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44.第一百四十四章

這是晉江自帶隨機章節~妹紙們看不到正文的話請等等~

「自然不辛苦。路上好玩著呢。」

阿音知道俞皇後近來身子不好,就撇去了路途中那些奔波勞累之處,專撿了路上的趣事來講給俞皇後听。

小姑娘說話的時候眼楮晶晶亮,描述所見所聞生動形象,不多時俞皇後就听得入了迷,眼中的笑意也越來越深。

俞皇後又問了她一些有關江南的事情,阿音也一一答了。

「江南很不錯。」提起這個,俞皇後有些悵然,「當年我去過一次,只可惜沒玩多久就回了京。」

說罷,她和阿音又說了會兒話,這就讓小姑娘去御花園去尋其他人玩了。

看著阿音遠去的背影,俞皇後的思緒慢慢飄遠。

她今日特意讓阿音過來一趟自然是有目的。這和三年多年的一件事有關。

那時候俞正明還沒有去到江南,俞家三房尚在京中居住。那年的夏日里,冀行箴忽地病了,臥床不起,連日高燒不退。

這可愁壞了俞皇後,喊了太醫們輪番看診。可是冀行箴非但沒有好起來,反倒是病得更重了些。

在冀行箴又一次燒起來後,太醫一個個的都搖起了頭,只說是希望這回能夠挺過去。

俞皇後听聞消息後當場暈倒。

俞家的老太爺和老夫人緊張不已,命人進宮看望。來的剛好就是三老爺和三夫人,兩人把阿音也帶了來。

彼時俞皇後已經醒來。她生怕俞正明他們過了病氣,不讓他們靠近冀行箴的床前,甚至沒讓他們進屋。

可就在俞皇後和俞正明他們說話的時候,段嬤嬤急匆匆來稟,說是五姑娘跑到太子殿下那邊去了,攔都攔不住。宮人們怕吵到太子,不敢和五姑娘說太多。求皇後給個準主意。

俞皇後和俞正明夫妻倆急忙過去看,卻見阿音正趴在冀行箴的床前,好似在和他說著話。

程氏生怕阿音沖撞了病重的太子,好生訓斥了阿音一番又趕緊把她帶離了屋子。

說來也怪,自那一刻起,冀行箴的病竟然慢慢好轉了。先是降了體溫,而後慢慢康復。

後來俞皇後問起此事,冀行箴只說阿音給他口中塞了一片茶葉,其余的他也不知。

雖然一片茶葉應當是小姑娘的玩笑之舉,但不管怎麼樣,說阿音給行箴帶來福氣讓他痊愈也好,說阿音誤打誤撞不知怎地幫忙把行箴的病氣趕走了也罷。俞皇後是認準了那事兒是阿音幫了忙。

所以俞皇後就想求了陛下封阿音個鄉君,賞她些封地。

可當時如果立刻做這事兒的話,有些太過惹眼了。俞皇後就將這事兒稍微擱了擱。結果那年的冬天,俞正明就被調去了江南。阿音自然也跟著去了。

如今小姑娘回來,俞皇後就又想起了這事兒。

可是今日瞧見了後,俞皇後愈發喜歡起阿音來,覺得只封個鄉君好似不太夠,就打算和皇上商量下,看看能不能讓皇上給封個縣君。

*

阿音雖然很喜歡去御花園玩,但一想到冀行箴也在那個地方,她就有些遲疑。

那家伙看著文質彬彬的,其實道貌岸然得很。沒惹了他還好,一旦惹了他,可沒什麼好果子吃。反正宮里沿路的景色也不錯,不如在路上多走走,能和他少待一會兒也好。

這樣想著,阿音的腳步就慢慢緩了下來。又思量著要不要轉一條道走,免得這條路太短走不了太多時候。

正當她猶豫著要去選旁邊那條岔路時,岔路另一頭忽然出現了一行人,正步履匆匆地往這邊兒來。

當先那少年不過十三四歲大,身材中等,帶著微笑看上去十分得平易近人。

阿音認得那是大皇子冀符,萬分不願意和對方踫到,于是果斷繼續朝著自己剛才前行的方向走去。而且還特意加快了步子,免得對方走得太快而遇見。

結果一個不小心行得太快,好似才過了一轉眼的功夫,御花園就到了。

*

御花園中春.色初現,梅花開得正好。冀行箴信步而行,不時地回頭看著。

他知道母後身體不妥,想必私下里說話也講不了多少時候,小丫頭不多時就會往這邊來。可他等了半晌沒見到人,就和身邊的內侍低語了幾句,遣了過去看看究竟怎麼回事。

剛剛吩咐完這些內侍還沒來得及離去,冀行箴抬眼就看到了院門口那個猶豫不定的小身影。

左右人已經來了,他也就不再擔心。和內侍說了聲收回之前的吩咐,冀行箴好整以暇地緩步前行。

俞千蘭小聲和俞千雪說︰「姐,你看,太子殿下剛才還冷若冰霜,突然就春暖花開了。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啊?」

俞千雪嫌妹妹這話說得太大聲,斜睨了一眼以示警告。而後她快速的環顧四周,望見周圍梅林後,心里有了主意。

太子性子清冷疏淡,在她看來,他正如這梅一般,孤高而又清雅。

莫不是他因喜梅而高興?

俞千雪隱隱有些興奮,強壓住滿心的喜悅,努力讓聲音放平穩幽幽然地道︰「梅香四溢,沁人心脾。到了這樣雅致的地方,自然心情舒暢。」

她特意將這話說得聲音略大了點,這樣的話,不管剛才太子听見沒听見俞千蘭的那番話都能听見她的言語。

倘若太子听到了俞千蘭的,那她這句就是在幫太子和俞千蘭解釋。倘若太子沒听見俞千蘭的話,那她這番感慨想必也合了他的心意。自然也很好。

俞千雪因著有些緊張雙手不由地握緊,忙掩在了寬大的衣袖下,免得被人發現。又微微低垂著頭,現出柔和恭敬的姿態。

俞 覺得俞千雪有些失禮,不悅地回頭看了她一眼。但見她眉目低垂好似知道錯了,就沒再多說什麼,只低嘆了聲。

冀行箴倒是真的听見了俞千雪的那番話。他下意識地側頭看了看,見周圍梅花果然開得不錯,心下一動,抬手折了一枝綠梅下來。

他手里捏著綠梅枝丫,又朝院門口看過去。

一個小小的身影正貼著牆邊走著,好似打算繞過了他們這一行,去往院子另一頭。

冀行箴知道,院子那一頭有一叢紅梅開的正好。可他記得,小丫頭分明最喜歡的是綠梅。如今卻怎的舍了綠梅往紅梅那邊去了?

思來想去,冀行箴忽地反應過來,頓時臉色微變。他雖然性子頗為沉穩,可到底不過才十歲大。看到阿音那樣刻意遠離的樣子,他心里就有些不太爽快。

旁人家的妹妹和哥哥都是關系很好的,偏他,心里頭只認準了這一個妹妹,還是個不將他當回事的。

他哪里不如俞林琛和俞林安了?

為什麼小丫頭只喜歡她那兩個哥哥不喜歡他?

冀行箴抬手就把那枝綠梅扔了出去。

好巧不巧的,那枝綠梅就落在了俞千雪和俞千蘭的旁邊。

俞千蘭避之唯恐不及,嗷地叫了一聲趕緊跳到旁邊去,拉住俞璃的胳膊不撒手。

俞千雪強壓住滿心的喜悅,上前躬身將綠梅拾起來。

這綠梅一看就是精心挑選過的,上面的梅花開得正好,枝丫的形狀也十分不錯。拿在手里好看,插在瓶中亦是不錯。

俞千雪覺得自己剛才那番話定然是說對了。說起來她們和太子見過的次數不少,只不過太子性子冷,很少和她們說話。

她鼓起勇氣上前,擺弄著那枝梅花,柔聲細語地說道︰「太子殿下可想飲茶?不若我分茶與你吃?」

冀行箴就想到了自己剛才烹茶給小丫頭吃的情形。枉費他對她那麼好,她卻不領情。于是心情更差,冷聲道︰「你會分茶?」

他話中的寒意讓俞千雪頓了頓,有些猶豫地道︰「會一點。不過才疏學淺,略知一二罷了。還望太子殿下不要介意。」

話到這個份上,莫說是冀行箴了,就連俞 都發現了俞千雪的刻意討好。

俞 輕喝道︰「二妹妹!」

俞千雪看著眼前的梅枝,不肯退縮,繼續去問冀行箴︰「太子殿下要不要吃茶?」

冀行箴雖心里頭不太高興,卻因教養而能刻意壓制住。但他平生最討厭這樣諂媚討好之人,看這個不熟悉的表親如此,他心下厭惡,嗤了聲輕聲道︰「既然才疏學淺,就莫要獻丑了。免得——」

話沒說完,他瞧見了那紅中帶金的小身影在不遠處閃過,話鋒一轉揚聲道︰「包子!給我過來!」

小身影晃了晃,最終停住了。

冀行箴知她听見了,心情轉好。低低笑了下,緩聲道︰「包子,本宮要喝茶,你來給本宮分杯茶罷。」

那家伙狡猾得很,誰知道他是不是在使詐!

于是她繼續放輕了腳步往里走。

「你若不出來的話,我就進去。」少年不慌不忙,又似喃喃自語般地道︰「倘若這次再被我尋到,你輸我些什麼好呢。」

一提起這個來,阿音就滿肚子火氣。

說起來皇宮里也不缺東西,堂堂太子能短了吃的還是短了喝的?也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每次見了面,他不訛詐她點東西好像就心里不舒坦似的。有時候是幾個果子,有時候是一些漂亮的石子兒。明明是不值錢的小東西,他還非要跟她較真,非從她手里給「奪」了去。

說「奪」其實也不太恰當。其實他走的路子還是比較光明正大的。真論起來,不過一個字就能解釋。

比。

但凡是能夠搬到台面上用來較量的,他們兩個都試過。臨去江南前最後一次進宮,在皇上的見證下,兩人最後比了一次。

結果阿音輸了。

她初時沒有太在意,想著自己年紀小各項技藝都才學沒多久,往後好好學習說不定幾年後長大了再殺回來又是一條好漢。更何況他每次要的彩頭都不過是些小玩意兒而已,她願賭服輸,沒什麼。

哪知道他這次太過分,硬是把她新做的荷包給搶走了。

真的是搶。

那是她第一次縫出來的東西。當時她才剛開始拿針,肉呼呼的手捏著細細的針,費了一個多月的功夫才做成了這麼一個。雖然沒有繡花只是縫了起來,難看得緊,可她十分珍惜。為了給皇後娘娘看一眼,所以進宮的時候她掛在了腰上戴著進了宮。

哪知道他贏了棋後點明了非要那荷包不可。

她不同意?

他就請了在場的唯一證人皇上做主,明目張膽地把東西給訛走了。

皇上只當這比試是孩子們的玩鬧之舉,另賞了一對玉如意給阿音以示公正,畢竟阿音年紀小很多也初學棋不久,他兒子簡直是明目張膽地欺負人。

雖然玉如意很是名貴,可阿音每每想到那荷包還心疼得不行。

要知道人生的第一次還是很重要的,本想拿來做紀念,哪知道就被這家伙給糟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