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一十一章 進入石碑,情景眼熟

第兩百一十一章

兜兜轉轉,寶鏡手里的金針只剩下龍首九針,閔封岳抱著鳳尾九針撞碑消失,六公子的病情急轉而下,讓寶鏡顧不上肩傷,也要立刻進入醫仙谷內圍。

先不說六公子的身體狀況,若是閔封岳僥幸獲得醫仙谷的認可,等那老頭兒出來,寶鏡幾人嫣有命在?

閔封岳現在就極難對付,等他得到醫仙谷秘傳加持,寶鏡也不是對手……看看這神秘的沙漠福地,寶鏡就想起妖道那神鬼莫測的手段。有一個妖道已經夠頭疼了,再加上一個閔老頭兒,還要不要她活了?

清涼的藥膏很快滲透進傷處,略一動彈,寶鏡就疼的嘶嘶叫。

秦雲崢常年冷如冰塊,寶鏡和他心心相印,到能窺探出他的微表情。秦雲崢此時都快氣死了,因她受傷,大概恨不得將閔封岳大卸八塊。

可也是沒辦法的。

他撞到那石碑上,明明是被反彈回來,可見醫仙谷內部,並不需外行人進入。

寶鏡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六公子,做出信心滿滿的樣子。

「比醫術,我比閔老頭兒強,我們都受了傷,再遇見時誰也奈何不了誰,他步入老年,體質遠不如我正值少年,怎麼看都是我佔上風,你不必擔心我。」

秦雲崢雙手在袖下握成拳頭。

他將寶鏡抱到石碑前,寶鏡將龍首金針帶在身上,試探著伸手去模。

就像探入了一團棉花中,她果然是能進入石碑的。可哪怕是她牽著秦雲崢去模,她的手能穿過,秦雲崢的就會被擋在外面。

「你看,這真是醫仙谷的規矩。」

規矩如此,秦雲崢能在京城子弟圈子當老大,面對醫仙谷的法則,他卻無可奈何。

他緊緊抿唇,一言不發。

寶鏡捏捏他僵硬的臉頰︰「不要這樣啦,笑一笑,就算是給我打氣。」

笑就像是拿筆畫出來的,僵硬無比,寶鏡簡直服了。

她試探著穿過半邊身體,又探出腦袋來,輕輕在雲崢臉頰上落下一吻,「要是我沒能按時出來,不必等我,六哥的安危最重要,出發前我已經告訴過柳三,叫他試著尋我馮師傅……若說這世上有人能完全治好六哥,一定非馮師傅莫屬。」

六公子似乎有極為了不起的身份,以他的名義尋人,大領導也不好無視,能不能找到馮堂,全看機緣。

她師傅祁震山或許能提供點線索,兩人認識幾十年,他已是寶鏡所知最了解馮堂的人。

秦雲崢眼底閃過一絲郁色,他很想伸手將寶鏡拽回,不讓她去冒險。

寶鏡用完好的手臂將他輕輕一推,已是消失在石碑中。

……

一陣目眩,刺目的強光讓她睜不開眼,等她能睜開眼時,發現自己眼前的場景已經變了。

不是沙漠,也不是遍地靈草的洞天福地,她面前出現了一片竹林。

一間茅草屋隱藏在翠竹間,炊煙渺渺,看上去古意盎然。

她打量了一會兒,狐疑不定,這醫仙谷內圍,果然還有人煙?一時心中有些激動,有人煙才好,說不定她能找到馮師傅。寶鏡此時堅信馮堂就是出自醫仙谷,否則也沒辦法解釋醫術傳承和龍鳳金針的事。

「請問,主人在家嗎?」。

在茅屋前站了一會兒,沒听見里面的動靜,寶鏡忍不住出聲相詢。

久久沒有回應,她正打算四處再轉轉,茅屋的門被拉開了。

一個垂髻小童站在原地打量著寶鏡,見她是張生面孔,似乎受到了了驚嚇。

大眼水汪汪的,帶著羞怯,穿著一身粗布衣服,看上去不過十來歲,打扮在寶鏡看來古里古怪。這簡直像從話本里走出的古代小童,難道她繼重生後,又趕上了穿越的大軍?

她覺得垂髻小童打扮古怪,小童還覺得她穿得怪模怪樣。

初冬的西北溫差極大,忽顯異狀時正是他們在戈壁扎營,寶鏡穿著羽絨服……踩著羊毛靴子,穿得是緊身褲,偏偏又是個妙齡少女,打扮真是太有傷風化!

幸而,小童是善良的。

他沒有質疑寶鏡的衣著,遲疑問道︰

「敢問客從何處來?可是在竹塢迷路?」

寶鏡順勢點頭,「小朋友,你家大人呢?這里可算是醫仙谷?」

小童滿臉迷茫,似乎根本沒听過「醫仙谷」。他閃身露出茅屋大門,「家中只有師長,巡山采藥而去,客人進屋喝口水吧。」

寶鏡心拔涼拔涼的,不是醫仙谷,那她穿過石碑,又到了哪里?

閔封岳不過比她早穿過石碑半小時,他是否也到了竹林,此刻人又去了何處。

想到被閔封岳搶佔了先機,寶鏡喝著水都坐立難安。

小童眨著眼,善解人意道︰「客人可是上山來求醫的?我師傅最是心善,待他回來,必定肯醫治客人的親友,您不必擔憂。」

不是醫仙谷,茅草屋里卻住著一個似乎很有名氣的醫生。

小童竟將她誤會成上山求醫的病患家屬。若非居住在茅草屋里的醫者有能力和名氣,其他人又怎會上山求醫?

小童不知道什麼是醫仙谷,但寶鏡所見听到的信息,好歹和醫術有關,她只能耐著性子等小童的師傅歸來。

小童給她端上來的茶是竹葉所制,就地取材,喝起來有淡淡的竹香,回味悠長……一連喝的幾倍,肚子裝了一肚皮水, 當 當響,听起來就饑腸轆轆。

寶鏡方想起來,好像自迷霧升起,她一路狂奔找到醫仙谷入口,都沒機會吃東西?

連夜奔走,又和閔封岳打斗一番,饑餓其實是必然。

不過在陌生的小童面前咕咕叫,還是叫寶鏡不好意思。

小童也不好意思,撓了撓頭,小童站起來︰「我為客人做湯餅。」

湯餅?

一般人乍然听聞,會認為小童所說是湯和餅,寶鏡畢竟是古玩行當的人,卻知道古時華夏把面條叫做「湯餅」,這是極早前的稱呼,現在哪里還有人叫?

結合小童的打扮,毫無現代化用品的茅草屋,寶鏡心中驚疑不定。

她究竟是穿過石碑,因此來到了華夏古代,恰好出現在某個醫生的家門前,還是醫仙谷內圍與世隔絕,就像是陶淵明筆下與世隔絕的桃源社會,根本不知道外界的時代變遷?

身高只比灶台高些的小孩子要給寶鏡做飯,她哪能理所當然等待著食物入口?

少不得從小童手里接過揉面的活兒,只打發小童在灶台下燒火。

幸而她當年擺夜宵攤的手藝還沒丟,揉揉面,做做手 面,刀下的面條還切得均勻,沒在小童面前丟臉。

「對了,我叫徐寶鏡,你可以叫我徐姐姐,或者干脆叫寶鏡,我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呢?」

小童將頭低下,火光照在小孩兒臉上,也不能掩飾住他的羞意。

「師傅叫我茯苓。」

茯苓,是一位中藥的名字,寶鏡依言稱呼他為茯苓。

茯苓生性單純,與師傅居住在山上,很少與外人接觸,寶鏡一邊 面條,很快和茯苓套上交情。

這孩子?*??模?芩檔男畔 膊歡唷 br />

但他不知電為何物,沒看過電視,也不知道汽車,說自己和師傅靠采藥為生,偶然會有家資豐沛的病患會送來財物。

「師傅都不肯要,對方若非要留下,師傅也會把東西換成米面,分散給山下的居民。」

寶鏡心中一動,這點倒是和馮師傅的習慣一樣。

難道她運氣這麼好,剛一進入醫仙谷內圍,就遇到了馮師傅?想到這一點,她驚疑不定的心漸漸安定下來,甚至變成了期待。

她見廚房里還有些干香菇和豬油,又抄了香菇臊子,手 面很有勁道,她只吃了一小碗,茯苓倒是吃了兩大碗。

飯量驚人的茯苓吃了寶鏡親手做得東西,對她越發沒有了防備,由一開始的羞怯,變的活潑。

小孩子的心思很簡單,有問必答,不敷衍他,把他當成大人一樣正常聊天,茯苓就很喜歡寶鏡了。

其實寶鏡多少有些心不在焉,有了懷疑,她越看這茅草屋,越覺得熟悉。

這屋里的擺設,都是簡單質樸的;同樣是看診不收錢,甚至貼錢義診的醫者;方才沒發現,如今才想起來,在青城後山的石屋,材質不同,結構倒和眼前的茅草屋類似,甚至都是建在一片竹林中,風雅異常。

在石屋,她就是馮師傅曬藥打雜的藥童。

在這里,沒有了她的存在,老醫者身邊多了個單純的茯苓。

借由茯苓的喜歡和信任,寶鏡把茅草屋的內部參觀個遍,包括收藏藥材的地方。

她拿起一片厚樸仔細看,切面是那樣的熟悉。

每個醫者,都有自己的小習慣,她替馮堂整理了三年藥材,倒是很清楚馮堂的小習慣。馮堂剝厚樸皮時,刀口是斜著向下,大概有35°,從無例外。

她手上掂量的厚樸皮,正是這樣的切法。

寶鏡眼楮有些發濕,明明沒分別多久,她竟是如此掛念馮師傅。

天色漸黑,茯苓的師傅還不見人影,寶鏡有種感覺茯苓的師傅就是她的馮師傅,心情激動,將就著廚房里僅有的材料整治出一桌子好菜。

純天然的食材,不用放許多調料,味道就質樸醇香。

寶鏡把碗筷擺下,飯香飄出窗戶,有人穿著長衫背著竹簍走近,嗅著香氣精神一震︰

「茯苓,今日可有什麼好慶祝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