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八回】老聖人偽認親生兒•三皇子錯見眼前事

且說那日太妃得了今上授意,便教人接了黛玉往宮里來;一時行禮已畢,便命賜座,乃向他笑道︰「你哥哥為聖上辦事,連年都不得回家里過的。你可想念他麼?」黛玉見今日只得自己一人,心下便有些驚疑,又見太妃比往日更為和顏悅色,便疑是瑧玉出事了,心下怦怦直跳,面上卻不敢顯露出來,乃回道︰「哥哥得為君分憂,原是林家的福氣。只是臣女自幼由哥哥教管,如今這們久不見,實是有些想念的。」

太妃見黛玉言談有度,倒也喜歡,乃笑道︰「果然你們兄妹都是好的。我喜歡你喜歡得緊,如今且在這里伴我住上幾日可好?」黛玉聞言,便起身道︰「臣女多謝太妃厚愛,听憑太妃分付。」于是太妃便教人往賈府中去送信,要留黛玉住上幾日;一面便教人收拾房舍,令黛玉住下,又指了兩個宮人服侍。

賈府中人聞得太妃接了黛玉進宮去住,心下不免各有想法,卻也不過是羨妒罷了;只是寶釵聞言,想得又比旁人多些,乃暗忖道︰「敢是哥哥同林大哥哥幾個領了甚麼緊要差使,要教林妹妹往宮里去作人質不曾?」只是雖如此想,卻也無法,只得每日價祝禱,求幾人平安無事;不幾日又接到薛蜨書信,道是一切無恙,不幾日便要回京的,方才略放下心來。

卻說黛玉雖在宮里住了,卻心下不安,料定是有甚麼事體,不然太妃必不致有今日之舉;只是不敢問得,惟暗自猜想。如此住不得幾日,便將是年節,太妃不好再留的,故又命人好生送他回去,另又有賞賜。及至回家,賈母見黛玉得了太妃青眼,也自為面上有光,是以大為歡喜,忙整裝將送黛玉來之人接進來奉茶;來人推辭不過,只得少坐了一回方去。

及至年底,黛玉便接到瑧玉來信,道是自己無甚事的,教他放心,又說過幾日便要回去的;黛玉聞言,方稍有喜意。只是因他哥哥不在,故那個年節過得頗沒意思。寶釵卻也知他心下所想,因薛蜨也不曾回來的,故而倒同他之心思所差無幾;那廂薛蝌本說要趕在年前回來的,誰知路上大雪封路,車馬難行,也只得滯留在那里,待雪化了方回;故寶琴在家也無趣,便往賈府中來,同他姐姐和黛玉一道頑笑。

轉眼出得正月。薛蜨合馮岩本身並未傷及筋骨,亦不曾損傷元氣,是以日前約已恢復如常;只是瑧玉受了那當胸一箭,雖性命無礙,卻過了許多日子也不曾將養好,他二人又不肯將瑧玉獨留在此地,是以足足陪著他過了一月有余,待二月初方往京中來。今上如今也已將各國使節接見罷了,聞得他幾個回京,便忙教禮部眾人打點封爵之事。

及至他三人入京,今上也不曾教往家中去,乃接至殿里住著;過不幾日,便下一道旨意,言說幾人救駕有功,其中瑧玉舍身擋箭,更教人可嘆,是以各有封賞;乃認瑧玉為義子,封郡王爵,賜號靖安;其妹黛玉教太妃認義為孫女,封郡君之位;薛蜨同馮岩兩個皆封侯爵;又有諸多賞賜,不在話下。

此旨一下,便有人心下不忿,以為幾人不過是恰逢此事,得了今上青眼;又道瑧玉乃是機緣巧合,不知怎生逢迎,方教聖上如此厚愛他,于是不免議論紛紛;只是此乃今上親發的旨意,眾人縱有羨妒,也並不敢往外面說去,只好一二相知各自說上一回;又見瑧玉幾人如今炙手可熱,也不敢在他幾人面前說甚麼,不過皆道恭賀而已。

卻說馮朝宗聞得此事,先是後怕,此後大怒,乃將馮岩叫來責道︰「我先前怎生合你說的?如今卻將我所說皆拋在腦後,以致人人皆知,如何是好!」只是馮岩往外面走了一圈,這心思卻早已翻天覆地,乃辯道︰「當時事態緊急,若不將那車托住了,屆時滾將下來,可不是個失職之罪麼?只怕還帶累家里呢。」朝宗聞言只氣得瞪眼,卻又不好再說得,只得由他去了;自己卻只得又往宮里去謝恩。

今上見朝宗來了,乃笑道︰「老馮,你也忒藏私。岩兒原有這們等的神力,如何不同朕說的?只一味教他守拙,可不險些誤了一個國之棟梁!」馮朝宗本已坐下,聞言忙又起身告罪,道︰「臣因覺小兒魯鈍,不過有些夯力氣,不足上達天听的;如今誤打誤撞,得保陛下無虞,卻是他的福氣了。」今上情知他心中顧慮,卻也不欲揭穿的,乃笑道︰「果然馮家教子有方,代代皆是才俊;我見這孩子比你原強些,不日或將為國之重臣。」朝宗聞言忙又謝恩,又說了幾句話,便退將出去不提。

林海那廂也已聞得瑧玉救駕之事,倒比馮朝宗之擔憂猶勝一分,情知今上是知曉了瑧玉之身份的,故而恐其向自己詢問,乃苦思如何解釋;一面卻又要上折謝恩,因暗忖道︰「若說胤之是陛下親子,得此封賞,倒也罷了;如何又封起玉兒來?此事定有原故;難道是胤之說了甚麼不曾?」如此想了一回,卻苦無結果。

卻說此事尚未得計,便聞得今上又下了一道旨意,乃是言說其任期將滿,如今年事也漸高;待明年完了任上之事,便往京里回來,如今其子女也都在京中的,恰好享天倫之樂。如海听聞此信,到松了一口氣的,知今上暫且不追問此事,尚有個喘息之機;于是又同瑧玉合馮嵐暗里通信,商議將如何應對,不在話下。

如今且將如海不表,暫說京中光景。今上明旨一下,禮部不免即時操辦起幾人冊封之事;待得吉日,幾人拜了聖上,瑧玉又單往宮里謝恩叩見;今上滿面笑容,同太妃坐受了瑧玉一拜,又教去往宗祠之中拜了先皇後馮宛之靈位。瑧玉往那里拜時,卻不免慨嘆,乃暗想道︰「自我當年見皇後殞命,如今卻已十五年矣。我竊據他幼子身子,如今前來拜他,倒為惶恐。」于是收斂心神,肅容暗中祝道︰「林胤之假借小皇子之身還魂,原是上天旨意,還請娘娘切莫見怪。到得日後,必替娘娘同二位皇子報仇,將三皇子踏入萬劫不復之境,以慰冤魂。」

于是瑧玉行了三叩九拜大禮,方才起身;今上在一旁看著,甚為傷感,暗道︰「宛宛若芳靈有知,瞧見臻兒無恙,定然歡喜。還請勿怪我這些年隱忍不發,實是恐顛覆我大成朝江山社稷;如今臻兒業已長成,聰慧過人,是以再無後顧之憂,假以時日,定為一代明君;老三弒母弒兄,陰狠毒辣,原難堪這君王之位;待日後時機成熟,朕便與你同太子報仇。」一時見瑧玉拜罷起身,便親扶了他起來,道︰「如今拜過了你母後,這宮里其他人倒也不必見了。已是分付人備了家宴,且同朕一道去用膳的是。」

于是二人至那側房中,瑧玉見只得自己同今上二人,乃問道︰「三殿下不在此用膳麼?」今上聞之面色一暗,隨即笑道︰「老三自有府邸,不往這邊來的。」瑧玉便也不再多問,乃同今上入座,二人用飯不提。

且說三皇子日前聞得此事,倒不曾驚訝,只向自己之幕僚嗤笑道︰「果然父皇老了,一發昏聵得不像。這林胤之縱好,也終不是五弟;如今就是認了義子,又能如何?難道還真教外姓之人掌我大成江山麼?這皇位終究是要傳與我的。」旁邊一人便道︰「雖說如此,只恐那林胤之心大了,日後有甚想法,倒為麻煩。如今四王八公之爵位皆是一降再降,今上卻一朝封了兩個小兒侯爵,這二人又同那林胤之厚密,若他當真有反心,可不棘手麼?」

三皇子聞言卻不以為意,乃笑道︰「那林胤之替父皇擋了一箭,雖為壞事,倒也算是忠君愛國之人。我日後即位,或還要用他幾個,只恐他一味惟父皇馬首是瞻;是以還是要敲打一番,教他知曉日後這大成是要在誰手里的;只須將這話點到,他幾個皆是聰明之人,定知其中利害。」各幕僚聞言,卻也稱是。那三皇子又冷笑道︰「諸君不見這古往今來,謀朝篡位之人,那里有幾個成事的?不過落個千古罵名罷了。況他止為父皇義子,若想竊據正統,其名不正言不順,乃禍亂綱常之舉,先就為天下所不容;要想起事,卻比登天還難。」

眾君見了︰這三皇子此時正是躊躇滿志,雖今上將瑧玉認為義子,卻並不曾在他眼里;只道自己便是這天命歸依之人,宛然將自己放到了那個「正統」上。殊不知他如今位次,乃是自己強取豪奪來的;本就是謀逆不肖之輩,那里稱得上順應天命?只是他當日以為小皇子必死,是以並不疑瑧玉之身份,卻道今上移情至此;是以竟全然不知自己將大禍臨頭,只是眼前尚且不見耳;後回方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