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那合作?二八分成,你出秘方我來經營,一年的時間我就能把這味精賣遍整個大唐,到時阿祿公子就只管在家數錢了。」薛掌櫃說完,呵呵笑起來。

福祿拱了拱手︰「對不起薛掌櫃,我只出售味精。如果薛掌櫃無意購買,便請恕在下無禮,又要告辭了。」

薛掌櫃嘆了一口氣,無奈道︰「阿祿公子,到底怎樣你才合作?你開個價吧。」

「不好意思,我不習慣跟人合作。」福祿看薛掌櫃還想再作他的思想工作,擺擺手道︰「薛掌櫃不必再說了,再說也是白費口舌,還傷了彼此的和氣。」

薛掌櫃使盡了全力,卻感覺自己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里有說不出的憋屈和沮喪。他做了幾十年生意,真還沒遇上福祿這樣的人,跟那茅坑里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

沒奈何,他只得道︰「好吧,那就買你的味精。你看我買的量多,是不是便宜點?」

福祿又搖搖頭︰「十兩銀子一瓶,不二價。說真的,制作這點粉末,我的成本很高,十兩銀子售價,其實賺的很少。只不過現在這味精還未為人所知,所以我才本著薄利多銷的想法,讓大家先買些嘗嘗,過一段時間我指定得提價。而且還有一點,薛掌櫃今天就是想買,我也沒有現貨,得過幾天才能制作出來。」

見福祿一口咬定再無商量,薛掌櫃也知道他是個 脾氣了。估計青菜的事也沒什麼商量余地,只得嘆氣道︰「那好吧。你今天的這瓶先賣給我。然後我再訂上三十瓶。你做好後拿到這里來,我嘗過沒問題。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好吧」福祿站了起來,從懷里模出那瓶味精,放到桌上。吳叔則從懷里掏出一錠銀子,遞給福祿。

福祿接過來看了看,對薛掌櫃笑道︰「不好意思薛掌櫃,能不能把這銀子給我換成銅錢?否則平時用錢不方便。」

薛掌櫃對吳叔揮了揮手。吳叔跑下樓去,不一會兒拿了一大串銅錢上來。遞給福祿。

十兩銀子,就是一萬枚銅錢,份量還挺重。福祿將它放進了送菜的那只竹籃里,又問薛掌櫃要了幾片青菜葉子蓋在上面,拱手跟他告辭。

從福臨樓出來,福祿舒了一口氣。第一單大生意談成了。真不錯。

但是對于容韞和來說。不過賞花會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而味精現在完全是賣方市場,就是耽誤上一個月,薛掌櫃該買他還得買。

所以容韞和決定今天先去花市看一看,如果要花大價錢買花木,她再趕回來,爭取在兩天內把十幾瓶味精先制作出來,賺了錢再去買花木。

福祿這里舒了氣。但趙掌櫃那里卻是坐立不安。此時遠遠看見福祿從福臨樓出來,他趕緊跑出來。叫了聲「阿祿」,滿臉的緊張。

福祿急著回家,也沒心思跟趙掌櫃多說,沒等他發問就開口道︰「青菜的事,是老孫告訴了福臨樓的人。不過你放心,我沒把菜賣給他們。」說完便說家里有急事,匆匆告辭離開。

直到走到家門口,容韞和這才想起,自己滿腦子賞花會和味精的事,倒把買肉的事給忘了。她拍拍腦袋,見四周沒人,偷偷把那一萬個銅錢放進了空間里,這才提著籃子進門。

容韞和回家收拾了一下,帶上了一張銀票,便拉著福祿一起準備去平州城。

二人趕著馬車走了好一陣子,又問了好幾次路,這才到了菱角塘。容韞和下了車,站在菱角塘花市的街口,看到街上擺放著許多花木,不少人在花木中挑挑揀揀,討價還價。

這條街並不長,從頭走到尾也就五、六百米。兩邊的商鋪琳瑯滿目賣著各色東西,其他的花木卻都擺在了兩條街的中間,不知是不是順應賞花會而臨時出現的一個交易市場。

花木擺放的形式倒跟容韞和在現代見過的花鳥市場很像,不過大概怕是大家不認識花木的品種,賣主都用紙寫了花名貼在枝干上或花盆上。

容韞和沿路看過去,發現這里的花木品種較多,但大多是杜鵑、月季、石榴、桂花、山茶花、菊花等常見品種,蘭花雖然也有不少,甚至有些還帶著花,但大多是春蘭、寒蘭的普通花型,容韞和看到一株春蘭花開得不錯,上前問了問價,賣主一張嘴就是五百兩銀子。

容韞和下意識地看了一眼空間里那張一百兩銀子的銀票,嘆了一口氣。這種普通的蘭花她都買不起,名貴花木的價錢豈不是貴得更離譜?看來,今年想在賞花會上賺那一千兩銀子,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路中間這些擺在地上的攤販,容韞和發現這一條街有三家店鋪也是賣花的,而且里面的花卉明顯比外面的要珍貴。

走到其中一家面積最大的店鋪門口,容韞和看到里面站了好此人,圍在一起贊嘆著什麼。她此時心里已沒有了參加賞花會的念頭,只想多看一看,看有沒有用空間種花來賺錢的商機,所以見這店里如此熱鬧,估計是出了什麼珍品,便走進店里,想知道是什麼樣的花讓大家如此驚艷。

「漂亮啊。」

「嗯,很不錯,品相這樣好的蘭花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容韞和听著這議論,一走近就被他們圍著的一株蘭花吸引住了。這株蘭花葉子深綠,半垂于兩尺高的瓷盆之上,葉姿之美猶如少女的身姿,曼妙而婀娜;花瓣開得正艷,花朵外三瓣緊圓,宛如梅花花瓣,緊邊似瓖白邊,色澤青綠,雙捧起兜,形似蠶蛾。

前世別人曾送過薛家老夫人兩三株名貴蘭花,老祖母從此對蘭花痴迷得一發不可收拾。連帶著容韞和對蘭花也有些認識。她知道這株蘭花為春蘭中的宋梅,是中國蘭花的傳統銘品,為梅瓣花的代表品種。

此花于清乾隆年間由紹興宋錦璇選出。以宋錦璇之姓與花之梅瓣結合命名而得,花型端莊大方,被列為春蘭四大名種之首。

「各位,這可是我從杭州重金購得的一株蘭花,這葉與花都無可挑剔,幾近完美。要價三千兩,實不為過。買回家中既可欣賞。還可拿它參加今年的賞花會,一舉奪冠,拿到獎銀一千兩銀子就賺回來了。還為您爭了面子。這名氣一大,一轉手再賣五千兩銀子都沒問題。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機會難得啊。」站在花旁的一位中年人,正不遺余力地向圍在旁邊的幾個男子推銷這株蘭花。

「王掌櫃。你這價錢也叫得太高了吧?去年張老爺買的那株蘭花。你可只賣了他兩千兩銀子。」

「是啊是啊,花是不錯,就是這價錢,太高了些。」另一人附和著。

「林公子、李老爺,這株蘭花跟賣給張老爺那株可不一樣啊你們看這葉形,這花形……」

不要說兩千兩、三千兩,容韞和連二百兩都沒有。

便是家中有那麼多錢,此時也不應該拿出來招禍。

听著那幾人在那里討價還價。也心里感慨了一下便將目光從那株蘭花上移開了。這種宋梅,在現代還是很多的。價錢也不高,幾十元就能買上一株了。古代的種植技術不如現代,現代的普通貨色拿到古代來,便可能就是一株難求了。

既然進到這里來,容韞和自然不會就這樣輕易出去。她避開人群,走到其他地方參觀了一下這店里的花卉。這店里有一半的地方擺放的都是各色蘭花,看來蘭花便是這花品軒的主打花卉了。

「咦。」掃視了花店一眼後,容韞和忽然驚呼出聲。見到有人回過頭來看她,她這才咬了咬嘴唇,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避過那些人的視線。直到大家都不注意她了,她這才重新抬起頭來,仔細地打量面前的幾株蘭花。

她剛才這所以失態,是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她發現有兩株蘭花上面,竟然飄浮著一層淡淡的霧氣。這種霧氣她極為熟悉,飄浮在空間里的靈氣就是這個樣子。

這兩株蘭花為什麼會有霧氣?容韞和皺眉打量了一下它們。

只見其中一盆長得如韭菜一般細小,葉子暗綠,毫無光澤,而且有些葉面還扭曲著,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但就是這盆蘭花,霧氣最濃,白白的霧氣像一個罩子一般,將自己團團包裹起來。而另一株的霧氣則淡得多,品相卻要好上很多,雖然沒有花,但從葉品上看,還不失一株好蘭。

因「觀花一時,賞葉終年」。容韞和知道鑒蘭一看葉形,二看花苞,三看開品。在沒有花的情況下,通過葉子的品相,也能看出一株蘭花的好壞的。依照她的經驗,這株籠罩著淡淡霧氣的蘭花,開出來的花未必會比大家圍觀的那株宋梅要差。

難道,有霧氣的蘭花就是名品?這個念頭在容韞和的腦子里一閃,便再也揮之不去。為了確定這個猜測,她走回到人群中間,去仔細觀察那株宋梅。這株宋梅在這店里也算得是一株好蘭了,如果她的猜想正確,那它便應該也有霧氣才對。

容韞和擠到了人群中間,凝神定楮向那株宋梅看去,只見那宋梅風姿綽約地立在瓷盆之上,白白的牆壁將它綠色的葉子與花映襯得更為好看。

怎麼會沒有霧氣?容韞和看著它,皺起了眉頭。

——————————————————————————————————————

酒樓里的人大概每人都被分得了一口,嘗過之後,全都默然不語。便是那最先發了感慨之人,也舍不得再說話,只怕一說話那美到極致的滋味就會從嘴里溜走,宛如做著一個美夢,一睜開眼,眼前的美景便會瞬間消失不見,讓人追悔未及。

「這味可真香啊,我走在路上就已聞到了。李掌櫃,今日做得什麼好菜,怎會如此之香?趕緊上一道來嘗嘗。」一個洪亮的聲音把大家從美味的沉醉里喚醒。

綠竹清醒過來,動作迅速地把荷葉蓋上,再將壇蓋罩到上面,放到木桶里,對東子道︰「趕緊拿回家去。」說完用眼楮詢問地看向了老頭兒。老頭兒瞥見,微一點頭。

東子也知道此菜不能再放在這里。否則路過的客人都聞味兒而來,每人殷求一句,你給不給吃?別人都給吃了,就他來你不給,既顯得小器,又得罪人。可任是誰擁有這樣的好東西,在自己沒嘗夠之前,都舍不得拿來跟人分享。

而且他可知道,這一老一小今天是來賣菜譜的。現在這麼珍貴而美味的東西,白白地給人吃了,一文錢都落不到,自己三個人辛苦十天,卻只嘗上那麼兩口,那多太不劃算吶!

所以他二話不說,提起桶就走。

「哎……」有人看著他提桶離開,趕緊叫了起來,「你們這東西賣不賣?我出十兩……不不,二十兩銀子,您老看如何?」最後這句話,是沖著老頭兒問的。

「光買這里面的食材,就不止二十兩銀子。陸老板可真會打算。」有人嘲諷道,然後高聲,「我出二十二兩。」

另又有人問道︰「三兩銀子,買一碗,如何?」

三兩?綠竹迅速盤算了一下。這壇子里剩下的佛跳牆,起碼也能裝個十碗左右,也就三十兩。而且,還可以提提價。比如說,三兩銀子只賣半碗。那靈犀魚因其難得,就已賣二兩銀子一條了。

這佛跳牆,食材珍貴,極費功夫,三兩銀子半碗不過份吧?她轉過頭去,看了看老頭兒。雖然做這東西有些辛苦,除去成本賺個三、四十兩,卻也值了。最重要的是,能解決目前的經濟困難,不用再吆喝著賣菜譜,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其實她是不知道,那靈犀魚因一見陽光就死,根本運不到外地去。又因量少難捕,一年也捕不到百條,所以賣得才那麼昂貴。(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