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八十七章 蔥白紅梅

「翟媽媽真是廣聞,原來朱侍郎和朱姨娘家還有這樣一段往事啊,要不是翟媽媽,我可就要抓瞎了呢。」梁在微微驚訝之後,就連忙笑著謝道。

開玩笑,這四位婆子可都不是一般人物啊,那可都是她娘親自雍兒的「摘星草」事件之後,就特意調到了她身邊的,梁是一點怠慢之心都不敢有。

那就更別說青茼和念湘她們了。

更何況以翟媽媽為首的這四位,人家本來就也都是有大本事之人。

這不,現下梁不過就是隨口一問,人家翟媽媽張口就可以把對方的根底全給說出來了,這份如數家珍之態,實在是讓她望塵莫及啊。

「小姐謬贊了,不過這里面也是有些蹊蹺。」翟媽媽溫溫一笑,然後就有些皺了皺眉的說道。

「蹊蹺?有什麼不對的嗎,還請翟媽媽指教。」梁忙問道。

「指教就不敢了,但听了老奴剛剛那番話,小姐想必也可知道,這朱侍郎可是早已主動與朱姨娘的家族疏遠了的,但此時怎麼又會殷殷的送東西來了呢,兩家何時重修舊好的,這些年里可也從沒听說過啊。」

是啊,朱姨娘家雖沒有什麼可拿得出手的人物來。

但自從年輕的時候,朱姨娘以不俗的美麗容貌被梁思玄看中之後,朱家可也就是好好的風光了一把呢,那當時這個朱侍郎都沒有與朱姨娘家重修舊好的話。

那就更別提是在朱姨娘早就被梁思玄不喜多年的現在了。

更何況,朱姨娘家在建安本也不是什麼大戶,原先在靠著朱姨娘剛被納進梁家,成為梁思玄的姬妾,剛剛十分得寵的那段時間里,朱家竟也是沒能培養出一個出息的人物,沒能靠著這條關系混出一個出色的人才來看,那它之後不溫不火的結局,也實在是意料之中了。

因此就是在朱姨娘家都于建安沉寂了這麼多年的情況之下,此時這個朱侍郎卻突然的出來獻殷勤,的確是讓人不起疑都不行了啊。

而且,在梁心底深處,她還有更深層次的一個猜想,那便是這個朱侍郎是與祁瑜有關的。

換言之就是,這個朱侍郎乃是奉了祁瑜的命令,正在為他和梁傳信搭橋呢。

不然梁實在想不透,堂堂的一個從四品大員,怎麼可能會突然的又開始巴結起不得寵的朱姨娘來了?

要知道,就算是現在的鎮東大將軍府內,正當梁思玄盛寵的小韓氏而言,那也是不可能讓得這麼一個朝中從四品的工部侍郎,如此來獻殷勤的呀。

如果始作俑者不是祁瑜的話,那一切都是講不通的,而也只有在此時已經將勢力都已經延伸到了朝中的皇孫祁瑜,那才是有這個本事的人。

但這樣也好。

本來梁還束手束腳的不敢太過激進,也不敢在她娘親面前把許多講不清道不明的事情都給捅出來。

可現在倒好,梁自己就把這個由頭給送到她的手上來了。

此時有了翟媽媽在,那許多事情可不就是再也不需要梁自己去和沈氏說了嗎,一切都只需在翟媽媽面前抖漏那麼一兩句,翟媽媽就自會去對她娘親稟報。

關于這點,梁可是再有把握不過的了。

因為梁知道,對她,娘親可是與對待雍兒時是一模一樣的,無論她身邊有任何的動靜,娘親都會關心不已,而除了一件事之外,梁也是願意把所有事情都告訴她娘親的。

因而此時梁也就說了一句。

「是啊,也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能讓得朱侍郎這位從四品的大員,會突然這般的來獻殷勤。」

「事有蹊蹺啊。」

翟媽媽沒有懷疑過梁,自然也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朱侍郎的那一邊,此時翟媽媽老練的心思也早就把關鍵點都轉過了一遍,而等到晚上的時候,沈氏那里自然也就已經得到了一份不再簡單的匯報,听得沈氏美艷威儀的眉目之間,是立時就顯現出了一道極其明顯的厲氣。

「弄琴,現在我手書一封,你立刻親自送去給曹掌櫃。」

「是,夫人。」

今夜的南蘭溪畔又是一夜無眠,璀璨的燈火亮了將近一個晚上,直到第二天清晨,它們才漸漸的在破曉之中一盞一盞的被熄滅了。

而昨晚也只有極少數的人才知道,其實在已經很晚的凌晨,沈氏都是還臨時接見了一個人的,這個人便是曹掌櫃,昨天晚上在弄琴親自把沈氏的手書送到了曹掌櫃手上之後,曹掌櫃便按照沈氏的吩咐,在用最短的時間查出了結果之後,就立刻奔赴鎮東大將軍府來面見沈氏了。

這件事從頭至尾其實都是保密性很高的,別人自然很難知道。

但梁可不在這些「別人」之中。

因為她只要在適合的時候,派人去南蘭溪畔走一番,詢問一下她娘親為什麼到了這麼晚的時辰都還沒歇息的原因,就會有人不厭其煩的告訴她其中的緣由了。

而這都是虧了沈氏幾乎從來不防著梁的緣故,只要是她想知道的事情,她娘親基本都會告訴給她,這也使得在南蘭溪畔,梁幾乎就是暢通無阻的。

那昨晚娘親深夜都還接見曹掌櫃之事,她要知道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了。

只是單知道這一點似乎是還不夠的,但梁若是還想要弄清楚,那就勢必得去詢問沈氏。

可在這個時候,梁卻是最不想打擾她娘親的那個人了,畢竟此時很少有人能再比她清楚,她娘親現下是有多麼的繁忙,忙到早已經沒有精力再多管沈老夫人之外的事情了。

梁自然也就不想在這個時候,再給她娘親添些什麼煩惱了,更何況有些問題一旦問了出來,那可是有很大幾率引起別人得注目和懷疑的。

因此只要是梁自己有可能弄清楚、有可能能搞定的事情,那就一定不會再去煩沈氏。

而想要弄清楚昨晚曹掌櫃到底是為何深夜來面見娘親,那梁自己用猜的都能猜到個七八分,與梁有關估計也是**不離十的事情了。

但此事是源頭的話,那娘親是察覺了什麼,又準備怎麼處理呢?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啊。

梁若有所思的跟在了沈氏身後,一面往著二門走去,一面卻聚精會神的在心底思索著,昨晚娘親到底和曹掌櫃商議了什麼,竟會

用去了將近一個晚上的時間啊。

可也不知是不是梁想的有些太過投入了,因此才在堪堪到達了二門處時,梁卻都還沒有反應過來,要不是梁雍拉了她一下的話,估計她還能一直走下去呢。

「這是怎麼了?」沈氏當然也發現了梁的不對勁,因此淡淡的問道。

「哦,我沒事,娘親,就只是昨晚沒睡好,所以現在有些沒精神。」梁拉著梁雍的小手,努力的擠出了笑容的對著沈氏解釋道。

「今晚回來的時候,就去讓汪大娘炖些棗雪羹送到小雲曛去吧。」沈氏也不多說,就只是吩咐了這麼一句後就登上了前面馬車,可梁卻是听得笑彎了眼。

隨後也一面滿口答應著,一面就揚起嘴角的牽著梁雍,也跟在了沈氏的身後登上了同一輛馬車。

畢竟梁和梁雍今天都是要跟著沈氏一起去沈府探望沈老夫人的,因此現下自然也就與他們娘親同坐一輛馬車,一起往沈府而去了。

在最近這個諸事動蕩的時候,沈老夫人的病情可謂是難得的能讓梁稍微感到有些高興的事情了,從前幾天開始,沈老夫人的病情就已經漸漸有了好轉。

原先只能一直臥床的人,此時已是能稍稍的下床行走了。

這對于沈氏和整個沈家而言,簡直就是再高興不過的事情了。

也因此,最近沈氏也才能抽空回到鎮東大將軍府來,不然這要是放在剛開始為沈老夫人侍疾的那段時間里,這基本就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也就是趁著這個好時機,沈氏便就要帶著梁和梁雍一起到沈府去探望沈老夫人。

今天的天氣不錯,在沈氏和梁一行人的車馬駛出鎮東大將軍府後,難得的冬日陽光便就輕輕緩緩地灑了下來,照耀得大地是一片金黃。

風,也輕輕的吹著。

蔥白底繡紅梅花的盤金彩簾,在風中是被吹得微微拂起。

因為今日的天氣是十分難得的晴朗,所以車窗也並未掩緊,相反的就是大大地敞了開來,任陽光伴著微風,就那樣輕輕的吹拂了進來。

現下已是臘月,街道兩旁的一株株杏樹之中,有的也早就杏花初綻。

一朵朵粉白色的小小花瓣,就那樣在明媚的陽光之下綻放了開來,讓得本是只有一片片凌寒獨自開的梅花之中,忽然就又摻進了一道不一樣的亮麗風景。

只是有些可惜,現下不管這路旁的杏花初放的景色有多亮眼,可梁卻都是沒有那個心情去欣賞的,而沈氏因了相信剛剛梁的說辭,真就以為她不過是因了昨晚沒睡好,所以現在從這般無精打采的模樣,那自然也就不會覺得此時有些沉默的梁是哪里不對勁了。

相反的,在梁雍一如往常的要去鬧梁的時候,沈氏還阻止了這精力充沛的小老虎,想讓梁在去沈府的這一路上,能多少休息一下呢。

而也就是因了這樣,所以接下去的沿途之中,馬車里是極其的安靜。

陽光靜靜地流淌了進來,而風也似乎溫柔了下來。

在接下去的一路上,除了馬車外、街道上熙熙攘攘來往的人們的喧囂熱鬧聲之外,這天地間一時之間就好似再也沒有其他聲音了。

「到了,下車吧。」

但路途再長,那也是會有到達終點的時候,就在梁默默出神的時候,沈氏清清淡淡的一句話,就立刻把她從愣神之中給抽離出來了。

「娘親,小心。」梁率先就牽著梁雍先登下了馬車,然後才示意弄琴,讓她親自來扶沈氏下車。

「娘親,我來扶你、我來扶你。」

但有只小老虎,就是這麼不喜歡落于人後。

在看見了梁的動作之後,竟也立刻就掙月兌了劉媽媽的手,   的地跑到了馬車的另一邊,學著梁的樣子,把小手伸得長長的,就好像深怕沈氏扶不到他似的。

「你呀!」而在看見了梁雍這番有些古靈精怪的搞笑模樣之後,就連沈氏都忍不住的笑了,那也就更別說是這邊的梁了。

早先還在心里兜兜轉轉的那些亂七八糟得事。

現下是直接就被梁雍這麼一攪,便就又不知飛到哪兒去了。

「這可都是三小姐和四爺的孝心啊,夫人就不要駁了小姐和四爺的這份情了。」

而在所有人都會心一笑過後,劉媽媽就也笑著上前來為梁雍說話了。

此時正是太陽最後一點余溫的陽光,灑落下來最是暖。風,輕輕的吹,吹響了一株株雲柳的葉子的沙沙聲,輕輕地就回蕩在了耳旁,像是叮叮咚咚的清澈溪水一般。

而盛夏里的那一株株桃樹,現下桃花早就凋零盡了,此時只剩下滿枝的枯意,在橘紅色的陽光和風里微微搖曳,而也是在這滿街道都是枯意的幾株桃樹里,一顆已經很老,生命也快走向盡頭的桃樹下滿地霧照落花,彷如桃花落盡時的繽紛。

……

……

在文帝的少年執政時期,西殷和後蜀爆發了一場大戰,而也就是這場大戰,讓西殷的鎮東大將軍梁祜,開始嶄露鋒芒,驚艷天下梁祜率領著西殷當時僅剩的十萬大軍,擊退了後蜀的 狼之師,侵入蜀地近千里之遠,迫得當時的後蜀不得不主動議和。

當年的西殷,在那時雖氣勢如虹,但其實國力極弱,想要趁此吞並後蜀,實是天方夜譚。文帝深知此理,于是這場由後蜀先挑起的兩國大戰,最後以後蜀的主動議和結束。在後蜀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以及派了一名皇子到西殷作為質子後,這場大戰,就這樣徹底平息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