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9.第一百零九章

此為防盜章第三十章

「夫人,二女乃女乃來了。」母女兩個正說著,外頭丫鬟來報。

朱氏臉色一凝,冷笑道︰「她消息倒是靈通。」見三太太垂著頭不說話,對丫鬟點頭︰「叫她進來。」

須臾,一個著艷黃緞面繡百蝠邊夾襖配湖青十二幅裙的婦人被丫鬟引了進來,她不語先笑︰「怪道母親今早院門前的喜鵲叫得歡,竟是大妹妹來了。」動輒間頭上步搖折射著屋外明媚的陽光,一時還看不清她的面容卻被首飾閃花了眼︰「你我姑嫂好陣子沒有親近過,也叫我怪想的。」

王三太太站起來笑著回道︰「瞧二嫂說的,都是我的不是。還不是怕二嫂事忙,沒空搭理我們。」

梁二女乃女乃娘家姓賈,是當年的新科進士,父親前年才回了京任職禮部。若說起來,倒不是甚麼得力的人家,奈何二女乃女乃肚子爭氣,連生三個姑娘後終于把寧國侯府的嫡子摘到了自己家,梁家三代唯一的獨苗兒,怎麼不叫她在寧國侯府挺直了腰桿。

梁二女乃女乃一雙丹鳳眼亮的嚇人,高顴骨尖下巴,只是粉敷的有些重,略顯僵硬。進門先掃了一眼,在王希音和淳哥兒手上的東珠那兒頓了頓,方才道︰「說忙倒是真的,父親六十大壽是天大的喜事,這上上下下哪里不是事兒,偏巧大姐兒也要出閣,我這些日子啊可真想念大妹妹還在的時候,我也是老了好些賬都對不齊。」

三太太混不在意她把自己比作對賬本的丫頭,也笑道︰「二嫂貴人事忙,家里可都指著您呢。」又叫靜姐兒和淳哥兒過來︰「見過你們二舅母。」

「喲,哥兒這幾年也長個頭啦?」等著兩小拜見過,梁二女乃女乃才欣喜道︰「就比我家小子低半,還是大妹妹會養孩子。」

三太太額角一抽一抽的,只覺得這二嫂幾日不見又聒噪了不少,再不是剛生完荻姐兒那怯懦的模樣了,一時間她竟分別不出是怯懦的二嫂和如今的二嫂哪個更不討喜。

「哪比得上豚哥兒。」王三太太心下撇嘴,大概那獨苗苗太寶貴,孩子生下來二女乃女乃堅決要依著鄉野規矩取個賤名好養活,然而無論是當日的接生婆,還是後來看過孩子的太醫院院判都說哥兒是個健壯的,只是孩子太小,哪個也不敢打包票立字據說這孩子定能一生無恙。是以,豚哥兒這乳名就叫下來了。

說到自己兒子,梁二女乃女乃就喜滋滋的︰「我家那個混小子可沒有大妹妹家的懂事,這又不知道跑哪個院子去耍了,隨便他罷,想也就咱們侯府院子盡夠,容得下他。」話里話外無不是拿侯府當自家院子看。

寧國侯夫人在上座淡道︰「二女乃女乃現下忙完了?」

「回母親,剛擬好賓客單子正讓大嫂瞧瞧可有修正的地方,難得有暇听見大妹妹過來,這才想看看。」梁二女乃女乃回著。

她哪里是來看妹妹,完全是听說大姑女乃女乃帶了表小姐和表少爺來,想看看婆母給了兩個孩子什麼見面禮。堂上能看明白的人心里都一般想法,但誰也不會說出來,自打小少爺出生二女乃女乃連後院的一抔土都當自家的,是挖是埋她都要過問一嘴。

更何況前日子宮里賞下那麼多珍寶,可侯爺一句話不說都交給侯夫人處置了,她瞧都沒瞧見,直把二女乃女乃氣得,此番過來就跟見證了似的知道婆母把那珍寶給了兩個外家孩子,只她五髒六腑有多疼,怕就她自個兒知道了。

「嗯,老大家的是個穩重的,叫她理一理總不會錯。」梁大女乃女乃出身鎮國將軍府,也是當年三座風眼之一的人家,論底蘊肯定比新科進士家出身的二女乃女乃深厚得多。然而鎮國將軍府衰敗之迅速無人不嘆息,便是曾經的神武將軍府也在京城苟延殘喘了幾十年才黯然還鄉的,可鎮國將軍府卻是在功成名就之後立刻暗淡了。

寧國侯的原配就是當年鎮國將軍的親妹妹,為了保住林家最後一點血脈拖著病軀給承爵的大兒子定下自己的親佷女,大抵還有著想讓林氏血脈憑著寧國侯的爵位重登榮耀的意思,卻可惜她再也算不到小林氏沒生出兒子。

寧國侯夫人看著座下眉梢眼角就壓不住得意的女子,她是敬重林氏的,若林氏再生怕是瞧不起賈氏,只世事無常,侯府為了在皇家眼里不突顯什麼,就不能一味結親顯貴。若說起來梁二爺的兒子也有林家的血統,都是要承爵,也不算違背林氏當年的意願。

听了婆母的話,二女乃女乃雖是笑著,眼底還有一絲不屑。梁大女乃女乃木頭一樣的人兒,打一棍子都叫不出聲的也叫穩重?說是侯府世子夫人,可誰不知道世孫是她家豚哥兒,侯府的一切早晚都是他們二房的,如今不過是糊了一層面皮在上面妝作好看罷了。

幾個人各懷心思不咸不淡地說著話,便有丫鬟過來報有事要梁二女乃女乃解決,梁二女乃女乃豎起眉毛假模假樣訓了那丫鬟幾句,便讓王三太太討好地哄著走了,走之前還膩膩歪歪地用賬本、私房影射著什麼。

朱氏看著二兒媳婦不情不願走出去的背影,叫了身邊丫頭︰「去問問小姐們下女學了麼?幾個表姐妹許久不曾見過,可以多親近親近。」想了想又道︰「前院的堂少爺上回說是果木炭不夠,我這兒有幾簍銀霜炭,你挑簍差不多的送去,順道也讓表少爺過去跟他討教討教學問。」

丫鬟應是,王希音知道這是外祖母要跟母親說事,想把他們支開。也不等丫鬟回話借口去茶水房看點心怎麼做的,拉著淳哥兒出來。

朱氏看著王希音領著弟弟出門,道了句︰「靜姐兒是個好的,可惜……」

王三太太忙道︰「娘有甚可惜的,這都是緣分,是天定的。」這兩句啞謎似的話,全府卻都知道在說什麼。隨著豚哥兒日漸長大,由于他身世奇特,婚事也要早早打算起來。三代獨苗的結果就是他以後要兼祧兩房,倒不是說一定要娶兩門妻子,而是一定要生兩個嫡子分別承繼兩房香火。

豚哥兒身份尊貴,全京城差不多年齡的勛貴女孩數都數的過來,結果寧國侯算來算去就瞧上了靜姐兒。雖然靜姐兒大豚哥兒兩歲,但也不算出奇,尤其女子大些到了適婚年齡又宜子,家世也相宜,最可貴的是靜姐兒是朱氏的親外孫女,一旦豚哥兒和靜姐兒結親,不但是寧國侯府和平陽公府的喜事,也能讓寧國侯膝下幾個子女緩和關系。

簡直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寧國侯越想越好就分別跟侯夫人和二兒子透了口風,畢竟靜姐兒過了年就十二歲也該開始相看人家。哪知道話剛透出去,就遭到梁二女乃女乃強烈反對,那晚上二女乃女乃發了瘋似的跑到正院求侯夫人放過她。

此時侯爺正在房里跟朱氏大談兩家結親的好處,外頭這麼一鬧他臉面一沉,也不顧避嫌就出去將兒媳婦大罵一頓,然而豚哥兒是二女乃女乃的心頭肉掌中寶,當她眼珠子也不差的寶貝疙瘩,即便是公公發火她也不能讓這門親事做成。她的寶貝兒子要是娶了朱氏的外孫女,她這些年受的委屈豈不是要一直受下去了?

更何況梁伍是負氣出走,兄弟兩個不說陌路也不差了,回頭梁伍要過來給他外甥女撐腰,豚哥兒又得受欺負,梁二女乃女乃可不想再過她剛嫁進來戰戰兢兢的苦日子。

寧國侯罵了幾句愚婦,甩了袖子就走。然而這事也就這麼吹了。倒不是說侯爺不能讓兒子壓住媳婦,但大戶人家做親總是要講究相合,這門親還沒結就遭到當婆婆的反對,就是侯爺想強行做成,侯夫人朱氏還不想外孫女受婆婆氣呢。

哪怕朱氏再想外孫女嫁回來,她也瞧不上賈氏,至于豚哥兒……哎,也不是她這個繼祖母能說得的。

「我曉得,就是那邊同意我也不樂意。」朱氏道︰「我好好的靜姐兒什麼人家找不到,打量誰都稀罕她那眼珠子。」

王三太太笑著過去給母親揉肩︰「知道娘最疼靜姐兒了,您也知道,當年我還偷懶不想嫁給嫡長子,又怎麼舍得我的靜姐兒去受那份罪。」

想到女兒嫁的人家,朱氏就嘆口氣︰「哎,你這也算苦盡甘來,這中了舉人最起碼也有個身份。姑爺不懂事,你就多教教他,實在不行守著淳哥兒以後也有你的好日子。」侯夫人是看開了,她的三個兒女各有所長卻命運不順。

儷娘起碼還是嫁在京城,最小的依娘卻不忿哥哥被屈待,在梁伍出走後假借去佛寺給哥哥點長明燈追隨而去。寧國侯大怒派人到了涼州跟兩兄妹周旋幾年,最後還是梁伍從侯爺那兒討了份婚書,讓梁依嫁了涼州一個軍官。

去年涼州押解一批戰犯進京的時候,那小軍官來家磕過頭。朱氏看著是個穩重的,知道事成定局也就沒再多說。眼見著皇上時不時因為兒子和女婿往府上賜賞,她知道一雙兒女在西北過的好為國爭光別的不多想了。

王三太太知道母親心里苦,她一雙弟弟妹妹飛去西北做了自由人,徒留母親和自己囚在京城。曉得那兩個是因為京城有她照顧母親,才放心亂跑,梁儼儷也是又氣又無奈,誰讓她是長姐呢?

「娘,您也別太擔憂了,您家大姑爺雖然掙不來軍功也是上進的……」

一個丫鬟,話倒是比誰都多。王希音微笑抬眼,漠視了丫鬟光潔的面頰和眉梢間的諂媚︰「多謝姐姐引路。」一抬下頷,讓夏櫻塞了個小紅包堵嘴。

丫鬟面色微僵,口道︰「奴婢應當做的。」快步下去茶水間了。

「靜姐兒,真是想死伯娘了!」到了小院的正屋,王希音還沒站穩就被抱了個滿懷,頓時香粉氣撲鼻而來︰「這是淳哥兒吧,轉眼兒都這麼大了,好孩子,瞧這小臉跟你爹爹真像。」二女乃女乃拉著淳哥兒上下打量︰「可是不認得伯娘?當年你二伯離京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王希音見淳哥兒說不上話,連忙拉了拉他衣袖︰「二伯母,希音給您請安了!」听到姐姐說話,淳哥兒也跟著行禮。

「都是好孩子,咱們一家人不行這一套。」二女乃女乃拉了姐弟二人道。

「是,希音知道伯父和伯娘最疼我們了。」王希音笑嘻嘻地道,又指了雪芽︰「方才在正堂,祖母說只顧著讓您和二伯父回來休息,卻忘了問您這邊可還有甚麼缺的,特指使了雪芽姐姐給您看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