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喜鵲見宣陽公主說的這麼淡然,以後她是受刺激過頭了,哭的更傷心了。

「公主,奴婢不想去大漠啊,听說那里的人又野蠻,又沒文化,去了那里除了天天受罪還能怎麼樣啊。」宣陽公主被喜鵲哭煩了,忍不住說,「你不願意去那到時候就稟明父皇說你要離開本宮,出宮嫁人去唄,反正你在宮里也算元老級人物了,還把本宮服侍得這麼好,父皇但凡還念及一點跟本宮的父女情的話肯定回答應放你出宮的,說不定還給你挑一門好親事,這樣你下半輩子就有著落了,也不用跟著本宮到那個鳥不拉屎的大漠去了。」喜鵲忠心護主,是絕對不會在宣陽公主落難的時候拋下她不管的,一听到宣陽公主這麼說急忙說,「公主,奴婢不是這個意思,奴婢從小跟著公主一起長大的,怎麼可能離得開公主,奴婢寧願一輩子不嫁人都不會離開公主半步的,如果公主氣運不佳真的要到大漠去和親,奴婢說什麼也會跟著去保護公主的。」宣陽公主看喜鵲一臉正經的樣子,被她逗樂了,喜鵲卻說,「公主,都這樣了,您還笑得出來。」宣陽公主說,「喜鵲,你不懂,以前父皇寵本宮的時候,本宮總是患得患失的,害怕什麼時候這種來自父皇的寵愛就會突然消失沒有,所以跟父皇相處總是戰戰兢兢的,不敢出錯,但其實是累了自己。今天父皇真的發怒了,本宮反而覺得心里輕松了許多,其實本宮現在的一切都是母妃用命換來的。」喜鵲看著這樣的宣陽公主,也沒有再出聲,只是默默地陪著她。

皇帝在打發走了宣陽公主後,內心也是很糾結,宣陽公主幫助茶茶和天策逃出去已經是觸犯到了他的底線,已經遠遠超過他可以對宣陽公主縱容的程度,加上這幾年大漠頻頻南下入侵,邊關戰事吃緊,好多將士都已經在邊關征戰多年未得回家,也由于國家戰事不斷,消耗去許多銀兩,所以國庫空虛,國家國力是一年不如一年,但是想要徹底消滅大漠的威脅以現有的國力也是做不到的,所以朝中早已經出現派和親公主前往大漠和親以求兩國相安無事的聲音了。但是幾個年長的公主早已在幾年前都嫁了人了,小的公主又還沒有到適婚的年齡,所以大家都把眼光瞄準了宣陽公主,眾所周知她是皇帝最為寵愛的公主,如果由她去和親一定會讓大漠覺得天朝對他們甚為重視,能維系兩國之間的和平,但是由于皇帝不同意,所以宣陽公主前往大漠和親的事一直被擱置下來。然而現在宣陽公主做出這麼出格的事情,皇帝現在心里開始動搖要不要讓宣陽公主去和親了,但是皇帝又覺得這麼做對不起宣陽公主死去的母妃,畢竟大漠不僅氣候惡劣,常年風沙蓋天,而且大漠人大多粗獷不同中原禮俗,宣陽公主一旦過去,必然會受委屈,所以皇帝在是否派遣宣陽公主和親這件事情上很是糾結。

第二天早朝時,左丞相向皇帝奏明,「臣啟稟陛下,我朝在對大漠的戰事上屢屢受挫,雖然我朝將士十分勇猛,也忠心衛國,但是無奈是長途跋涉,遠赴疆場,加上大漠與我中原地區氣候差異極大,我朝將士在沒有適應好惡劣氣候的時候就要迎戰毒蛇般奸詐的大漠蠻人,他們在十分艱難地抵擋了一陣之後終究不敵大漠,潰敗下來,一日之內竟然敗丟疆土數十里,衛將軍更是戰死沙場,現下殘余的將士正以長城為最後防守線守住我天朝的最後一道屏障啊,但是據可靠情報說我軍的糧道已經嚴重供應不足,這最後一道防守線怕也是難以守住了。此時宜求和不宜再戰啊。」皇帝听了稟報後,也是憂心忡忡,雖然前方戰事告急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但是沒有想到會這麼危急,于是皇帝說,「愛卿所言極是,此時當務之急是先向大漠求和,待我軍做好休整,恢復國力之時再向大漠蠻人討回丟失的國土,關于求和,各位愛卿可有何建議。」大臣們听到皇帝這麼說,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等了好一會兒,右諫議大夫走上前說,「臣有一建議」,「愛卿但說無妨。」「臣以為可以派公主帶著我朝的求和之心前往大漠和親,有史以來,公主和親為兩國之間求得和平共處的例子比比皆是,這麼做不僅可以化兩國干戈為玉帛,對和親公主而言更是一樁功在千秋的好事啊。」「愛卿所言極是,如果可以不動一兵一卒就化解我國現下的危機,必定是一件好事,但是真的公主們到了適婚年齡的都已出嫁,剩下的公主也都還未到適婚年齡,這可如何是好。」有了右諫議大夫的挺身而出,加上皇帝對公主和親的認同,其余的大臣也都敢于上前直言,此時兵部尚書進言道,「皇上難道您忘了,宣陽公主已到適婚年齡,而且尚未出嫁,更何況宣陽公主可謂是我朝最得寵的公主,並且落落大方,美麗動人,由宣陽公主前往大漠和親,一定會為我國求得太平。」

皇帝就知道這幫老臣會把主意打到宣陽公主頭上,宣陽公主雖然說已經挑戰到了他的極限,但是這些年來,他看著宣陽公主長大,她的孝順體貼是哪一個皇子皇女都不曾給過他的,皇帝是真的不像讓宣陽公主遠離自己,也不想她收這麼多委屈。于是皇帝說,「宣陽公主已經許配給了今年科舉的狀元盧天策,雖然並未成親,但朕已經為他們賜婚了,所以宣陽公主也不是和親的最佳人選。」關于宣陽公主幫助盧天策逃跑的事情雖然皇帝已經下令不得任何人加以議論,但是還是免不了有多嘴的宮人將事情傳了出去,所以現在這件事已經鬧得京城內人盡皆知了,只是大家都沒有放到台面上說罷了。但右諫議大夫不愧是個不怕忤逆皇帝,敢于進言的忠臣,他不顧皇帝面子直言,「臣等早有耳聞,公主協助未來駙馬抗婚逃離京城,現在下落不明,此事早已傳遍京城,對公主的名聲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所以臣懇請陛下送宣陽公主前往大漠和親,結束宣陽公主與盧天策之間那名存實亡的婚約。這樣不僅能為我朝爭取來和平,還能挽回公主的名聲,已請陛下三思。」右諫議大夫的話不盡引來了皇帝的不滿,還引來了各位大臣的不滿,這右諫議大夫自己不怕死在皇上面前提宣陽公主這樁丑事也就算了,還要拉上我們說個「臣等」,這不是明擺著告訴皇上這件事已經人盡皆知了嗎,這天子要是追究起來可不是誰都能受得了的。

果然如各位大臣所想,皇帝在听到右諫議大夫的話後十分氣憤,「難道我們堂堂大天朝要靠一名軟弱女子的犧牲來換取太平嗎,這樣的太平跟苟且偷生有什麼區別,而且你們膽敢把主意打到朕的宣陽公主頭上來,朕沒跟你們算賬就不錯了。」右諫議大夫罔顧皇帝已經氣的漲紅的臉繼續說道,「皇上,如果犧牲宣陽公主一人的幸福就可以換來全國上下百姓的太平,那麼未嘗不可啊,再者,陛下的許多公主都曾經為了和平委屈自己,背井離鄉去到塞外和親,那麼宣陽公主為何不可啊。」右諫議大夫的一句「許多公主都為了和平前往塞外和親」在皇帝耳朵里听成了是右諫議大夫對皇帝治國能力的懷疑,認識為皇帝昏庸無能才致使這麼多公主要犧牲自己委屈求來一時太平,于是皇帝龍顏大怒,「右諫議大夫大膽,竟敢拐著彎罵朕昏庸無能,來人啊,把他拉下去,流放嶺南。」「皇上,三思啊,宣陽公主不得不和親啊。」皇帝听了更為心煩,索性散了早朝,「今日早朝就到此為止,你們都散了吧,有事明日再議。」說著也不等臣子們跪安便走了。

回到後殿的皇帝心情煩躁,他問立侍在一旁的李白說,「李愛卿以為,朕該不該送宣陽去和親呢,畢竟宣陽也確實如他們所說犯下了大錯。」李白從方才朝堂上右諫議大夫的下場已經可以看出,雖然宣陽公主已經冒犯到了皇帝,但是在皇帝心里這個女兒的分量還是很重的,說到底是舍不得讓宣陽公主去和親的,自己當然也不想在皇帝已經氣急敗壞的時候再惹怒他,讓自己遭罪,便順著皇帝的意思說,「臣以為,不該送宣陽公主前往大漠和親。」果然李白的話讓皇帝氣消了一半,他對李白的話頗為感興趣,「那以愛卿之見,該如何是好。」李白知道皇帝現在是不會因為心情不好治他的罪了,便說,「以臣之見,可以挑選一個公主身邊品行樣貌俱佳的宮女,謊稱是宣陽公主的姐妹,常年陪伴在公主身邊鮮為人知,將她封為公主,代替宣陽公主去和親,大漠蠻人不懂我們中原文化,自然也不知道中原的公主是怎麼樣的,只要我們大家都一口咬定那就是我們的公主,那也一樣能為我朝求來太平。」李白的話深得皇帝的心,皇帝大為贊賞,「好,李愛卿說得是,只是犧牲一個小小的宮女便可以使宣陽公主不受這個罪,還可以換來太平,愛卿真是我朝的棟梁之材啊。」「皇上過獎了,臣只是想為陛下分憂。」「那此事就由愛卿負責,從宣陽身邊挑選出合適的宮女來。」李白于是領下了皇命。

此時在茶茶和天策這邊雖然已經安全了,但是茶茶還是有些擔心宣陽公主,算算時日,這時皇帝應該已經結束冬狩回到宮中了,那麼他肯定也發現天策不見了,這時他只要稍微想想就能知道是宣陽公主幫助他們逃出了京城,不知道皇帝會不會因此遷怒宣陽公主。她越想越擔心,天策看到她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在屋子里走來走去的,一分鐘也做不下來,就問,「茶茶你怎麼了,我們都已經來到這里了,安全了,你還在擔心什麼呢。」茶茶焦急地說,「我在擔心宣陽啊,她這麼好心幫我們逃出來,現在皇帝肯定知道了是她幫了我們,宣陽說過皇帝最要面子了,我們這麼做他肯定覺得宣陽讓他在天下人面前丟臉了,一定會遷怒于宣陽了,如果宣陽因為幫我們而被皇上懲罰,我們得多愧疚啊。」對于茶茶說的,天策有些不能理解,「可是茶茶,宣陽公主不是皇上最寵愛的女兒嗎,皇上再怎麼生氣也不會舍得懲罰她吧。」「天策你不知道,宣陽跟我說過,皇上對她這麼好,多半是因為宣陽母妃當年是因為幫皇上擋過一箭而死的。但是宣陽挑戰了他的底線,他難免不會因為這個降罪于宣陽。」天策听了茶茶這麼說後也很擔心宣陽公主現在的處境,說,「那怎麼辦,可是我們現在也不清楚宣陽公主那邊的情況,而且現在皇上還在派人追我們,我們怎麼才能幫到公主呢?」說到打探消息,茶茶馬上想到了小黑和小白,雖然自己說過跟天策逃出皇宮後就不再麻煩他們,可是現在她的姐妹宣陽公主有難,不得不麻煩他們了啊。于是茶茶還是厚著臉皮召喚出了小黑和小白,小白對茶茶再一次不信守承諾召喚他表示很不滿,但也是無可奈何,只得說,「殿下,又怎麼了,你不要每次都在我們給孩子喂女乃的時候召喚我們啊。」茶茶也沒覺得不好意思地說,「不就麻煩了你幾次嗎,用不用這麼小氣啊。這次我保證是最後一次了,你們給我打探一下宣陽公主的現狀唄,就是那個幫了我們很多忙的宣陽公主。」

小白听到是宣陽公主,松了一口氣說,「既然是要打听宣陽公主的近況,那我們就不用再跑一趟了,前幾天皇帝知道你們逃跑了以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