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回 林家的女子

特此感謝藍熙,杜若的月票厚愛!感謝糖198996,dmimi,三年兩月,luyuzai的推薦支持!特別感謝董言聲董姐姐長久以來的支持鼓勵!——

張鑫雖是不甚明白,卻仍然點頭應下道︰「姑娘放心,在下必定原話轉達家父。」

黛玉點了點頭道︰「辛苦你們了,你們放心,此事我自當為你們稟明聖上,該你們得到的榮譽,都不會少了你們的。」說完黛玉才轉頭看向織兒道︰「你既說木棉姐姐也在南邊兒,且與你們一處,你便轉告木棉姐姐我的原話!」

織兒見黛玉說的慎重,也起身一禮後道︰「姑娘且吩咐,織兒定然親自轉達與木棉姐姐。」

黛玉點頭笑道︰「不多,就兩點,第一點是︰虎兒和楊嬤嬤請鄭大哥與木棉姐姐放心,有玉兒在一日,便不會有人欺侮了他們去,玉兒自當護住他們。第&amp}.{}二點也是要與你和張鑫說的。」說完黛玉看向張鑫道︰「此去艱辛,讓女眷也參與訓練吧!」

張鑫一驚想也不想地道︰「姑娘!听家父言及那些個訓練都是姑娘親手設計,想來姑娘也清楚是何等的艱辛,織兒她……」黛玉搖頭打斷了張鑫的話道︰「玉兒知道很苦,可之前玉兒並未想到女眷也要跟你們出海!此去危險,艱苦點兒總比喪命好!」

見張鑫還欲再說什麼,宋時卻是開口說道︰「原本我要說的也是此事,沒想到姑娘倒是與老夫不謀而合!」說完宋時轉頭看向織兒道︰「你可怕艱辛?」織兒咬牙搖了搖頭道︰「織兒不怕!」

黛玉含著眼淚起身笑道︰「辛苦你們了!替我轉達所有隨行女眷,就說皇後娘娘定當為你們請功!若皇後娘娘未能替你們請功,我林慧,替你們在午門前請功!」

宋時與張鑫具是一震!沒想到黛玉會說出這樣的話,宋時不由阻攔道︰「姑娘可不敢說著話兒!」黛玉卻是搖了搖頭道︰「千百年來,女眷為家國所做之貢獻並不再少數,卻極少得到承認,玉兒身為女子,自當為女子出一份該出的力!」

說完黛玉看向織兒笑道︰「更何況,此去犯險者,不僅僅是女子,更是有我林家的女子,是我林家的人。是我林慧的親人!我豈能無動于衷?」

黛玉當晚書信一封,一式兩份,一份交與張鑫,令他帶回南邊兒交與武郡王,另一份則帶在身旁,準備進宮時交與皇帝。其實黛玉知道,便是她不說,皇帝也自會知道,甚至自己與張鑫等人的對話,此時說不定也已經傳至宮中,但黛玉卻仍要寫這封信。

黛玉猜的不錯,因此事重大,可謂是黛玉這邊兒剛剛結束對話,那邊兒便已經有人飛馬往宮中而去。而在黛玉寫信時,皇帝也已經听完了密報。

當皇帝听到黛玉說要為隨行女眷請功時笑道︰「這倒是那丫頭的性子。」說完皇帝揮了揮手對灰衣人道︰「行了,去吧。」待灰衣人退下,皇帝不由感嘆道︰好一個林家的女子!

皇帝並未將此當作多大的事兒,不過是一笑而過罷了,黛玉卻是深深地記在了心里,當黛玉送張鑫與織兒離去時,黛玉再次對織兒保證道︰「好生活著,回來領功!沒有人可以抹殺你們的功勞!記住了,你是咱們林家走出去的,代表著咱們林家!」

織兒一家子原本都是林府的家生子兒,雖說黛玉還了她身契,但心底仍舊自認是林家的人,如今黛玉一再承認自己,承認自己還是林家的人,是林家的女子。心中亦是非常感動,遂重重地對黛玉點了點頭道︰「姑娘放心,織兒不會辱沒了林家的臉面!更不會丟了姑娘的臉面!」

黛玉知道織兒是個死性的人兒,遂急忙搖頭道︰「我不要什麼臉面,我要你們都好好兒地活著!活著回來才能給林家掙得臉面,若人都沒了,臉面要來何用?」

在依依不舍中,張鑫帶著織兒再次策馬南下,而英蓮听著黛玉對織兒的話,心底不是沒有羨慕的。自己也是從林家走出去的,雖說如今找回了父母,找回了姓氏,甚至自己已經架作馮家婦,但自己,仍舊是從林家走出來的!

英蓮不由在心底不住地對自己這樣重復著,但顯然黛玉並未如此想,很客氣的令林德為馮淵與英蓮備下客院安心溫習後,黛玉便領著唐嬤嬤與大小丫鬟回了城,再次將這莊子留給了林德夫婦打理。

臨行前,黛玉去找了楊嬤嬤,說起了虎兒的事兒,楊嬤嬤想也沒想就提出想要南下姑蘇照看虎兒。

原本林家書院是不允許這般的,可到底黛玉不忍看楊嬤嬤如此擔憂,還是修書一封與族長林濤,且命靜兒與雲翠隨侍一旁,又給老管家去了書信讓代為照顧,這才命林德遣人送楊嬤嬤一行返回姑蘇。

如此單留下羅姑姑未免孤單,遂黛玉此次進城,便將羅姑姑一同帶在了身邊兒。莊子里只留下林德家的與孫嬤嬤打理。

孫嬤嬤曾經還有過爭權之心,不想這些年不再爭權,黛玉卻是越加的信任她,此時回想不由感概萬千,楊嬤嬤走時,更是灑淚相送,較之黛玉,孫嬤嬤竟是更加的舍不得這位老姐姐。一路送出了京城,送到了通州碼頭,才難舍難分的回了莊子。

黛玉回到武郡王府最高興的自然莫過于武郡王妃與婉瑜,但她們都沒想到的是,黛玉回府當天就先去宮門前遞了牌子,要進宮問安。其實黛玉是可以不遞牌子直接進宮面聖的,但黛玉卻並未如此做。

皇帝得知黛玉遞了牌子求見後,不由對皇後笑道︰「朕知道這丫頭所來何事,皇後應下便是,難得那丫頭還記得規矩。」說完也不顧皇後詫異的眼神,哈哈的笑了起來,看得出皇帝還是很高興的。

然天下哪有不透風的牆?黛玉在大年初一于皇後宮中所言,竟然還是傳了出去,這也令原本等著黛玉去鳳藻宮,然而卻被黛玉給忘記了的賢德妃元春,暗暗心驚不已。

在皇帝面前如此口出狂言,不僅沒有被責罰,竟然還被帶到了御書房內——吃茶!?元春想要不信,可這事兒知道的人不少,便是皇後要禁口,也未能完全禁住。當皇帝知道後,雖說也很是不喜,卻到底沒有多說什麼。

如此以來猜測黛玉乃是皇帝禁臠之人竟是越來越多。侯側妃與鴻時得知後,更是暗自慶幸自己發現的早。對于黛玉,倒是越發的敬而遠之了。在以後的幾個月中竟未曾再為難與她。

黛玉在于羅姑姑商議後,在京城熱鬧地面兒上,購下了一間鋪子,這原本是飯莊的鋪子,在被黛玉設計整改後,成了一間定制衣鋪。倒不是黛玉不願養著羅姑姑,也不是羅姑姑缺了那點子銀錢,而是羅姑姑實在是閑的難受,不過是找個事兒做罷了。

然而京城中不僅達官貴人,便是皇室宗親得知,這是黛玉與涵迤公主所開,由黛玉的師傅,曾經的宮廷繡娘羅姑姑主持地鋪面,都爭相前來捧場。

即便黛玉這間叫做《容雲霓裳閣》的鋪子,收費是極高的,在別家兒,做十件兒衣裳也抵不上在這兒做一件兒,但京中命婦貴女,宗親女眷們仍舊趨之若鶩。一則是款式面料極為考究,二則繡工乃是當真的好。

當然這些個貴女也好,命婦也罷,便是宗親們也都不知道,款式是黛玉閑來無事兒設計的,而刺繡去世出自宮中繡娘之手。

黛玉那日進宮後,便將南邊兒的事兒細細與皇後說了一遍,听的皇後亦是心驚膽顫。最後黛玉不顧皇後勸阻跪伏在皇後跟前兒,為那些個隨行女子請求道︰「皇後娘娘,天下女子,以您為表率,您不能不為這些為天/朝做出奉獻的女子請功啊!」

皇後听得亦是動容不已,心中暗道︰便是沒有聖上口諭,這事兒哀家也得應下。遂不等黛玉多求,便應了下來。

黛玉見皇後竟輕易應下,心中雖是略微詫異,卻不願放過這麼個機會,遂又將那收容院的事兒,與皇後說了一遍,然此事茲事體大,鬧不好就的落個收買人心,居心叵測的罪名,皇後到底是遲疑了。

皇後前低後想到底是遣人請來了皇帝,皇帝听皇後說完,就黑著臉低聲斥責黛玉道︰「朕當日如何與你說的?此事萬不可一蹴而就!你怎的就不明白呢?」

黛玉抿著嘴想了想道︰「此事與學堂不同,怎的就不可了?臣女不明白!」皇後听黛玉自稱「臣女」就知道這丫頭的擰勁兒又犯了,不由得急忙道︰「玉兒也該體諒聖上,這如今處處需要銀錢,國庫里若有這麼些銀錢,聖上豈能舍不得?」

黛玉卻是撅著嘴道︰「皇後娘娘盡幫著聖上說話兒!」皇帝倒是樂了,笑罵道︰「你小丫頭懂什麼?朕的皇後,難道不該幫著朕?」說著皇帝還很不顧身份的當著黛玉的面兒牽了皇後的手,羞得皇後又氣又急,面色通紅,卻到底不曾掙扎過。

黛玉見此明白皇帝並未動怒,想來當真有銀錢的關系在里面,遂抬頭望著皇帝試探著道︰「玉兒知道此事若是玉兒或者皇後娘娘出面,定會引起非議,若是涵迤姐姐出面,怕是就沒這顧慮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