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太女乃女乃,佳鴻送您了,您走好!佳鴻送您一程又一程,送到你南山去修行;南山上不老仙,太女乃女乃您南山修行做壽星。送您一里又一里,金童玉女侍奉您……。」

陸佳鴻這家伙嘴甜,聲音雖然哽咽,但還是挺像那麼回事的,當然有些話是事先大人教好的。後面姐妹幾個也是哭哭泣泣的,有的說幾句,有的不說,只是哭。

只有陸小滿像根木頭似的在後面跟著。

「嘖嘖……瞧人家這孩子,多會說,長大了有本事!」人群中有人說。

「這最後的是老幾啊?」有人終于發現了一個不正常的。

「……應該是老六,听說她是和老太太過。」

「看那個兒頭,也有十二三了吧,咋沒听見她哭呢?」

「十三啦,和我家老二一年生的,比我家老二大二月,你看人家都哭了,就她不哭,也不說話。」

「要說這也不小了,也該懂事,听說老太太生前就跟她親了。太女乃女乃死了,她還沒事人一樣,不知道哭,咋那麼傻呀」

「傻道不傻,學習好著呢,听我家老二說,除了學習啥也不會。平時也不說話,有點缺心眼,在學校沒人和她玩。」

「你說咋養了個這。」

「可不是嘛!白養她這麼大了,這缺心眼人,不知道生氣。」

「俗話說,跟誰親,指望不著誰,煩誰指著誰,唉!看來真是這樣。」

儀式結束的時候,大家得出了結論,那就是陸家老六陸小滿不精。怪不得小時候,她媽就不要她了。

關于陸小滿大家討論了好長時間,那就是陸小滿缺心眼,村里人就是這樣,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把什麼事情都說的跟真的一樣。

可慕晚晴下葬的時候,發生的事,更是讓人對她掛目相看……

七天之後慕晚晴出殯,那天風和日麗,晴空萬里。

人們都說,老太太生前會修,看這天氣多好。

從家到墳地,那得走看好的墳路,一般是出東進西,之後打幡,摔盆,按規規矩這些事必須得由死者的兒子來做,女兒是不行的。

如果,誰家要沒兒子,那可麻煩了!

死者生前就得做好準備,很卑微地去求那些個本家的,有兒子的。

說,我死了,讓你家兒子給我怎麼怎麼樣吧,我死之後,我的地,院子,……所有財產都歸你家,辦葬也不用你家出錢。

看有兒子多劃算,就那幾個動做,用不了多長時間,人家的家當全合理的變你的了,而且還是人家上趕著給的。

就這,平日里你一家人還得看人家面前臉色,在人家面前彎腰做人,巴結著人家,要不人家一不高興,我不干了,你可咋辦。

誰讓你沒兒子呢!

你看這兒子多重要。

唉!要不這村里人咋說,養兒防老,沒兒子,你腰桿都直不起來。

真是比現在沒錢都嚴重……

要說自己父母建在,誰願意為你干這種事呀,所以你得給人家一定的好處,一般都是家里條件差的,條件好的,你就是給,人家也不干。

幸虧陸家有兒子,雖說人丁單薄了點,沒有斷了香火不是。

于梅更是不生出兒子來,誓不罷休,一口氣生了六個丫頭,皇天不負有心人,最後總是生了個兒子,取名陸佳鴻。

再說這出殯,一路上按風俗要經多次的磕頭作揖,至于作多少下,怎麼做,由誰來做,那都是有說道的。

反正中午十二點之前必須下葬,太早了也不行。

到了墳地的時候,人多起來。

圍觀的人是里三層外三層的,就連外村的人都跑來看稀罕了,人那個多喲

要說這人生老病死,很平常的事。村子大了,有時一天能死倆,同個地方出殯規矩也差不多。

可具听說挖出來的那棺材……

因為夫妻死了要葬在一起,俗稱配坑,把陸金山的墓挖開,再把慕晚晴的棺材和他的並排而放,封一墳頭,所謂死同穴就是如此。

本來這也沒什麼,讓人奇怪的是,那陸金山都死了好幾十年了。

他一個平頭老百姓的棺木,按說木料也好不到那去,早就該腐朽了,最多也就是剩下點糟木頭。

可怎麼……

人死的年代久了,許多人都是到了合葬的時候,找到幾根尸骨頭,家人就像征性的做個小匣子把骨頭放進去代表了,有的人家連骨頭都找不到。

可陸金山的墓挖開的時候,棺材卻完好無損,就連上面的漆都展新如故,更別說掉漆了,這口棺比一般棺材要大,烏黑發亮,棺頭上是一個用金色漆寫的「奠」字,棺材看不出是什麼木料做的。

負責刨坑的人都稱奇不已,沒遇到過啊!

你說這陸金山都死了多少年了,看著陰氣沉沉的大黑棺材,大家覺得有點慎得慌,一哄就散了。

這事傳到村里,以訛傳訛,那就變了樣了,各種版本的就又出來了,就差說陸金山活著從棺材里爬出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