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一卷 仙界(下) 第三百一十五章 未央劍(上)

且說這時候,下山行道的三個內門弟子,也紛紛回山,另葉凌欣慰的是,這三名男女都是知道辛苦修持,其中錢火火進境最快,在她修煉到武道第六層天人合一的時候,便開始回轉黑風山,結果在路上又在做突破,現在已經有著武道第七層神通之境的實力。

也就是錢火火現在,也能夠放出法術,就算是遇到同境界的道門修士,也能夠有著一戰之力,葉凌看到她修為如此精深,當即把她提升為真傳弟子的同時,把李亦秀留下來的紫郢劍,交給她作為隨身配兵。

而木頭和竇南巡兩人,也是各有建樹,木頭這人別看名字叫木頭,而且平時好像很木訥一般,其實乃是大智若愚之輩,所以最後也是體悟人情冷暖,明白了外圓內方之意,最後丹成一品,現在已經金丹大成,只差一步就能夠形成道基了。

不過就算如此,他現在還是一臉木訥的樣子,好似一個傻子,若是不知情的人,很容易給他外貌欺騙,還好現在黑風山的精英弟子,無一不是磨練過道心之輩,倒也對他們沒有影響,木頭修為如此勤勉,葉凌按理也要給予他一件法寶。

但是一來葉凌手上沒有多余的,二來木頭修煉的葫蘆劍訣本身就是殺伐之術,最好能夠配合一把極其鋒銳的飛劍,紫郢劍葉凌又給了錢火火,所以在他的潛心推算之下,準備去取和紫郢劍一起的峨嵋派另一把鎮派飛劍——青索劍。

因此就沒有先給木頭任何法寶,只是葉凌看木頭修為勤奮,原本擔心他性格太木,不能體悟人情冷暖,只知一味修煉,最後成了一個呆瓜,所以只傳授了葫蘆劍訣這一門法訣,想讓他不要分心雜物。

如今見到木頭雖然人叫木頭,長的也像木頭,但是實際上內心七竅玲瓏,愚木得表象只是假象而已,那麼多修煉幾門法訣,他自己也能明白主次,更加不會拖累道行,所以就又傳授了他一門陰陽葫蘆訣。

這門陰陽葫蘆訣,乃是葉凌得了通天教主,以及玉皇大帝昊天上人,兩位大能的傳法之後,和原本的葫蘆劍訣相互參悟,領悟出來的一門無上法訣,它可以單獨修煉,也可以用來祭煉法寶,若是和它的源頭,葫蘆劍訣一起修煉,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修煉陰陽葫蘆訣之後,便能夠分化陰陽道兵出來,能夠分化同境界的陰陽道兵,最多達到三十二個,這些陰陽道兵分化出來之後,本身有著和修士完全一樣的力量,並且分化出來之後,便能夠直接融入修士的身體之中,和修士合為一體。

得到了陰陽道兵的加持,修士本身的力量便能夠暴漲一倍,最多能夠增加三十二個陰陽道兵的威力,加上修士自己本身的力量,能夠爆發出三十三倍戰力,所以這門法訣它本身是需要和其他法訣配合,才能產生威力的法訣。

所以就算要去修煉,或者用來祭煉法寶,也要尋找一門強力的殺伐法訣,和它一起合修,才能夠最終發揮威力,否則若是修士,或者法寶的本體不夠強大,那不要說三十三倍戰力,就是六十六倍戰力,也是白搭。

而和陰陽葫蘆訣最為匹配的法訣,自然就是它的源頭葫蘆劍訣了,兩者合二為一,便能夠形成陰陽葫蘆劍訣,這一門高深法訣,所以葉凌把陰陽葫蘆訣傳授給了木頭之後,他也不算同時修煉兩門法訣,最多就是把一門法訣分兩個部分修煉而已。

所以就算木頭已經丹成無悔,但是因為陰陽葫蘆訣和葫蘆劍訣同源而生,他再次修煉起來,陰陽葫蘆訣其中的各種法術,主要的陰陽道兵法術,也能夠完美的和他原本的金丹融合在一起,最後能夠在突破進入道基的時候,一起形成道基之中的法術種子符。

最後便是竇南巡了,回山的三人中,卻是竇南巡給人的驚訝最大,倒不是他修為最高,竇南巡雖然修為也自刻苦,但是最後因為各種原因,仍舊是丹成三品,雖然也有著證道元神的希望,不過最終修成的仙氣會有起缺陷,需要尋找彌補缺陷的東西,才能夠證道長生。

原本這個問題看似很大,但是有葉凌的先天演算,倒也不是太大問題,只是以後竇南巡的境界一般到第十一層天仙境界,幾乎就不能夠再度提高了,最多也就是到第十二層金仙境界,除非另有機遇。

不過就算竇南巡丹成三品,也沒有任何人看輕他,本來這修道之事就是艱難無比,一萬個人修煉,其中可能只有一個,最終能夠丹成上三品,竇南巡他本身丹成三品,至少證明了他是那萬中選一的人才。

而讓眾人吃驚的是,竇南巡卻是真的另有機遇,直接把以後彌補他仙氣缺陷的東西給照到了,此時他下山磨礪道心,卻是機緣巧合,得到了一把曠世飛劍,乃是三十六重天罡禁制的真靈法寶。

這卻是要從他修煉之時講起,卻說竇南巡在黑風山星球上的凡間走動,不停的感受人情冷暖、體悟世情,這卻是修道之中的入世之法,所謂入世就是融入世間,然後再從世間跳月兌出來,便喚作出世。

這兩者互為表里、要分先後,必須要先入世、再出世,從來沒有不入世修行者,便能夠直接稱自己出世的,若是沒有入世,便自稱出世修行的,其實都是假出世,對于本身道行的提升,沒有一絲作用。

之所以葉凌要眾多內門弟子,在煉氣五層煉罡之後,紛紛入世修行,體悟人情冷暖,卻是有著深刻的道理,若是弟子們沒有任何本領,就貿然的融入凡間,不但過于危險,而且對于以後鑄就金丹,也沒有太大幫助。

首先修道是一件其實辛苦的事情,要耐得住寂寞,能夠一坐死關,就是幾年、十幾年、甚至上百年,有些仙人級數的大能,更是隨意一坐就是數個會元的時間,若是修煉十幾、二十多天就耐不住寂寞,也不用來修道了。

一個人想要心想事成,欠缺的不是聰明才智、也不是人脈勢力、更不是出生地位,這些其實都是可有可無的,唯一不能缺少的是時間。就算一個極其普通的凡人,但是當他擁有了無盡的壽命之後,任何他想要做成的事情,都能夠做成。

比如他想要成為一名語言大師,就算沒啥語言天賦,但是壽元無窮,可以用上千年的時間去學習一門外語,這樣每千年一門外語,反正有著無窮的壽命,最終總歸能把世間所有的語言,全部精熟掌握。

想要成為國家領導,也可以一步步慢慢做起,只要記得沒過百八十年換一個身份就行,做商業大亨、做傳奇英雄、做科學家,只要能夠想到的,就算沒什麼資質,靠著時間去堆,最終也能夠堆出來。

因此各個體系的修士,最終的目標就是想要證道長生,有著無窮無盡的壽命,他們不是無欲無求,而是太大,沒有長久的壽命支撐,根本不足以實現起願望,而如此強大的,若是不加以控制,便會在沒有成就長生之前,導致本身的滅絕。

為此許多門派在初期的修煉法訣中,都會加入加以控制本身的心法,這樣修士在初期修煉,能夠壓制自己的,不使得受到它的反噬,這樣做,早期沒有任何問題,可以使得修士勇猛精進。

但是在中後期,特別是最後一步的時候,由于長期受到壓制,正所謂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被壓抑許久的,一下反噬起來,會直接把修士本身摧毀,而且本身就是修士自己的反面,根本不可能徹底根除。

因為雖然看起來好似對修士有著強大的威脅,但其實正是有了這些,才會使得人類產生了修煉,最後得到長生的想法,本身又是推動人類前進的動力,這一正一反、相輔相成,兩者缺一不可,所以第十層之時就要明悟本心與心魔,使得兩者一體才行。

所以修行的本質就是為了長生,最開始是為了得到長生之能,在第十層之後,便是要尋求長生之力,尋求那能夠保護自己長生果實的力量,一切的努力,都是以長生為目標,而最艱難的便是長生之前的一段時期。

首先人類本身壽命短暫,若是早期就陷入各種、享受之中,不能自拔,那麼最後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也不用追尋長生了,而人世間的誘惑又是如此之大,許多的凡人就算知道眼前的享受不過是過眼雲煙,不過百八十年光景就會消失,也不能狠下心來,徹底修道。

而最後修煉到第九層虛仙境界,看似有著萬年壽元,可以安心突破第十層、證道長生,其實這時候才是最危險的,因為這時候雖然壽元悠長,但是畢竟沒有無窮壽命,若是就此松懈,開始不思進取,那麼最後壽元將盡之時,再想要突破也是不可能了。

李亦秀和葉凌兩人到了仙界也那麼久了,也听說過了仙界的不少事情,知道仙界有著許多天才橫溢的人物,很快就修煉到了第九層虛仙境界,然後就認為自己必能證道長生,從此和人爭斗不休,最後導致重傷、或者浪費了大量時間,最終過完萬年便身死道消。

而修道前期,靠教導就想使得別人頓時,肯耐下性子刻苦修煉,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好像一孤兒自小被高僧養大,高僧教育孤兒,不得近,那孤兒在高僧還活著的時候,便能辛苦修持,不看任何女施主一眼。

但是等到高僧圓寂,某一日就把持不住,近了,最後一發不可收拾,淪落成了一個婬僧,這卻是為何?便是之前不能近,只是高僧的教導而已,孤兒本身並沒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不知道是何物,只知道不能踫,而一踫之下,便經受不住誘惑了。

葉凌讓內門眾多弟子,在煉氣五層煉罡的時候,便下山入世行道,便是讓他們接觸誘惑,由于道法第五層煉罡境界,在世俗之中,基本就是神通廣大的代名詞了,所以這些內門弟子此時入世,便會嘗遍人世間的各種富貴、享受。

這些弟子最終若是能夠從中月兌身出來、明悟本心,達到出世之境,便算是磨練道心成功,最後會成就金丹,若是不能月兌身出來,就算葉凌把他們壓在山上,並且強行提升道行,到了第九層虛仙境界,怕也是會飄飄然起來,最後還是不能證道長生,不如就讓他們享受一個人間富貴便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