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尉北璀長在皇宮里,其實壓根也見不到什麼紅樓人物,只除了他常去德親王府上蹭吃蹭喝蹭玩能見到的賈元春,成了他最常見到也是如今唯一見過的金陵十二釵了。而如今也不興什麼陪嫁丫鬟了,賈元春身邊本該有的那個叫什麼「抱琴」的丫鬟,自然也是不見了。

尉北璀以前看紅樓,對賈元春印象不深,實在是她也沒出現過幾回,都說賈府敗象是從給她建省親園子而起,為此吞沒了林家的財產,借了薛家的銀子,可若論命運,她也算是滿淒苦的了,管她旁人如何猜測她出賣了秦可卿換來的妃位呢,她最後也沒見落得個什麼好下場。

與其說是她心性如此,倒不如說是環境所迫,那真的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尤其是吃女人,更尤其賈家一大家子爺們混吃等死惹禍敗家都只盼著靠女人光耀門楣的。

如今她嫁了他家四皇叔,兩年後便誕下一女,不必靠算計誰出賣誰就有爵位可襲,想來也惹不出什麼大禍事來。

至于賈家,只一個伯爵的爵位,原著中唯一有個官身的賈政,如今也不過在工部做個員外郎,說到底不過是個文書罷了,哪有什麼實權?想跟原著一樣包攬訴訟、幫人謀求官職、勾結官府害人性命謀奪財產,那是想都別想!本朝律法嚴明,雖則永遠避免不了潛規則的存在,但絕不至于敗壞至此。敢拿帖子去官府疏通關系左右判罰?官府先把你給拿了。

至于放印子錢的事,查到絕對重罰,但是重利驅使下,倒是不知王夫人她們會不會鋌而走險了——王熙鳳現在還沒嫁給賈璉呢,甚至都不知道會不會嫁給賈璉。

尉北璀每日上學放學做功課,陪弟弟玩耍,閑來也能爬樹上牆抓蛐蛐數螞蟻,偶爾偷懶沒寫功課被師傅罰抄,被父皇母後打**——按在腿上月兌了褲子的那種,當真是原汁原味的熊孩子日常。

這紅樓劇情似乎也沒跟他有多大關系。

及至賈元春之女尉亦雙滿月之日,德親王府辦筵席,尉北璀終于第一次見到紅樓眾人。

賈元春生了女兒,作為母親的王夫人那是喜氣洋洋,因著賈元春坐月子時不便管家理事,王夫人還來幫過幾日忙,很是頤指氣使地耍了一番威風。還是賈元春見了不像,怕德親王有所不滿,才勸了她回去。這德親王府里用的人,絕大部分都和宮中宮女、侍從出身相同,從小都是識文斷字,行為處事都自有一番章程,便是她不管,這府里的事也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反倒是王夫人一來便批評這也不對,那也不行,硬要照著她的法子來管,反倒出了錯處。

賈母也來了,隨身帶著賈寶玉一起。賈寶玉如今已經七歲了,也開始在學堂上課了,他本不喜歡上課,撒嬌耍賴裝病,很是賴了幾次學,後來倒是似乎知道了學堂的好處,上學也積極起來,上個月的隨堂小測,還考了個不錯的成績回來,賈政雖然沒夸他,但看得出來還是滿意的,因為那天他沒罵賈寶玉。這日恰逢學堂放假,賈寶玉自然不會錯過這難得的姐姐妹妹在一起的大好機會要跟來的。

邢夫人帶著迎春,寧侯府尤夫人帶著惜春,賈敏帶著黛玉和林皓,還有元春的姨媽嫁到金陵薛家的薛太太帶著女兒薛寶釵,元春的舅母王舅媽帶著女兒王熙鳳,賈母娘家史家的史夫人也帶著女兒史湘雲都來了。

史夫人的丈夫年前便過世了,這爵位倒惹來了兩個小叔子覬覦,史夫人也是為母則強,硬撐著護著女兒,不肯將自家丈夫拼命用軍功換來的爵位讓給了小叔子,只叫女兒襲了個男爵的爵位,雖已無再傳下去的可能,但至少將來好說親。為此跟兩個小叔子家里如今也是疏遠得很。

賈母也不怎麼待見這位佷兒媳婦。嫁給大佷兒多年後才得一個女兒史湘雲,等大佷兒去了,這侯爵之位若是讓給二佷兒、三佷兒都能成個伯爵,往下還能再傳兩代。如今倒好,給了史湘雲,直接降了三等成了男爵。對賈母來說,只要爵位在史家,給誰都是一樣的,自然考慮最大的利益。但賈母也不想想,人家丈夫、父親拼命換來的爵位,想給誰就給誰,管你什麼事?

(注釋︰尤氏稱為尤夫人,因為作者的設定女子嫁人後不必改為夫姓為「某氏」沒了自己的名字,所以尤氏便跟王夫人、邢夫人一樣稱作尤夫人吧——其實他們幾個都該被叫做賈太太;而薛姨媽則被我稱呼為薛太太,以後為了方便還是叫薛姨媽;元春的舅媽該叫王夫人……我去,這樣好搞,隨薛姨媽稱呼為王舅媽吧。稱呼好麻煩,感覺作者挖了一個很大的坑把自己給埋了。)

今日來的不僅有元春這邊的親戚,還有皇室宗親,大臣官員也來了不少。不過本朝不許勛貴大臣借著辦酒請宴的名義斂財,所以大家送的禮都並不重。

只賈母、王夫人作為至親,送得重些,旁人也說不出什麼來。

只賈敏、王舅媽因丈夫在朝為官,為了避嫌,送得不敢太出格。可落在王夫人眼里,卻是她們對元春的怠慢,不將元春這個親王妃放在眼里。本就與兩人不太合得來的她如今心中更是生了芥蒂。

倒是薛姨媽送的重禮讓王夫人覺得還是自家妹子親。

可她也不想想,薛家是金陵有名的大海商,有的是錢,林如海和王子騰如何與他家比?更何況,便是有也不敢這般大咧咧地送,送了元春也不敢大咧咧地收啊。沒看見元春收了薛姨媽的禮,臉上不見喜氣,反倒有了幾分為難。

王夫人、薛姨媽半點不覺,倒是跟在薛姨媽身邊的薛寶釵見了心中一曬,她雖則才八歲,卻常被父親夸贊,又惋惜她不是男兒身,只薛寶釵心中不服,如今這世道,便是女兒身又如何呢?君不見多少人家是女兒家撐起的家業?甚至女子都能襲爵了。

關于送禮這事,薛寶釵也勸過母親,送禮比照著林家、王家重上二分即可,可母親偏覺得多送些禮好叫德親王在戶部多予他們商行些方便,再加上王夫人一個勁跟她感嘆說元春在親王府如何不容易、開銷如何大之類的,便將原本的禮單又往上翻了一倍。

只可惜父親如今出海在外,哥哥又覺得這點子東西不算什麼,送少了叫人笑話。卻不想想,薛家家業雖大,卻是父親冒著危險出海貿易賺來的,哪一點不是血汗錢?

只是與薛寶釵不同,十四歲的薛蟠在薛姨媽眼里,也是可以商議事情的大人了。可哥哥在學堂讀了七八年書,竟是一次小考也沒合格過。如今母親也依著他,不再去學堂要去商行學習做生意了。

因著人多,每家的女眷也都是給賈元春見個禮說上一些話便都被領去園子各處游玩歇息。

賈元春這日當真是風光,心中頗為得意,當初在宮里皇後設宴,各家夫人們坐著賞景,她們這些女官雖不必端茶倒水伺候人,卻也要各處支應著听吩咐的,如今卻是旁人來奉承她,如何不喜?

賈母和王夫人在她身邊幫著一起招呼,也是順便多見幾家夫人,多說幾句話,攀個交情。

卻叫邢夫人、賈敏等帶了孩子去了園子里。

賈元春倒是樂意賈敏和王舅媽留下,她母親並無多大見識,平日里也不認得幾個夫人,幫不上什麼忙,但是她也知道母親跟賈敏、王舅媽關系沒那麼融洽,都留下萬一臉上帶出點什麼來反為不美。兒不嫌母丑,賈元春也只能更倚仗賈母一些。

賈母雖留下了,卻也沒有留著賈寶玉在身邊的道理,便叫賈敏領了賈寶玉一同去。

賈寶玉剛一到園子里,就說自己有東西落在馬車上了,偏要去取,賈敏也只能叫個丫鬟跟著,隨他去了。

賈寶玉一溜煙出了門,兩個侍從陪讀在馬車旁等著他,賈寶玉鑽進馬車,嘴里壓低聲音道︰「快些,我們換過衣服你就進去,可說好了,半個時辰之內你一定要出來,否則叫我母親他們認出來可就遭了。」

車中是一個與寶玉長相一般模樣的男孩兒,卻也是巧了,年前因著賈珠娶妻,賈政帶著兩個兒子回金陵祭祖,順便請祖宗保佑賈珠能夠順利考上太學,賈寶玉也能詩書聰敏,讓賈寶玉在金陵街上遇見個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更巧的是,此人竟然叫甄寶玉,與自己的名字是一模一樣。兩個寶玉一見如故,賈寶玉回京後兩人也時常通信,待得甄寶玉一家進京投靠姑姑,兩個寶玉更是時常見面。

兩人麻溜地換了外衫,賈寶玉還一邊囑咐他進門之後跟著那丫鬟一同走,少說話,少抬頭,進去了就跟各家的孩子一處玩耍,別往他家伯母、姑媽身邊湊,免得被認出來。

甄寶玉一一點頭,換好衣服下車去。

該怎麼說兩人長得真的是特別像呢?這一下車,慢說那個等在門口的丫鬟沒發覺異樣,便是兩個知情的侍從陪讀,也覺得莫不是兩個人壓根沒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