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二章 花時天似醉

溫菡瞪著溫榮與林府娘子的背影,眼都直了。

溫菡討厭溫榮娘,連帶著也不喜歡與溫榮交好的林府姊妹,不明白阿娘怎麼就瞧上了貌不出眾的林嬋娘。

直到三位娘子說說笑笑地出了花廳,溫菡才想起先前甩帕子離開的崔娘子,慌忙起身追上去解釋……

林府清芷園里擺了許多新放牡丹,瑤娘拉著溫榮走至一株玉樓點翠跟前,如繡球般層層疊疊、密簇盈滿的花冠嬌艷盛放,粉紫花瓣上沾染了些許朝露,每一次的隨風輕動,都流轉了清麗的晨光。

「很漂亮呢。」溫榮嘴角輕揚,眉眼盈滿笑意,彎子仔細端詳著艷紫綠靜的絕色牡丹。

不小心驚起正在花間嬉戲的粉蝶,粉蝶在清香中翩躚環繞後,停留在了溫榮的發飾上,那綴寶石小葉粉牡丹紗花步搖上撲稜著的錦色蝶翅,遠遠望去,仿若美畫一般。

「花是宋舍人送的,听說家養了四年,才開出這般大的花朵,榮娘喜歡一會搬一盆去。」瑤娘笑著朗聲說道,花簇里的粉蝶登時悉數驚起。

溫榮听言直起身子笑道,「玉樓點翠幾簇連起盛放了最好看,放在這便好。」

溫榮轉身瞧見正盯著牡丹愣神的嬋娘,知曉嬋娘是為何事。

嬋娘已是及笄之年,林府里除了操心林大郎的親事,自也在為嬋娘做安排。

溫榮想起了文采斐然,性子豪放不羈的杜樂天學士。

杜樂天學士考上進士後便入翰林院當值,雖有出息可家中只是隴西尋常莊戶。

且溫榮听聞。杜樂天學士已納了幾房妾室,平日里還會去平康坊听曲吃酒。

如今瞧中嬋娘、望求娶回府做嫡子媳婦的貴家不在少數。

溫榮知曉那只並蒂蓮花瓶是二伯母替祺郎送的。可溫菡娘在她人面前煽風點火害自己,也怨不得自己給她添些堵了。

溫榮望著嬋娘雖不明艷卻清秀可人的臉龐。心下輕嘆,祺郎是配不上嬋娘了,可杜樂天學士……漫說林家長輩,便是自己,也覺得不合適。

溫榮正想詢問了嬋娘的意思,抬眼瞧見林大郎和軒郎自清芷園另一處的通幽小徑而來。

許是來賞牡丹的,先才溫榮听前院婢子傳話,說軒郎和祺郎進府不多時,林大郎身邊的小廝便引了軒郎至染墨居。

林大郎身著石青綾紗素面袍衫。一如往常的優雅閑適,人卻清瘦了許多,雖能自如行走,可步調緩慢,看的出腿傷還未完全康復。

林大郎的目光落在溫榮身上,溫柔和煦下夾雜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溫榮同林大郎端正行禮道了好。

見此林子琛心下不免有幾分失望,自己于榮娘而言不過是尋常人,榮娘的言談舉止規規矩矩,使自己難親近。

或許今日阿娘與林姑母商量了親事後。榮娘就不會如此冷淡了。

思及此,林子琛嘴角揚起一絲清逸的笑來。

前兩日阿爺還 著不肯考慮他的親事,本以為這念想真要如浮萍一般沒定數了,可就在半個時辰前。阿娘突然帶著嬋娘與瑤娘到了染墨居。

阿娘見他無精打采的模樣,先數落了一番。

林子琛估模阿娘是要逼自己去見那些夫人娘子了,沉著臉不肯回話。不想阿娘話鋒一轉,提起了祖父……

原來林中書令看到前黎國公府老夫人送來的賀禮很是驚訝。昨夜將林鴻彥和甄氏喚至書房問話,知曉林子琛心思後。不但未責怪林子琛,反而將林鴻彥數落了一通。

林鴻彥昨晚不曾開口,可今日上衙前交代了甄氏幾句,讓私下里先探探胞妹意思,若溫家確有結親意向,待琛郎雁塔題名後,便托媒人上溫府提親,行了納采禮,好叫眾人安心……

林子琛自是歡喜,嬋娘和瑤娘也是長長松一口氣,否則二人真不知該如何面對榮娘。

得了阿娘準信,嬋娘和瑤娘才至花廳尋溫榮,林子琛則將軒郎請至院里說話。

溫景軒本就是感激林大郎的,更為林大郎的品行學識折服,且溫景軒心里有數,只要林家肯主動,板著臉說榮娘不愁嫁的阿爺就會第一個贊同。

因為阿爺說過不止一次,與其讓榮娘嫁與皇親勛貴,一天到晚被繁文縟節所累,操心那些復雜的人際,還不若嫁進書香門第來得清淨適意……

溫榮覺得與林大郎在一處不合適,遂想叫嬋娘和瑤娘帶自己去別處賞花,可二位娘子不願離開,在花叢旁小站了一會,嬋娘以琛郎如今傷未好完全,不能久立為由,命婢子端了茶點至清芷園的竹亭。

五人還未說幾句話,前院里便有郎君差僕僮來尋林大郎,說是要辦詩會,請林大郎去坐鎮。

林大郎無奈只得帶著軒郎與榮娘作別,看二人走遠了,瑤娘撲哧一聲笑道,「本以為大哥耐性是極好的,不想這般迫不及待。」

如今阿爺松口,嬋娘也不再有顧忌了,看著溫榮意味深長地笑。

溫榮不明就里很是詫異,「胡說什麼呢。」

嬋娘認真地說道,「阿娘必是已尋姑母說項了,長輩一拍即合後,你可不許鬧。」

溫榮听言臉倏的通紅,瑤娘的頑笑話自己可以不當真,可嬋娘性子實在……

溫榮心怦怦跳的利害,好歹這事定了,阿爺阿娘能滿意安心了,再憑借林中書令朝中地位,還有琛郎與李奕的關系,定能對溫家之勢提點一二,可謂是再圓滿不過……八字未有一撇時,溫榮還能清楚地整理思緒,可此時腦子里卻是亂糟糟的。

瑤娘還在一旁開頑笑,可究竟說些什麼,溫榮都未听清……

待開宴後。甄氏滿面笑容地牽著溫榮坐于身側,周圍女眷賓客見到兩家面上神情。還有溫榮嬌羞的模樣,都知曉了是怎麼一回事。

抱有結親想法的女眷。念想落空了不免有幾分不悅,投向溫榮怨懟的目光更是不計其數。

林府為今日赴宴的郎君和女娘都準備了禮物。

郎君是一套筆墨紙硯,女娘的則是東市里采辦的上好香膏。

待宴席結束,甄氏單獨留下溫家三房說話。

在眾人看來,這門親事是八九不離十了。

直到過了申時,再不回府天色便要暗了,甄氏才依依不舍地命人為林氏等人備馬車……

林氏與溫榮上馬車後,瞧見馬車里的景象一愣。

原來瑤娘見溫榮喜歡玉樓點翠,且溫榮說要多幾株放在一起才會好看。

那般說法是溫榮在婉拒。可瑤娘卻巴巴兒地命僕僮搬了五盆玉樓點翠在馬車里……

玉樓點翠是林家的心意,自是隨溫榮去遺風苑了。

謝氏瞧見名貴的大牡丹也很是驚訝,旋即又輕松地笑起來,見溫榮面上紅雲未退,也不再多言,只命僕僮將牡丹搬至花房。

這般嬌貴艷麗的牡丹,放在穿風的庭院里怕是沒兩日就要凋謝,在花房里好生照料,約莫能開上五六日。

……

董氏在羅園里用過晚膳後去了祥安堂。

溫老夫人半眯著眼。三房如今在盛京里是越來越順坦了,溫榮先得太後喜歡,溫景軒通過林家大郎交識了二位皇子,幾日前老三又進御書房陛見聖主……

能與林家大郎結親可謂是人人艷羨。四丫頭撿到寶了。

溫老夫人抬眼看向董氏淡淡地問道,「祺郎的事呢。」

董氏搖了搖頭,垂眼說道。「林大夫人只問了祺郎明年是否進貢院。」

意思再明白不過,求娶他林府娘子。除了看家世、財力,還要看小輩是否有出息。

溫老夫人喉嚨一癢。忍不住咳了幾聲。

前幾日溫老夫人精神倦怠,遂臨時命祺郎到跟前背功課。

溫景祺措手不及,被抓了現行,左氏傳里的年份都未分清,簡簡單單一段恆公十二年都背得磕磕巴巴,叫人好不心急。

祺郎平日里就只知道賣弄詩詞,溫老夫人嘆了一聲,待那祺郎考上進士科,林府女娘早已嫁人生子了。

溫老夫人不耐煩地說道,「你回去吧。」

董氏一怔,還指著溫老夫人幫忙想法子呢。

董氏知曉,為了三房四丫頭,遺風苑老夫人送了許多禮物去林府。

董氏不死心地抬眼哀切,「阿家,自三郎一家回盛京,二房在府里便愈發的沒了地位,玶郎是個小錄事,和三郎四品要員不能比。如今榮娘又先得了一門好親事,我這當伯母的雖然替她高興,可畢竟菡娘年紀比榮娘大,妹妹先出嫁了,當姐姐必是要叫人笑話,往後得一門好親事便更難了。」

溫老夫人前幾日知曉鈺郎的別宅婦有了身孕,現下溫老夫人就盼著鈺郎一舉得男,省得她再操心。

故如今溫老夫人的心思壓根不在二房上,沒閑工夫看董氏裝可憐,冷下臉說道,「若是祺郎考上進士,求娶菡娘的自然就多了。」

說罷溫老夫人揮了揮手,闔眼靠在矮榻上不再多言。

董氏無奈只得小心地退出了祥安堂,再命人盯緊了大房。

……

朝政之事,縱是溫世珩在聖座前替陳知府喊了冤,也未改變一分一毫。

乾德十四年三月中旬,前黎國公夫人單獨入宮拜見朝武太後,與太後敘了舊。

三月末陳清善削職獲罪,流放嶺南道,即日啟程,期六年。聖主準許家眷隨行,並特赦陳清善流放途中可免枷鎖,只縛腳鐐……

溫世珩除了感念故友,亦對聖主那日舉動百思不得其解。

鶯飛草長,轉眼是春意濃濃的四月,這幾日盛京格外熱鬧。

盛京東南處的曲江池更是一派萬花明曲水,車馬動秦川的繁華景象。

溫榮同時接到了應國公府謝琳娘和林府娘子的邀帖,邀請共至曲江關宴,一睹新科進士的風采……(未完待續……)

PS︰接下來情節會走噠快一些~求親們支持文文~~然後麥子灰常灰常努力滴去碼字了,爭取有存稿……

推薦夢夫人的完結文《穿越晨光里》現代女穿越宋朝農家,不懂種田怎麼辦?那就經商好了。看一個女人怎麼將大宋變得更加繁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