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四章 消息

錢孫氏呆了片刻,很快便抓住了其中的關鍵,連忙追道︰「回去找到了人?這是說,定親的那一戶人家也是延州的?」

從前不覺得,此刻曉得那顧延章有了主,錢孫氏倒是生出滿滿的不甘來。

哪有人定親這樣早的!

這個消息,簡直打了她一個措手不及,所有盤算,所有心思,都付諸東流。

沒了顧延章,難道只能選鄭時修?!

雖然文才上佳,可他出身那樣差,還恃才傲物,怎麼看都不是個好歸宿!

柳林氏沒有讓她等太久,很快便道︰「听說是那一戶也是延州的,兩家早早定的親。」

錢孫氏琢磨了片刻,慢慢地問道︰「這話原有些誅心……只是當日延州被屠,全城或死或逃,沒了十幾萬人口,那顧延章也是全家都遭了難,單他兄妹兩個逃出來……他又怎麼知道原來那一位的下落?萬一……」

她並沒有把話說全,這話也不能說全。

含糊暗示可以,真要說了出來,當真是誅心之論了。

雖然沒有說完,柳林氏也一樣明白了她的意思,遲疑道︰「我倒沒往那一處想,我听延章的口吻,倒是十分確定那一位未婚妻仍在世間……」

錢孫氏又道︰「他一個小孩子家,懂得什麼。延州被屠,十死九傷,那一位未必還……就算幸而得活,此刻十有**也不在延州了。若是一直沒個下落,難道那顧延章就一直找尋,再不成家了?」

她還有一句更誅心的話沒有說出口。

她是听說過丈夫說起戰時場景的,一旦打起仗來,慘狀無法描述。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北蠻屠城,除了死,勢必還有傷。

延州城內的平民,殘疾、毀容、受傷的應當不在少數,還有那被糟蹋的可憐孩子,直被擄走,哪里尋得到下落。

萬般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如果顧延章定親的那一位當真那樣倒霉,他難道還繼續娶回家嗎?

柳林氏倒是真的沒有想這樣多,她听得顧延章早有人家,又托自己幫著經手六禮,只曉得同喜,哪里會有其余的念頭,此刻見錢孫氏說了許多,轉念一想,確實也有這個可能。

她猶豫了一會,道︰「以延章的性情,未加探訪,不曾確認,估計當真不會成家。」

這個小孩她也看著長了幾年,無論大義小節,全都自矜得很,若是曾經定了親,依他的性子,在未曾確認對方下落的情況下,是決計不會另尋他人的。

錢孫氏要的可不是這個答案。

她道︰「他自己便罷了,不是听說還有個極疼愛的妹妹?難道不該早日成了家,找一個嫂嫂幫著照應一下?將來說親說事,他自己麻煩你便罷了,這個妹妹也要麻煩你?」

說起這個,柳林氏便道︰「那妹妹也早說了親,他前日還托付我,叫我下回幫著妹妹一同過六禮。」

錢孫氏「啊」了一聲,連忙問道︰「他那妹妹說的也是延州城的?!」

柳林氏道︰「這個倒是沒有細問,听他口吻,妹妹的婚事是十拿九穩,必不會出什麼意外。」

竟然還有這樣一樁內幕!

錢孫氏心中的那桿秤不由自主地便往顧延章那一側垂了垂。

如果那顧延章所言不虛,當真不用幫那個妹妹說親,那嫁過去之後事情便要簡單許多,到時候不過幫著走走六禮流程,最多添點子嫁妝,便能打發好。

最好嫁在延州,那樣隔得遠,也不容易生事。

這一點添妝,她還不至于舍不得!

事情既然已經問清楚,其余的便不方便再同外人說了。錢孫氏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笑著同柳林氏話一陣家常,又聊了聊這一回外出的趣事,特還說了一下幾樣拿來的臨縣風物怎樣做才好吃,見天色不早,便施施然告了辭。

一回到家,她便叫來了長子,先問一回丈夫哪一日才能回家,再問一回自己離開這一段,家中可有什麼大小事。

錢大郎一一答了。

想到長子在清鳴書院做訓導,同鄭時修等人多有接觸,也常能听聞顧延章的一些個行事,錢孫氏便再細問了一回兩人的為人。

錢大郎一听便覺不對,待得知這是給ど妹挑婿,連忙道︰「還是顧延章罷!」

鄭時修雖有文才,可架不住脾氣甚高,雖說才子多傲氣,他憑著那一股子才氣,也配得上這等傲氣,但有更為出色的顧延章可選,作甚要舍本而逐末呢。

上一回鄭家小弟染了賭癮,欠下一**賭債,最後還是靠得錢家才將此事擺平。真有這樣的親家,將來也不曉得會生出多少事來。

斯事體大,他也顧不上幫著那鄭時修刷牆刷粉,修補名聲,連忙將事情和盤托出,告知了母親。

錢孫氏幾乎是立刻就把鄭時修給排了出去。

果然人還是要對比,這樣一比下來,那顧延章登時便亮堂了許多。學問做得極好不說,一樣還潔身自好、品性出眾,雖然家世有些差,可那妹妹的終身既然已經有了著落,倒也不算什麼了。

她想了又想,決定還是要等丈夫回來,把顧延章喚過來,好生同他談一談,只要他不執著于延州戰事,其余皆也好說。將來入了官,家中雖然幫不上什麼大忙,搭上老頭子多年的舊情,倒也能運作運作。

錢家上下沒有一個長于做官的,若是能托出來一個半子,將來幫扶一下岳家,也不算太差了。

顧延章並不曉得後頭有這樣一位長輩正打著自己的主意,他此時抓著從書院從縣衙里頭謄抄出來的邸報,幾乎已經要坐不住了。

延州收復,正發征集令,廣引天下賢人能士共建之!

顧延章人在薊縣五年,一千八百余個日日夜夜,沒有一天不掛念著延州,他的父母兄長俱在那一處,死無葬身之地。而季清菱的父兄一樣戰死在那一處,連馬革裹尸都無,全然是尸骨無存。

他要帶著這一個小姑娘回鄉,看一看能否還有機會收殮雙方親人的尸骨,好生安葬。實在不行,也得建好衣冠冢,引魂入土。

這麼多年,他與季清菱沒有一天不在分析北蠻,如果能為驅逐韃虜獻上一分力,這才不算愧對死去的父兄,愧對那一城冤魂。

終于可以回家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