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鄭氏推拒了鄭老夫人的好意。

「……他大伯家的那兩個前頭也是照著這個例,哪能超過了去,鵬伯終究……」

鵬伯是夏慶的字。

夏初很明白鄭氏的未盡之言。

夏慶終究不是劉氏所出,不是一個肚皮里出來的,哪能真真的愛之如子。夏慶一慣不如夏彥,讀書如此,功名如此,他的兒子成親,自然也不能越過大哥家的。

鄭老夫人長嘆一聲︰「娘的娟兒也懂事了。」

鄭氏雖拒絕了母親,心底卻並不一定是那樣想,只是嫁人必竟不知是嫁給那一個郎君,一大家子都是要顧忌的。听了母親這樣寬慰,眼圈一紅,又數落起了大兒子︰「我自是疼他的,只這事到底我說了不算。年後就要走,我本想與些私房,騙他不肯,還說他大伯必不會虧待了他,這叫什麼話?倒像我是個挑撥離間的小人……我掙命生了他,倒不與我親。」

「胡說,哥兒是你的,怎能不與你親?」鄭老夫人啐了她一口,夏易抱給夏老爺子教養的前因後果,他們家自然也是知道的,想替女兒打抱不平都不行,總不能攔著不讓盡孝吧?只得又苦口婆心的勸︰「不過是幾年,易哥兒也大了,早就懂了道理,自然明白你的苦心……去了任上,好好照料你相公孩子,你婆婆見了也是高興地。」

又看了眼在一邊炕上兀自端坐,狀似困頓的夏初,見她小臉兒茫然,腦袋一點一點跟小雞啄米似的,不禁噗嗤一笑︰「初兒有你婆婆帶著,反倒是個好事兒。你且莫擔心她,叫人瞧了出來,就是你的不是了。她如今還小呢!等你們回來了,好生親香親香也就是了。」

鄭氏有苦說不出,鄭老夫人對劉氏是滿心的信任,自家女兒嫁過去並未受什麼磋磨,兩回鬧的事兒也是她自個不懂事,真真怨不得旁人。

不過終歸是自己的女兒,到底還是偏著她的。

壓低了嗓音道︰「……無事我便叫你哥哥領了初兒來玩兒,必不叫她忘了你就是。」

鄭氏「嗯」了一聲,拿帕子壓了壓眼角。

鄭老夫人又是一陣好笑︰「好了好了,多大的人了,還流馬尿,叫你爹看見了還不罵你。」

「爹最疼我,怎舍得?」鄭氏破涕,「娘,那我就先回屋了。」

鄭老夫人令婆子提燈送她,夏初伏在一個僕婦懷里一顛兒一顛兒的,還沒等到鄭氏舊日的閨房,便真個的睡了過去。

第二日醒來,又是日上三竿。

她揉了揉眼楮,叫了碧痕進來服侍梳洗,桃兒給她扎了兩根小辮兒,倒是顯出幾分童趣來。她模模辮子恍惚覺著自己好似真個變回了垂髫小兒一般,咧嘴笑了笑,露出才長出一點牙尖尖的一口呲牙來。

銅鏡里倒映著她燦爛的笑臉,可不真就是個小屁孩兒?

去了鄭老夫人那里,爹娘俱都不在。

夏慶並兩個兒子一早就跟了鄭老爺子出門訪友去了,女婿做了官了,在他們這里倒是個大事兒,還不得好生炫耀炫耀?

鄭家本不是陵縣人士,他們是滎陽有名的書香門戶,只是族大人多,到底分了好幾支出來。

鄭老爺子這一支非嫡非長,家業卻做的極大,宗族各家嘴里不說什麼,心里頭確實羨妒的。為了少惹些紛爭,鄭老爺子便帶著一家子早早遷居到京城,自家祖墳也跟著一同挪了來,也省的逢年過節祭祖還要大老遠的跑回去。

這一搬遷便是十多年,初時總是不慣的,到底到了別人的地頭,哪能事事順心?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鄭老爺子後來把女兒許嫁給有官身的鄭家,何嘗不是想借個官名壓一壓,夏家那微末小官興許在京城里行不通,這陵縣里卻沒什麼權柄滔天的人家——便是有幾個官員的莊子安在此處,鄭老爺子又不是缺心眼,自不會去招惹——叫他們日子過得順暢一些盡夠了。

鄭氏則帶著小女兒同手帕交敘舊去了,夏初已滿七歲,訪友本也不適宜再帶去,想著鄭老夫人一向愛她,叫她在家與外祖母做個伴兒也好,免得冷清,又見她睡得沉,便沒叫她。

鄭氏才來京城那年不過七八歲,正是小孩兒最愛玩鬧的時候,家里又不拘束她,在此地很有幾個手帕交。這許多年過去,有那遠嫁的,自也有嫁得近的,平日里來往不便,也就趁著這會兒多走動走動,還要將事兒說一說,免得她一走多年,斷了往來。

夏初給鄭老夫人請了安,乖乖的在她跟前逗趣兒。她本不是個話多的,鄭老夫人卻是能說,隨意的將一些鄉間趣事說與她听,見小外孫女兒逗得咯咯直笑,心里自是極歡喜。

眼見用了午飯,還不見鄭老爺子回來,便差了下人去問,還不等人來回,就有外門的僕婦來回,說是宋娘子帶了小公子來拜訪。

鄭老夫人看了眼瞧著才五六歲大的孫女兒,就直接將人請了進來。

宋娘子是陵縣宋舉人的娘子,兩家住的近,平日里也有往來。

她大概四十多歲年紀,比之鄭老夫人也年輕不了多少,一口一個老夫人的叫著,做著小輩姿態。那宋小公子卻才八歲,本以為是宋娘子的孫兒,後來听鄭老夫人口風,才知道竟是兒子!

這是……老蚌生珠麼?

宋娘子是個大嗓門,皮膚有些黝黑,雖也是綾羅綢緞的穿了一身,可瞧著精致的繡頸圈著她那粗脖子卻總叫人覺得有些別扭。不過性子倒是爽朗,眼楮明亮快人快語,雖話里話外多用鄉間俚語,但也不招人煩。

夏初看得出來,對這位舉人娘子,鄭老夫人還是很親近的。

時人都覺得問聲細語才是賢淑女子,鄭老夫人卻反而更親近宋娘子這樣的人。她能把鄭氏教養的藏不住事,本就不是個心思細膩的,叫她去同那些高門大戶的老夫人打交道,她也頭痛。便是親家老夫人劉氏,她雖是推崇之極,但真叫她常來常往,她也不樂意。

不外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