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六回 宮宴賜婚

感謝巔峰大哥,一筆淨白的打賞厚愛!感謝夢蔚的月票支持!

————————————————————

賈老太太八十大壽後,賈府漸漸恢復了平靜,史湘雲一直在賈府留到八月十二才辭別眾人,跟著靖忠候夫人回了史家。賈府大觀園內,便又只剩下探春李紋李琦以及黛玉四人。

黛玉卻又因著八月十五當日,很早便要與涵迤公主一塊兒進宮,故而送往各府的節禮單子,八月十三錦兒便親自送了過來。

黛玉在定下禮單後,便與唐嬤嬤一道,帶著給黃府的禮物出了門。在黃府直到用過晚膳,賈璉才親自去黃府接回了黛玉。八月十四,黛玉又早早答應過要去城外牟尼庵看望惜春,還約了妙玉一塊兒,遂帶著探春去了城外。

如此一來,自從史湘雲走後,黛玉倒是沒在賈府逗留,便是薛寶釵與史湘雲的添妝禮,也是命孫嬤嬤與錦兒分別前去的。

直到八月十五一早,天剛剛擦亮,唐嬤嬤便輕輕地搖醒了黛玉,又指揮著安兒寧兒兩個伺候黛玉梳洗,換上了縣主的吉服。端坐這等著涵迤公主到來。

剛過卯時,自鳴鐘響了七下的時候,涵迤公主身邊兒的秦嬤嬤便進了賈府,很快門上的人就來通報了黛玉。當然賈府上下該知道的,也都收到了消息。

王熙鳳與賈老太太自是沒有什麼意見,而邢夫人則是準備著過了中秋,就帶著巧姐兒返回登州去。涵迤公主又沒有進府,故而也不甚在意。但王夫人卻因著前日進宮見了元春,與元春在鳳藻宮深談之後,對于黛玉這里,便有了些說不出的味道。

當唐嬤嬤陪著黛玉出了儀門,王夫人便捏緊了拳頭,黛玉坐著軟轎出賈府大門時,王夫人甚至差點砸了手邊兒的瓷瓶,好在周瑞家的勸阻了下來。直到黛玉上了涵迤的車駕,往宮中而去,王夫人才像是月兌了力似得,軟倒在了引枕上。

上至天潢貴冑,下至平民百姓,中秋佳節都是一年中極為重要的日子。平日里貴氣逼人,莊重肅穆的皇宮,今日也像換了新衣似得,到處掛起了彩綢,顯得一片喜氣洋洋祥和溫馨。

黛玉隨著涵迤來到皇後宮中,原以為會很是高興的皇後,卻是一副愁眉不展憂心忡忡地樣子。就連五皇子也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站在皇後身旁。

黛玉不由看了眼涵迤,卻見涵迤也是微微挑眉,滿臉的詫異。待二人上前行禮後,涵迤方才笑問道︰「母後這是不歡迎涵迤跟玉兒妹妹麼?」

若是往常,皇後自然會笑著應對,然而今日皇後卻只是很勉強地扯了扯嘴角,伸手賜了座。黛玉看向五皇子承歷,五皇子則微微嘟著嘴,抬眼看了黛玉一眼,便趕緊低下了眉眼。

不說黛玉,便是涵迤也感到氣氛不對,不由皺了眉頭輕聲試探地問道︰「可是出了什麼事兒?」

皇後嘆了口氣,很是疲憊地搖了搖頭道︰「本宮成日在這宮中,能出什麼事兒?」見皇後不願說,涵迤與黛玉卻是都不好問,問多了沒得背上打探宮闈的名頭。

二人只得極力說笑逗樂,希望皇後心情能好些,又勸著皇後到御花園走動。桂花的幽香飄散在御花園中,涵迤與黛玉更是,一路盡心竭力地說著奇聞趣事,希望引起皇後的興致。

直到晚膳前,皇後的臉色到底是好了些,涵迤與黛玉也才松了口氣。更有大皇子妃帶著皇長孫前來請安,皇後臉上露出笑容,涵迤與黛玉,這才完全的放松下來。

涵迤原想找個機會,跟仍舊住在宮中的大皇子妃,打听一下,宮中最近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兒,不想宮婢卻來稟報道︰聖上身邊兒的王公公過來,請皇後娘娘前去赴宴。

皇後方換了身明黃九尾彩鳳袍,頭戴展翅金鳳釵,蓮米大小的東珠,被叼在鳳嘴中,隨著皇後的移動而輕輕搖擺。雖說看上去莊重而華貴。但黛玉卻莫明地就覺得皇後神色間帶著愁緒。

隨著皇後出行,黛玉還發現不僅僅皇後眉眼間鎖著愁思,便是大皇子妃,也顯得格外的沉靜,雖接觸不多,可黛玉仍舊覺得,大皇子妃平日里定非如此。

黛玉斜眼朝涵迤看去,想來涵迤也發現了皇後與大皇子妃的不同尋常,正巧也朝黛玉看來,二人對視一眼,卻沒有做聲,靜靜地與大皇子妃一起跟在皇後身旁。直到四人隨著皇後進入重華殿,各自分開而坐,黛玉與涵迤也沒機會說上一句話。

皇帝亦是如同皇後般一身明黃的龍袍,高高的坐在玉階之上,只在皇後到來時,微微露出一絲笑容,點了點頭。

玉階下皇後的左手邊兒坐著後宮嬪妃,齊妃,元春等人就坐在這一排。嬪妃往後便是宗室王妃、皇子妃。公主郡主縣主的宗室未嫁女,則坐在第三排。義親王妃及大皇子妃,坐在第二排。而大皇子妃因著身份特殊,更是坐在了第二排第一個位置。

大皇子妃的下手坐的卻不是三皇子妃,而是一位滿頭銀絲,氣度雍容的簡親王妃。再往後便是一溜的王妃。義親王妃坐在了第二排的第九個位置上,正巧就在黛玉正前面。

涵迤公主作為聖上的嫡長公主,坐在了第二排的第一個位置,正是大皇子妃身後。往下便沒有公主,只有幾個宗室郡主。

黛玉與涵迤公主雖說同坐第三排,但中間兒卻是隔了七八個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黛玉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的位置竟是縣主里邊兒的第一個。右手邊兒坐的是郡主,左手邊兒卻是縣主。

五皇子雖說年幼,卻也被安排在了皇子右手邊的第二排第三個位置上,直到此時,黛玉才發現對面竟然沒有大皇子的身影。黛玉不由朝前面一排的大皇子妃看去,卻只看到半個背影,涵迤公主與黛玉同排倒是看不見……

正在此時,黛玉抬頭看向玉階上,正巧看到皇後臉上有些勉強的笑容,不由心中一動,怕是大皇子出了什麼事兒!但黛玉仔細回想,卻不記得听到過任何傳言,就更別說邸報了。

皇帝說了什麼,黛玉沒有留心听,無論是桌上的御膳美食,還是後來表演的歌舞,都沒能吸引黛玉的注意力。黛玉只低著頭,自顧自地想著大皇子今日為何沒有到場,且竟然沒有任何人提出詢問。

見這情形,怕是皇後及大皇子妃等人都是清楚緣故的,但宮中卻沒有傳出任何消息。找目前的情形,便是涵迤公主,怕是也不知的,不然之前就不會對皇後以及大皇子妃情緒低落而感到詫異了。

大皇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這樣重要的宮廷宴會,他沒有理由不參加,且他的缺席,也不該如此的無聲無息。黛玉越想越是心驚,不由得手心額頭都沁出了汗來。

對面四皇子炙熱的目光,早已經引起了旁人的注意,然而黛玉卻是因著想著心事,低著頭沒有注意到。直到四皇子驚雷似得一句︰「父皇!」方才驚醒了黛玉。

黛玉不由得抬頭朝立在中間兒的四皇子看去,卻莫明地發現四皇子竟然也在看向自己,黛玉又抬頭朝玉階上的皇帝看去,黛玉很想問問為何大皇子沒到場而卻無人詢問,卻終究明白,這樣的場合,可不是聖上一句暢所欲言可以的!若當真那般,怕就該是——恃寵而驕!

黛玉同時很詫異,四皇子好好兒的怎不在座位上,剛想到這兒,便見皇帝皺起眉頭,冷聲呵斥道︰「承輝,你要作什麼?還不給朕坐回去!」那神情,那語氣,都是黛玉不曾見過的冰冷嚴厲。

黛玉不由猜想,難道金鑾殿上的皇上,其實是這樣的?與往日所見,果然有所不同,更威儀,卻也更冰冷……或許,這便是帝王的威儀,這便是高處不勝寒吧?

在黛玉胡思亂想之際,四皇子默默地低下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皇帝見此方才點了點頭,又給幾個宗室子弟賜下婚約。直到此時黛玉才回過神,想起皇帝早就傳出消息,要在中秋宮宴上賜婚的事兒。

但黛玉卻並未放在心上,畢竟在黛玉看來。自己不是宗室成員,那個縣主的名頭,也不過是恩賜罷了。這宮宴賜婚,與自己倒是沒什麼關系,不由收斂心神準備好好品嘗一下今日的御膳菜肴。

誰知接連給幾個宗室子弟賜婚後,黛玉忽然听到皇帝金口玉言道︰「永定侯女,武郡王府縣主林慧,溫婉嫻雅,性資敏慧,賜字︰玉林。賜婚于承恩公府三子莫軒。」如此黛玉不但是婚定了,連字也定了……黛玉不由就有些恍惚。

皇帝說完卻像是才想起來,莫軒如今尚在西北,遂又補充道︰「傳旨西北巴爾喀什城總鎮莫軒,三月內上京述職,完婚!」

黛玉整個人都懵了,這是什麼情況?為何從未有過預兆……便是皇後娘娘與涵迤公主,也不曾與自己提過……這就要成親了?自己還未成年!而且還是跟個小……好吧,如今不是小屁孩了……可也是……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老牛吃女敕草?

黛玉下意識的就朝著皇後娘娘看去,正巧皇後也很是慈和地對她笑了笑。黛玉張著嘴很想問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卻听皇帝坐在高高的玉階上笑道︰「玉林還不謝謝朕?」皇後也是朝她點了點頭。

黛玉深吸了幾口氣,緩緩站起身,滿臉呆愣,實則胡思亂想地走到大殿中央,也就是四皇子方才所站的位置,心中不住地對自己說道︰好在還是認識的!好在還有好幾個月,這事兒,說不定……

四皇子見黛玉那樣一副「不情不願」的神情,心中更是篤定,黛玉定是與自己一般,心中對于這場賜婚是極不滿意的。不由得捏緊了桌案下的拳頭,看向黛玉的目光也越加的炙熱。

皇後見黛玉愣愣地站在大殿中央,也不跪拜,不由出聲道︰「玉兒還不快謝聖上恩典。為了你的婚事,聖上可沒少操心。」說著皇後嘴角不由露出一絲笑容。

黛玉看著皇後嘴角的笑容,以及眼中的慈和,不由得深吸口氣,盈盈跪拜了下去。黛玉剛說完︰「臣女林慧,謝聖上恩典!」四皇子便仰頭一口吞下了杯中酒。

御酒醇香,然而此時在四皇子口中卻是苦澀難咽。五皇子更是趴在桌案上嗚嗚地哭了起來。

五皇子的響動引起了旁人的注意,不由得這些個參加了皇長孫洗三的嬪妃王妃們,都露出了一絲會意的笑意,便是沒有親眼看到的親王郡王們也露出一絲了然。

皇後更是笑著向五皇子伸出手道︰「小五道母後這兒來。」五皇子聞言,抬頭向皇後方向看了看,癟了癟嘴,低著頭走了過去,路過黛玉身旁時,還抬起頭看了黛玉一眼,最終卻是紅著眼圈,沒有說什麼的越過黛玉,走到皇後身邊兒。

皇後笑著拉住五皇子的手,一邊兒給他擦著眼淚,一邊兒笑道︰「快別哭,仔細惹了你父皇不高興,將來不給你指婚可怎麼辦?」皇帝更是笑罵道︰「瞧你那點兒出息!」卻到底沒有多說什麼指責的話兒。(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