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賀儒闖進周懷有的屋里,周懷有正赤身露體,在某個姬妾的溫柔鄉睡大覺。

「好哇!欽差大人死在你府上了,你竟還合得上眼?」賀儒氣得拔劍劃破了他的被褥。

周懷有嚇得不輕,卻也惱羞成怒,指了賀儒道︰「賀統領,別以為你是皇城來的,就可以欺負人!我這些天,可睡過一夜好覺?前有暴徒攻城,後有東市大火、欽差遇刺,我不眠不休多少個晚上了?現在欽差大人死了,我能有何辦法?該睡覺還不得睡覺麼?」

這些天來,汴州之事一樁接著另一樁,大家的確都沒休息好。

賀儒想了想,卻還是喝聲道︰「大家都很累,但也沒見你這樣,還有心思在此,軟玉在懷,呼呼大睡的!欽差大人茶壺里的鳩毒,難道不是你知州府的人放的?你不思著查查清楚,還有心思在此睡大覺?!」

「我怎麼沒派人查查?我早就派人查了,這不正查著嘛!」周懷有急得都要哭了。

「哼!回到皇城,我必參你一本!」賀儒對他也很無奈,只覺他是個不能成事的蠢貨,多說也是無益。

他很快離開了。

房里被他弄得一團糟,周懷有自沒有心思再睡覺。

風姿妖嬈的女人上前,倚偎在他懷里,手指在他胸前畫起了小九九,嗲聲嗲氣道︰「大人莫要往心里去。欽差大人雖死在咱們知州府,但也萬萬賴不著您的。您又不是個傻的,會在自己家里頭殺人放火?大人放心,您啊,頂多獲一個治下不嚴之過。」

周懷有「哼」一聲,勾了勾唇角,卻是目光陰鷙地盯了女人一眼,隨後一把將其推開,撈起衣裳穿好,便闊步走了出去。

他來到汴州四方客棧,敲響了一間天子號上房的屋門。

「何人敲門?」沒有人為他開門,只傳出來一名女子頗有些凶惡的聲音。

「是我。」周懷有舌忝著臉是笑,聲音壓得極低。

屋內一剎沉默,不多時,門開了。

女子坐在桌邊,背身向他,冷聲問︰「又出了何事?深更半夜前來叨擾!」

「我就是想問問,您查清楚了嗎?殺李為止的,可是咱們的人?」周懷有小心翼翼而問。

「是不是我們的人,都與你無關。」女子叮囑道,「你做好你該做的。」

「是,我該做的事,自會做好的,只不過……」

「這就夠了!還嗦什麼?」女子突然氣憤地拍了一下桌子。

周懷有一嚇,忙低了頭道︰「我知道了,知道了……那我就不打擾您休息,告辭!告辭。」

退出屋門,他郁悶地撇了撇嘴,心中很是憋屈。

翌日一早,攖寧和曹沖當真扶著李為止的靈柩離開汴州,自西城門而出,往皇城的方向去了。

此時朝堂之上,太後也看到了汴州急奏,不由得怒發沖冠。

奏曰︰公主李令月盜取楚王墓,集結汴州匪徒,贈之墓中火藥武器,發動民亂,並操縱擅祝由術之人,殺害汴州德高望重者十三人,反對太後德政,又以鳩毒殺害欽差大臣,以緘其口,罪證確鑿。

此事宣下,朝堂上下一片嗟然。

有人說,汴州知州所呈奏書,有諸多疑點,釋意不清,要太後息怒,明察秋毫。

更有人極力庇護公主李令月,指責汴州知州所言乃是一面之詞,不足為信。

當然,也有人直指李令月小小年紀野心勃勃弄攪朝局的,要太後采取措施。

而做了三十多年傀儡天子的李憲,因事情牽涉自己唯一的公主,破天荒頭一次沒有沉默。

他極力維護李令月,怒言有心之人在圖謀迫害皇家血脈,罪當誅心。

而現在所議一切皆是空話。最後太後發話了,當即將汴州所有人等召至皇城,孰是孰非,是事實還是誣陷,由大理寺、刑部,還有御史台三司會審,徹查個水落石出。

一則奏書掀起的風波,到此方才平息了些。

然而,從始至終,沒有人為李為止的「犧牲」扼腕痛惜。整件事情,將公主李令月推到風口浪尖,人人都因此事,或擔心,或幸災樂禍,或莫名興奮,誰還記得這位犧牲了的小人物?

朝堂上這場風波,很快有人飛鴿傳書到汴州柳川巷。

方暨白發現終于露出狐狸尾巴的只不過是汴州知州周懷有,頗有些失望,同時,也有些疑惑。

不過,疑惑歸疑惑,他還是在周懷有被聖旨傳詔入京之前,亮明身份,來到了知州府。

他的到來,令周懷有大感震驚,震驚之余,還有些惴惴不安。

這個時候來拜訪他的,不是別人,而是令多少貪官污吏、心懷叵測之人聞風喪膽的「方神斷」,他只怕自己做的那些事,都要兜不住了。

不如趁早交代了?趁早交代,還能有個坦白從寬的結果。

心中正這樣想著,方暨白那邊已展開連珠炮式盤問。每一樁,每一件,都說得他心驚肉跳。

「是劉十三郎!」他終于月兌口而出,「這一切,都是劉十三郎指使我做的!」

「事到如今,你以為就憑你一張嘴,胡亂咬誰一口,誰就能被你拖下水,甚至為你背黑鍋?」方暨白表現出不信的樣子。

「我有來往信件為證啊!這些信件,都是他身邊的婢女親自轉交于我的……他的婢女,應該還在四方客棧,您現在就可帶人去抓了她!」

方暨白當即吩咐袁徹帶人到四方客棧走一趟,自己則要來了劉九陰寫給周懷有的信件。僅有一封,有關制造汴州十三起命案的。

周懷有道︰「我就留了這一封信,以防萬一,其他我都燒掉了……這上頭有劉十三郎的印鑒不說,這上頭的字跡,我也是找人比照過的,確信是劉十三郎無疑!」

約略兩刻鐘過去,袁徹當真從四方客棧抓回來了平素里與周懷有接洽的那個女子。

此女名作青鸞,的確是劉九陰身邊的婢女,便是方暨白也有些印象。

兩年前,青鸞額側本有一道疤痕,是劉九陰為她烙上了一朵紅梅,不僅遮掩了這道疤痕,還給她添了幾分姿色。從此皇城里的貴女們,喜s梅花妝,便是因她而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