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收僕

到了供人院,金管事急急忙忙的去找田管事,「人怎麼樣了?」

「我讓人關照著,單獨鎖在一間屋子,不過那個女子還是沒醒。」田管事知道這件事情有點不尋常,不過和金管事幾年的交情私下關照,不過要是違反供人院規定的事情他是不干的。

「帶我過去看看吧。」李雪兒不想浪費時間。

田管事這才發現,李雪兒竟然是和金管事一起來的,「老金,這是什麼意思,你怎麼把她帶來了。」

「田老弟,李小姐想到這找個能當掌櫃的下人,我那位朋友你也知道原來就是生意人??」

金管事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田管事打斷了,「不會是李小姐想買下鄭寬一家吧,她清楚是怎麼回事嗎?膽子太大了。」

「既然到了供人院就是可以工人挑選的下人,田管事今天怎麼如此膽小了,你又&lt沒做什麼,將來出事了有我處理就是了。再說我還沒看人,要不要買還是兩說呢。」

听李雪兒這樣一說,田管事也就明白了人家是什麼都知道了還如此膽大,也不再多話領著李雪兒去見人。

見到鄭寬一家人,確實很狼狽了。一家五口,鄭寬、他的妻子高氏、兒子鄭秀兒媳楊氏、還有一個孫子五歲的樣子鄭飛。

那楊氏的腦袋上包扎著血已經滲出來,整個人昏迷不醒。她兩歲的兒子坐在一旁拉著母親的手,眼楮里都是淚。

金管事走上前。「鄭兄,這位是李小姐,李家的人都和善。李小姐答應買你們一家出去。」

「我知道你在幫我,可是我去了李家萬一給人家帶來麻煩可怎麼是好。」這個鄭寬是個正直的,已經這步田地了還為別人考慮。

「京城的那位老爺要處理的大事多了去了,你這樣的小人物估計他已經忘記了。再說你就不為家人想想,你這兒媳在不治可就沒命了。」

李雪兒覺得左相是不會在意一個小小生意人,說不定這鄭寬的事情也是下面的人做的。

把銀子給了田管事辦好了手續,這一家五口以後就是李家的下人了。金管事找來馬車金管事親自駕車。一行人直接回李家屯。李雪兒上前敲門,孫慧娘開門一看很是驚訝,「雪兒。怎麼這個時候回來了,店里缺什麼東西嗎?」。

「娘,有點事,一會再和您說。」李雪兒讓金管事直接把馬車敢進門。鄭家人從馬車上下來。頭發散亂。衣服破損,隱隱可以看到胳膊上的鞭痕,還有一個昏迷不醒的呢。

孫慧娘下了一大跳,「這幾個人是怎麼回事啊。」

「娘,這幾個人是剛買的下人,只是之前受刑了,先讓他們安置吧。」

李雪兒就領著鄭家的人到後院的下人房安置,一家人兩個小屋子。金管事幫著他們打掃衛生。李雪兒也告訴他們水井的位置,哪里是廚房燒熱水。孫慧娘不一會的功夫送來一些舊的但是干淨的衣服。還有被褥等。

看著躺在那里臉色蒼白就剩一口氣的楊氏,李雪兒從隨身的荷包拿出藥丸喂她吃下又掏出一片人參放在她嘴里含著,另外拿出一瓶傷藥遞給一旁照顧兒媳的高氏,「她額頭用熱水清洗一下,把這個藥給她敷上重新包扎吧。」

看著收拾的差不多了,李雪兒還要到縣城飯館去看看,不然父親那里會擔心。

路上,李雪兒問金管事「你為什麼這樣幫鄭家,一般的朋友可是做不到這樣的。」

「當年我和老母親相依為命,一次母親病重,我給人做長工賺的錢根本不夠治病用的。我去很多人那里借他們都躲著我,後來鄭大哥路過知道我急著用錢救我母親,就給了十兩銀子。我母親最後還是沒救過來,但是我打心底感激他一輩子。後來經歷了很多,我到錢家做了管事。這幾年和鄭大哥也有聯系,可是沒想到那麼好的人遇到這種事。」

金管事說起來傷感的很,都說好人長命,可是不該讓好人如此受盡折磨。

李雪兒覺得鄭寬是個好人,金管事人也不錯,至少是知恩圖報。

「李小姐真的不怕左相府日後報復嗎?」。金管事一直疑惑這件事情,要知道錢老爺都不會收留鄭家的。

李雪兒笑了,報復嗎,真有那一天自己先出手就是了。「你也記住了,我買下鄭家五口,就會把他們當下人使喚。還有下一次不要想著糊弄我,你朋友鄭寬那樣了還想著不連累別人,你不如他。」

金管事听了這話心里一震,看來李雪兒是心里透亮什麼都明白。他的確急著救朋友,沒有為李家考慮過。因為了解錢老爺的為人個性,他都沒有到錢老爺面前求一求,只是試探了一下。可是遇到了李雪兒就打李家的主意,這事的確是不地道。

到飯館門口,李雪兒下車了。金管事看著她走進飯館沒了影子才離開,「這哪里還是個孩子,成妖了。」從這一天開始,金管事再也不敢輕視李雪兒了。

李雪兒剛回到店里,李建業就告訴她錢府的下人送來了一籃子不認識的叫山楂的東西。

到廚房看了一下,新招的大翠姐妹兩個很是勤快,都收拾的干干淨淨的。李雪兒發現安康話不多但是很有做大廚的天分啊。這在廚房里原本是給張嬸幫忙的,可是這才幾天時間他就能自己做饅頭、窩頭。那切菜的刀工也不錯,蘿卜條切得粗細差不多。

「張嬸,這幾天你慢慢的把廚房的這些事情都交代給安康,他要是能都做好了,過些日子你就不用來了。家里也離不開人的。」

張嬸點頭答應著,她無所謂。不管是在八里莊的家里還是店里干活都行,哪里需要就到哪。

「薇兒,你明天還跟著我就行。店里這些人能忙過來。」

人力要合理的分配才能產生最大的利益,廚房的人太多了就是浪費資源了。

「知道了,小姐。」薇兒答應著,廚房新來兩個幫忙的她都沒活可做了。

晚上回到家,李雪兒和李建業說了家里又買了下人的事情。李建業一听李雪兒打算讓外人做掌櫃的他就不大放心,「這怎麼能信,要是他自己把鋪子里掙的錢獨吞了怎麼辦?」

李雪兒听了這話。真是哭笑不得,沒想到自己這個爹也是個財奴。「他的賣身契都在咱們手里,要是真敢那麼做打死他官府都說不出什麼。再說了到時候記賬。賬上要是作假了你聰明的閨女就發現了。」

「我還是不放心,反正我沒事就自己收錢挺好。」李建業就像個鬧脾氣的孩子似的。

孫慧娘在旁邊做衣服,這會也放下針線。「閨女打算的長遠,你兒子以後是要做官的。士農工商。那些做官的看不起生意人。你沒瞧見那些大戶人家有鋪子也都不自己管,錢老爺那麼大的家業還是讓他兒子考個秀才,就是擺月兌商人的身份。」

李雪兒有的時候挺佩服她這娘的,一個古代土生土長的女人,沒有只是知道在家洗衣做飯,很多大事上也看的明白。

李建業听媳婦這樣說,也松口了。

孫慧寧下午的時候和鄭家的人接觸了,覺得不錯的一家人。要是沒出事。那可是比自己家還富有的,沒想到一下子變成這樣。

「那家人都不錯。那楊氏性子是個烈的,听說那些個官差想把她賣到青、樓去,結果她一頭撞到柱子上了。可憐的人現在還沒醒,她兒子還那麼小。」

孫慧寧說的感慨不已,李雪兒看的出來她很同情鄭家。

「娘,你同情他們可以,但是以後記住了,你是他們的主人。」李雪兒希望鄭家的人能夠真的認清他們的身份,要是做出來不合適的事情,能救他們就能把他們毀了。

孫慧寧沒想到女兒會說出這樣的話,呆愣了一下。等她反過神的時候,李雪兒已經帶著薇兒離開了。

李雪兒帶著薇兒到下人房看看楊氏的傷怎麼樣了,還是昏迷不醒。李雪兒小心的把脈,然後帶著薇兒回自己的小藥房。

薇兒按照李雪兒說的從寫有藥名的各個抽屜里取出藥材然後稱量,把稱好的藥放在一起。按照李雪兒開的藥方,一共配了六份。

按照吩咐,薇兒將一份藥煎好給楊氏送去。鄭家的人納悶的問這聞著就苦的黑乎乎的是什麼,薇兒答小姐讓送來的藥。一听這個答案,高氏喂兒媳一點點喝下了。那藥果然有用,第二天早上楊氏醒了,可把一家人高興壞了。

之後李雪兒就讓薇兒把剩下的幾份藥還有一些外傷藥以及煎藥的小爐子給鄭家的人送去,教了煎藥的法子讓他們自己動手就好。

果然沒幾天,鄭家人就都好了,外傷結疤沒有大礙了,楊氏還有些虛弱但是也能下地走動了。鄭寬帶著一家人給李建業磕頭謝恩,李建業哪里見過這樣的,趕緊把人扶起來了。

「以後我們一家人的命都是李家的,以後有什麼事情決不含糊。我們一家人都商量好了,要是沒李家我們說不定現在都沒命了,這樣的大恩我們無以為報。」鄭寬一家子從前也是有奴僕使喚的如今到了這步田地心里肯定不好受,不過這家人有一點做人有原則。

「不用說的那麼嚴重,雖然你們現在的身份是如此,不過也可以把這里當你們的家。大家給李家做事,我們給大家發工錢,遇到事情大家也會一塊解決的。」李建業想著人家原來也是老爺,說起話來就不自在。

可是李雪兒可是沒有任何的感情負擔,「李家在縣城有一家小飯館開張時間不長,鄭伯以後就在鋪子里做個掌櫃的,店里都交給你照應著,賬冊每月交一次。伯母暫時先照顧著嫂子,等身體都沒問題了再吩咐活。鄭大哥就跟著安順在府里幫忙。」

安順也從縣里的飯館抽身了,店里用的肉每天王興旺會給送到店里,也不用人跑腿了。店里需要用的其他東西面粉調料這些安順也是幾天才往鋪子里送一次。現在主要就是在家里喂牲畜,原本就牛、豬、騾子還有雞兔,今年李雪兒又弄回來幾只羊,這些牲畜喂上一遍也是要不少時間很累人的。除此以外家里磨面粉的事情也都是安順的活,現在有個飯館,這面粉什麼的消耗的很快。

對于李雪兒的安排他們倒是沒異議,只是鄭寬有些擔心,「我去鋪子做掌櫃會不會被發現招惹麻煩。」

他這是還擔心京城的劉家,要是離京城遠也好說,可是清水縣到京城也就半天路程。

「鄭伯跟我來吧。」李雪兒之前閑來無事做了點東西,看來是派上用場了。

李雪兒到藥方拿出一個小瓶子,里面是藥膏。「這個涂在臉上皮膚會顯得黑一些,對皮膚沒有傷害,要去掉的時候記得用溫水洗臉,涼水洗不掉的。」

鄭寬接過藥膏,覺得很神奇。

李雪兒接著說,「你要是擔心,以後可以把眉毛描的粗一點,衣著打扮不要和以前一個風格,說話也注意改一下。」

之後,鄭寬就開始到李家飯館熟悉情況,然後做一個合格的掌櫃的。李建業一看店里真的不需要自己啊,于是就回家歇著。

他實在閑的沒事,就把兒子李澤洋屋子里的那些竹簡拿出來看。孫慧娘就打趣他,「老頭子,你也想考秀才啦。」

李建業不樂意了,「我哪里老了,你這麼說了我還就考給你看看。」

孫慧娘就笑呵呵的離開了。

沒成想,李建業還就真的開始學習了,孫慧娘原本還以為他說笑呢。

鄭秀這幾日跟著安順干活真的是累壞了,干的還沒有安順一半多,可是他累的每天晚上倒頭就睡。他娘和媳婦看著不心酸那是假的,原本是家里的大少爺,在家研究胭脂方子的,如今卻是敢這些粗活重活,一開始肯定吃不消。

楊氏的身體也好的差不多了,她就和家里人商量著去孫慧寧那里領活做。總是這樣以養病為理由不干活,李家就是不說也沒那個臉。

孫慧娘問了兩句,知道這鄭家的婆媳廚藝和針線上都會些但是不常做也就一般。「你們就先跟著張嬸在廚房幫著做飯,也學著些。家里如今的下人就八個還有一個孩子,這馬上天暖和了,你們和張嬸一起給每個人做兩套衣服。以後有活在說。」

三個人做這些伙計算是輕松的,鄭家的婆媳兩個也是樂意的。

如此一來家里的每個人都有活干了,就是安順那里磨面粉這活累了些,那頭小毛驢幾乎是要拉磨盤從早到晚,不僅要供應自家的飯館,還要給縣里幾個大飯莊供貨的。

李建業有時候看書累了就去幫把手,鄭家人剛開始瞧見了都很驚訝,這李家的老爺夫人都是沒架子還自己動手干活。

(感謝花樣年糕的2張月票,感謝書友140618135223371的平安符,感謝大家的支持,謝謝)(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