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由于公共冰箱里可共用的存貨不足,她僅僅準備了一頓基礎的野餐,廖平和她圍著圓形座墊兒坐在一起,中間放著孫若文準備的食物。在可見的不遠處工人們正在修理或更換面板,他們穿著特殊防滑鞋所以沒有從光滑的鋁片上掉落到下面的地面。

廖平對于自己跟小文的進展很高興。他們說著一些八卦,還談論了一些當前的科學趣聞。話題轉到了SETI,也就是對外星智慧的搜索。

兩個人最大的共同愛好就是對物理學的研究,對天文學的探索,以及對未知的強烈渴求。兩個人都是天才級人物,從小就爆發了驚人的聰明才智,也都有著堅忍不拔的毅力!不得不提到的一個巧合是,他們共同相信這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並且為發現他們而做著巨大的努力。就著這個問題,他們都有著說不完的話。更何況是志趣相投的彼此?簡直有一種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覺!

「你有想過全職去做關于外星智慧的研究,小文?」他試探的問。

「我還沒考慮那麼多。但它真的不可能,不是嗎?我知道,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沒有專業設備用于SETI專職。」小文有些情緒失落的答到。

「不,但有可能是存在的。有一個機會,有個地方可能會增加幾十個設備,組成非常大的陣列,並讓它成為一個專門的SETI觀測站。他們也會做一些普通類的射電天文學設施。這將是一個極好的干涉儀。這套設施很昂貴,是當今最先進的,但是建造它還需要考慮真正的政治意願。這只是一種可能性,現在正在進行前期的調研中。」

「最讓我擔心的,」她繼續說道,「正相反,他們可能沒有去嘗試給我們發信號。他們可以和我們溝通,這沒錯兒,但他們沒有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這樣做的意義。這就像……」——她低頭看了一眼邊的墊子,他們身邊的草地——「像螞蟻一樣。它們擁有了我們能夠看到的相同的風景。它們有很多它們自己的事兒要做。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對于它們所處于的環境非常清楚。但我們不需要嘗試與他們溝通。所以我絲毫不認為它們有我們存在的概念。」

一個比其它的螞蟻更有進取心的大螞蟻爬上了他們的墊子,並從墊子的一角爬到了另一角,直奔著他們的餐盒爬去。她壓制了心中的一點兒厭惡,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回它本來屬于的的草地上。

……

「子楓,我剛檢查了太陽光譜附近大致四十奇數的恆星。我看了大家都說是明顯的信標頻率的二十一厘米氫線,——因為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原子,等等。我是用最高的靈敏度去檢測的。還是沒有檢測到一絲信號。也許沒有人能夠檢測到這個信號吧。也許這整個本來就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

「像事生活在金星上?那只是一個幻滅的神話。金星是一個地獄的世界;它只是一個星球。但在銀河系中存在的恆星有成千上萬。你只是看了寥寥的幾顆。你這麼說放棄是否為時過早?等你觀測完了上萬顆星星再下結論吧。如果你考慮其他的頻率,也許可能要不了這麼多你就會有所發現。」

「我知道,我知道。但是你不知道他們哪些地方,難道到處都是?如果真的有先進的家伙住在一千光年的距離,難道他們不會站在我們的後院?你知道的,你可能需要永遠去做搜索外星智能聲明的事情,而無法相信自己會完成搜索。」

「哦,你開始有點兒像戴衛國了。他不感興趣我們是不是能在有生之年找到他們。我們剛剛開始搜尋地外文明。你知道這有多大的可能性。現在是個樂觀的好機會。如果我們生活在人類歷史上以往任何時候,我們都不知道這一生,能不能找到我們做的事情的答案。但這一次是獨一無二的。如果有人能尋找外星智慧這將是第一次。你的探測器在其他幾百萬恆星的行星尋找文明。沒人能夠保證成功。但是你能想到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嗎?是不是有外星文明在向我們發送信號,而地球上沒有人聆听。這將是一個笑話,是一個悲劇。如果是因為我們沒有進取心兒沒有接收到他們的信號,難道你不為你們的文明感到羞愧?」

左邊放著二百五十六張左邊世界圖像,右邊放著二百五十六張右邊世界圖像。在他的周圍他整合了所有512圖片環繞著他。

他深陷入森林中半綠半黃的樹葉之中,幾乎要被埋沒了。但他毫無困難地爬起來,偶爾踫到幾片兒玩去的葉片,再次掉落進柔軟的像墊子一樣的亂葉中,然後爬出來繼續他的旅程。平衡不彎曲的葉片,下降到水平葉片下面的溫柔的靠墊,然後不斷地在他的旅程。他專注于腳下的足跡,這是誘人的新鮮。

他除了成百上千次清除道路上齊人高的障礙以外,別無他想。他不需要架梁搭橋,也不需要鉤鎖繩鏈。他只是將自己全副武裝。

他腳下前面的地面有最近之前留下做為標記的氣味,這可能是另外的探險者留下的。它幾乎總是指引發現食物的方向。獵人們會能夠找到他並且做出記號。他和他的同伴們會把它帶回來。有時候,食物是像這些生物本身;有時它只是一種無定形或塊狀結晶。有時它是如此之大,他們需要在一起合作,將它分成小塊兒帶回家。他手托著下巴思考著。

……

脈沖已經在星星之間的巨大的黑暗中穿行了數光年。偶爾,他們會被一個不規則的塵埃和氣體雲所攔截,可能會有一些小的能量被吸收或散射。其余的繼續沿著原來的方向前進。他們前面是一個淡黃色的光芒,在周圍其它不變的亮光里慢慢的增加亮度。現在,雖然對于人的眼楮,它仍然是一個點,但它是迄今為止在夜空中最亮的物體。脈沖遇到了一大群巨大的雪球。

一個年近三十歲的身段苗條的女人進入行政大樓。她的眼楮,大而有神,柔軟的皮膚覆蓋著標志的額骨。她長長的黑發松散地披散在後頸,烏黑發亮。隨便地穿著一件針織T恤衫和卡其布裙,她漫步在一樓的走廊,進入一個門上寫著「孫若文博士」的屋子。

她打開門走了進去,一邊兒摩挲著戴在右手上的不專業的瓖嵌著乳白色紅寶石的戒指。她打開台燈,在抽屜里翻找,最後找到了一副耳機。她听著歌,然後揮手將燈關掉,屋里黑了下來。

在控制室里,她馬上安慰自己︰一切正常。透過窗戶可以看到一個個射電望遠鏡,用于觀測沙漠周圍幾十公里天空里的奇怪事務。她在這里從當天下午一直呆到很晚的晚上。

射電天文學研究整個白天都可以進行,因為空氣對于從太陽上接收無線電波和普通可見光一樣沒有散射的影響。射電望遠鏡指向非常靠近太陽的任何地方,天空都是黑色的。只有無線電發射源。

地球大氣層之外,在天空的另一邊,是一個宇宙充滿了無線電信號的地方。通過研究無線電波可以了解行星、恆星和星系,還有大量的有機分子,恆星之間的漂移組成,以及他們的起源和演化甚至宇宙的命運。

但所有這些無線電發射都是自然現象造成的物理過程,電子在銀河星系的磁場中螺旋運動,或星際分子彼此踫撞,或從遙遠的宇宙大爆炸時代的起源地反射回來的平淡而寒冷的無線電波伽馬射線。這些伽馬射線填滿我們這個時代的所有空間。

在人類積極探索射電天文學的不到幾十年里,沒有一個來自空間深處的真實信號的東西,無論是制造的,人造的事物,還是一些能表達外星人思想的東西。倒是有一些被證實是假的的情報。

特別是發現了從類星體發射出來的射電脈沖有規律的變化,像是顫抖的聲音,起先還以為是一種天外來客發出的通告信號,或者是一個游走在星際之間的宇宙飛船發射出來的無線電導航信標。但他們已經被證實是別的東西——同樣是舶來品,也許是夜空中某種生物發出的一個信號。類星體似乎是巨大的能源,也是在銀行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他們中的許多人超過一半的時間關注回宇宙的起源。

脈沖星是一個如城市般大小的快速旋轉的原子核。還有其他豐富而神秘的信息表明存在著一個更加先進的外星文明。

隨著一些平民射電天文學家的懇求得以實現,天空已經布滿了秘密軍事雷達系統、無線電通信衛星等先進設備。有時他們更像是是真正的不法分子,無視國際電信協議。沒有資源限制,沒有處罰措施。偶爾,所有的國家都拒絕承擔責任。但直到現在為止還從來沒有發現一個明確的外星信號。

然而,現在似乎很容易發現生命的起源——有那麼多行星系統,這麼多的研究人員,還有這麼多的幾十億年的生物進化理論可用。很難相信銀河系是不是充滿了生命和智慧。世界各地包括最大的設施都在致力于外星智能無線搜索。無線電波以光的速度旅行,貌似沒有什麼比這更快的速度了。

他們容易產生並易于檢測。即使是很落後的科技文明,就像地球上,都會在物理世界的早期探索中無意之間發現無線電。即使只有基本的無線技術,像射電望遠鏡發明之後只有幾十年的現在也幾乎可以與在銀河星系中心的一個相同的文明進行交流。但天空中有那麼多地方需要檢查,這麼多的頻率存在是由外星文明廣播的可能,它需要一個系統化專業化的觀測計劃。世界上最大的觀測站已全面運行超過四年。有小故障,有小問題,有小暗示,有假警報。但就是沒有真消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