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八章 梨條(一更)

籍福禁不住生出幾分感概,「從前我們還擔心皇後回宮後的日子,如今看來還真是白操心。皇後的尊貴,長久著呢。」

竇嬰心下一動,知道他這個看事最犀利的門客說的是什麼。他們倆想到一塊去了,既為皇後往後的如日中天高興,也為這里面埋著的隱憂擔心。

天子心,變幻莫測。

今日的寵,未嘗不是來日的禍?

當日陛下堅持要立四皇子為太子時,竇嬰就為天子對皇後的盛寵而不安。皇後進一步則可為呂後,退一步卻可為千古賢後。

即便竇嬰是在姑母身邊看著皇後長大的,深知皇後的品性。但至高的權利帶來的為所欲為、 風喚雨的快樂,世間再賢德的人也不敢拍著胸脯說不為之動心!

如果皇後真的變成了呂後,如果他還活著。即便要把整個竇家拖進深淵,他也得挺身而出阻止皇後!

只要曾為相一日,就對這漢室江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他竇嬰是平七國之亂的功臣,不能做那禍國殃民的罪人啊!

竇嬰沉吟了下,極輕極低地感概道︰「但願如姑母所說,皇後是最像她的子孫。」

籍福不免深深地看了眼竇嬰,聰明人說話,從來不用攤開來說。他已經明白了竇嬰的意思,竇嬰亦要開始提防起皇後。

但這樣的防備不是竇嬰對竇家家主皇後生了二心,反而是為了保護皇後和周全陳竇兩氏。

人心深沉,種種心機。都不是遠在湯泉宮中的阿嬌能知道的,她更不知道朝臣中對她起了警惕之心的已經不在少數了到底呂後大權在握時,帶給這些士大夫的傷痛太深了。他們害怕再出一個這樣的女人!

縱便是知道,又如何?

九天之上的鳳凰會在意矮枝上麻雀的想法?

阿嬌帶著一雙兒女陪著劉徹,沒有後宮三千,沒有政事煩擾,平淡溫馨地在湯泉宮度過了一段難得的清靜日子。

兒和元最近開始長乳牙,口水流的圍兜一天都不知道要換下多少塊。

小孩子長牙又癢癢,兩個孩子都忍不住老是要去嘴里撓牙。阿嬌便叫人時常切些水果條給他們拿在手里咀嚼著,叫他們佔住嘴。

兩個孩子乳牙不多,都還不那麼使得上勁,一根梨條時常都能吃上半天。

最叫阿嬌無奈失笑的是,劉徹還時不時湊到軟榻上玩鬧的兄妹倆跟前。一臉渴望地望著兄妹倆手中的梨條,逗他們道︰「給父皇吃好不好?父皇也想吃」

兄妹倆疑惑地望望他,又舍不得地望望手上清甜的梨條。

劉徹鼓勵道︰「給父皇吃一口」

兒微微不舍後,便把小手捏著的嗦咬的滿是牙印和口水的梨條遞向父皇。元見哥哥給了,也一臉肉痛地遞向父皇。

阿嬌不免笑出聲來,這下看劉徹怎麼辦?叫他逗孩子。

劉徹回身瞪了一眼幸災樂禍的阿嬌以示抗議,轉臉笑著接過了兩個孩子遞來的梨條。脆生生的兩口就吃了,又模兩個孩子的頭表揚。「真是好孩子,多知道心疼孝順父皇啊!」

阿嬌瞠目結舌,他還真吃了啊?

劉徹從女乃娘捧著的玉盤中拿了兩根梨條遞給了兄妹倆,見他們驚喜的滿臉笑容後,他臉上也禁不住漫起笑容。

他轉過身來,一面在銀盆中洗手,一面數落阿嬌。

「笑什麼?見著我吃癟就那麼好笑?」

阿嬌忍俊不禁道︰「不是,就是沒想到你真吃。」

他在宮人手中捧著的手巾上擦淨了手,往阿嬌身邊走去,又沖宮人們揮手。

宮人們都知道帝後這是要說話,輕手輕腳地依次退出去,女乃娘們也上前抱了劉同元兄妹倆去側殿玩耍。

劉徹坐在阿嬌身側,對阿嬌底氣不足的否認嗤之以鼻,「我還不知道你,見著我出糗那個笑聲中透出的高興勁你說,你現在怎麼這麼壞?小時候也沒這麼蔫壞啊?」「

阿嬌也不說話了,就是笑。

劉徹不說多有潔癖,但這種小孩子邊吃邊玩滿是口水的東西,阿嬌是怎麼都想不到他能毫無芥蒂地吃下去。

劉徹知道她笑什麼,「那有什麼?我自己孩子,我還嫌他們?」他振振有詞起來,「小孩子能把吃的給你,那得是多愛你?你還笑,還嫌?」

阿嬌只得承認,「嗯……陛下說的對……」

劉徹這才滿意,摟過阿嬌。左手纏握著她的右手,說起正事來。「咱們再住幾天,就回去。衛青快到長安了。朕要隆重地迎接他,再給他熱熱鬧鬧地把婚禮辦了。」

頓了頓,又說起張博達。「他也二十好幾,老大不小了,可以成家了。既是功臣之後,如今自己也立下了大功,有了侯府。不能還在衛青府上住著了,回頭仔細雪舞進來跟你不高興。朕等他回來得問問他喜歡什麼樣的?滿長安的姑娘,隨便他選。」

阿嬌怔了一下,先想也不知道張博達放下竹歌沒有?但即便是沒有放下又如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竹歌已經嫁人,張博達也該有個重新的開始。

何況劉徹是對喜歡的臣子,才事無巨細地操心,這是寵也是恩。該如何應對,張博達心中會有數。

阿嬌便不置可否,把頭輕輕靠在了劉徹肩上,听他說些瑣事。

這麼多年過去了,縱便帝後兩人已經很久不得空去漪瀾殿,但劉徹還是始終保持著喜歡和阿嬌訴說的習慣。

天子日益威重,殺伐果決、號令群臣。

能听得他這般閑聊起政事,言語間彷徨糾結決策正誤的。多年來也只有阿嬌一個人能有這樣的殊遇,天子只有在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表姐元後跟前,才能卸去所有偽裝,難能可貴的輕松自在會。

阿嬌明白他念叨起這些,有些時候並不是為了問她的意見,只是需要一個傾听者。

他越來越抗拒人窺探他內心的同時,也越來越孤獨,越來越需要陪伴。

而只有阿嬌,是他接受的陪伴者。

「主父偃的推恩令上奏很久了,我一直壓著。如今瞧著時機成熟的差不多了,等過了正月,就叫他在朝會上奏來。各地藩王列侯,我已經忍的夠久了。尤其是到了帝國要全力對抗匈奴的時候,我絕不能允許前方將士浴血奮戰,他們在後面跟匈奴眉來眼去!」

劉徹說到這里,估模著是想到了先帝時七國之亂中藩王和匈奴的勾結,語氣大為憤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