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24.第一百二十四章

此為防盜章金鈴心中有鬼,甫一被指認出來膝蓋骨就軟了,直直摔在地上。

「你這丫頭!」小劉氏氣急踹她一腳︰「不知事的賤皮子,你做了什麼讓姑母半夜都歇不好?!」

金鈴吃了窩心腳,滿嘴的苦也說不出,只含糊道︰「太太饒命,奴婢什麼也沒做啊……」

劉氏讓婆子把這主僕二人拉開,皺眉道︰「恁的鬧騰,還沒問出個什麼就喊打喊殺,我可沒教過你這些。」

小劉氏挨了一句倒也不敢再造次,只是道︰「是佷女心急了,最近家里事多,佷女難免浮躁了些,還望姑母體諒。」

劉氏點了頭︰「我體諒你。」卻又指了跪在地上的三太太︰「你也要體諒體諒你三弟妹。」

小劉氏一驚︰「姑母這話怎麼說的,三弟妹持家有方,我羨慕都來不及又怎麼不體諒她……」她的話在劉氏擺動的手里頓住。

「方才敬哥兒說你的丫鬟告訴他,三太太前些日子對你不敬,可有此事?」劉氏不想跟小劉氏兜圈子,直言道。

「啊?」小劉氏一懵︰「我,這,佷女並不知道……自打我們歸京,三弟妹對我們是沒的說,哪有什麼不敬。多半是這賤婢亂嚼舌頭,亂家的攪事精。」她說著猶不解恨,狠厲地瞪了軟倒在地的金鈴一眼。

王敬皺了眉頭道︰「二嫂,這丫頭也是一片忠心,是儷娘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

若不是場合不對,三太太都要大笑出聲了,她真想抬頭看看,上座的婆母听到兒子說這句話是什麼表情。

果然,王敬話音剛落,劉氏陰冷的聲音響了起來︰「二房的丫頭隨便就能跟隔房老爺搭上話,這是誰給你們教的道理?」

「孽子,為個丫頭就能詆毀自己媳婦,你莫不是還想從你二哥手里要人?」金鈴束發,衣著上跟一般丫鬟不同,顯見是伺候過老爺的又提了名分的,沒有備上案想必也就是個通房。

王敬頓時漲紅了臉︰「娘,兒子也是曉得禮義廉恥的!儷娘做錯了事,下人俱都阿諛奉承,容易讓她小錯堆積鑄成大錯,這丫頭敢不懼權威與兒子直言,是個有勇有謀的忠義之輩,您怎麼能想得如此不堪。」

劉氏現在對小劉氏已是恨極,她好好兒一個兒子都叫這敗家的媳婦教唆壞了。當初她也是瞎了眼,敢應承下教導佷女的重責,這哪里是為了延續劉家血脈,這是要她來償上輩子欠的債!

「好好好,」她輕聲連道三個好字︰「你叫她把之前跟你說的話,一字兒不落地復述一遍。」

金鈴哪里不知道自己死期將近,先時說過的話是一個字也不敢吐露,她伏在地上顫抖哭泣︰「老夫人饒命,奴婢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娘……」王敬還要再勸,可他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劉氏更加激怒。

事情明擺著是二太太指使丫鬟嚼舌頭,偏偏她那個傻小子還全都信了。梁氏什麼出身?寧國侯府的嫡長女,便是繼室所出,那也是正經教養的,她也許心里瞧不起二房,但禮節上卻不會教人挑出一絲錯來。若不是她出身差了元配子女半等,這樣的女兒合該是當宗婦、爵夫人的,哪里輪得到國公府的小爺?

三房夫妻不睦,劉氏自然知道,只這是小夫妻的私事,她有心扳正也扳不過來,索性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她卻看不得別個在這對夫妻之間做筏子。梁氏代表著寧國侯府,這是劉氏給兒子求的最後一道保命符,小劉氏想壞了她兒子的路,劉氏如何能忍。在兒子和佷女之間,劉氏閉著眼都不會選錯,更何況小劉氏已經徹底寒了她的心。

「來人,把這個裹亂的丫頭提出去,現在就為禍府里,我還要等著她出去給我平陽公府丟人麼?」劉氏厲聲道。

立時有粗壯的婆子進來壓住金鈴不叫她喊出聲,手腳利索地將人帶了下去。

那門扉還開著,吹進來的夜風刮過小劉氏並未梳齊整的額發,好似有人狠狠地甩了她兩個耳光。她連忙跪下︰「姑母息怒,是佷女不會調|教人,竟瞧不出這丫頭如此不堪。」

「二太太不必慌張。」劉氏淡漠道︰「既然查出來了,總比她賴在府里無人察覺好些。」

那聲二太太徹底讓小劉氏寒了骨頭,她抖著嘴唇說了句︰「姑母……」

「你且去罷,少了個丫鬟想要我補給你明日報到管事那兒,想自己買人自去,我也管不到了。」劉氏下了逐客令,小劉氏軟了半截身子被另一個丫鬟扶著出門,她倒不是心疼金鈴,只是看著姑母那疏遠的神情,怕是經此一役姑母對自己更加冷淡了。

她原想著金鈴去找王敬密告三太太,不過是給三太太添點堵,以三太太顧大面的性子萬萬不會鬧將出來,哪成想三太太竟也是個潑辣的,竟直接撞了老夫人這口鐘,而老夫人問都不多問一句,只憑王敬一句袒護就把金鈴拘了起來,連帶著恨上了自己……她不禁有些後悔不該一時沖動……

二太太如喪考妣,被丫鬟連托帶拽送回了院子。

王敬瞪圓了眼楮,猶自不知道母親為何如此獨斷專行,明明丫頭告發有功,母親卻直接將人拖了出去……

「儷娘,你明日還回寧國侯府,先去歇著吧。」那邊王敬還昏頭昏腦,這邊劉氏疲憊又溫和地對跪在地上的梁氏道,那語氣說哄也差不了多少了。

王敬一愣,他還當梁氏是趁著晚飯請示自己,並不知道母親已經準了梁氏回娘家,想到自己還拿她回娘家的事做要挾,剛褪去漲紅的臉又有些熱。

三太太卻沒這麼好哄,她低著頭︰「娘,不是儷娘不識好歹,只是今日老爺說兒媳犯了口舌,已是七出之罪,事關國公府與寧國侯府兩家清譽,兒媳只想討三老爺一句明白話兒,也省得明日回去三老爺對侯爺說起來有個交代。」

劉氏捂了胸口,雪菊連忙給她順氣。小兒子的德性,劉氏不說不代表她不知道。這些年他頂著苦讀的名聲,家里誰都不敢指使他做事,哪怕人就在京城與寧國侯府隔著幾條街巷,四節八禮也是從國公府拉車去送,當女婿的竟是不曾上過門。

這點他們平陽公府是失禮了的,但劉氏怕耽擱兒子科考無論如何也不會打攪他,見寧國侯府不來理論,她也只做不知。然而現在王敬已是舉人,又廣發喜帖全城相告,此時恰逢寧國侯六十整壽,正是兩家修好的絕佳時機,便是王敬還不願去岳丈那里,她也是要趕著他去的。

可現在听梁氏的話外音,兒子竟然還打著去寧國侯府狀告兒媳的主意,這哪里是修好分明是要結仇的,怎能不讓她既驚且怒︰「孽子,還不跪下!」這是今晚劉氏第二次口稱孽子,抑或者是這些年來她第二次痛罵兒子。

王敬再不知好歹,見母親動了真怒也只得梗著脖子下跪在地。

「這些年你寒窗苦讀,你媳婦在後院操持家務,樣樣都是好的。如今你有了功名,卻怎的糊涂起來?隨便哪個丫頭的話都能詆毀你媳婦在家的操勞麼?」劉氏罵出第一聲,第二聲就軟了聲氣︰「一個丫頭,哪怕是通房、妾室也不過提腳就賣了的玩意兒,抵得上你媳婦一根頭發絲兒不成?」她著意抬高梁氏,也不過是想叫醒兒子,梁氏是她請的一尊佛,論實權寧國侯爵位超一品,在朝中也監管幾處重務,比長公主還要得用些,況且梁家不比平陽公府,他們跟鎮國將軍府聯姻,在軍中也有人脈,這點日漸沒落的平陽公府是拍馬不及。

王敬真是不懂,為何母親如此偏袒梁氏,明明小劉氏才是在她膝下養大的,又是親佷女,合該親近的,如今卻為了梁氏對她的丫鬟隨意發賣打罰……他有些發懵,又有些委屈,小劉氏是王敬的表姐,又有從小一起長大的情誼,現在看母親這麼對待姐姐,他有些不服。

「娘,您連那丫鬟的話都不听一句,實在有失偏頗……」王敬自覺據理力爭︰「雖則她是一個下人,但能夠看出主子過錯,明理又不愚忠,十分難得了。」他一臉痛色,不知是在痛惜母親不辨是非還是那個丫鬟。

劉氏只覺得腦袋嗡嗡作響,小劉氏當年伙同二兒子佔了王敬的路子,王敬也很是咬牙切齒過的,怎的等到現在二房回來,他就一個猛子軋過去,完全忘了當年的憤恨,卻怨她不夠寬容。現在以至于她收拾一個二房丫鬟都不行了。

「敬哥兒這話說的,那丫鬟明理,我這個老婆子是糊涂的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