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20.道心種魔大法(40)

說來現在的時機很微妙。

言靜庵看出此時無人是龐斑的敵手,若任由龐斑像先前那樣逐家逐派挑戰下去,不出十年,武林將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而且若任由龐斑如此肆虐下去,連當時各地正在努力推翻蒙人的力量遲早也會冰消瓦解,所以唯一之法,就是她親自出手來牽制住龐斑。

言靜庵當然不會是龐斑的對手,但她畢竟是慈航靜齋的。

縱觀前情,慈航靜齋的無論是齋主還是傳人,她們都修得好一手「以情制情」的手段。對著有礙她們匡扶天下大義之人,她們常常能通過曉之以情,再不濟以身飼魔來達成目的。此次也不例外,當龐斑看到言靜庵的第一眼,他就知道自己情關落到了言靜庵身上,而先前不過幾天的相處,他們倆可以說是郎情妾意到都能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了。

可以說言靜庵已成功了第一步。

而下一步,在言靜庵的計劃中就是襄助龐斑練成道心種魔**。道心種魔**非一日之功,龐斑勢必會被它牽制住所有精力,如此一來元朝會更快走向土崩瓦解,而被她暗中支持的朱元璋能順利的建立新政權,而作為襄助開國皇帝的慈航靜齋以及淨念禪宗,自會保有它至高無上的地位。

當然了,這一點言靜庵是不會對外承認的,對外只會說她這麼做可以讓中原武林有了喘息的機會,天下也能得到太平。

其實仔細深思一下,就會發現這其中的微妙之處︰

當龐斑練成道心種魔**後,他魔功大成勢必會更加厲害,言靜庵又是如何確定到那時候武林中就有人能抗衡龐斑呢?即便如今已有天分才情不遜于龐斑的後起之秀,可後起之秀又如何比得上早已稱霸武林多年的「魔師」龐斑呢?而到時候龐斑魔功大成,這後起之秀又無從抵抗,那中原武林豈不是要遭受更殘酷的蹂-躪?那言靜庵這番作為豈不是就是助紂為虐?或者說是治標不治本?

但若從另外一個角度想,到那時候無論中原武林會如何凋零,朱元璋的新政權都已然建立,這將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說無論如何,言靜庵和她背後的慈航靜齋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只不過呢,命運總是愛弄人。

在言靜庵即將這般飼住龐斑時,《慈航劍典》化形了。

顧劍典的出現,向一心追求天道的龐斑昭告了破碎虛空的存在,且顛覆了龐斑心中關于道心種魔**的認知。

道心種魔**傳到龐斑時,已無文字記載,而是利用口頭傳授,且若要練就道心種魔**,是需要魔媒和爐鼎的。但顧劍典所知道的道心種魔**,卻並非需要道心晶瑩之人來做爐鼎,反而需要蘊含了數位邪帝畢生武功精元的邪帝舍利。

更坑的是,顧劍典拿來舉例的向雨田活到了隋末,壽命已長達數百年。

數百年是個什麼概念?

若龐斑真如同向雨田那樣活個數百年,說不定那會兒明朝都已覆滅了。不說龐斑能不能等得起,就是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言靜庵她也等不起啊。

好在情況也沒有那麼的悲觀,听听顧劍典所言語的,‘她’若有個天資不凡的傳人,只需要二十年就能讓她破碎虛空而去,而要知道自從地尼創下《慈航劍典》以來,慈航靜齋就沒有一個人憑此破碎虛空,更甚者修煉到死關,甚至于死關一下撒手法的都寥寥可數。不,準確來說到目前為止,就只有第九代齋主雲想真修成過撒手法,那就更不用說死關了。

要不顧劍典怎麼會這麼耿耿于懷。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顧劍典既是從上屆而來,又能讓凡人在破碎虛空上「速成」,那‘她’必定對凡人所追尋的天道知之甚詳,可以說稍微透露一點出來,就足夠讓龐斑受益匪淺的了。

說白了,龐斑和言靜庵一旦為顧劍典生個女兒,那龐斑即可退隱江湖以專攻破碎虛空法,而顧劍典也不會再在武林中興風作浪,不過二十年就能把《慈航劍典》歸于慈航靜齋,這在某種程度上完全契合了言靜庵的本來目的,不是嗎?

更何況她本來就那麼大義凜然的願意以身飼魔了,半途而廢和一飼到底也沒多大的區別吧?

顧劍典越想越覺得‘她’這個主意妙,但見言靜庵竟是娥眉蹙起,一副很是抗拒的姿態,‘她’就不解道︰「你當時準備以身飼魔的時候,不是很堅決的嗎?怎麼如今倒躊躇了起來?我就不說讓你想想天下蒼生,因為我們都知道慈航靜齋和淨念禪宗從來都是打著為天下蒼生好的口號,來為自己的地位謀取政治資本。我只讓你想想那個皇覺寺出身的朱元璋,你不是選中了他為真龍天子,還讓他愛上了你嗎?」

顧劍典說著還來了幾分火氣︰「地尼當初創建慈航靜齋時,可不會想到她的傳人沒有一個將《慈航劍典》練至大成,反而自身美色成為了最無往不勝的招式,這和《天魔策》里的奼女功有什麼差別。」

差別還是很大的,但現在的問題並不在這方面,而是顧劍典‘她’真的是在說服言靜庵,而不是羞辱她的嗎?瞧瞧就連只被波及那麼一點的了盡禪主,他原本寵辱不驚的神態幾要保持不住,更不用說處于言語中心的言靜庵了。

龐斑的臉色也沒好到哪里去。

偏偏顧劍典‘她’對此一無所覺,半分要看人臉色的認知都沒有,而且‘她’大概並沒有覺得‘她’有什麼不對的,看‘她’在說完對言靜庵來說很不堪入耳的話後,‘她’又想到什麼一般,豁然開朗道︰「我懂了,你是怕你以身飼魔到最後會賠了夫人又折兵。當年碧秀心確都給石之軒生了個女兒,結果還是因看石之軒所創的不死印法而死,使得石之軒最後還是重出江湖,不過我記得後來石之軒因為碧秀心的死導致他精神分裂,最終也沒能破碎虛空,,要知道他自創的不死印法可僅次于道心種魔**。」

顧劍典話鋒一轉又道︰「等等,這麼說來碧秀心還是達成了目的,所以言靜庵你就不用擔心了吧?」

言靜庵︰「……」

龐斑︰「……」

了盡︰「……」

了盡禪主只是用來湊數的,但他也確實是不知道該說什麼為好。

至于龐斑,只能說顧劍典在說事兒時,就不能意識到被‘她’類比于石之軒的當事人在場嗎?

而一直被顧劍典諄諄勸誡的言靜庵,她還能說什麼呢,她都想回慈航靜齋拜一拜地尼,想問問她老人家當初在創下《慈航劍典》時都在想些什麼。

可以說言靜庵自認被羞辱到體無完膚,內心是極度惱火的,更有顧劍典所言更像是掀開了那層遮羞布,而言靜庵和慈航靜齋什麼時候遭受過這樣的侮辱,慈航靜齋和淨念禪宗在武林上被稱為兩大武林聖地不說,言靜庵作為慈航靜齋的齋主從來都是被人尊崇著,認為她聖潔不可冒犯的,即便有人不滿她慈航靜齋的做派,可從沒有人敢這麼直言不諱的說出來。

只不管言靜庵如何心里難受,可她又能對顧劍典怎麼樣呢?天下間沒有人能對顧劍典如何,便是龐斑都不能。

這麼說倒不是想說得虧顧劍典武功超絕,而是‘她’確實有和龐斑比試了一番。

顧劍典如今身為《慈航劍典》,‘她’也遭受了當‘她’曾是《闢邪劍譜》時的尷尬,那就是‘她’並不會《慈航劍典》中記載的任何招式,畢竟《慈航劍典》和天魔**一般都是只有女子可練。

好在‘她’在和龐斑對決時,並不需要展露出招式來,因為不說到了顧劍典如今的境界上,便是到了龐斑這一層次上,勝敗便只決于剎那之間。

此時的「魔師」龐斑還沒有開始修煉道心種魔**,但他已雄踞天下第一寶座將近四十年,可以說已將近大宗師級別。而顧劍典‘她’以前就層破碎虛空過,即便當時‘她’一破碎虛空就被系統招走,進入到下一個世界,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現如今境界只會比龐斑高。

在這種情況下,但兩人眼神交接時,天地立刻生出變化來。只見原本清澈澄明的天空,從東邊來了一抹又厚又重的烏雲,裹挾著閃動的電光,那鋪天蓋地的氣勢就已看得人心生寒意。

又龐斑向來自負平生,是以一切行動都正大光明,毫不掩飾,因而他從魔師宮而來找「劍魔」顧劍典時,江湖中人幾乎是即刻間就得到了消息。他們都想要知道這兩人誰勝誰負,誰將會是新的天下第一,再加上這背後牽扯到的種種,就使得不少人聞訊而來,在兩人對決所在的雨蒙山之不遠處觀戰。

當他們看到雷雲時,就被震撼到說不出話來。

如果說先前還有誰認為劍魔的名聲中還有沽名釣譽的成分,那如今這想法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這雨蒙山一戰後,到底是會兩敗俱傷還是一死一傷?

而雨蒙山上,顧劍典的劍已到了手中,龐斑左手握拳,朝著那柄劍擊去。

沒有人能形容出那是什麼樣的景象,觀戰的眾人只覺得整個雨蒙山似是搖晃了一下,雷雨聲中還似夾雜了狂馳怒號,石亂水激,雪浪翻飛等聲,不可謂不是天地為之色變。

當動亂退去時,龐斑雙手垂下,握拳的手輕輕顫震著。

而顧劍典仍是意態悠閑地御劍而立,像是從來沒有出過手。

龐斑嘆道︰「是我輸了。」

不過這也讓龐斑看到了他距離天道還有多遠,顧劍典卻是更為惋惜道︰「要不你這孩子再考慮考慮和言靜庵生女兒的事?我真的好想要一個你們倆的女兒啊!」

龐斑︰「……」

觀戰的江湖中人︰「!!!」

說好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呢?

還有劍魔那句話又是幾個意思?

其中信息量未免太大也讓人太模不著頭腦了吧?

言靜庵他們當然知道那是誰,不就是慈航靜齋的齋主嗎,可她和龐斑生女兒?所以是他們倆有了不可告人的關系,是嗎?還有那劍魔想要他們倆的女兒做什麼?

等等,劍魔好像也稱呼魔師為「孩子」!

所以說劍魔在和龐斑對決前,也曾說過那句「你這孩子若是個女兒家就好了」是嗎?

先不說後面這兩條是不是重點,單就來說雨蒙山一戰給整個中原武林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因為龐斑親口認輸,所以天下第一人的寶座就輪到了顧劍典來做,大概是因為顧劍典和人比試時,從來都不曾傷人性命,而是留下活口,不像龐斑他被白道高手聯手圍攻時,除了少林的無想僧外,手下從沒有活口留下,而這已成了龐斑的招牌手段,因而相比之下,顧劍典被中原武林的接受程度反而比龐斑高。

更有龐斑已雄踞天下第一將近四十年,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是永不可逾越的高山,沒想到如今一朝他也會被人打敗,這大概也給其他人一種心理上的平衡,尤其是白道多少得到了喘息。

以及顧劍典在戰後與龐斑所說的那番話,也隨著龐斑被打敗流傳至大江南北,順便就被過度解讀了。一開始的時候,眾人還礙于龐斑的威名和慈航靜齋的聖名,沒有聯想到不是那麼好的地方去,像是他們最多是認為顧劍典想要龐斑和言靜庵之女來做傳人,畢竟無論龐斑還是言靜庵的天分才情都是有目共睹的,兩人結合生出來的孩子定然也不會差。

但後來大家有那麼點回過味來,到底慈航靜齋是兩大聖地之一,而龐斑卻是魔門第一人,正邪不兩立,可言靜庵卻和龐斑有了不可告人的關系,甚至可能還有了夫妻之實,這確實挺讓不少人默然的。

只不過吧,如今的中原武林本來就處在混亂中,而慈航靜齋即便低調再低調,可畢竟它都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即使以身飼魔的再不為外人道也,但時間久了,總會有明眼人能看穿慈航靜齋遮羞布背後的真面目。再退一步說,慈航靜齋只是白道的聖地,魔門才不見得有多待見慈航靜齋和言靜庵呢,比如說從陰癸派分裂出來的天命教,它的教主單玉如可恨毒了言靜庵,因為她就是被言靜庵所敗,不得已退出了爭奪天下的戰場。

但單玉如從來都不甘心,如今少不得會拿此事做做文章。

不止單玉如,還有其他各方勢力,把本來就足夠亂的局勢攪合得更亂,只是在明面上看不太出來而已。

另外,這種在背後進行角逐的只是那麼一小撮人,江湖中人更多還是沒怎麼參與其中的普通人,相比于渾水模魚,他們還是對表面上的桃色事件什麼的更感興趣。這麼一感興趣下來,接下來的發展就有點月兌韁了,連顧劍典都被拖下了水,到最後「你這孩子若是個女兒家就好了」這句話都被玩壞了。

本來「你這孩子若是個女兒家就好了」,對顧劍典來講只是表達‘她’惋惜之情的語句,到後來被江湖中人解讀成‘她’的「戰書」,爾後經歷過顧劍典向龐斑討要他和言靜庵女兒一事,再加上江湖眾人的過分解讀,竟然變成了顧劍典‘她’只愛紅妝不愛兒郎。

也就是說,‘她’在惋惜江湖英杰們沒有生為女兒身,讓‘她’戀慕。

嗯……刨開後半句,前半句倒是沒錯的。

這還沒完,也不知道是哪個好事者竟然突發奇想,去想象並試圖畫出了一干俊杰們的「若為女兒圖」。

然後,火了。

該怎麼說呢?

一開始時這事兒本不是大張旗鼓來的,只是悄悄模模的進行,可天下哪有不漏風的牆,也沒有能絕對保守住秘密的嘴,于是一傳十,十傳百,而且還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意味,到底能上榜無不是一流高手,平時盡是被人仰望了,如今卻成為了被調侃的對象,這讓大多人都用種詭異的滿足感。

這林林總總的因素加起來,就導致了這批「若為女兒圖」以相當快的速度流傳開來,到了最後該知道的都知道了,包括被「若為女兒」的一干人等。

這若為女兒不可怕,誰長得不好看誰尷尬。

不,還有更尷尬的。

說來顧劍典‘她’第一個說「你這孩子若是女兒家就好了」的是龐斑,又雨蒙山一戰讓龐斑沒能幸免,但‘她’第二個說這句話,卻實際上是第一個有對決的卻是浪翻雲。

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她’後面在挑戰了「盜霸」赤尊信,「鬼王」虛若無等人後才成得名,讓這句話也跟著揚名的,還是如今的浪翻雲名氣還沒有那麼大,反正這「若為女兒圖」里就沒有浪翻雲。

不過卻有「邪靈」厲若海。

不得不說,這就是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了。

浪翻雲︰「……」

若有什麼能讓心情五味雜陳的浪翻雲有所安慰的話,那顧劍典‘她’已將魔爪伸向了更多的人。‘她’在和龐斑在雨蒙山一戰後,就又開始了找傳人之旅,而這次並不局限于中原了。

據言靜庵得到的消息,說顧劍典‘她’往西藏那邊去了,這不得不讓言靜庵緊張起來。西藏那邊有藏密,藏密在南宋時期和慈航靜齋與淨念禪宗有很大的過節。當時藏密的宗主大密宗在和慈航靜齋第九代齋主雲想真,和禪宗當時的禪主虛玄一戰後,回到密藏立時斃命,並在死前立下戒誓,若慈航靜齋和淨念禪宗有人踏入江湖,藏密將絕不會坐視,所以慈航靜齋和淨念禪宗從此嚴禁門人公然涉足江湖。

正因為如此,言靜庵是暗中挑選了朱元璋為真龍天子,協助他統一天下,為此淨念禪宗還由了盡禪主的師兄了無率領十七名弟子組成「影子太監」,貼身保護朱元璋。這也是為何言靜庵在顧劍典往那邊去時緊張的原因,這時候她已不想藏密再涉入到中原的皇權更迭中!

言靜庵所面臨的壓力還不止如此,龐斑她還沒有搞定,朱元璋那邊也沒那麼順利,他迫切希望言靜庵能再助他一臂之力。龐斑先不說,便是朱元璋,他是言靜庵代表慈航靜齋和淨念禪宗選出來的,唯有讓朱元璋成功建立新朝,慈航靜齋和淨念禪宗才能繼續立于不敗之地,言靜庵不可能放任不管,只要怎麼管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了。

而作為最大變數的顧劍典,‘她’倒沒有去藏密挑戰其中高手,‘她’往域外來是想尋一尋《戰神圖錄》。

四大奇書中顧劍典唯一沒有看過的只有《戰神圖錄》,這本書實在是太過于虛無縹緲,從前‘她’並沒有機會找到它。如今‘她’倒是找到了一條線索,那就是將近八十年前,大俠傅鷹能夠破碎虛空而去,很有可能和《戰神圖錄》有關。

顧劍典根據這一不能完全肯定的推測,抽絲剝繭的找到了驚雁宮,在驚雁宮中終于得見《戰神圖錄》的一部分真面目。

光是這一收獲,就讓顧劍典認為不虛此行。

更別說等‘她’從域外回來,言靜庵和龐斑找到了‘她’,竟是同意要為‘她’生個女兒了。

這句話听起來好像有點歧義,不過歧義歸歧義,言靜庵和龐斑這一對看來是決定相互…成全了。也不知道言靜庵為何會同意,但對只想要一個能通過《慈航劍典》破碎虛空的顧劍典來說,那並不是‘她’會關心的,‘她’只需要知道結果就行了,當下‘她’便眉開眼笑道︰「太好了!」

和顧劍典這興高采烈不同的是,龐斑面無表情,看不太出喜怒,而言靜庵她如今就像是被霜打過一遍,只不過並沒有經霜更艷,反而有那麼幾分心灰意冷的意味。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假設沒有顧劍典的涉入,那言靜庵一樣是打算以身飼魔的。先前也說過這一點,言靜庵是打算輔助龐斑練就道心種魔**,來迫他答應退隱江湖。可言靜庵卻沒有打算用自身來拴住龐斑,而是要送龐斑一個徒兒。

更值得一提的是,慈航靜齋尋找傳人到了如今已有一套機制,那就是所謂的「心有靈犀一點通」。也就是說言靜庵的徒兒會因為從小就和言靜庵有著微妙的心靈感應,所以氣質神態會變得越來越像言靜庵,因而言靜庵送龐斑她的徒兒,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就等于得到了言靜庵,而言靜庵亦像當于將部分的自己獻給了龐斑。

但問題在于「相當于」並不等同于「就是」,換句話說,言靜庵是犧牲了她的弟子,而不是自己親身去以身飼魔,到了最後還美曰其名為了天下太平。

如今不過是需要言靜庵犧牲自己,以達成「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成就而已。

當然了,「魔師」龐斑也不是什麼好人,在沒有顧劍典的後續中,他就是憑這樣的方法既得到了言靜庵,又免去了陷身情局之苦,而等收了言靜庵的弟子後蓄意鐘情于她,造成一段充滿乖逆倫常的畸戀,使那愛更刺激更深刻,然後利用人家來作魔媒和橋梁,嘖。

所以說如今他們倆能走到一起,那可真的是……天生一對啊。

多好的事,不是嗎?

話又說回來,既然言靜庵和龐斑同意了要給顧劍典生女兒,那顧劍典就沒有必要再去傳播「你這孩子若是個女兒家就好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暫退江湖,而龐斑也同意了退隱江湖,至于期限還真不太好說,不過二十年總得是有的吧。

而前天下第一和現天下第一同時退隱江湖的事,使得還沒平靜下來的江湖再次喧鬧起來。等江湖中人知道真正的原因後,一時間對言靜庵肅然起敬。只是這「肅然起敬」中有多少諷刺的成分,那就不得而知了,而轉念一想,當年在隋末時,碧秀心和石之軒的事都能被慈航靜齋宣揚成碧秀心以身飼魔,那到了以身飼魔都已成傳統的當下,相信慈航靜齋仍舊會找到更為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充當遮羞布,甚至將遮羞布變成榮耀台。

不管怎麼說吧,那都是慈航靜齋的事了。

當下顧劍典只需要候著龐斑和言靜庵,等他們生出女兒來,而‘她’也不知道從哪兒得到的一本「若為女兒圖」,指著位于第二頁的龐姑娘(……),對著龐斑贊嘆道︰「我就說你這孩子若是個女兒家就好了,看她是不是特別妖艷?」

龐斑︰「……」

魔師他老人家已經有點後悔了,但一切為了破碎虛空。

破碎虛空︰呵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