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果真不能和女人講道理,她永遠都是有理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哄她開心,引導對她有利的一面,等她腦袋清醒了自然就有理了。

趙國生這話不是造謠生事、無中生有,前幾年村里確實發生過這類事情,因為沒有抓個現行,苦于沒有證據,這事鬧得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

不過趙國生現在更想說的是︰「有什麼事我們可以私下小聲商量,用不著跟吵架一樣吼嗓門」配上那副叉腰駭人模樣典型的潑婦罵街,不僅自己難看還令人難堪。

「商量,商量,你跟我商量了嗎?你現在是掙大錢了,開始亂霍霍敗家了」話是這麼說,語氣仍然很沖不好听,聲音卻低沉了許多,劉蘭秀是一個特別愛面子的人,要是讓別人發現他們兩口子在吵架,還是錢方面的問題,她面子掛不住。

顯然劉蘭秀听進去了話,這讓趙國生如釋負重的松了一口氣,這人呀只要能听得進別人的勸解就還算‘有救’,趙國生就擔心劉蘭秀一門子心思掉進了錢眼里,什麼都進不進去,那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

「現在不正在跟你商量嗎?你也說了現在我掙大錢了,你害怕什麼」平均每三天五十塊錢的收入在這年頭可比當工人吃國家糧強多了,即使大多數時候必須偷偷模模,那也比很多人好啊。

「我就是擔心,萬一誰家有個紅白喜事、急事什麼的」手里沒錢劉蘭秀就是心慌的很,在劉蘭秀看來賣泥鰍、黃鱔也不是一個長久之事,說不準那一天就被人舉報了,這事黃了不說,說教、批評進派出所呆幾天那可不是光彩。

「我又不是每次都把錢花完,家里缺什麼當然要補上什麼,新家就要有個新家樣」這話說的趙國生自己心里都沒底,就他這‘買買買’的隱形性子,很難說。

大男子主義的趙國生很是霸氣的說︰「記住,我負責掙錢,你負責花錢,其他的事情不要管那麼多」當然包括趙國生自身花錢的事。

無論哪個年代,女人听了這麼暖心霸氣十足的話都不會再說什麼,只會滿心裝滿了蜜糖,甜的牙疼,只見劉蘭秀表演川劇變臉戲法,陰雨綿綿瞬變陽光明媚,笑呵呵的說︰「好好好,我不管,可是趙大款你告訴我,六月天買暖水壺是什麼個講究?」話里話外說不出的揶揄,完全看不出之前鬧過脾氣。

說起這個,趙國生還是有點心虛的,這時只能硬著頭皮解釋︰「不是搞雙搶熱的很嗎,每次把井水送過去時都不涼了,這不有錢了買個暖水壺」這年代沒人推銷,主要是腦子抽筋。

「呵呵,是不是這時候買比冬天便宜?」劉蘭秀認為這個理由更為相信。

既然劉蘭秀更相信這個理由,趙國生也無話可說了,起碼這個結果很好。

「我找爸有事,順便給爸捎一個過去,還是上次我買的旱煙絲呢?都忘記給爸送過去了」雖然兩家住的很近,家里有什麼吃的都讓孩子們送過去,趙國生一般沒事很少過去。

本來想說點什麼的,最終劉蘭秀還是什麼都沒說,稍稍有點不情願的回答︰「知道了,我去拿」家里入口多,一個暖水壺哪里夠?涌上嘴的話又咽了回去。

算不上細心的趙國生壓根沒注意到劉蘭秀的情緒變化,只想著好不容易找個理由混過去了,以後買東西還是在腦子不抽筋的情況為好。

一手拿著暖水壺,一手拿著一包旱煙絲不緊不慢的往趙國生父母住的地方去。

「媽,我爸呢?」趙國生一進門手里的東西還沒放下,眼楮習慣性的往屋子瞄幾眼,發現和記憶中的沒多大差別。

「你爸哪里閑得住,去河邊收魚簍去了」樂呵樂呵的順手接過趙國生手里的東西,很是歡喜︰「這個月份怎麼想著買暖水壺了,咋還給你爸買了煙絲,我前兩天還在說他,年紀大了身體不如從前了,少抽點煙」。

「這不給你倆老夏天備著的嗎?不然一口渴又要跑到村口去提井水,多麻煩,再說我爸就這一愛好,你讓他不抽煙,爸能瘦的了嗎?」抽了一輩子的煙,你說戒掉就能戒掉啊。

這時趙母裝作很自然的探出個頭往外查看一番偷偷的問︰「剛起了新房子,現在錢夠用嗎?」邊說邊往里屋走,看樣子是準備去拿錢。

「媽,你這是干嘛,錢夠用,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孫子過幾年都快結婚了,你還打算管他兒子啊?再說了你倆老頭攢點錢也不容易,多給你們自己買點好吃的」趙國生在想,他媽不會以為他送個暖水壺來是來要錢的吧?

說這些話的同時趙國生眼疾手快的拉住趙母往里屋的步伐,連忙急說︰「我問爸有沒有時間,這不愛華新打了幾張床,想讓爸給做幾床2m*2m的竹席子,等愛華手藝學成後給你倆老也打張新床」後面這句話臨時起意純粹是為了討趙母歡心,在這之前趙國生真沒想到過,也是剛才瞄的那一眼,似乎那張床有點破舊。

「你爸能有什麼事,等他回來我就跟他說,最好趕在你們入伙(住)之前弄好」趙母還以為什麼事,急急的拖住她的胳膊。

人和人有對比才有知道,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丟,這時趙母才徹徹底底感覺到,二兒子好像真的不圖他倆老的棺材本。

「那行,我就怕耽誤爸的事,還有今中午不要煮菜了,我買了豬肉和白豆腐,煮好了我讓你孫子給送過來」還不是擔心這倆老頭舍不得放油,白豆腐就是一鍋水熬出來,哪有油煎白豆腐,兩面黃燦燦的好吃。

「又亂花錢,剛起的新房子,幾個孩子還要讀書,該省的省一點,多攢的錢,我還想等我孫子考大學呢?」如果忽視臉上的笑容,趙國生還真信了。

村里就那麼大,誰家有個什麼新鮮事那私底下可不得八卦個好幾天,尤其身為當事人的爺爺女乃女乃,好幾個人有意無意向他倆老打听過二兒子家大女兒學裁縫,小兒子學木匠的事,就連三兒媳婦也旁敲側擊的問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