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三章 點醒

當趙陌、趙碩父子倆說話的時候,王大老爺也在與他的女兒小王氏說話。

他把今日發生的事,簡單地概括了一下,告訴了女兒。當然,他說的全都是他所知道的。也許是因為清楚女兒並不是太聰慧,所以他沒有說得太詳細,只是警告她不要跟蜀王府來往過密,平日里要多加提防,至于遼王府那邊,就暫時遠著點兒,不要吵著去尋遼王妃的晦氣了。免得遼王妃火氣上來,又竄唆得遼王與趙碩為難,以致世子之位遲遲無法落實。

小王氏還有些不服氣︰「憑什麼?她和她兒子算計我們大爺在先,難道就因為遼王答應為大爺請封世子,從前的事就能當作沒發生過麼?趙自個兒做了錯事,叫人拿住了把柄,我還沒怪他連累了大爺呢,他們母子也好意思違背諾言?!我們大爺差點兒叫他們害慘了,想要我不計較,他們好歹也要親自來賠個不是!」

王大老爺面色一沉︰「眼下是什麼時候?自然是先把女婿的世子之位落定了再說。你要與人爭閑斗氣,也要顧全大局。難不成你爭贏了婆婆,害你丈夫的爵位沒了,你就高興了?就能得意了?!為父什麼時候教出你這等愚蠢的閨女來?!」

小王氏被父親的疾言厲色嚇了一跳,有些訕訕地︰「女兒……這不是為夫婿打抱不平嘛……」

王大老爺冷笑︰「他自個兒都明白眼下最要緊的是什麼事,需要忍讓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忍了,可見他是個有能為的人。你既然嫁他為妻,即使天資愚鈍,好歹也要明白事理,知道輕重,別給他拖後腿,也別給娘家拖後腿才是。打抱什麼不平?你就是自個兒任性,容不得別人欺你,無論對方是誰,無論結局好壞,非要將人壓倒了才能甘心。至于壓倒之後,結果是不是你能承受得了的,你一概不會多思,有麻煩了就回頭尋為父,哪里管為父會如何煩心?!」

小王氏縮了縮脖子︰「我哪兒有……」

王大老爺狠狠瞪了女兒幾眼,方才道︰「我也不指望你能變得聰明,但好歹要听話,別自作聰明,壞了大事。你想不明白不要緊,但我如今命你不得與遼王府眾人爭閑斗氣,需得裝出敬重公婆、友愛小叔的賢惠模樣來,無論是明是暗,都不擅自插手趙碩之事,你可答應?」

小王氏怎敢說不答應?雖然不甘不願的,但她還是點了頭,心道如今出不得這口氣,日後等丈夫得了勢,再算後賬也不遲。

王大老爺哪兒還能看不出女兒並不是真心听從的?只是這個女兒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但凡他這個父親明言禁止她去做的事,她從來都不會輕易犯禁。只要小王氏听從他的吩咐,不與遼王府相爭,有趙碩主持大局,他帶領王家從旁協助,即使蜀王府眾人再厲害,也未必對付不了。

說到底,蜀王府只有一位蜀王厲害,可他畢竟離開京城二十年了,在京中並沒有什麼得力的臂助,在後宮中又只有太後這一個倚仗。然而太後並非今上生母,又素來知所進退,為了獨女的平安喜樂,不會為了助蜀王幼子登位,而違背皇帝的心意。可以說,蜀王的這個倚仗,其實不怎麼穩當。況且真正參與儲位之爭的,乃是蜀王的幼子,而非蜀王。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自幼養尊處優,受盡寵愛,討長輩喜歡是好手,但論處理朝政的才能,他又怎會是趙碩的對手?

想到這里,王大老爺又想起了趙陌。今日與遼王的會面,遼王幾次三番給趙碩帶來難題,幾乎每次都是趙陌簡單幾句話就把難題給破解了,可見此子聰慧。站在趙碩支持者的立場,趙碩有這麼一個少年聰慧的嫡長子,實在是一大臂助。可站在王家的立場,這樣一個孩子,卻是他們謀取更大富貴的障礙。若說從前他是為了女兒與未出世的外孫,方才起意鏟除此子,那如今,他就是為了王家的未來,不能任由這個孩子繼續成長壯大下去。

只可惜眼下不是好時機,還需得忍耐幾年。

王大老爺叮囑小王氏︰「今日過後,趙碩的處境想必會有所改善。擒拿兩個奸細,你是立了大功的,趙碩對你也會另眼相看。只是你需得抑制自己的脾氣,別再天天與他爭吵,把好好的夫妻情份都給吵沒了。他的長子無論是住在外頭,還是住在家里,你都不必理會。他的妾生了兒子,你也由得她自生自滅去。你先把身體調養好,趕緊先為趙碩生下一個子嗣。有了兒子,你的位子才算是穩了。而你日後再與趙碩生氣,他看在兒子的面上,也不會真的與你計較。」

小王氏低頭應是,但還是有些忿忿︰「蘭雪那賤人倒罷了,不過是個賤妾。她生的兒子一輩子也出不了頭。只是趙陌……我們為什麼要容忍?那小子將奸細帶到家里來,差點兒害了大爺,如今正是對付他的好時機。有了這個錯處,就是大爺也會對他生出嫌隙來的。過了這個村,可就未必再有這個店了。」

王大老爺無奈地看著女兒︰「方才我說的話,你都沒放在心上吧?雖說兩個丫頭是趙陌帶進你們府中的,但他在遼王面前為趙碩說話,卻討了趙碩喜歡。眼下趙碩正是最看重趙陌的時候,你若在這時候與趙陌為難,只會讓你們夫妻之間的嫌隙越來越深。我叫你暫時不要與他計較,就是不想讓你與趙碩爭吵。趙陌又住在外頭,等時日長了,趙碩對這個兒子自然會漸漸淡下來。那時你又為他生了兒子,他有了第二個嫡子,前頭的嫡子就顯得沒那麼珍貴了。」

小王氏雙眼一亮︰「那到時候我就可以對付他了?」

王大老爺嘆了口氣,道︰「著什麼急?那時候若是趙碩已經穩穩入主東宮,甚至是得登大寶了,自然是隨你心意,只要小心別觸怒趙碩就好。但若趙碩那時還只是遼王世子,東宮尚未有新主,那麼你還是要忍耐下去的。先前吃的虧,你還不明白麼?趙碩眼下想要爭大位,就必須不能給人留下話柄。他需得讓皇上知道,他是個有才干的人,無論朝政,還是家事,都能處置得當。他妻子賢惠,當得起後宮之主。他嫡子孝順康碩,可延續皇朝氣數。如此,方是理想的皇嗣人選。你鬧出後妻暗殺元配之子的丑事,又跟趙碩鬧個不停,叫外人以為他連自個兒的妻子都無力彈壓,叫人如何看得起他?皇上又怎會樂意將江山托付?!」

小王氏呆住了,滿面震驚︰「我……我沒想到這些……」

王大老爺擺擺手︰「別說你沒想到,就算是為父,也一時糊涂了,不曾想明白這個道理。還好你二叔看不得我繼續糊涂下去,點醒了我,否則王家還不知會有什麼禍事呢!」

小王氏問︰「二叔不是跟您生氣了麼?怎會跟您說這些?」

王大老爺苦笑︰「其中緣故,你就不必問了。」

其實不是王大老爺不肯跟女兒說實話,而是覺得這事兒叫她知道了,恐怕不大好。

原來蜀王幼子進京後,就一直聲勢浩大,瞧著似乎比趙碩還要得勢些。太後又寵愛他,鬧得京中流言紛紛,仿佛他明兒就要入繼皇室,成為東宮新主一般。王家人看在眼里,心下也有些惶惶。正好趙碩又與小王氏鬧不和,一時仿佛犯了牛脾氣般,時常表露出對王家的不滿,好象隨時都要翻臉似的。王大老爺便與幾個兒子以及心月復商議了,覺得若是趙碩實在扶不起來,少不得還得另尋人選。蜀王幼子既然有如此聲勢,他們完全可以試一試。

蜀王幼子尚未定親,正室定是要從高門大戶里挑的。王家與小王氏同輩的女兒中,已經沒有嫡出的姑娘可為他正妻,但若他的身份再提一提,得個郡王爵位,那從庶女里挑一個給他做側妃,也未為不可。因此王大老爺就托人去試探蜀王夫妻的口風,卻被蜀王妃毫不猶豫地回絕了。

蜀王妃非常不客氣,王家雖然一度勢大,但眼下已經有所衰落了,京中能與他們比肩的高門大戶還有好幾家。而且蜀王幼子定親,定是要選一個家世、才學、性情、容貌都無可挑剔的閨秀,定親後正好可以借助岳家的勢力,在朝中站穩腳跟,好為他日後入繼皇室奠定基礎。如此一來,岳家的選擇就十分重要了。蜀王幼子也需得表現出足夠的誠意,才能說服高門大戶將愛女許配給他,並且助他爭位。與未來的強力臂助相比,王家算什麼?蜀王妃又怎會在愛子未得大位之前,冒著得罪親家的風險,給愛子納一個同樣是大家出身的側室?

廣納美妾,那是在蜀王幼子坐穩了皇位之後,才會做的。這一點,無論是蜀王還是蜀王妃,都跟小兒子說清楚了的,後者並無異議。

王家如今的份量不足,又沒有合適的嫡女。蜀王幼子正妻的身份與他們無關,側室之位,幾年之內也別指望了。這個道理說明白了,王大老爺也不是不能理解。他只是托人去試探一下口風罷了,不能成事,也就當作從未提起。可是蜀王妃似乎並沒有給王家留臉面的意思,興許還有借著貶低王家,打擊趙碩的打算。她將王家求親一事傳進了宮里,沒多久就叫王侍中王二老爺听說了。

王二老爺終于忍不住,跑來尋兄長,把道理掰開給他說明白了,其實就是一件事︰王家若還有意支持趙碩,那就安份些,約束好小王氏,不要三心二意去看別的宗室子弟,免得到頭來,兩邊不討好,既未能交好蜀王府,又得罪了趙碩。無論是哪一方上位,王家都沾不了好處。還有王家長房對趙碩犯下的幾次錯誤,王二老爺也為兄長做了分析。

王大老爺在弟弟的提醒下,總算明白了些。回頭看看過往,他也忍不住有些後悔自己曾經做過的蠢事。但過去的事已經發生了,他也無法更改,只能指望日後了。這些話還是別叫女兒听到的好。讓她知道娘家親人曾經一度想過要放棄她,只怕他這個父親也要不得安寧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