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晉*江文學城首發, 此章為防盜章, 訂閱本文60%者即可看到正文  小娘子拿著錢就會托母親給他們買點糖,宋家幾兄弟只要得一兩個銅錢就會放到小娘子手里,讓她替他們攢著花。

但他們一年到頭也就得幾文錢, 就壓歲錢多一點,現在都四月了,幾兄妹的那點小錢早早就花完了, 不過回了一趟州城,宋小五從祖母那得了兩塊碎銀子一共二兩銀, 還從幾個喜愛她的長輩族親那里得了幾個小紅封, 一個小紅封也就二三個銅錢, 但加起來也有二十來文。

以前宋小五是不要的, 但這次去她拿了, 並與人多道了一聲多謝, 給人鞠了躬。

她不是憑白要人銀錢的人, 要了, 就記人的好。

宋小五拿的小紅封不多,又是族中幾個性子好的長輩和嫂子給她的,宋張氏就由著小娘子拿了,她也不拿小娘子的錢,由小娘子自個兒收著。

之前小娘子給了她爹一個銀角子買米糕, 把她爹都逗笑了, 但宋張氏算算, 小娘子手中的私房錢怕是快都要花完了, 上次從州城回來途中,她給她幾個哥哥買了糖糕,一次就花了三十文去。

「曉得了,等會娘付錢。」宋張氏豈會花小娘子的那幾個小銅錢。

宋小五想了想,點了頭。

她手里就那幾個子,留著也好,回頭再稱幾斤米糕就是。

蘇記的雜糧餅足有二兩重,大郎他們就是吃了一大碗米粉,這餅說來他們還吃的下,但他們舍不得一次吃完,大郎就去拿了幾紙油紙過來,吃半塊,包半塊回去晚上吃。

馬兒溝的人家一般一天吃兩頓,縣城里大多數人家也如此,只有富貴人家才會一日三頓,頓頓不落,宋韌是州城下來的秀才少爺,家里再緊巴他也沒短過妻子用來持家的家用,宋家一天三頓飯就維持了下來。

以前家用的銀子用來是夠的,但隨著兒郎們長大,讀書吃穿的花費不少,用錢的地方多了,這日子就緊了,宋張氏不想在這時候朝丈夫多要錢,也不舍短兒女們的吃穿,便從自個兒身上省,她的嫁妝也被她一點一滴的拿出來貼補家用。

這個宋張氏對她的小娘子還有些愧疚,她偷偷當掉的一根三兩重的金釵,原本是想的以後拿來給小娘子當嫁妝的。

這廂等一家人吃飽,就前行去縣城當中宋家兩家相交好的人家送菜,等快要到了地方,就由大郎背著背簍送過去,宋張氏就帶著兒女們在隔著一點的地方等。

她是不跟著過去的。她要是過去了,人家就要打發點東西,幾個雞蛋半包糖都是錢,人家一家老少要養,這可不好。

宋家交好的這兩戶人家一戶是宋韌在衙門交好的同僚,一戶是已博得了秀才功名的書生家,但兩家家境都不寬裕。是宋韌同僚的捕快家老少一家八口人,就靠他一份俸祿養活;書生家一家只有五口,但他沒錢打點,至今都沒謀得一份官職,現在在縣城的一家私塾坐館當教書夫子,他就是再往上去京城趕考,要是沒有儒士替他寫舉薦信,那也是不能夠的。兩家都住縣城,手里也沒田地,住的家中狹窄也騰不出地來種菜,吃一把菜也是要去買的,宋家一家住在馬兒溝自個兒也不種菜,但村里菜便宜,這個時節一文錢能買半簍,一家送過去一簍,也能吃個三四天。

他們先去了肖捕快家,大郎進去把菜倒好,不等肖家婆婆給他塞吃的就一溜煙地跑了出來,等找到母親和弟弟妹妹,大郎氣都喘不平。

宋張氏好笑,替他拿下背簍,讓三郎替哥哥背著,給他順了順背。

「肖婆婆要給我拿糖吃,我沒接,怕她塞給我我就跑出來了,肖嬸子今個兒不在家,說是出門有事去了,婆婆叫你要是趕完街,就去她家坐坐。」宋大郎牽過妹妹的手,帶頭走在母親身邊跟母親說道。

「好。」宋張氏牽著四郎,點了下頭,「你叫人了?」

「叫了。」

「誒,」宋張氏應聲,又跟三郎四郎他們道︰「見到長輩要先打招呼,可听到了?」

「曉得。」三郎背著背簍走在後面,他正彎腰點小娘子的包包頭,听到抬頭道了一句。

宋小五這走個路都不安生,模著頭回頭瞪了宋三郎一眼,轉頭就朝宋大郎道了一句︰「三郎戳我頭。」

宋大郎朝三郎怒目瞪去,「你少招惹點妹妹。」

三郎嘻笑,不以為然,又去模妹妹的發帶。

四郎見著好玩,也去扯另一邊的。

宋小五這沒脾氣的也被扯出了三分火氣來,頓足模著她的兩個小啾啾發飆,「不能再扯了,我要生氣了。」

他們就不能有個安生的時候?

「別煩了。」背著一簍菜的二郎見她氣得小臉都紅了,心疼得很,彎腰把她抱起來放到三郎的背簍里,他把自個兒的背簍放下,拿過三郎的簍子把宋小五背到了背上,回頭跟妹妹道︰「你坐簍子里,二哥高,他們夠不到你。」

在背簍里虎著臉,一臉不高興的宋小五伸手模了下他的耳朵。

這是她跟二郎哥道謝的一種方式,她一模,宋二郎就笑了起來,又跟三郎四郎冷臉子︰「招她煩了你們就高興了?」

三郎四郎朝他扮鬼臉吐舌頭,大郎背過菜簍朝他們威脅道︰「回家就告訴爹,看他不罰你們。」

三郎和四郎怕父親,听了都收斂了手腳,老老實實地跟在了母親的旁邊,不再嬉鬧了。

只是安靜不了一會,兩兄弟又打鬧了起來,你踢我一腳我踢你一腳的,就是不好好走路,說他們也不听,宋小五高高坐在二郎哥背著的簍子里,見狀別過了臉,看都不想看他們一眼……

還好大郎哥和二郎哥大了,比以前多了幾許穩重,要是一家四個一起這般鬧騰,這輩子休想她再多活一天。

宋四郎低下了腦袋,過了一會兒,他沮喪地道︰「好吧。」

好像妹妹是不能去了,她連學堂都進不得,又怎麼可能跟他們一起去京城念書?

「你等我以後掙到了很多的銀子,當了很大的官,就來接你去京城玩,」宋四郎念念不忘要帶妹妹玩,還道︰「我掙的錢都給你,就讓你管著我。」

宋小五听了忍不住想笑,白了他一眼︰「誰樂意誰管去。」

還想讓她管他一輩子的錢?她有那般閑嗎?這個小四郎,想的太美,以後娶了媳婦少不得要被媳婦兒收拾。

宋四郎見她笑了,跟著傻笑了起來,他靠近宋小五,喊了她好幾聲,「妹妹,妹妹,妹妹……」

**

為趕兒郎們去京城穿的衣裳,宋張氏每日燈下穿針引線,這些年間她早成了一個連油燈都要算著點的婦人,這廂卻不在意浪費油錢,通宵達旦地為兒郎們做衣。

宋韌少不得勸她,但這哪是勸得听的,宋小五見母親眼楮熬得腥紅,那些想勸的話到了嘴邊咽了下去。

罷了罷了,不過幾天而已,小兒郎們去的日子卻是無數個日日夜夜,她今日不盡心,來日不知要有多愧疚,所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密密麻麻縫的皆是她對兒郎們的擔憂與愛意,宋小五也不忍心勸。

宋韌公事緊迫,梧樹縣的氏族之爭有燃起之勢,但他一回來都是笑臉,只有在兒女們都看不到的地方才會眉頭緊鎖。

而青州城里,宋韌的老先生秦公前去燕都之日就在五月初,宋家接到信已是四月中旬之日,從梧樹趕去青州城里少不得要個十來日的腳程,就是用馬,也需六七日,這前去之事宜早不宜遲,不能讓老人家在城里等著他們,但宋韌這時委實抽不開身,只能由妻子帶著兒郎們進青州城。

宋張氏也需走這一趟,她還要去青州城把頭面首飾化成銀子,梧樹縣是在宋韌治下,他們家不好在這里把東西當了。

宋張氏去了青州就是不跟本家打招呼,但宋祖母那里人到了是必須要報備的,宋韌對他那個兄長脾性知之甚詳,不敢在這時候認為他那位大哥對他兒郎們的進學有同喜之心,他思量宋洱要是知情,怕是還會從中作梗,把自己的兒子換了兄弟的兒子的事也作得出,遂他思來想去,還得小五陪著母親上青州一趟。

宋小五自出生就沒把自己小兒看,這廂宋韌找她商量前去青州之事,听宋韌道一進青州她與她母親就兵分兩路,一路由她母親帶哥哥們去師祖秦公之家,坐實前去京城進學之事;一路由她前去祖母那拜見祖母,代他們家行給老人家請安之責之事,她一听罷搖頭,道︰「不妥,讓哥哥們自行去師祖府上,我與母親去給祖母請安。」

她對宋韌道︰「你放心,大郎哥管得住他們。」

母親要是先去了師祖那,大伯家和本家那就有話可說了。

宋韌一听,略一思索,道︰「也好,我與你們師祖書信一封,他老人家會體諒我等的。」

說著他在口間輕嘆了口氣,自父親死後,如若沒有他視之為父的先生打點體諒,他宋韌就是有萬般才能也絕無出人頭地之日。

而相襯之下,親娘的冷漠,親兄的妒恨就讓人齒冷了。

「可先生那就太……」可老先生那就太失恭敬了啊,宋張氏有些猶豫地看向了相公。

「他老人家會體諒的。」宋韌安慰了她一句。

「師祖倒是看得開,不會在意這些個,」那位老人家就是個護短的,他早年喪妻膝下無子,父親早就被他當成半子,要不然他豈會如此勞心勞力?但人家老人家對她爹,對他們家的心意一點也沒作假,不過,「不過等爹和哥哥們都出息了,莫只記得親兄族人,把他老人家的恩忘了就好。」

別等成了上人上,佔便宜的都是辜負了他的所謂有血緣的親人,抬舉他栽培他的人就忘了個一干二淨。

「你呀……」宋張氏攔住了她的嘴,作勢打了她一下,朝相公討好地一笑,道︰「小五就是有點喜歡亂說。」

宋韌不知被小女兒刺過多少次了,這次听了嘴角也忍不住抽了抽,跟小娘子無奈道︰「去了州城要慎言,這次爹就不跟你們去了,你得護著你娘,護著你哥哥們。」

宋小五點點頭,不與他爭辯她會不會在外頭亂說之事。

她在家都沒有多說幾句的心,在外頭豈會。

「小五在外面從不亂說,她跟了我去也好,師祖也喜歡她,母親那邊,看到她也歡喜……」雖說不會因此多給她些臉,但只要小五在,婆母也不會過于惡形惡色,總要端著些,而這這足夠了,她在青州也呆不了幾天,一等送完兒郎就帶著小五回了。

宋張氏之前已跟丈夫商量過了才找小娘子來說,但小娘子不張口則已,一張口就是大人話,就是丈夫從來都是偏疼小娘子,她也有點擔心他會不喜小娘子的嘴,就要護著小娘子幾分,言語之間也要為她討兩分好。

「是了。」見夫人護犢,在她眼里嘴里小娘子那是千般萬般好,人見人愛,人見人疼,就沒有不喜她的,宋韌無奈又好笑,看著母女倆的眼分外柔和。

他的這個娘子,嫁給他那時心地柔軟善良,與人說句話都會害羞臉紅,時日至今,她為了他與兒女們學會了精打細算,學會了有心思,學會了為他們毫不示弱,哪怕與人爭得面紅耳赤也在所不惜,一個柔弱沒有心機的小女子為他成了如今這等樣子,宋韌對她的憐惜與喜愛早要比當年要深厚得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