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四回 如意,才人

賈赦目光復雜的看了看那空出來的位置,再模了模自己的肚子,起身離開了座位。

賈赦簡單的用過午膳後,回到都水司衙門時,大家幾乎都已經用好了午膳。

將兩個主事叫過來詢問了一下各自分管的事務,賈赦在听完兩人的匯報之後驚奇的發現,都水清吏司的這兩位主事幾乎就已經將員外郎的事務包辦了。下午賈赦更是發現,賈政竟然在午膳後就再沒有到過衙門來……

晚膳時賈赦請了兩位主事以及六位干事喝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賈赦才弄明白,賈政平日里竟然都是很少來的,即便來了也大多如同今日一般,不過是翻看邸報,這讓賈赦很是無語。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黛玉已經十二歲了,從四五歲來到這個世界,也已經七八年了。黛玉不得不承認自己被同化,甚至有時想不起前世的事情,尤其是林。如海受傷後的這一年。

婉瑜在武郡王府為黛玉簡單的慶祝生辰,王妃等人皆沒有到場。除了涵迤與黃府的兩位姑娘,便只請了兩位宗室女,其中一位很是安靜雅致,而另一位看著也很是開朗活波。

好在黛玉性子比較隨遇而安,並不介意認識兩位新朋友,就猶如當初的涵迤突然造訪,黛玉也並未多想。此時想來認識婉瑜好像也是由于武郡王夫婦突然造訪林府,如今也已經姐妹相交。當然若非如此,想來黛玉初到這個世界時,怕是就已經崩潰了。

幾人玩笑間,王妃身邊兒的小丫鬟匆匆跑來,氣兒還沒喘勻便蹲身行禮道︰「奴婢拜見公主殿下,拜見……」不待她說完,涵迤便打斷道︰「說吧,如此急匆匆的趕來究竟所為何事?」

那小丫鬟被涵迤打斷一次,愣了一下才回道︰「皇後娘娘給縣主賜下生辰禮,王妃讓縣主立即前去內殿。」

別說黛玉听了小丫鬟的話很是吃驚,便是涵迤也都是一愣道︰「早起我出宮前去請安,母後也未曾提及,如今怎地就又賜下生辰禮了?叫我一塊兒帶來豈不便宜?」

涵迤哪里知道,皇後原本是沒有打算賜下什麼生辰禮的,畢竟黛玉只是個小丫頭,且又不是什麼整壽。偏巧今日午膳時皇帝去了坤寧宮與皇後一同用膳,隨口問起了涵迤。

皇後方對皇帝笑道︰「婉瑜那丫頭要給她新得的妹妹,林家那丫頭過壽,涵迤知道了,偏就要去湊個熱鬧,一大早來請了安便出宮去了。」

皇帝听聞此話,有些詫異的問道︰「今兒是花朝了嗎?」。皇後沒有想到皇帝竟然也記得黛玉的生辰,好在被皇帝封了縣主。否則,皇後怕是要多想了。此時皇後也不作他想,只笑著回道︰「可不就是嗎?如今御花園的花兒也都開了。」

皇帝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既如此皇後不如也去湊份熱鬧。」皇後忽然听皇帝如此說起,很是驚訝,卻仍是笑道︰「這宮里的事兒都忙不完,哪有時間出宮去?」

皇帝斜了皇後一眼笑道︰「便是人去不了,這禮總是少不了的。」見皇後雖是點頭,卻是滿眼的疑惑,皇帝想了想才道︰「季雲與如海二人,既是朕之臂膀,更是朕之知己。」

說到這里皇帝也不免嘆息道︰「說來他二人倒是命途多舛,一人至今尚未成親,一人卻又嫡妻早亡,皆無子嗣傳承。」皇帝看了眼皇後才接著道︰「如今一人為這丫頭生父,一人為這丫頭授業恩師。對這丫頭好點,也算是讓兩位知己安心罷了。」

如此皇後方點了點頭,隨即問道︰「聖上既如此說,想來心中定有決斷,不知聖上認為賜下何物為好?」見皇後如此問來,皇帝拍了拍皇後放在桌上的手道︰「多年夫妻,你既知心意,想來不會錯。按你心意便是。」

皇後听皇帝自稱「我」而非「朕」,稱自己「你」而非「皇後」,心中便是一陣陣的暖意,又看了看皇帝放在自己手背上的手,低頭笑道︰「此事交予臣妾,定不會讓聖上失望煩憂。往後那丫頭臣妾多照顧著便是。」

皇後很快便選定了一對三尾金鳳釵,這可是公主制式,便是郡主也是不敢佩戴的,當然如這般由皇後賜予的,又另當別論。又選了一對紅寶龍須鐲,一對紅珊瑚手串。關鍵是,繼皇帝賜下金玉如意之後,皇後也在今日賜下玉如意一柄。

那金鳳釵雖說是公主制式,除了皇帝皇後賜下的,別人也不敢佩戴。但這金鳳釵卻也並非多難的之物,郡主縣主年節時得到賞賜的不少。但那如意卻是難的之物,很少有賞賜的。

別說婉瑜,涵迤這些小輩,或者是武郡王妃這樣土生土長的古代人,便是黛玉在見到那柄如意時都是心中一跳!這是何等的恩寵???

前不久聖上才賜下金玉如意,可那時是自己認武郡王夫婦為義父母,更是聖上封自己為縣主。如今不過是自己十二歲生辰,皇後娘娘竟然就賜下如意,且是玉如意!黛玉看得心都在顫抖!

第二日一大早,黛玉便換上縣主吉服,特地插了昨日皇後賜下的金鳳,戴了昨日皇後賜下的金鐲,遞了牌子進宮謝恩去。

依舊是灰衣小太監領著黛玉走過長長的甬道,而後換了藍衣內侍領著黛玉繼續前行。

東轉西轉,黛玉終于來到坤寧宮。皇後娘娘穿著橘紅色五彩金鳳牡丹團花袍,頭戴九尾赤金鳳,項上掛著碩大的東珠花鬘,斜靠在鳳塌之上,端的是雍容華貴。黛玉急忙叩首行禮,不敢稍有差池。

皇後見黛玉拘謹,規矩卻是極好,又想起昨日皇帝所言,不由得對黛玉溫和了幾分道︰「你既認了武郡王妃做母親,便是哀家的佷女兒,很是比你如此拘謹。」說著便對黛玉招了招手道︰「且上前來,咱們娘倆說會兒話。」

皇後雖如此說來,黛玉卻仍舊規矩行禮後,方蓮步輕移緩緩上前,眼楮更是低頭瞧著地上的絨毯,不敢隨意亂瞧。見黛玉如此,皇後倒是笑了起來。

黛玉行至皇後跟前,便有宮娥搬來一只鼓凳。皇後賜座後,黛玉方在皇後腳邊鼓凳上,擦邊兒坐下。

皇後看她有些緊張,遂問起她姑蘇的往事,又問起她拜師之事,隨著皇後的問話,黛玉逐漸的也不再那般緊張。黛玉甚至能給皇後說上兩件以往的趣事,將皇後逗得眼淚都差點笑出來了。

正當皇後娘娘與黛玉的交談,漸入佳境的時候,有宮娥來稟道︰「啟稟皇後娘娘,新封的賈才人前來謝恩。」

听到「賈才人」三個字,黛玉便是一愣,不自覺的輕聲嘀咕道︰「這才人還有假的?」

皇後雖然面上不顯,但多少是有些不悅的。可此時黛玉離皇後太近,所以黛玉那小聲的嘀咕,也就鑽入了皇後娘娘的耳朵里,皇後不由得一下子笑出聲來。

看向黛玉的眼神也越發的親和,見黛玉斜眼往宮門處打量,才笑道︰「別瞧了,這新封的才人姓賈,可不是真假的假。」見黛玉恍然大悟的神情,以及眼中的那一抹若有所思,皇後點了點頭道︰「這賈才人乃是你外祖家的表姐,一會兒你們也見見吧。」

黛玉听聞此言心中一緊,連忙起身行禮道︰「謹遵皇後娘娘懿旨。」皇後看她那樣,沒好氣的道︰「咱們娘倆何須如此多禮?那外面的賈才人雖說是你表姐,可哀家還是你姨母呢!」

听皇後娘娘如此說,黛玉方低頭笑道︰「謝皇後娘娘抬舉。」皇後笑道︰「什麼抬舉不抬舉的,難不成那武郡王妃不是你母親?你既可稱她為母親,便可稱哀家為姨母。」

皇後說完見黛玉還站著,便溫聲道︰「快坐下吧,別站著。記住了,在這宮里,你是縣主,是武郡王妃的女兒,是哀家的佷女。」

黛玉何等通透聰慧之人?皇後此言不過是在告訴她分清楚立場罷了。在黛玉想來,賈府最終之所以會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不過是因為元春封妃!若不是修建大觀園耗空了底氣,原著中何至于此?

故而從心底其實黛玉是不希望元春封妃的,又怎麼會站錯立場呢?

想到當初賈敏對于送元春入宮的反對,想到賈老太太和王夫人至賈敏的話不顧,黛玉心中也是有氣的。自己當初花了多少心思才讓賈敏派人進京?可結果呢?

正在黛玉胡思亂想之際,皇後對宮娥冷冷地道了聲︰「宣!」

黛玉不知,元春正是因為打听到她在這兒,才急急忙忙趕來覲見的。

只听宮門外一聲尖銳變調的聲音扯著嗓子道︰「皇後娘娘宣賈才人覲見~!」瞬間拉回了黛玉的思緒。黛玉記得自己進來時,不曾听到這般宣召。乃是宮娥在宮門外將自己直接領進來的。

想到此處,黛玉不由的抬頭看了看端坐在鳳塌上的皇後娘娘,包養得極好的姿容,加上那上位者的氣度,想著皇後娘娘與自己交談時和藹親切的神情,黛玉便笑了。

原本黛玉想從皇後娘娘臉上看出些許神情,可皇後到底是皇後,臉色波瀾不驚不見任何神情。

黛玉的打量,自然逃不過皇後的眼楮,但見黛玉看向自己的眼神很是真誠,皇後便也不與其計較,反而很是親昵的對黛玉笑了笑。

正在此時,從宮門外走進來一位二十上下的宮裝女子。一襲青色長裙,袖口上纏絲花交雜。裙裾上繡著百蝶,淡黃色宮絛系著塊雙魚白玉佩,壓住裙角。外披雨過天晴薄煙紗衣,稀薄的絲線中卻繡著芙蓉花郁郁而放,淡雅卻不失妖媚之氣。

黛玉見元春,眉眼間與賈敏似有相像,瓜子臉,柳葉眉下是盈盈秋水,小巧挺直的鼻梁下,櫻桃小口略帶微笑。如今算是知道她為何能上位封妃了。這樣的女子,皇後娘娘又豈能容她?

黛玉也恍然為何原著中,皇後身邊兒的總管夏太監,會去勒索賈府了!多少都有皇後娘娘的授意,至少也是默許的……(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