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等開春我給你問問去,看看有沒有機會讓學武去城里學本事去,以後別跟秀花玩了。」傳虎看不上秀花,眼小氣性怪大的。

「呵呵!好,我知道了。你快回去吧,天都黑了不好走了。」

「我沒事,女乃女乃我走了。」

「嗯,路上小心點啊。」李老太囑咐了一句。

送走了傳虎,老太太才拉著臉說道︰「這個秀花也是,怎麼這麼不著調呢,以後遠著些吧。」

「知道了。」巧蘭也暗 倒霉了。

看過了煙花也就知足了,巧蘭和孩子們玩了兩日就開始精心繡圖了,白日清晨教導四個孩子讀書認字,春妮不認識字,看到清遠清剛認字,遠遠的站著看眼里全是艷羨,看得巧蘭好不忍心,拽過來一起認字,還讓學文給單獨做了一個沙盤,送給春妮,讓她回去練字。

春妮特別感激,諾諾的說道︰「我能學會了教我哥哥麼?我想讓我哥哥也認個字。」

怯怯的眼神,滿含著期待,讓人心里澀澀的疼。

巧蘭模模春妮的頭,「以後你和你哥哥早點起來,跟我一起練字,學會了晚上回去練習行麼?你認字認的好,我單獨給你抄一套書給你們留著好不好?」

「好,謝謝姑姑,我知道您和女乃女乃叔叔嬸嬸大娘沒少幫我們家,我們心里都清楚,別的我也不行,但干活啥的我都可以。」春妮懂事鞠躬道謝。

「傻孩子,你幫我督促清遠清剛,讓他們好好讀書就行,免得他們偷懶。」巧蘭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有了兩個孩子一起跟著讀書,可以促進清遠清剛刻苦學習。

就這麼四個孩子早早起來跟著巧蘭一起跑步鍛煉打拳 一圈,然後回來拿著沙盤認字,春妮和她哥哥大牛特別認真,清遠清剛在一旁看了,也彪著勁學習,比以前還要認真幾分,生怕姑姑被別人搶走了似得,巧蘭心里暗暗歡喜,孩子們肯努力,自然是讓人高興的。

巧蘭每日練字就是抄書,同情春妮和大牛不容易,女娃子當男娃用,男娃當大人使喚,自己買紙把三字經千字文這些買好的書抄一份,打算將來送給兩個孩子用。

飛仙圖已經繡了一多半了,還剩下一小半就可以繡完了,巧蘭心里也舒了口氣。

過年時秀花的娘過來拜年了,里外打探著二哥的事,李母裝不知道,直說同村的不娶,這是規矩,也說了學武還想要學藝去,不會那麼早成親了。

秀花娘很無奈的回家了,據說秀花一個年都沒再出來,開春過完年的時候,秀花娘給她說了一門親,秀花好像狠狠的哭鬧了一回,拗不過家里的決定,定了親。

巧蘭一直窩在家里繡圖,開春後嫂子三個人又去碼頭擺攤,按照巧蘭的指揮,擺了個大案板,做了大塊的臘肉,擺著外面現切現烤餅子夾肉,一個餅子賣幾文錢,去掉了餛飩和包子,因為不如別人家賣得好還有點麻煩,經過一冬天的買賣,也有了經驗,總結了一下失敗的地方,決定去掉這兩個小生意。

加了菜蓋飯,多定了一些大海碗,熬了一鍋湯,里面有看得見的大骨和魚骨,味道噴香撲鼻,很吸引人。

臘肉夾饃和菜蓋飯一推出來就很受歡迎,花錢不多能吃飽,讓嫂子們沒想到的是,這送的湯也有人主動要求出錢買,因為買了臘肉夾饃吃的有點口干,想喝一口熱湯是真的。

菜蓋飯比肉夾饃要貴一點,但湯是送的,很多人舍不得吃飯覺得有點貴,肉夾饃就顯得更實惠,有肉不說餅子也不小,炕的酥香吃起來也爽口,就缺一口熱湯就完美了。

兩個嫂子一商量,賣,一碗湯二文錢,菜蓋飯還是免費送的湯。沒想到買的人不少呢。

有幾天湯還沒夠送就賣完了,不得已嫂子只能熬了兩鍋湯,到了下午全部賣光了,臘肉餅子還有飯菜全部賣光光,這讓嫂子們喜的是眉開眼笑。

巧蘭特意去看了一回,指點他們幾句。

「湯做三個味吧,魚湯和骨頭湯分開,然後再做一個醪糟湯,甜口的,單賣贈送都成。菜色三天一輪換,按照菜譜來,葷菜肉不能少,不然沒人吃了。就是送飯的人不夠,要是能多兩個送飯的就好了。」

張氏沉吟了一會,「讓清遠清剛過來送飯?」心里猶豫了很久,不是沒想到這一點,當娘的舍不得唄。

「嫂子我知道你心疼佷兒們,可我覺得讓孩子們來吃點苦不是壞事,你別忘了他們說到根上是農家孩子。種地比這還要辛苦幾倍呢,到時候你舍不得也得舍得。現在吃點苦知道賺錢不容易,讀書能更刻苦呢,那學堂的農家孩子到了農忙照樣要下地干活呢,就是我不繡花賺錢也得下地干活,一樣的道理啊。」巧蘭覺得不能把孩子養的太嬌了,主要是咱家條件沒到那份上啊。

張氏嘆口氣,「我懂,我就是不忍心,行,听你的,明兒就讓他們來跟春妮一起送貨。」

當下張氏就決定了下來。

第二日兩個小子認字過後就跟著張氏一起出攤了,幫著招 客人,忙的時候端著托盤給碼頭工人們送飯,孩子嘴甜記性好,算賬從來不出錯,工人們倒也給個笑臉賞個臉吃你家的飯,生意果真比以前又好了一些,主要是三個孩子一起送飯,增加了人手,好多工人不用離開就可以吃到現成熱飯菜,都願意訂購張氏的飯。

碼頭的工頭牛大哥也很照顧張氏的生意,張氏經常多給一點,送幾個臘肉夾餅子表示一點心意,張氏和小玲子會做人,牛哥也很照顧。

雖然孩子們有點辛苦,但讀書的時候確實是更認真了,知道了賺錢的不易,心里也就有哈數了,倒是跑來跑去听人家聊天說八卦,漲了不少見識,女乃女乃說小孩子多跑跑對身體也好。

李青山和學文去縣里的學堂打听入學的事,巧蘭說要去就去最好的學堂,那里的夫子水平不一樣,尤其是去出過秀才和舉人的夫子那里學習,這錢花的才值得。

李青山听了閨女的話也覺得有道理,找到一個很有名的學堂,是一個舉人開的,因為年紀大了,身體在考科舉的時候熬壞了,不能繼續考下去了,所以回來教書過日子了。

每個月的束是二兩銀子,比別家都要高一些,但他教出過三個童生,有一個據說考秀才也有把握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