再也沒有傳出來過她的詩作。

此次無意中念出的兩句,盧氏以為是她觸景生情,臨時得了佳句,便開口贊頌。「這兩句絕佳,弟妹可有前面兩句?」

徐婉真驚醒過來,見盧氏誤會,也不好作解釋,便搖頭笑道︰「不過是偶然得之,哪里有什麼前兩句。」

這首原本是宋詞,但意境過于淒涼,與眼下的盛世盛景並不相符,便搖頭否認。

盧氏還想說些什麼,遠遠的有一個略微高亢的女聲插入,「依我看,連這兩句她也是僥幸得來,哪里有什麼詩才?」

「傳聞與事實,往往不符者,十之**。」這把女聲來者不善,充滿了嘲諷的意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