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257︰尾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二)

收費章節(16點)

一場鬧劇就此落幕,安老太君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個兒的腳,賠了夫人又折兵,只能有氣無力地癱軟在安嬤嬤身上,由小丫頭扶著跌跌撞撞而去。而孔姑太太和鳳鸞更是面無人色地站在當地,呆若木雞半晌回不過神來,好一會方覺大勢已去,饒是再不甘心不情願,心中的畏懼和憂慮還是佔了上風,只覺得周圍下人的目光無比刺心,捂了帕子一徑追著安老太君去了……

卻說那麗人一言不發地進了內室,對著獨立窗前出神眺望著天邊一輪彎月的女子冷笑道︰「你倒清閑外邊都要鬧翻天了。」

那女子緩緩轉過臉來,神情落寞,正是死里逃生的柳依依,因淡淡道︰「有郡主殿下坐鎮,出不了亂子。妾身這等閑人除了完璧歸趙之外還有什麼可做的呢?」

那麗人面露得意之色,卻是中山王的掌上明珠真正的永平郡主江雨霏,因輕笑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看來你與本宮倒真是有緣,听這名兒真像是兩姐妹呢。」

柳依依苦笑道︰「妾身怎麼敢跟郡主殿下相提並論,殿下不必多做試探,妾身明白自個兒的身份。」

永平郡主笑道︰「哎呦說的這麼可憐見的,倒好像本宮拿張做喬,口不對心似的。其實你也算是本宮的救命恩人呢。那夜你和郡馬在城外高崖上放天燈,贈衣之德本宮一直銘記于心,不敢忘報。說吧,你想要什麼?是金銀珠寶,還是宅院田產,本宮就當嘉獎你將這侯府打理的井井有條,替本宮除去了那些個礙事的眼中釘。」

柳依依轉眼細細兒打量了她一番,不以為意地正色道︰「原來那夜在山崖邊暈厥的女子就是郡主殿下,妾身也不過是略盡綿力罷了,郡主實在無需放在心上。若說報答,也該妾身感激王爺和郡主的提攜之恩,讓妾身能一償夙願,報仇雪恨。如今心願已了,只要郡主日後能善待瑜哥兒,妾身便感激涕零了。」

永平郡主不屑地從鼻子里冷哼了一聲,嘴角微揚,譏諷道︰「也是,鳩佔鵲巢了這麼多日子,該享受的尊榮富貴你也全都享受了,還能有什麼奢望?說實話,從天上驀然掉下來的滋味怎麼樣啊?往日里你自稱本宮,這會子又以妾身賤稱,怕是很不習慣吧。這麼諾大的侯府你都幫本宮騰出來了,養活個把人還不是一口飯,一盞茶的小事兒。一個黃毛小子罷了,本宮還犯不不著跟他為難。只是另一個,就……」說著若有所思的眼光有意無意地掃過柳依依已有些隆起的小月復。

柳依依只覺得那目光充滿了嫉妒與怨毒,像一條狡猾的毒蛇一般將自個兒周身上下緊緊纏繞,直教人喘不過氣來。勉強鎮定心神,長長地吁了一口氣,低嘆道︰「郡主放心,妾身今夜便離開侯府,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此生再也不會踏入京城半步。」

永平郡主面色清寒地嗤笑道︰「你倒乖覺其實以你這種不貞不潔的二嫁之身佔著本宮的身份,霸著本宮的男人,又僥幸懷了這個孽根禍胎,哼,還能有什麼不滿足的。既然是黃粱一夢,就該有醒的時候。郡馬雖然心軟,本宮眼楮里卻容不得沙子。」

柳依依正色淡然道︰「妾身明白。在此祝郡主與郡馬爺恩愛順遂,百年好合。」

永平郡主冷笑道︰「什麼恩愛好合?哼,不過是因利而聚,共享富貴,饒是相敬如賓也就罷了,若他真是個重情重義的,本宮才要擔心呢。不瞞你說,本宮從前也傻過,真的認為男女之情比什麼都重要。直到身無分文,窮困潦倒,這才明白什麼叫做貧賤夫妻百事哀。平日里甜言蜜語,山盟海誓說要幫本宮摘下天邊的月亮做窗前燈,可本宮病得快死的時候卻連一口熱粥都吃不上。哼,再多的綿綿情話也比不上一碗熱湯熱飯實在。所以本宮勸你不要對郡馬存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他骨子里留著世家子弟驕傲的血,不可能跟著你去過那種低三下四的生活。就是一時被迷惑做了傻事,過不了多久也會被貧困饑寒消磨去原本的熱情,到時候他只會痛恨你毀了原本尊貴的身份和繁花似錦的前程。」

柳依依任由永平郡主肆意發泄完心中的怨忿與不平,方才緩緩走到她面前,恭恭敬敬地蹲了個福道︰「多謝郡主賜教。妾身還沒向郡主娘娘道謝,方才真是辛苦您了。」

永平郡主淡淡道︰「不值什麼。說到底你若被揭穿了身份,于本宮,于整個中山王府又有什麼好處?本宮不過是幫自個兒罷了。說來也是湊巧,父親他命人給江嬤嬤帶句要緊的話兒,本宮是早就對你的名字如雷貫耳,一時好奇也就裝扮成丫鬟悄悄兒跟了過來,沒成想倒正好瞧了一場好戲兒。」

緩了一緩,見柳依依那變幻不定,滿含憂慮的眸子,忍不住戲謔道︰「唉,誰叫本宮是個勞碌命呢。看你這麼好奇,本宮也不妨透露一二︰父親連日來集合眾臣為郡馬求情,聖上感念父親的功勛,明日便會下旨讓郡馬代替父親出征西北,平定韃子。若能得勝還朝,也算是將功贖罪了。怎麼樣?听了這個消息,懸著的心該落地了吧。」

柳依依淡淡道︰「那是郡主殿下的夫君,王爺的乘龍快婿,妾身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永平郡主見她臉上總是那副平靜如水的模樣,心里沒來由地涌起一股怒氣,因咬牙恨聲道︰「真是伶牙俐齒,本宮往日倒真小瞧你了。」眼波流轉,淺淺一笑,因試探道︰「也罷,要是你真的戀著郡馬。只要肯跪下來向本宮磕一百個響頭,本宮或許可以考慮讓你留在侯府配個小廝,也好就近照顧你那寶貝兒子,怎麼樣?」

柳依依聞言,臉因為氣憤漲得通紅,貝齒緊咬著下唇,好半晌方從齒間擠出一句︰「郡主的好意妾身心領了。只是妾身已心如止水,絕無此等痴心妄想。況且妾身人微如塵,這侯府錦繡之地實在不適合妾身。還請郡主殿下能成全妾身的心願,放我出府海闊天空,自由自在。」

永平郡主滿意地點頭道︰「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算你還有點自知之明。罷了,看你這般懂事知趣的份上,本宮允了便是。你趕緊收拾收拾,今後好自為之吧。」

停頓了半刻,又轉頭滿眼威懾的寒意,因冷冷道︰「本宮把丑話說在前面,若是日後再讓本宮看見你,哼,你也是听說過本宮的脾氣和手段的。到時候可別怪本宮遷怒瑜哥兒對他不客氣。」

說罷,如同一只驕傲的鳳凰一般,志得意滿地盈盈而去。只留柳依依一人在房中漠然無語,煢煢獨立……

忽的從門外轉過一人來,直挺挺跪在柳依依面前,帶著哭腔哽噎道︰「姐姐,你要走就帶我一同去吧。咱們帶上瑜哥兒,天地之大難道除了京城和侯府就再還沒有容身之地了不成?」

柳依依定楮看去,地下哭得花容失色的正是一貫鎮定冷靜的翠微,長嘆了口氣,緩緩蹲下扶起她,強作歡顏道︰「好妹妹,你的心思我全明白。你先起來,細細兒听我說,方才想必你也听見了,聖上命子陵領兵出征,遠赴西北。蠻夷之地地勢險要,那些韃子兵更是驍勇善戰,此一戰凶險非常,勝了固然好,可從此便是百官妒羨之所在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若是敗了,那也是馬革裹尸,九死無生。中山王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才以戴罪立功為名舉薦了子陵,目的就是要讓他做個替死鬼。我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子陵一人身陷險境,縱然是死,我也要追隨他左右,才能報答他待我的一片真心。若天公不見憐,就讓我們一家三口一同入黃泉,到了地底下也算是一家團圓了。」

緩了一緩,接著謹聲道︰「就因為這樣,我不能帶你和瑜哥兒一同去送死。好妹妹,你不是答應過要幫我照看瑜哥兒嗎?可不許出爾反爾啊。」

翠微含著淚點了點頭,道︰「姐姐放心,我就是拼著性命不要,也一定要護得瑜哥兒周全。」

頓了一頓,便蹙眉問道︰「其實姐姐何必這麼著急走呢。如今老太君那邊已經翻不出多大的風浪來,不如拖兩日,等郡馬爺回府自有一番計較。」

雨霏苦笑道︰「正主都露面了,我再住下去也只能自取其辱罷了。倒不如這樣干干淨淨得出去,反而能讓那邊放心不再為難你和瑜哥兒,我去西北也不會多受無謂的阻攔,如此大家便宜。」

正說著,忽听珠簾一動,身後傳來一聲輕笑︰「柳大*女乃還真是知情識趣呢。郡主娘娘吩咐了,讓奴婢看著你們,不準帶走這屋里的一分一毫。」

翠微轉過身來,怒視著滿臉得意的桔梗,斥責道︰「姐姐平日里待你不薄,縱使你對郡馬爺有了不好的心思,打發你回府听說你過得不好,還不是不計前嫌地接回身邊,沒想到你竟如此忘恩負義,這個時候了還落井下石。」

桔梗聞言,臉上閃過一絲慍怒,一個耳刮子狠狠地打在翠微臉上,大口啐道︰「呸沒臉的小蹄子,我跟大*女乃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插嘴了。告訴你,如今這暗香閣可變了天了,由不得你做耗生事。我是喜歡郡馬爺,那又怎樣?她也不過是個冒牌貨,有什麼資格對我吆五喝六的。也不怕告訴你們,郡主已經答應,等郡馬爺回來就要收我進屋呢。還是我們郡主娘娘有肚量能容人,這才是大家子千金小姐的樣兒。你往後可給我仔細著點,否則別怪我不念昔日的情份。」

翠微捂著臉冷笑道︰「不過是個屋里人,連個姨娘還沒掙到呢,又有什麼可得意的。難道不知登高跌重?且收著點,將來有你哭的時候」

桔梗听了臉上頓時掛不住,氣得柳眉倒豎,杏眼怒瞪,伸手又要往翠微臉上招呼。手一緊,就被雨霏格了過去,因附耳過去對翠微低聲安撫道︰「好妹妹,她就是個輕狂人。咱們何必跟她爭這份閑氣。本來這些原本就不是我的,就是給我也嫌燙手。」

因轉過頭,冰冷的眸子緩緩掃過桔梗那張鐵青的臉,冷冷道︰「你往後是姑娘,是姨娘,哪怕就是成了公主,娘娘,今夜我還是這暗香閣的主人,還有權利處置任何一個奴婢。你要是明白厲害,現在就給我滾出去。否則,別怪我對你不客氣。」

桔梗聞言,肩膀一頓,身子微微顫動,心下知道以柳依依的性子是所到做到的,這個節骨眼上,永平郡主只想早早兒打發了她,絕不會為了一個下人與她起沖突的,再鬧下去,只會自找麻煩。雖然心有不甘,還是怏怏地退了下去。

柳依依拉著翠微一雙冰冷的柔荑,滿眼含淚,哽咽道︰「好妹妹,時間不多了,你可要听仔細了。我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就存了些銀子都交給蔭松收著預備日後應急呢。這一回也不知我能不能逃出命來,只能將瑜哥兒托付給你了。我知道你對蔭松有情,若日後郡主真的容不下你們,就和蔭松帶著瑜哥兒遠走高飛尋一處自在的地兒安安樂樂地過日子吧。」

翠微狠命地點著頭,眼淚如月兌了線的珠子一般滾滾而下,好一會方才抬頭睜著朦朧的眸子,滿月復憂慮地問道︰「那姐姐你呢,一個孤身女子,在西蠻那等虎狼之地要如何過活?」

柳依依抬頭望著天邊那一輪越發皎潔的明月,淡淡一笑,輕嘆道︰「只要能和子陵在一處,雖然生不同衾,死也要同穴。」緩了一緩,聲音飄渺如從海外仙山隱隱而來︰「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全文完)

後記︰肅文三十年,謹明候世子王念遠奉旨領軍西征,于一戰役中不幸遇敵軍埋伏,從此杳無音訊。當地人其後常見一女子白衣翩翩,形如謫仙,駐立在謹明候世子消失的懸崖邊翹首遙望,一時傳為奇談。

次年,肅文帝病重,三皇子矯詔登基,號︰洪武。由中山王與魏國公輔政,以雷霆手段大肆清殺太子一派的余黨。王崇正,王崇業與王念智老死獄中。同年五月,洪武帝下旨,命念遠之子王懷瑜承襲爵位,其母永平郡主敕封為公主,賜號︰永恭。王懷瑜為已故生母柳氏請封,洪武帝感其孝心,格外開恩,追封柳氏為︰一品誥命惜夫人……(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