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過了不多久便到了晚膳的時辰,妙慧師太做完了晚課,差了比丘尼過來請黃太夫人和穆嫣過去用素齋。

黃太夫人笑著拍了拍穆嫣的手背,「清淨庵的素齋可是京城一絕,那些王妃公主們打著修心祈福的名義來這里,有一大半都是為的這里的齋菜。嫣兒,你等會兒可要好好嘗嘗。」

穆嫣對藥膳有研究,自然對食物也十分喜好。

從前在東宮的時候,她就經常偷偷地跑去御膳房學御廚做菜,太子妃起初還曾訓斥過幾回,後來見她確實喜好,又做得不差,便就假作不知道,由著她去了。

太子妃私底下對太子說,他們的女兒任性又莽撞,性子不討人喜歡,雖是太子之女不愁嫁,可若是一無是處地出了閣,恐怕也難得夫君的喜愛。如今她既肯鑽研廚藝,也算是有一技傍身,若能以此道抓住未來夫君的胃,也是極好的。∼無∼錯∼小說WWW.wCXiaOSHUO.cOm

端乾太子深以為是,便也不再管她,暗地里卻偷偷囑咐御廚長對她傾囊相授。

是以,穆嫣不只藥膳做得好,平常的飯食也自有一套水準。她听到太夫人說清淨庵的素齋做得好,當即眼楮一亮,緊緊抓著祖母的手臂忙不迭點頭,「嗯。」

晚膳設在靜堂。由著雅字號房一直往外走,差不多就要走到盡頭,引路的沙彌尼笑著作了個揖,「請!」

妙慧換了身素色的袍服端坐在上首,見到黃太夫人輕輕一笑,「屋子可還滿意?太夫人休息得可好?」

黃太夫人拉著穆嫣坐下,眼神里盡是虔誠,「師太事事處處安排地妥帖,我哪里還會有不滿意的?」

妙慧的目光好似不經意般投射到穆嫣臉上,若有所思地望了她一眼,輕聲問道,「那五小姐呢?敝處簡陋山居,既無華帳,又無美食,不曉得年輕的小姐能不能習慣呢。」

穆嫣面上微微一頓,總覺得妙慧的眼神有些來者不善,這話又說得似是而非,彷佛是在試探她一般。她眼眸微轉,心中不由在想,「莫非不只是我覺得妙慧眼熟,妙慧也在懷疑我的身份?」

她神色微凜,嘴角卻慢慢溢出笑容,「恩,是有點不習慣呢。」

妙慧的神情有些窒住,黃太夫人也顯得有些尷尬。

穆嫣掩著嘴笑了起來,「師太您真是太過謙了,祖母說您這兒的東西看著不起眼,但樁樁件件都有來歷,可珍貴了呢。嫣兒從小在平城長大,沒有見過什麼世面,還是頭一次看到烏金、南海沉香木這些東西,真真贊嘆不已。」

她舉起筷子,慢悠悠夾了一塊素齋送入嘴里,慢慢咀嚼一番之後才又說道,「這道南瓜扣蒸百合,用料雖然簡單,可功夫卻用得深,火候當需掌握得恰恰好。多一分,則南瓜保持不了如此好看的形態,少一分,卻又嫌不夠軟糯。」

黃太夫人聞言,贊賞地點頭,「沒錯,便是這個道理,所以我才說師太這里的素菜好吃。」

妙慧听了,臉上的神情卻有些僵硬,她盯著看穆嫣的目光越加犀利,但仔細看卻又有幾分閃躲和心虛。過了好一會兒,她才勉強笑著說道,「五小姐喜歡就好。」

她輕輕擦了擦唇,盈然起身,「庵堂里還有些事務要辦,我便先過去了,兩位貴客還請慢慢享用。」

穆嫣笑眯眯地目送妙慧師太出去,但目光里的困惑卻越來越濃了。

黃太夫人素有機謀,對這兩個人言語中的交鋒哪能毫無察覺?她皺了皺眉問道,「嫣兒認得妙慧師太嗎?」。

穆嫣連忙搖頭,「孫女兒上兩月才到的京城,之前可沒有機會結識師太這樣的人物!」

她笑著指著幾上的素齋,悄悄附在太夫人耳邊說道,「不過,孫女兒已經曉得這幾道菜是怎麼做出來的,等回府之後我琢磨一番,保管做出一模一樣的來,再給您送去,祖母看這樣可好?」

黃太夫人聞言便有些不信,「從前東安王妃為了學清淨庵的素齋,還特意帶了位廚娘過來,但怎麼也學不會。你這才嘗了幾口,哪能妄言可以做出一模一樣的來?」

話雖然這樣說,但她心里還是高興的,「不過你有這個孝敬的心,祖母就已經很高興了。」

穆嫣眯了眯眼,東安王妃的廚娘學不出來這素齋,那是一定的,因為就算按著妙慧師太給的方子做,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美味的素齋來。可她天生味覺厲害,能品嘗出天下百草滋味,這素齋里那絲若隱若現的肉味,自然躲不過她的舌頭。

清淨庵的食材確實是全素沒有錯,可燒菜用的高湯,卻是葷的!

她垂眉想了想,既然素齋是假的,那便說明這座尼姑庵並非真正的清修之地。

清淨庵平素來往的多是皇親貴婦,便是尋常的侯夫人也未必有這個資格來這里靜養,曾經何時,可以得到妙慧師太的接見都成了京城世家貴族之家攀比的砝碼,所以,妙慧師太恐怕也未必是真的在靜修。

穆嫣聯想到她對妙慧那種奇異的熟悉感,以及妙慧對自己的反應,總覺得她與妙慧之間不只是曾經見過,或許她們之間還有過很深的淵源。

她心里忽然閃過一陣慌亂,她覺得自己也許無意之中窺破了一個秘密,而自己的秘密也好像要被剝開血淋淋地暴露在陽光之下。或許妙慧此時就已經確認了她的身份,而她腦海中卻一片混沌,什麼都想不起來。

終于等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刻,穆嫣忍不住湊在黃太夫人身邊,低聲問道,「祖母,現在可以告訴我了吧?妙慧師太為什麼這麼年輕,又有這樣的美貌,可是卻落發當了尼姑。而且……」

她皺眉指著這座看似簡陋卻無比奢華的庵堂,「我先前問過母親了,清淨山雖然有一寺一庵,但因為地處偏遠,所以香火不旺,都不出名。這座庵堂雖然已經建立百年,但卻是六年前才重新有了主人,起先聲名並不顯赫,是三年前鄭王妃來這里求子一舉得男之後,才聲名鵲起的。」

黃太夫人輕輕模了模穆嫣的額發,柔聲說道,「你母親說得不錯,鄭王妃年過三十不孕,不知道從哪打听到清淨庵的庵主是個修佛有為之人,便到這里來求子,她沐浴齋戒十五日,回去之後,竟果真懷上了孩子,誕下了鄭王的嫡子。」

她頓了頓,「朝中秦王淮王以及晉王斗得不可開交,但鄭王卻是中立派,他並無奪嫡之志,性子又隨和,不論這三位王爺如何劍拔弩張,但他們與鄭王的關系卻都還不錯。鄭王妃與幾位王妃也都是至交好友,和公主們的關系也很好,在她的引薦之下,清淨庵便成了京城有名號的貴婦們常來的所在。我是福源大長公主帶著來了一回,因緣巧合,才與妙慧師太交好的。」

穆嫣微微一愣,半晌回過神來,驚詫地問道,「鄭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