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因為糧價太貴,其實百姓們已經省著來吃的了,盡管如此,到了十月中,他們手上的余糧已經所剩無幾了。

而且,北方也在鬧旱災而導致失收的消息也傳到了鈴蘭城,所以等待官府從北方調糧過來賑災的希望也十分渺茫。

府衙里其實早有準備,糧倉是庫滿的,但以他們的儲備,也不夠全城的災民吃到明年五月的下一季糧食有收成時啊!知府是個沉得住氣的人,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他是不會開倉放糧的。如果這糧放得早了,到時吃完了之後就只有等著餓肚子了,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災難開始。

糧鋪里的米糧如今是一天一個價,眼下已經漲到二十六文一斤米了,但缺糧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手里有點余錢的百姓都開始考慮要儲備了。但他們又不甘心被那些糧鋪「宰割」,城里早就有傳言說豐安糧鋪也要開始賣糧了,而且價格還是保持著水患之前的價格,那他們當然還是選擇豐安糧鋪啊!只是這傳言傳了這麼久,但糧鋪一直沒有什麼動靜,這讓人十分心焦。心急的人幾乎每日都要到豐安糧鋪去瞧一瞧,問一問。這一日,他們像往常一樣到了豐安糧鋪的門前,驚喜地發現糧鋪的門前終于張貼了一張告示出來!

告示前圍滿了人,後面的人看不到,都急著往前擠。還有一些擠在前面的,但不識字,只好急切地問著旁邊看著告示的人。後面的人也在喊著︰「告示上說了什麼?這位大哥念一念,讓我們也知道知道嘛!」

這時有個中年男子已經把告示看完了,聞言大聲地把內容讀出來給周圍的人听︰「告示上說了,從明日開始就有糧食賣了!」

「但是——」

周圍的人正一片歡騰,那人又來了一句,這語氣中的轉折讓眾人都不約而同地沉默了下來,等著他接下去的話。

「豐安糧鋪也不是敞開了賣的,規定每人每日半斤米……但不是按排隊的每個人來售賣的,而是按戶帖里的人數,也就是說,雖然也需要每日都過來排隊,但是每家只需要出一個人,排一次隊就可以了!」中年男子高聲說道。

周圍的人在听到他說也是每人每日半斤米的時候,本來也是一片失望的。雖然在價格上比別的糧鋪少了一半,但如果也是需要像別的糧鋪那樣去排隊的話,那每天一家人可能就只能來排隊而不能再干別的事了。因為你必須得全家人排到一起,才能緊挨著陸續買回來當天要吃的米糧,不然的話,一個人也是可以重復排隊的,但是等買完第一次再去排隊的話,第二次已經是兩三個時辰之後了,人這麼多,一日最多也就能排到三次。不過再想想,至少價格省了一倍不是?再到後來听到說只要拿戶帖過來,就可以一次性買一家人的一日的口糧,那就方便很多了。一家人每天出一個人來排隊倒不是難事。這比起別的糧鋪來已經是極為普通人家著想的了!

得了確切消息的人都奔走相告,急著回去通知關系好的鄰里,也有人看著豐安糧鋪緊閉著的大門有點不解的,這告示都貼出來了,怎麼反而關門了?

其實,豐安糧鋪的人是全部都忙著給稻子去殼去了。先前收糧的時候,都是稻子,如今要變成大米賣出來,可不得先用土礱把殼月兌了麼!

由于早有準備,其實每家糧鋪里都劃了一間屋子出來做磨坊,里面工具早就齊備了。到開始準備賣糧後,他們就買了四頭騾子來輪番上陣拉磨,把一包一包的稻子給磨成了大米。

雖然最費力氣的活有騾子來干,但這上上下下不停地搬搬抬抬還是需要靠人力來做,那也是一件極費力氣的事,光靠店里的伙計肯定是忙活不過來的,而且到糧鋪開門的時候,這些伙計還得到鋪面上去的。所以掌櫃的和林玖商量了之後,每家店另外加請了七八個身強力壯的勞力來幫忙。

眼下這大水雖然幾乎都退了,但身在城里安置居所的百姓派了人回到家里後證實糧食絕收後,除了一半人回去休整屋子和田地之後,剩下的人還是留在了城里,找做事的機會以及等候官府發放賑災糧。

活計還是那麼多,但找事做的人卻多了很多,這種時候,在城里能找到事情做不容易。恆清堂的傳統一向是優先照顧自己人,因為店里的伙計都是精挑細算,在人品上過得去的,以此類推,林玖他們覺得這些伙計的家里人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一脈相承的糧鋪自然也不例外,掌櫃的首先就通知伙計,讓他們回家問問有沒有人想到糧鋪來做事。給糧鋪里做一日工,除了工錢之外,還可以領一定份量的大米——當然,除了大米之後,糧鋪里還有各種豆類等等可供選擇,他們要搬成別的也可以。條件這麼優越,伙計回去一說,隔日每個伙計都來了一個家里人。

鈴蘭城里有四家豐安糧鋪,每一家的糧倉一開始都是滿的。庫存充盈,暫時還不需要宋宸和蘇妙他們安排運糧過來。

趁著這個機會,宋宸和蘇妙回了一趟泰如山莊,看看宋宸已經五個月大的小表弟。

五月份的時候,蕭婧妤過來親自接生,唐夫人誕下了一個五斤三兩的男嬰,母子平安。名字是唐泰如請林瑾起的,叫唐懷信。

宋宸和蘇妙上一次見到小懷信的時候,他才剛剛滿月,人兒太小了,看著軟趴趴的一團,他們都不敢下手去抱。這一次到了泰如山莊,小家伙已經長大了不少,都能夠自己翻身了,自己坐得也很穩,有人扶著他的時候,還能站起來。還懂得了辨別自己的名字,听到宋宸和蘇妙叫他的時候,就會轉過頭來對著他們笑。也不怕生,和他一起坐在坑上的時候,老是往宋宸或蘇妙身上爬,雙手張開要抱抱。

小家伙跟那時候比重了整整一倍有余,唐夫人抱的時間長了都會覺得累,不過這點兒重量對于宋宸和蘇妙來說都不算什麼,小白可比這小家伙重多了!一開始時小家伙還挺矜持的,但還沒過半個時辰已經迅速跟宋宸混熟了,一直巴著宋宸不放,難得過來一趟,唐然也樂得讓他們表兄弟倆親近。反倒是唐泰如有點吃味︰「哎呀!表兄一來,小懷信都不要祖父了……」

小懷信哪里听得懂,被宋宸抱著的他伸出身子用小手去觸模著祖父皺著的眉頭,咯咯笑著。

宋宸和蘇妙這一趟過來,除了來看唐懷信之外,主要是看看這邊有沒有什麼需要的。不過自從宋宸他們把可能會有水患的情況告訴唐泰如之後,後者已經有意識地儲備了糧食,所以暫時還不用糧鋪那邊安排糧食送過來。不過宋宸和蘇妙帶過來的臘鹿排他倒是挺喜歡。

在泰如山莊住了一晚,隔日一早宋宸和蘇妙就動身進了劍蘭城里。他們去林拾那邊看看這邊的糧鋪開賣的情況。途中路過別的糧鋪時,他們都留意了一下,但看著與他們先前在鈴蘭城見到的那長龍似的隊伍相比都冷清了不少。不過,豐安糧鋪門前的隊伍就長得多了。

隊伍雖然長,但井然有序。店里那裝米的竹筒都是特制的,半斤米一筒,幾個人就給打幾筒,速度很快。排著隊的前後幾個人三三兩兩地聊著天,不知不覺就輪到了,從排隊到離開,基本上不超過半個時辰。

宋宸和蘇妙到幾個糧鋪外面都轉了轉,情況都差不多,于是轉道去了恆清堂找林拾︰「這兩天什麼情況?」

「很順利!」林拾想了想,「就是有一些留守在當地的小鎮和村莊里的農戶們,進城的路途比較遠,每次進來買一次米不太容易。」

「這容易。」宋宸馬上就想到了應對的方法,「讓他們拿著戶帖去府衙,讓他們出一個家里沒有人身在安置居所的說明。憑著這個說明,可以讓他們一次買半個月的份量。」這個舉措其實無形中也為府衙那邊分擔了一部分的壓力,因為城里突然多了這麼多人,雖然不管吃和喝,但在其他方面也不好管理。豐安糧鋪出了這個規定之後,可能一些人家就會選擇暫時搬回原來的住所去。

把林拾的問題解決好後,宋宸和蘇妙又悄悄到府衙去了一趟。宋宸早就收到了宋恆遠的密旨,都是讓當地的知府配合宋宸他們的行動的。直接在府衙的後院的書房找到知府,把密旨給他看了之後,宋宸就把豐安糧鋪的新規定說了,讓他吩咐著手下,有人來請示出示這一類型的公文時,讓他們及時給辦好。

知府是聰明人,一听就明白了這事對于他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加上他既然知道宋宸的身份,對方又有密旨,他哪里還有不從的道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