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四十二章 圍城

朝廷大軍列陣後撤,剛剛投降的巴家潰兵被綁縛起來,捆成一連串的粽子走在後面。

樊彬策馬落後太子半步,道︰「殿下,且容末將先行一步,安置營寨。」

此時的局勢調了個個。巴坤林在城內成了那守城的人,朝廷大軍在城外,好整以暇的將晉陽城包圍了起來。

剛剛沖殺了一輪,太子握著韁繩的手在微微顫抖。他勉力控制住儀態,點了點頭,樊彬領命而去。

衛家皇室注重武功,他又有個出身于定國公府的好母親,自幼不乏名師。從小習武不輟,成人之後也自問弓馬嫻熟,能以一敵二。

但是,這次上了戰場,太子才知道戰爭和他想象的太不一樣。

馬刀砍進血肉之軀的感覺,那令人听之顫抖的哀嚎,觸目之處滿是拼命搏殺的猙獰面容……

到了後來,他的刀也鈍了,手也麻了,連胯下良駒也喘著粗氣。

每一個動作,都好像要費勁全身的力氣。就在自己以為已經力竭時,看見敵人又能再次舞動沉重的馬刀。

個人的勇武,或許能多斬殺一些敵人,卻不能左右局勢。就如同巴坤林一般,他乃一員不折不扣的猛將,但中了計之後也只能倉皇逃命。

此時,他才明白,為何听到他要親自上戰場,眾將為何反應如此激烈了。

古人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句話確實有道理。

洛陽城里,封明賢已廢,慶隆帝病重。待皇上駕崩之時,就是他繼位之日。

如今的高芒王朝,除了他,已經找不出第二個合格的儲君。他如果在戰場上出了什麼事,唯有楚王還可勉強勝任。

但楚王所習,不是帝王之道。若他繼位,高芒的國運難測。

他策馬緩緩而行,心中將大勢過了一遍。

但他並不後悔這個決定,沒有親自上過戰場,怎能了解到戰爭的殘酷?又怎能體會,父輩創下這江山的不易?

這或許是他最後一次上戰場的機會,他不會後悔。

大營還未扎下,太子領著眾將,在之前巴坤林用作指揮之所的山坡上,召集軍事會議。

眾將逐一上前,匯報得失。

這一仗,全賴太子定下的絕妙計策,以有心算無心,全軍傷亡極小。反而繳獲武器、衣甲、輜重無數,俘虜了近萬潰兵。

安排是隨軍參軍將戰利品登記造冊,統計傷亡,安排撫恤。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統計軍功。

至于攻城,太子不急。

……

巴坤林倉皇逃進了晉陽城,瞧著眼前亂糟糟的士卒不由悲從中來。

想他在雲州起事,一路上勢如破竹意氣風發,今日卻遭此慘敗。

這一場潰敗,士卒個個神色惶然,各軍編制混亂。將找不到兵,兵也找不到將領,有命令也傳達不下去。

還有無數人未曾從那驚慌中月兌離出來,如沒頭蒼蠅一般亂竄。

他定了定神,高高舉起手中寶劍,運足了力氣,舌綻春雷大喝了一聲。

巴坤林不愧是猛將,這聲大喝如同響雷一般,從眾人頭上碾過。頃刻之間,場面便靜了下來。

他身邊的傳令兵急忙抓住這個機會,將軍令傳達下去。

小半個時辰之後,各軍總算是整肅完畢。粗粗一計算,就這一役,損失了約莫五成兵力,還有留在營盤的輜重糧草無數。

巴坤林從雲州帶出來的八萬兵,在前往晉陽時,被滅了路將領一路六千人。此時再折了後勤輜重、五成兵力,便只剩下不到四萬人。

他面沉如水,饒是他心頭早有預計,但血淋淋的事實擺在眼前時,仍讓他如同被人當頭一棒,半天回不過神來。

「將軍……」僅剩的幾名親兵,低聲提醒著他。

巴坤林慘然一笑,握緊了手中劍柄,下令道︰「傳令下去,城頭加強防守,搜索全城糧食。」

被困在城中,若是沒有糧食,連一天都挨不過去。

「將軍你看。」一名將領指著城樓頂上掛著的人頭,道︰「這些人,我認得幾個。都是我們派來晉陽城臥底的眼線。」

巴坤林點點頭,帶著眾將朝太守府而去。眼線被拔,怪不得晉陽城撤離這麼大的事,他都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他強自鎮定,但心頭已經越來越覺得,此後凶多吉少。

一路前行看見的景象,說明朝廷早有準備,撤離的有條不紊。留下晉陽空城,就是等他上當。既然如此,怎麼會在城中留下糧草?

說不定,他恐怕就葬身于此了。

果然,還沒等他坐定,便有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呈報上來。

「稟將軍,城中糧倉已空。只在一些大戶人家的地窖里面,找到一些陳糧。參軍計算了,只夠一日將士們嚼用。」

「稟將軍,城牆上的士卒是木偶所扮,投石機和勁弩都被卸走。」

「稟將軍,城中井水有毒。有士兵喝了井水上吐下瀉,去了半條命。」

無糧、無補給軍械、無水,巴坤林此時已經陷入了絕境。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長身而立,渾身骨節劈啪作響。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拼了!或許還能謀求一條生路。

「好,傳令下去,將士們在今日都填飽肚子好生安歇。明日,我們出城決戰!」

巴坤林萌生出決戰的死意,這份決意也感染了眾將。

「我等追隨將軍,不死不休!」

待眾人退下,只剩下他一人之際,巴坤林才整個人萎靡了下來。

決戰?只是說得好听,但拿什麼決戰?就憑今日這些被嚇破了膽的士兵嗎?

這些士兵在搶掠是一把好手,刺激他們不斷前行的,便是擺在他們眼前唾手可及的好處。

可此刻被逼進晉陽,發現不僅沒有如花似玉的美嬌娘,遍地珠玉。反倒是一腳踏入了陷阱。這種踏空的滋味,早就抽去了他們的精神。

軍心不定,巴坤林不知道還有幾分可用。

若非如此,剛剛進城之際,就是他反攻的最好時機。能攻朝廷大軍一個措手不及,說不定他能趁亂殺了出去。

可惜,他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大好時機溜走。

如果這次能殺出去,他就帶著親兵逃出高芒,去突厥佔領一塊地盤,自立為王。他和突厥多年作戰,深知他們的弱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