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四章 分頭應對

趙院使身著正五品的官袍,在此時出現頗為打眼。有眼尖的大夫看到他,忙招呼了一聲,眾人齊齊拜見。

顧不得寒暄,詳細問了病患的情形,趙院使眉頭緊鎖。雖然不願意相信,但十之**是時疫了!

正要抬腿往里走去,蘇良智忙制止道︰「趙大人請稍等!」

叫了幾個伙計過來,吩咐了幾樣草藥,或碾磨、或熬制、或燻燎,囑他們快速制好呈上來。

這些草藥並不珍稀,正是端午節前後百姓們用來驅邪闢毒的艾草、菖蒲、雄黃、硫磺等物。端午過去了三月有余,此時醫館中備的不多,但好在齊全。

蘇良智本就在濟世堂坐過館,此時和趙院使一起出現,伙計們又都是認得他的。雖不明所以,但都听了吩咐,趕緊下去做事。

趙院使和他討論了幾日幾夜對疫情的防治法子,對他這套理論熟悉無比,便任由他安排下去。

奉了茶上來,讓趙院使落了座。

一名年紀略長的老大夫疑惑的問道︰「趙大人,這些病人可有何不妥?」

眾人紛紛點頭,怎麼竟然驚動了太醫院,還是趙大人親自來看?還做了這些措施。

未親眼瞧過病人,趙院使也不好斷定是否真是時疫。為了穩定人心,他道︰「只是有些猜測,還拿不準,待會一看便知。」

濟世堂的伙計是做慣了的,手腳麻利的緊。

只一刻鐘功夫,就用硫磺將這濟世堂里里外外的燻了個遍,空氣中充滿了燻燎後的煙火氣。

呈上的湯藥,每人都喝了一碗。

蘇良智讓眾人將隨身攜帶的手帕掏出來,在碾磨好的藥汁中浸濕,分給每人捂住口鼻。慎重道︰「權宜之計,就算難受,也不要拿開。」

趙院使當先接過來,捂在口鼻之上。其他大夫雖然不明所以,也跟著照做。

進了後院,在老大夫的帶領下,為幾個病患診了脈。又細細問了照顧他們的家眷,發病的時間、癥狀、有無征兆,在發病前去過哪些地方,吃過什麼。

花了半個時辰,眾人才從後院出來。

蘇良智面色發白,這毫無疑問,確實是時疫無疑。但時疫怎麼會突然爆發在洛陽城里?不找到源頭,恐怕有更多的人倒下。

趙院使也心頭有數,到了外間,看著眾人沉聲道︰「今日,你們就不要家去了。」

眾大夫、伙計面面相覷,心頭驚疑不定,這是發生什麼事了?

老大夫率先問出疑問,趙院使頷首答道︰「我懷疑,這不是普通的病癥,是時疫!」

「什麼?」眾人大驚失色。

在場的都是經驗豐富的大夫,行醫多年,醫術在京中也稱得上數一數二。但洛陽城向來安定富庶,時疫對他們來說,是很遙遠的事情。

「眼下還不清楚這次的時疫,是因為什麼引起,也不清楚傳染性如何。但為了穩妥起見,凡是接觸過病患的人,都不要回家,傳給家人。」

一名伙計猶豫著,有話想說。

趙院使看見他,道︰「講。」

他吞吞吐吐道︰「小人也不是很確定。今兒一早,伺候東三間患病男子的那名女子,精神頭就不是很好。小人問了一句,她說一早起來吐了兩次。」

眾人心底一沉,這必定是時疫無疑了!傳的這樣快。

趙院使看了一眼眾人,勉勵道︰「近日太醫院正在研究時疫方子,已經有了結論。這城中的百姓,還要仰仗爾等的醫術,你們務必先保重好自身。季大夫,待會蘇大夫會留下來,將抗疫的法子教給你們。我還要回宮,去主持大局。」

季大夫就是那名老大夫,也是濟世堂的東家,忙拱手應了。

「蘇大夫,這法子你最熟悉。濟世堂這邊安排得宜之後,你就挨個醫館看過去,只好辛苦你了!」趙院使叫過蘇良智,囑咐完畢,將隨身攜帶的官印交給他。沒有官印,就怕那些醫館不會听蘇良智安排。

這不是客氣的時候,蘇良智雙手接過︰「草民必當盡力。安排好後,就來太醫院尋大人。」

趙院使點點頭,匆匆上了轎,命轎夫快些回宮。

徐樂安在一旁,看到驚心動魄,上前問道︰「三爺,您忙不過來請盡管吩咐。」

「你不熟悉藥性,也幫不上忙。趕緊回去,給真兒講時疫爆發了。讓她趕緊采買草藥,家中的防治嚴格按方略來。」

得了蘇良智的吩咐,徐樂安匆匆趕回徐家。

听了徐樂安回稟,徐婉真倒抽一口涼氣,沒想到竟然真的爆發時疫。

這不是一州一府之地,這是天子腳下人口密集的洛陽城。她閉了閉眼,不敢想象時疫會蔓延成什麼樣子。

僅一處醫館,就已經有了二十余名病患。他們患了病,期間還接觸了多少人?照顧他們的親眷,為他們看病的大夫,抓藥的伙計。

更別提病毒潛伏時,他們可能接觸到的那些人。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病,病毒的潛伏期有多長,靠什麼傳播?這些統統不得而知。

唉!她深深嘆了一口氣,在前世自己要是醫生就好了,學什麼音樂?此時一點忙都幫不上。她對傳染病僅有的一些了解,就來自于電視的新聞報道中,還有網絡中流傳的一些防治措施。

她迅速理清了情緒,睜開眼,「你且別走,等我寫好了信,趕緊去送。」

走到書案前,桑梓忙幫她研磨墨汁。

不等墨汁磨得順滑,她拿出鵝毛筆,蘸取墨汁開始奮筆疾書,將日常防治疫情的注意事項一一寫清。

一口氣寫了好幾封信,她交給徐樂安︰「信封上有名字,分別送往安國公府、和豐號、松溪書院、昭陽公主府、國子監、賀家錢莊。另外,去錦繡記請大哥回來。」

徐家剛到京不久,有交情來往的人家並不多。

涂家是親滴滴的血親,還關系著松溪書院這麼多學生。此時大舅公應該在國子監當值,便單獨送一封。錢家、賀家都于徐家有恩,且和豐號知道了,武正翔也就能知曉。莊夫人那里更不必說,既是她的義母,也連接著勛貴人家。

至于昭陽公主府,總是有過一段交情。听說她明年就要和親了,疫情一起,也不知道宮中是否忙的過來,還是先送去一份的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