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18章 悍婦當家(118)

不用賀二嫂說話,先前跟她換玉米種那婦人就幫她說話了,證明她是真沒有那玉米種了。

賀二嫂的娘家人听到這個消息氣個半死,指著賀二嫂的鼻子罵了一通,最後罵罵咧咧地走了。

對于娘家人的指控,賀二嫂壓根就沒放在心上,愛咋說咋說。她當初回娘家尋求幫助的時候,娘家人對待她的冷漠態度刺傷了她,只恨不能跟他們撕破臉,徹底不再往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就算是有血緣關系的娘家人,各自成家之後,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小家考慮。

他們為了能養活妻兒老小,已然是拼了半條命,哪有那麼多閑工夫去關心和幫助兄弟姐妹呢?

除了賀二嫂之外,三華村還有不少人跟人換了玉米種,村里的那些知青都看得很眼饞,但他們對村里的貢獻不多,那些玉米種輪不到他們。

他們只能安慰自己,等到秋收的時候,玉米大豐收了,他們可以把分到手的玉米挑了玉米種出來,可以送人當良種,也可以跟人換來更多的糧食。

解決掉第一批玉米良種,大隊長和村支書熱情洋溢地找來了種地的好手,分配給他們兩項艱巨又偉大的任務種植芝麻和小麥。

芝麻屬于經濟作物,小麥屬于細糧,每年都一定的上交任務量。只不過他們這里小麥的產量很低,想要拿到優質品種並不容易。

安排了種地的好手來管理這兩塊試驗田,其他人照舊是做以前的事,只不過今年的玉米種全都換成了玉米良種,大伙對秋收的期待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和期待著大豐收的村民們相比,盛夏表現得很淡定,做著她分內的事。

村支書和大隊長對她的態度很熱切,看她就像是看金女圭女圭一樣,村里有些人覺得不太對勁,想探探兩位領頭羊的口風。

村支書愛喝小酒,被人灌醉了之後,吐露實情︰「玉米、小麥和芝麻種子都是大仙撿回來的。」

一天不到,全村上下都知道畝產七百公斤的玉米良種是大仙撿回來的了,再聯系一下夏收時大隊長有意安排盛夏做輕省活計,以及夏種時村支書屁顛屁顛圍著盛夏轉,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怪不得這兩位領頭羊會對盛夏的態度那麼特殊,原來那些優質高產的良種都是大仙弄來的。

村里不少人想看稀奇,卻又不敢靠近盛夏,怕不小心把大仙給惹不高興了,下次再有什麼好處直接越過自己。

盛夏察覺到大伙看她的眼神怪怪的,趕忙去問「百事通」李桂花,得知村支書那嘴巴不牢靠的家伙把她撿到玉米、小麥和芝麻種子的事說出去了。

她無語望天。

李桂花小心翼翼地問道︰「建軍媳婦,那些種子當真是你撿回來的?」

「嗯。」盛夏沒打算瞞著,就算瞞也瞞不下去了。

李桂花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她都開始信了村里說盛夏是大仙的說法了,要不是真大仙,她咋會運氣這麼好?隨便走走都能撿到良種呢?

村支書的嘴巴不牢靠,大隊長一得知他干的好事兒,顧不上去找村支書算賬,火急火燎跑過來跟盛夏道歉。

盛夏倒是沒生氣,她早有心理準備,但她提出了一個要求︰「你讓大伙把嘴巴閉嚴實點。」

大隊長如獲大赦,回去就召集眾人開會,甭管是誰都不準往外說。

對于盛夏的那些事情,大伙都不敢瞎傳,就怕盛夏一個不高興不給他們沾光,抱大腿了。

盛夏對這些人的識趣是相當滿意,就該是這樣乖乖听話,別給她搞事。

夏去秋來,地里的莊稼長得很好,村民們伺候得很盡心,尤其是那兩塊試驗田,長勢喜人。

那些種地的好手跟大隊長和村支書幾乎是天天都要去看一遍,他們非常關心這兩塊試驗田。

到了收獲的季節,大隊長跟大伙一起將地里的小麥和芝麻給收割好,曬干了稱重,產量翻了一倍,只用了去年一半的土地就能收獲到一樣的量,這麼高的產量讓他們笑逐顏開。

盛夏的貢獻這麼大,秋收的時候不用她下地,只需要開著拖拉機將大伙采收的玉米水稻等拉回曬谷場,做完這些就可以休息了。

公社的領導們在搶收結束的當天就跑來了,他們都很關心三華村玉米良種的產量。

如果真像大隊長他們之前說的那樣,這批玉米良種幾乎達到增產一倍的效果,那他們就會第一時間上報上去,讓上級知道他們公社的功勞,之後將這個品種給推廣到更多的村莊。

比起大隊長等人的興奮激動,盛夏兢兢業業地當她的拖拉機手,負責將收獲的糧食從地里拉回來。

公社的領導們來了,盛夏穿著灰撲撲的衣服,和一眾婦人們坐在一起掰玉米粒,一點都不出挑。

大隊長和村支書得了她的吩咐,沒敢提她一字半句,就怕公社領導知道了這些玉米種的來歷要動什麼心思。

盛夏表現的越是淡定,身邊的村民們的心就越安定。

大隊長和村支書耳提面命好幾次,村民們都知道分寸,只在私底下喊盛夏大仙也就罷了,真在外頭瞎喊,讓人抓到了把柄,給盛夏帶來麻煩,那是要被全村人群毆的。

三華村的村民們很注意保護盛夏,不讓她暴露在公社的領導們跟前,只當她是一個會開拖拉機的女司機而已。

大隊長和村支書介紹了村里的秋收情況,公社領導听著挺高興的,只不過當他們發現三華村收回來的玉米還沒來得及月兌粒時,面上有些急迫。

大隊長和村支書大概能猜到他們的心思,卻不動聲色,一個字不提。

飯要一口一口吃。

那麼多玉米棒子剛收回來,留守在曬谷場和倉庫這邊的絕大多數是老人和孩子,哪能指望著他們呢?他們沒多少勞動力,能幫忙翻曬稻谷和玉米棒子都算不錯了,不能指望太多了。

公社領導不舍得走了,他們索性跟三華村的村民們一起給玉米月兌粒,到了傍晚的時候讓大隊長將月兌粒的濕玉米上稱,稱一下。

稱不了干的玉米粒,稱濕的也行,反正不看到確切的數據,他們是不願意這麼走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