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v章購買比例超過50%的讀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則要等12小時。「我們沒有銀子啊,當年你又不是不知道,大伯讀書花了多少錢,本來家里日子過得好好的,幾天能見一次葷腥。後來為了大伯讀書賣了那麼多地,爹和娘都很有意見,所以爺爺一去世就馬上分家了。現在你讓公家出錢送栓子上學,我怕爹娘不同意。再說了,還有弟弟呢,他會不會也有意見?」顧大河終于開口。

他看著兒子單薄的小身子,白女敕女敕的臉蛋帶著一絲紅暈,小嘴微張,胸膛微微起伏,睡得正香。想起兒子平日里的言行舉止,和村里的那些髒兮兮的泥猴兒完全不一樣。

他也不甘心自己的兒子以後長大後只能做一個農夫,和他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從年頭忙到年尾,從早干到晚,他也希望兒子讀書,兒子數數那麼好,以後不能考科舉,是不是也能在鎮上做一個賬房?

他在鎮上做短工的時候就見過賬房,體力活不用做,還有熱茶和點心奉上。不像他們這些干活的,汗都流了幾斤,一口水都沒能喝上。

「當家的,我再問問你,我們就這麼一個兒子了,以後你年紀大了,朝廷征徭役的時候我兒子能干得了那些活嗎?」小陳氏見相公有點猶豫了,就忙鼓動道,「他身子不好,這不是要他的命嗎?我們可就這麼一個兒子,以後二弟生再多兒子,那也不是我們的親生骨肉啊。」

顧大河又是一怔。

是啊,現在新朝賦稅比前朝少多了,不用交什麼名目繁雜、亂七八糟的稅,他們種田的只要按照畝數交三成的農業稅就行了,可是人口要交的賦還是有的,三歲以上的,每人每年要交100文錢,不論男女,現在全家就要900文,明年二弟的女兒三丫就滿三歲了,到時就要交一兩銀子。

這是固定要交的,以後家里人口越來越多,也只會越交越多。

家里現在每年的固定收入估計只有三、四兩吧。

除此之外,家里每年還需要出一名男丁到朝廷指定的地點服徭役,每年需要服20天的徭役,這都是白干的,沒有補償,活又重,不是壯勞力的話,回來後都會大病一場。

自己兒子的小身板能受得了嗎?

「只要我兒子考上秀才,就不用交稅,不用服徭役了,還可以免除三十畝地的稅,兒子那麼聰明,我認為他一定能考上的。」小陳氏的語氣是斬釘截鐵的。

顧大河想想兒子平常的行為也贊同地點點頭,一想到自己兒子成為秀才公就滿心地興奮!

他老顧家還沒出過秀才呢!

「二弟的意見根本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爹和娘的,只要他們同意,一切都不是問題。」小陳氏的語氣很是冷靜,她繼續道,「我知道娘平日里不喜歡大伯,也不喜歡你們讀書寫字,生怕你們把家給敗壞了,不過我認為只要想個好法子改變娘的想法就可以了,到時我們不用做什麼,娘也會安排好的。」

她靠近顧大河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小床上假裝睡著的顧青雲豎直了耳朵也沒能听到是什麼。不過他還是很興奮,不枉他平時對他娘的暗示。

自從一年前他身體大好後,他才有精力琢磨自己以後該干哪一行。看過家里人干活的辛苦後,他一點也不想種田。

前世他也是農村長大的,當時有雜交水稻,有肥料了,一畝水田根據情況不同可以收獲上千斤的稻谷,就這樣,村里也沒听說有人種田能發家致富的。

現在在林溪村,一畝地平均產3石稻谷,也就是180斤左右。

顧家的稻田照顧著很精細,肥料也下的足,就有250斤,他們家分的水田有10畝,可收獲2500斤,早稻3文錢一斤,倘若都賣出去的話可得75兩左右。

水稻一年兩季,晚稻口感較好,價格上升為4文錢一斤,可得10兩。

收完晚稻後,就要開始在水田里種土豆,到次年3月初,就一定要收了,因為插秧的時候到了,不能阻礙水稻的種植。

在這個時候,土豆還不是特別大,不是成熟的最佳時期,而且土豆價格低,1文錢一斤,每畝可收成500-800斤左右,顧家可收600斤,每年還要留出一畝地種蘿卜和菘菜,只有9畝可用,這就收入54兩的銀子。

家里還有8畝的旱地,也只能種植玉米或紅薯了,兩者的產量是紅薯稍勝一籌,每畝也是只有600斤左右,價格也很低,1文錢一斤都賣出去的話,可得48兩銀子的收入。

旱地不能每年都種紅薯,還得輪著種其他的,比如大豆之類的,可以肥地。

這就是農田的收入,一共有277兩銀子。

再加上家里織布、別人找爺爺去做木工活的錢、爹和二叔打短工的收入,整個顧家10口人一年最多有35兩銀子。

這個銀子還要用來交稅,三成的農業稅只收稻谷和小麥,本地是收稻谷,其他紅薯和土豆是不收的,那10畝水田折成銀兩就需要上交53兩。

旱地只需要上繳每畝每年200文錢的農業稅,加起來就是16兩左右。

所以在顧家每年的總收入就有差不多28兩的銀子。

在紅樓夢里,作者曾經說過24兩小戶之家可過一年。而在林溪村,每人每年起碼要花2兩銀子,所以每年就只剩下8兩。

可是,顧青雲還沒計算種子的成本呢,減去人口賦稅和種子費,家里最多只有五六兩的收入了。

這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了,還得老天爺開眼,都是風調雨順的好年節,萬一有個意外,就會減少收入。

自從顧青雲算出自家的收入後,他就覺得種田真的沒出息,以後他種一輩子都不能發家致富了。畢竟現在都有土豆、紅薯和玉米了,這些在現代都是高產量的作物,可是在這里,肥料只能靠人和豬拉出來的,肥料太少了,根本就不夠肥田,還要從鎮上或村里的其他人家買,這又是一筆支出。

再說了,這些作物的種子都沒有經過改良,產量肯定沒有現代的高,能上600斤已經是豐收了,還得精耕細作,很耗人力,村里人每年還得配合一些野菜和自家種的青菜,勉強可以騙個肚飽。

在古代,士農工商,階級分明,可是只要活得好,經商他也不嫌棄,反正有錢啊。可是他又想,每朝每代,有錢的商人都是待宰殺的肥豬,被人割了一茬又一茬,實在沒安全感,地位太低了。

還一定要給自己找個靠山,要不然家破人亡也是有可能的。

最主要的是,他想不出自己該如何經商,該怎麼發財。

現在連土豆、玉米和紅薯都有了,豬下水村里人很愛吃,去晚一點都很難買到,河里和溝里的泥鰍黃鱔和魚起碼是葷菜,即使費油有腥味,多的是村民去找來吃。

逃荒的時候觀音土都吃了,樹根也扒了,更別提河里的東西了。現在村里的小河,天天有小毛孩在捉魚吃。

其他的,能讓他經商發財的,一時半會,他真的想不出。

至于「工」,他爺爺就是木匠,可在鄉村,大多數的男人都會一點木工活,做個凳子什麼的,自己做就行了,反正不用錢。只有講究一點的人家才會請專門的木匠來做。

去學其他的手藝活?現在都是傳男不傳女,講究「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去做學徒相當于做長工,什麼活都要干,師傅把秘訣捂得死死的,最後還不一定能學到真本事。

反正,學手藝一定很辛苦,這一行也不適合他,他貌似吃不了那種苦。

最後,只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那就是讀書了,讀了十幾年的書總會有點心得吧,即使現在是繁體字,顧青雲也覺得自己應該比本地的土著要好一點。

而且讀書人的地位在古代很高,萬一走狗屎運能考上秀才的話,那就進入「士」的階層了,一般的小吏和地痞流氓也不敢輕易地敲詐你。

再加上自己的身體狀況,從三歲起,顧青雲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家里人送他去讀書。

可是讀書是一件很花費錢財的事,怎麼才能讓家人同意呢?這就很傷腦筋了。

前幾年剛來這里的時候,相信他們顧家還是存了一筆錢的,可是當時田地還很貧瘠,賺的錢肯定沒有現在的多,再加上當時他和小堂弟二娃子生病花的錢,特別是他花的錢,去年又剛加蓋了瓦片,家里現在應該沒多少存款了。

于是就有了他平日里有意無意暗示小陳氏的話語。

現在,就快見成效了。

他知道小陳氏是很精明的人,只要謀劃得當的話,應該能成功的。

「好吧,就按你說的做。對了,我們家現在還有多少錢?」顧大河听完妻子的話後,覺得靠譜。

「我和大丫偷偷打了一些絡子去賣,再加上你打短工截留下來的錢,現在有一兩了。」小陳氏很是得意,能在婆婆的眼皮底下一年就存下這麼多錢是值得她自豪的事。

一時間,整個偏廳只听見顧青明和何智的聲音,兩人貌似交流甚歡。

顧青雲無事可做,就特意觀察了下,發現何智兄妹倆因為人小腿短,凳子又比較高,因此他們的雙腿是懸空的,可是這麼久了,兩人的小短腿還是穩穩的,不見尋常孩童的晃蕩,不由得感嘆對方的家教。

只是一個秀才家的孩童而已,這讓上輩子和這輩子都是草根的自己情何以堪?要是他,肯定不會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

心里有了計較,顧青雲自省了一會,發現何小娘子好奇地瞅著自己一眼,復又轉移視線,不久又好奇地看一眼……幾次之後,顧青雲嘴角微微莞爾,沖著她就是一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