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般來說外臣是不能入後宮的,後宮的妃嬪也是不能見外臣的。

可大墨不是一般的國家,人家有位穿越者當開國皇帝呢。甚至還有女子入朝為官的,沒那麼夸張的男女大防。

所以規矩放在那里還是有的,只是為了讓後宮井然有序一點,不要太亂,讓表面上好看一點。

要讓後妃見到大臣,也就是皇帝一道旨意而已。

按照大墨某位用詞一貫粗俗的皇帝的話來說︰老子都不怕帶綠帽子,你們這群家伙唧唧歪歪個什麼勁兒。

所以司軒一句話把韓少軍帶去見人,再一句話,就宣黎崇入宮。

在得知終于能見到那位神交已久的黎大人的時候,韓少軍內心涌起的竟然是見網友的期待感——全服第一的大神即將露面,哪怕誰都知道長相不影響操作,但是還是忍不住幻想和期待那位風姿。

當內侍傳唱了黎崇的名字的時候,韓少軍轉頭的速度超乎想象的快,幸好司軒沒注意這個——他速度也不慢。

一身藏青色的簡約常服,一件普通的直裾深衣,只因那轉身的動作就顯得高端不凡。衣袂輕飄,就帶出了一種名仕的月兌俗之感。

當那嶄新的官靴,傲然的邁入建章宮時候。

那自帶氣場的的身影也慢慢的從背光的狀態中露出真容。

韓少軍不自覺的睜大了一點眼楮。

內心響起了無數見過黎崇的人的感嘆︰洛陽紙貴難書盡君之風采萬一。

為那份可以寫入史書的容貌鼓掌,大墨不是晉朝,如果在那個看臉勝過一切的年代,想來黎崇絕對是瓜果盈車的一位,沒準也有一個貌若潘安之類的成語來專門描述他這張臉。

在加上那光華內斂,底蘊悠揚的氣質。

真是一個讓人見之誤終身,不見終身誤的人。

僅僅是見面而已,黎崇就有了讓人為之折服的風采。難怪黎崇有本事以罪臣之子的身份名滿大墨,成為帝師的。

如果是上輩子見到黎崇,他也會毫不猶豫的把人拉攏到自己的麾下。

容貌不凡,氣質不俗。超月兌這兩點,一個能讓人僅僅看他的外表,就能感覺到他能耐非凡的人……神一般的存在啊。

韓少軍細細的毫不客氣的打量著黎崇,黎崇也在看著韓少軍。

區別就是,韓少軍興致勃勃的盯著看。

黎崇是禮貌的掃視幾眼就把視線回歸到司軒身上。

目光柔和並且懷念。

時隔多年再度穿著常服踏入建章宮,內心涌動著的復雜的情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他長大了,他成熟了,他坐穩了龍椅,他坐擁江山……

而自己,卻不再是那個能隨意出入的人了。

他們之間存在著一份追求和原則的隔閡。

他畢生的追求,人生的夢想,他守護江山的原則、祖宗的遺訓。

沖突了。

「愛卿不必多禮。」司軒看到黎崇,卻沒黎崇那麼多感傷,直接痛快的免禮。然後快速的進入正題。

司軒在對黎崇解釋背景資料(尤其是他有個相當能耐的愛妃這件事),和劇情進展(愛妃推測出了好幾種可能性)的時候。

韓少軍繼續肆無忌憚的觀察黎崇,準確的說是剛剛是在看臉,現在是觀察黎崇和司軒兩個人之間的氣氛。

按照地球上那些女讀者的說法,現在的X點文里,種馬男要是沒個基友簡直不好意思介紹那是他的小弟。

韓少軍表示,他的小弟們是真小弟,他們絕對沒有任何跨越友誼的事情。他們之間的有些對話,完全是作者的惡意賣腐來吸引女讀者的。

證據就是那貨後面寫的幾個文,越來越多的筆墨描寫「兄弟情深」。

他那是X點文,這個世界若是也是個文的話,誰知道什麼屬性的。

若是在某個綠色網站……

韓少軍還是忍不住想多了,所以才在這時候借著機會仔細的打量,最後……

什麼都沒看出來。

【我就知道是我多想了。】韓少軍內心的小人豪邁的拍著大腿。

唉,都是那位小表妹的錯。現在的女孩子真是的……都是要混演藝圈的人了,卻沉迷這種屬性的故事。

以後在片場,看著男主就出戲,接個吻都得考慮男配的感覺。

看你怎麼混。

韓少軍確定了自己的判斷後,內心就放松了,順便毫無邊際的吐槽了一下。

事實上,司軒和黎崇有沒有什麼壓抑在心頭難以割舍痛徹心扉進退維谷的那種不容于世的情感。

在情感上,和韓少軍是沒有半毛錢關系的。

可在身份關系上,卻大有關系。

「明婕妤真是女中諸葛,後宮謀士,黎崇佩服。」

司軒已經對了黎崇仔細的介紹了韓少軍的之前的推測。

見微知著,原始見終。

哪怕韓少軍說得不多,但是正是這種不多,卻直接蓋含了整條事情的大方向。幾種最關鍵的可能性。

放在桌面上的就像是一道道填空題,只差黎崇腦中的資料,然後天上幾個空格,就是一份答卷了。

黎崇自然不是那種瞧不起女人,內心又怕女人超過自己,只會性別歧視的沙豬。

更不是那種嚷嚷後宮不得干政的腐儒。

如果是的話,他根本不可能交友滿天下。

有見過哪個蒸蒸日上的朝堂,腐儒一開口,滿朝皆應的嗎?

黎崇不僅沒有看不起沈靜姝,也沒有反感司軒身後有別的人出謀劃策。

他要的是宰相之位,要的是名留青史,可不是希望徒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恭敬的對韓少軍行禮,哪怕他的品級比韓少軍高很多。這個禮,是在謝她照顧並且自己的徒弟,也是謝他為大墨出謀劃策。

一番你來我往的客氣後,韓少軍和黎崇的第一次見面可以說對彼此好感度暴增。

三個人都不是婆婆媽媽的人,客氣過後,贊美過後,就直接進入了正題。

黎崇根據韓少軍給出的題目,說出了一大堆關系網,有些復雜到讓司軒都覺得嘆為觀止。偶然忍不住打岔了一下。

比如

司軒︰等等,表舅家的外甥女婿這種關系也太遠了吧。

黎崇︰咳咳,他們是契兄弟。

司軒︰!!!!!

韓少軍︰…………

黎崇︰此乃臣屬私事,雖有違倫常,但不算私德有虧,陛下不該過于在意。

司軒︰……是。

韓少軍︰→_→

除了這種隱蔽性的關系外,還有什麼,同樣一份功勞,若是拆成兩分反而功勞不大,A讓給了B,B欠下一份人請。

還有什麼,同時陷害過C。

都和D是生死之交之類的或者敵人的敵人之類的。

這些錯綜復雜的關系網,連接著沈俞琮,也連接著伊集。

「真的是他?」司軒很難過的嘆口氣,他要辜負姑姑的遺願了。「要論關系,恐怕整個朝堂的人都有聯系。老師挑出他們來,恐怕不僅僅是他們之間有牢靠的關系。」

「沒錯。其實這點,明婕妤也已經想到了。」對于皇上開口稱呼自己老師而不是愛卿,黎崇心情又好了幾分。

黎崇指著桌面上白紙上,寫著的「政績」二字。

根據記憶,韓少軍推測,他的那位堂兄絕對不是甘于寂寞的,甘心守城的人。

他這次前去的地方,是個普通的二等縣,不貧窮也不富裕。對于眾多必須外放的選擇來說,這種地方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絕佳寶地。

不用窮山惡水的受苦,也不用面對富裕之鄉的盤根錯節。

雖然地頭蛇,土豪紳之類的是免不了的,但是中庸守成就能簡單的獲得不差的功績,多輕松的美差。

可要對一心有所抱負的人來說,這塊地皮就不怎麼好了。

若是在窮凶僻壤,一窮二白的局面很方便施展拳腳,力挽狂瀾。若是在富鄉寶地,那更是說明了,那塊地方資質好,交通,土壤,特產,人才,任何一種因素算。

這樣的底子更利于施展拳腳。

偏偏是一個中不溜秋的二等縣。

沈俞琮是這麼認輸的人,當然不是,他一定是鐵了心的要改變局面。而這個局面的打破,勢必很難,而且會損害到其他人的利益。

「雖然不知道伊大人和我堂哥有什麼仇怨。如果我是堂哥的話,在明知道有一個人一定會對付我,害的我仕途受阻,身敗名裂,甚至喪命的話,我一定會一舉兩得的一起收拾他。」韓少軍的手點在「業績」這兩個字上。

「我堂哥一定會在打破局面富裕鄉里的同時坑伊集一把。而這種事情,最合適的莫過于……」

「修路!」

三個人同時發言,默契一笑。

沈俞琮的那個縣,叫安懷縣,曾經也是個窮鄉僻壤,後來慢慢發展,總算是穩定住了農耕,增加了人口,再出了好幾個讀書人,這樣一點一滴的發展成了二等縣。

不貧窮,不富裕。

可要再進一步就不容易了。

在古代,太多因素能影響發展了。連續幾年的欠收,來兩個貪官,附近多了一伙難纏的盜匪,爆發了一兩場的瘟疫,朝局動蕩打了幾場仗。

不過安懷卻有一個隱藏著的小小優點,那就是他的地理位置也是那麼的陷在當中。若是修上好幾條道路。完全可以成為一個相當優秀的中轉站。

一個成為交通樞紐的縣……可想而知將來會如何發展。

這種好主意以前沒人注意到嗎?

當然注意到了。

可這樣有三大阻礙,一安懷縣的百姓。

他們不是過不去下去窮鄉,他們只要不遇到天災還是能溫飽的。改變後會有什麼的樣的變化?他們不樂意去改變,安于現狀,情願這麼不好不壞的守著。

二,就是徭役和修路費。

三,被連通的那些城縣的阻撓。

一個四通八達的城市,對于百姓來說是好事,對于那些官老爺和地主豪紳來說卻不一定是好事。

比如說,安懷附近的大通縣。原來從桐城到潁州必經大通的,但是安懷這條路一開,那麼這就不是唯一的道路了。城門稅大通就得損失一大筆錢。

稅收少了,不提油水的部分,光是自己的政績就不好看了。

再比如,還有就是一個些靠壟斷生意發財的富商了,和靠著受賄豐滿荷包的官員。

再比如,見不得人好的。

這些阻撓都是大問題,可也不是沒有人支持的。

村民中總會有有遠見的,富商中也有多條路,就會多賺很多的。當今朝廷有黎崇和皇帝在,後方人力和銀兩的支援也不會缺。

所以說,事情雖然難辦,卻也不是逆天而行。

之所以以前沒人去辦,是因為要辦成這件事,需要能耐也需要時間。

而有點能耐的人到了安懷縣這麼一個容易守成的地方,你覺得勞心勞力去做出成就來,還是隨便認真一下,拿個優等評定,走走關系,往上走走?恐怕大部分人選擇後者。而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人還得考慮,自己做到一半被調走,成績會不會便宜了後面來的繼位者。

或者,繼位者不同意他的意見,繼任者無法完成自己的布置。

都是原因。

而沈俞琮這樣有能力有背景有野心的人凌空降臨才有實現這件事的可能性。他有忽悠百姓的口才,有左右逢源的圓滑,有強壓地頭蛇的背景,更有做好這件事的能力。

當然,也多了給他使絆的伊集。

黎崇又列了不少沈俞琮的關系網放在了韓少軍的面前。

短短的時間內,黎崇展現了堪比超級電腦的情報能力以及卓越的記憶里。等他全部寫完,面對韓少軍的驚訝的目光,只是淡淡的笑著說了一句。

「過目不忘,可不僅僅是伊集的本事。」

不,這不僅僅是過目不忘了。

側目看向司軒,發現他對黎崇的本事半點也不驚訝。

好吧,他們認識不是一天兩天了,當然不驚訝。

想到這里,他對司軒反而有點佩服。上位者能容得下如此「才華橫溢」的下臣可不多。

能放任黎崇甚至重用黎崇,除了信任二字外,恐怕還有對自己的自信,還有就是把國家的利益永遠放在最高的首位。

國家需要黎崇,黎崇不危害到國家,他就繼續重用黎崇。

韓少軍拿著資料也完全不客氣,回憶著沈俞琮的一慣手段。然後開始布局,謀劃,安排。

還有伊集這頭,雖然他不了解伊集,但是根據敘述,這位無非也就是有聰明的腦袋,陰險的心腸的一位標準的運氣欠佳的反派。

能和自家堂兄杠上,想來水平也就堂兄那個等級,再略微高估一點就差不多了。

若是他更有能耐的話,該對上的就是黎崇而不是沈俞琮。

于是又過了一個時辰,德順公公已經把晚餐端了上來了。三個人匆匆用過後,繼續討論。

這一次的事情對于整個國家來說,並不是什麼機密大事。

只是三個人的身份,讓這一次的討論讓人覺得很舒服。

黎崇享受著難得皇上沒有那份戒備和敵意的時光。

司軒享受著心上人和老師為自己出謀劃策。

韓少軍……純粹是為了堂兄和沈家,不過在看到黎崇贊嘆和認可的目光後,立刻變本加厲的說得更多了一點。

「沈卿……真是人才啊。」司軒看著最後推論的結果,忍不住贊嘆。

「呵呵。」韓少軍站在沈靜姝的身份上冷笑。「祖父和伯父知道了,表情一定精彩。」

「得派人去救。可不能讓此良才美玉隕于意外。」

沈俞琮謀劃了一個膽大包天的計劃,以自己為誘餌,把那些反對他修路的人以及伊集派來的人一網打盡。

若是計劃成功,不僅僅能把那些阻撓修路的人一網打盡,還能撈進不少,在旁邊虎視眈眈,一直想要他命的伊集的人手。

事情順利的話,那群人都會是個謀害朝廷命官的罪名,然後再附贈這麼多年貪贓枉法的罪證。直接把塊地區的利益重新洗牌。

等到洗牌完畢了,路早就修好了,他的目的達成,帶著榮耀回京,安懷周邊城市的爭權奪利和他有什麼關系?

而安懷,在鬧出那麼大的事情後,皇上不會讓一個隨便的繼任者過來破壞已經搭起的舞台。

至于伊集,這就是沈俞琮沒辦法掌控的部分了。

他不是黎崇,不知道到底哪些是伊集的人,哪些不是。只能希望自己這個肥白女敕的大誘餌,撈進多少是多少。

還有一件事,是沈俞琮不會知道的。那就是御史的插手。

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向可愛乖巧的堂妹,單挑了整個御史台。

「若不是你堂兄這一鬧,若不是那個……」那個選侍姓啥來著。「提醒了你伊集這個名字,恐怕朕也不知道,他還在興風作浪。」

黎崇沒有說話,不過從他的皺眉看來,他也是相當自責的。

這件事和他這個戶部尚書沒有半毛錢關系,可誰讓黎崇是把自己放在宰相的位置上呢。

伊集再度想聚起「邪教」,這就是他這個「宰相」的失職。

「不管怎麼說,得先救下沈縣令。雖然是他自己下的餌,不過恐怕現在情況已經超出他能控制的範圍了。」

黎崇轉身看向韓少軍「對沈修玉的了解,恐怕我們都比不過婕妤,這次要再勞煩明婕妤一起討論了,婕妤可切勿藏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