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七章 貪念陡生

其實吳為一直也有疑惑,「二王」肆虐的地方正臨近延綏鎮的鎮城,那可是號稱九邊之一的軍事重鎮,怎麼說也有幾萬精銳邊軍吧,照常理不至于讓流寇坐大啊。他上網發帖問了歷史大能才知道,原來明朝延綏鎮的防區大致相當于延安府,下轄榆林、延安、綏德三衛,總兵力3萬多人,常年與長城外的「套虜」,也就是河套地區的蒙古人作戰,確實是九邊強兵之一。不過那已經是嘉靖年間的事了,從萬歷朝開始,戎政就逐漸敗壞,兵士普遍淪為了將官的佃戶,而將官就是大大小小的地主,至于佔缺額,吃空餉更是官場行規,司空見慣之事,人人不以為異,以致實際兵額究竟有多少竟是誰也不知。幸虧套虜也不成了,雖然號稱十萬,但大大小小分成了幾十股,最大的不過2、3千人,也無力叩關,因此雙方倒是大體上相安無事。當然邊功還是要立的,否則大小將領如何升官發財?這問題更好解決,蒙古部落之間不是經常打冤家麼,打仗就會死人,花錢買首級就是,甚至連錢都不用花,給那些韃子一些兵械庫中淘汰下來的刀槍弓箭就行,反正只要多報幾成損失就什麼都有了。套虜的首級還是很值錢的,僅次于建虜,一級可得賞銀3兩,這買賣大可做得!

只是升官發財是長官們的事,跟普通兵士並沒有什麼關系,現如今,朝廷欠餉已達十幾個月,兵士們只能以糠粥充饑,而且寒冬已至,眾人多是衣服不全,真可謂饑寒交迫,困苦不堪。逼到極處,有人竟連自家安身立命的弓矢槍刀都偷偷典賣了去,這樣的軍隊如何還能保持戰斗力?這也是「二王」能肆虐經年,攻略州縣,如入無人之境的原因之一。

劉百戶最近的日子過得實在滋潤得緊,他本是世襲的軍職,自祖父起就在這陝北苦寒之地任職,手下不過百余兵士,幾十頃薄地。陝北連年大旱,他的土地自然也深受其害,產出既少,又要養活十幾個家丁,若不是衛指揮使大人怕兵士嘩變,多少撥些米糧下來,只怕也要一拍**加入流民的隊伍里去!只是這半年來,安塞在吳典史的治理下變得好生興旺發達,各路商賈雲集,眼看每日交易的銀子如淌水一般!他老大人當然不甘寂寞,軍營駐地臨近碼頭,地段正佳,索性都改建成了商鋪,向來往客商出租,一個月的租金收入就勝過他吃一年的空餉!而且他手下兵士丁余正多,哪里還需要種什麼地,他看中了蜂窩煤這個項目,與吳典史略略一說,許了3成股出去,這事就成了!于是,每日里劉記出品的蜂窩煤源源不斷地供應到廣大用戶手中,而白花花的銀子他劉大人自然也就接得手軟了。

本來窮了幾輩子,可算趕上好時候了,這些天劉百戶一直拼命撈錢,忙著補前幾年落下的饑荒,可萬萬沒想到,眼看著好日子剛過上,這狗日的流寇就來了,听說這個什麼「二王」部下有十萬之眾,目標正是自己所在的安塞縣!劉百戶心里說不怕那是假的,但想一想也就放松下來,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的頂著,自己不過一個小小百戶,著急又有什麼用了,難道要自己這百把人去抵擋十萬大軍麼?

他想得倒也不錯,因為有人比他更急,延安衛城指揮使王禎王大人現在就很不好過,榆林、府谷陷落,當地的衛指揮使被議罪奪職,不知要托多少人情,花多少銀子才能起復!听說現在的混賬行情,一個衛指揮使已經漲到了6千兩!延安衛是個苦差,一年不過千把兩銀子的出息,女乃女乃的,一下6年就白干了!而且延綏總兵杜文煥杜大人因為被御史彈劾,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更是嚴令各地不得玩敵養寇,違令者一概嚴懲,自己可別正撞到槍口上,成了用來嚇唬猴子的那只雞!咒罵著專門跟自己過不去的流寇,王指揮使滿腔怨念地率領3千大軍入駐了安塞。

話說回來,吳為一大早被李縣令請入縣衙議事,一進後衙,他頓時感覺氣氛凝重,大堂中除李縣令外還多了不少人。只見堂上主位上坐著一員衣甲鮮明的將軍,身材壯碩,滿臉橫肉,見吳為進來,掃了他一眼,無動于衷。吳為在這時代久了,識得他身上所著乃是三品武官服色,大明朝雖是文貴武賤,但此人品級高出李縣令甚多,此刻又是為防衛安塞而來,因此李縣令對其甚是客氣,讓其坐了個上首。這人一撇之間,也看見了吳為服色,見其雖是文官服飾,但色作天青,上面連補子都無,料來是不入流的佐貳雜官,也懶得理會。

李縣令見吳為進來,忙起身招呼他,道︰「為文,這邊坐,這是延安衛指揮使王禎王大人。」轉頭又向王禎道︰「這是我剛才提到的本縣典史,安塞團練總兵吳為。」王禎听得吳為的名字,神色微微一動,臉上笑了一笑,拱手道︰「久仰,久仰。」屋內坐著的還有幾員將官,听得吳為之名也是群相聳動,低聲議論。吳為見狀忙躬身作了一揖,道︰「下官吳為,見過王大人。」說話間,早有縣衙雜役搬來胡凳,擺在了李縣令、孫教諭下首,吳為又向眾人作了一個團團揖方才拿捏著坐下,孫教諭微笑向他點點頭。

吳為與王禎今日是初次見面,他沒听說過這位王大人,但別人卻听說過他。原來王禎與延安府同知王祁乃是堂兄弟,兄弟倆出身延安本地大族,一文一武,在這延安地面勢力頗大。前段時間王禎的佷兒,王同知之子王澤向其提到過這個吳為,兩人好像在什麼事上鬧了過節,王澤知道這個吳為是團練總兵,也算王禎下屬,求其為自己出氣。王禎雖然也非善類,但也不至于為一個小孩而大動干戈,但隨意打听一下之後竟然大吃一驚,原來此人竟是陶朱猗頓之流,短短時日將個安塞小縣打造得富甲一方,名下產業眾多,再一打听吳為並無什麼家族背景,乃是出身遼東,家破流亡,孤身一人在此,不由貪念陡生,起了謀奪之意。此次趁出兵安塞,他也有意敲打一下吳為,若是其知情識趣,乖乖將產業雙手奉上,也就罷了,容他繼續做這個團練總兵,若是不識相,說不得給他報個歿于匪患!只是听說知府張邦彥似乎甚是看重此人,倒是有些棘手,但轉念一想,無非到時候多分他一份也就是了,這老東西的底細自己清楚得很,並不是什麼清如水廉如鏡的好官,就不信他到時見到白花花的銀子不動心!

補月3日的一更,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武昌魚拜謝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