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PS︰

補大前天的。

陸寶菱便要去求情,卻被安菊拉住了︰「少女乃女乃且慢,那小蓮得罪了夫人,您去求情,夫人難免不高興,恐傷了婆媳情分啊。」

陸寶菱一想也是,她尋思一會,道︰「我記得大夫人跟前得臉的那個叫紫雲,你去和她套套近乎,叫她向大夫人求情,把人給放出來就是了。」

安菊應了,出門辦事。

陸寶菱這才有些懊惱,覺得被陸如玉的事給打擊到了,如果何大老爺在賬上的簽名是陸如玉偽造的,那麼就很清楚明了了,這就是一樁實打實的誣陷。

誠郡王偽造了賬本,誣陷何大老爺,繼而把何家打垮,何家又是太後的娘家,皇上若是依律處理,便和太後母子生了嫌隙,若是稍有袒護,便會犯了眾怒,真可謂一箭雙雕。

有了何家打頭,接下來~不難猜測,便是程家,陸家,陳家,直到把維護皇上的世家大族一一打垮,皇上便成了光桿司令一個,到時候還不是任人宰割。

到了晚上,安菊才回來,垂頭喪氣的︰「紫雲姐姐原本還笑眯眯的,誰知一提小蓮的事就不高興了,叫我別多嘴,免得惹怒了夫人。」陸寶菱有些驚訝︰「不就是一個丫頭,至于叫夫人生氣?她犯了什麼錯兒?」

安菊嘆道︰「做奴婢的,犯了什麼錯,還不是主子的一句話,誰說的清呢,我看紫雲姐姐的樣子,多半是正趕上夫人不高興,就發落了她。」

陸寶菱道︰「那也太倒霉了。」安菊心有戚戚然︰「誰說不是呢。」

因身邊的都是丫頭,陸寶菱便吩咐陸明去了那少年家里一趟——那四個貼身侍衛也跟著她來到了徐家,把信兒告訴他,又賞了十兩銀子。

陸明回來後道︰「那少年家里窮得很。家徒四壁,要不是夫人送的銀子過去,只怕他就要餓死了,我看了幫他買了些米面,挑了水,砍了柴,又請隔壁的婦人幫著做了飯,這才回來。」

陸寶菱道︰「你做的好,按說也奇怪,若是府里的家生子。他怎麼不進府做個小廝?只叫妹妹一個人在里頭,可若是不是,也十分奇怪。」陸明猶豫了一下。道︰「我在外面听了些傳言,不知道該不該告訴少女乃女乃。」

陸寶菱忙道︰「你說就是了。」

陸明道︰「听住在那位小哥隔壁的婦人講,小哥這一家人其實是大夫人的陪房,姓馮,一家子算上老子娘也有六七口人。都是跟著大夫人嫁到徐家來的,馮小哥的娘馮娘子原本是大夫人身邊最受信任的管事娘子,馮小哥的爹也管著大夫人的多處嫁妝,當初,馮小哥和少爺差不多時候出生,馮娘子還是少爺的女乃娘呢。一家人風風光光不知道多體面,只是後來听說馮管事監守自盜,把大夫人的好幾處鋪子都給敗光了。大夫人一怒之下把他們一家人趕了出去,淨身出戶,當時只有年紀小的馮小蓮留里頭當差,馮家的賣身契還在大夫人手上,沒有了差事。又不能在外頭找差事,生活無以為繼。後來,也不知怎麼回事,馮娘子和馮管事相繼去世了,一家子死的死,去的去,就留了這兄妹倆相依為命。」

陸寶菱疑惑起來︰「既是夫人的陪嫁,應該足夠忠心才是,又怎麼會監守自盜呢?這可是蹊蹺。」

陸明道︰「我也是道听途說,那婦人還說,都說馮家人不知道惜福,這才遭了報應,她還說了,馮娘子的死,當時還惹上了人命官司呢,好像也和少爺有關。」

陸明說到這兒就不肯往下再說了,陸寶菱越發奇怪,按著道理,既然馮娘子曾做過徐廣庭的女乃娘,徐廣庭也不該眼睜睜看著他們落魄至此啊。

這中間肯定有什麼貓膩,可這是大夫人的陪房發生的事,她也不好多問,只有盡量的幫一點了,又叫安菊偷偷去柴房看了小蓮,送了吃的喝的。

徐廣庭回來後,沒等陸寶菱把這件事告訴他,徐廣庭率先開口道︰「何大老爺在牢里畏罪自裁了。」

陸寶菱愣住了。

徐廣庭嘆了口氣︰「何家真是要鬧翻天了,宜德長公主已經進宮了,逼著皇上給個說法,何家太夫人也帶領著全家老小跪在家里,說要等候皇上的發落。」

陸寶菱道︰「這是逼著皇上表示態度呢,太後呢?」

徐廣庭沉重的搖了搖頭︰「不知道,祖父還在宮里,這下是真的鬧大了。」

陸寶菱便把心思都轉到了這件事上,和徐廣庭猜測皇上的態度。

皇上也氣得要命,這事情歸根結底還沒有查清楚,何大老爺畏罪自裁讓整個案件更加撲朔迷離,說起來,何大老爺既是皇上的表哥,又是皇上的姐夫,如今死的不明不白,不管是何家還是太後那兒,都得要給一個滿意的交代。

何大老爺的尸體被送回何家安葬了,案件交給端王爺繼續審理,陸寶菱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徐廣庭︰「……如玉最善模仿筆跡,足以以假亂真,那賬本真的是有問題,可如今何大老爺去世,除非如玉自己站出來說那筆跡是模仿的,不然這案子是沒法查的。」

徐廣庭看著她︰「把她牽扯進來,你忍心嗎?」。

陸寶菱道︰「她是我妹妹,就算她殺人放火,我也要替她擔著,這件事明擺著是誠郡王搗亂,我現在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徐廣庭道︰「都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件事其實也有辦法處理,那就是何家把貪污的罪名認下,這樣便可以息事寧人,免得牽扯出更多的人來,只是,太委屈何家了。」

陸寶菱道︰「雖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可事關家門清譽,何家未必肯。」

徐廣庭搖頭︰「何家風風雨雨這麼多年,什麼事都經過了,忍辱負重四個字自然也是明白的。」

徐廣庭想到的主意,皇上自然也想到了。此時正不遺余力的勸說太後︰「……這件事母後出面勸說最妥當,百尺竿頭,還差這一步嗎?」。

太後此時正沉浸在傷心里,怒道︰「你說得好听,一步錯,步步錯,若是何家認下了這件事,定會被人抓著不放,何家還有翻身的時候嗎?更何況你表哥去世了,何家上下一片哀慟。你叫哀家去說,哀家開不了這個口。」

皇上道︰「兒子何嘗想這樣,可如今對方證據確鑿。步步緊逼,若不早點把此事了結,難保他們不借機生事,陷害更多的人,母後。當斷則斷啊,當年越王勾踐為復國,臥薪嘗膽十年,如今只是犧牲一個何家,母後,國與家。究竟哪個重?」

太後被問得啞口無言,放聲大哭,她真是錯了。早知道如此,在三十多年前,她就應該低頭認輸,那時候還可保的家人平安,如今。榮華富貴又如何,大廈將傾。連個力挽狂瀾的人都沒有。

何家,真是要敗落了。

皇上看著痛苦的太後,心里也是又恨又痛,李慕容,逼人太甚,他以為,就算他們是敵人,也是兄弟,可如今看來,二十多年的兄弟情深,竟比不上那一方寶座,既然他不仁,休怪自己不義!

無論皇上如何勸說,太後都不肯出言勸說何家低頭,皇上左右為難,陸宛君聞風而來,皇上嘆氣︰「你勸勸母後,何家的事,越早了了越好啊。」

陸宛君道︰「太後說不出那些話也是人之常情,若是皇上允許,臣妾願意領了這個差事,去何家走一趟。」

皇上睜大了眼楮︰「你不怕在何家受辱?」

陸宛君微微一笑︰「夫榮妻貴,只要皇上得了體面,臣妾又何來的屈辱呢?」

******

何大老爺的頭七,陸宛君奉皇上之命前去吊唁,何老太太紅腫著雙目,冷冷看著一身素白的陸宛君︰「請您回去告訴皇上,我兒已經伏罪,他可以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了。」

陸宛君溫聲道︰「老夫人何至于此,大老爺去世,皇上心中的悲痛不亞于旁人,我此番來便是身負皇命,老夫人,咱們能不能找一個說話的地方?」

何老太太疑惑的看著她。

「你說什麼?」何老太太的驚訝與憤怒都在陸宛君的意料之中,她站起來攙住了何老太太︰「您先冷靜下來,听我一言。」

何老太太怒道︰「不用說了,我兒子枉死,如今他竟然連死人都不放過,天理何在,你回去轉告皇上,我何家上下粉身碎骨只憑他一句話,想要往我們身上潑髒水,休想。」

陸宛君道︰「老夫人既這麼說了,我只問您一句,您願意何家做公孫杵臼還是做程嬰?」

何老夫人眉眼凌厲︰「什麼意思?」

陸宛君道︰「春秋時期,屠岸賈殺盡趙氏族人,只有一個孩子死里逃生,為了救這個孩子,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問程嬰,死和撫養一個孩子,哪一個容易,哪一個難,程嬰便道,自然是死容易,撫養一個孩子長大難,公孫杵臼便道,那就請你做難的那件事情,我做容易的,于是,程嬰去屠岸賈面前告密,說公孫杵臼藏匿了孩子,同時找了一個嬰兒代替,屠岸賈信以為真,殺了公孫杵臼和那個嬰兒,不再找尋趙氏孤兒的下落,程嬰則忍辱負重,背負著告密的惡名,將那孩子養大,十五年後,屠岸賈失勢,公孫杵臼和程嬰的大義才被天下人所知。」

何老太太目光越發冰冷︰「你說這個做什麼?」

陸宛君道︰「其實皇上根本不相信何老爺會貪污銀子,只不過證據確鑿才不得不把何老爺下獄,更是請了端王爺查這件事,只可惜,還是棋差一招,老夫人您痛失愛子,皇上和太後何嘗不是失去了表哥和佷子?如今老夫人您和皇上反目,豈不遂了別人的願,親者痛,仇者快?」

何老太太老淚縱橫︰「我何嘗願意如此,我只是想還我兒子一個公道,他是貪了銀子,可也只有兩萬兩銀子,做官的哪個沒有點貓膩?頂多我們把銀子還回去,就算十倍百倍的我也願意還,只要把我兒子還給我……」

陸宛君親自幫何老太太擦了眼淚,聲音越發輕柔︰「如今朝中局勢想必您也清楚,公孫杵臼一死固然深明大義,卻比不得程嬰忍辱負重十五年啊,皇上如今束手束腳,別說沒法子還何老爺的清白,就算查明了真相,何老爺也無法死而復生,倒不如忍辱負重,以退為進,將來局勢明朗,不僅能為何老爺正名,何家更會留名青史,老夫人,您不光有兒子,也有孫子啊,何少爺那麼優秀的人,您忍心他明珠暗投麼?」

是啊,她的孫子何秉書那麼優秀,如果這件事就此作罷,他會終身背負父親貪污的惡名,前程盡毀,可若是按著皇上所說,置之死地而後生,何家終有沉冤得雪的一天,他也能走的更遠。

何老太太痛苦的閉上了眼楮,咬牙道︰「好,我做程嬰,我們何家要做程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